找一处心灵的归宿
2022-05-30袁莉莉戴银
袁莉莉 戴银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设疑乡愁情
师:我们接触过很多关于“乡愁”的诗歌,有哪位同学能为我们背上几句吗?
(生背诵)
师:我们学过这么多的“乡愁”诗,这一类诗歌一般是表达什么情感呢?
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师:对,但是今天我们会接触到一首不一样的“乡愁”诗——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二、诵读诗歌,感受形式美
师: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诗歌,朗读这首诗,体会诗歌的形式美。朗读时,要注意这首诗歌中一些难读字的读音。(出示)
晨起动征铎(duó)
枳(zhǐ)花明驿墙
槲(hú)叶落山路
凫(fú)雁满回塘
(生自由朗读)
师:你们认为这首五言律诗每一句应该如何停顿呢?
生:应该是2/3停顿,或者2/1/2停顿,这样朗读就不会读断诗句的意思。我发现这首诗歌它的前后句是对仗的,都押“ɑng”韵。
师:你非常有朗读古诗的感觉,其实你刚说的就是诗歌形式上的美感,它包括节奏美、押韵美、对仗美。但是一首好的诗歌,不仅美在形式,更美在语言,美在情感,美在可以给人兴发感动的力量。我们再次齐读这首诗歌,这一次读不仅要读准字音,更要读出这首詩歌朗朗上口的形式之美。
三、品读诗歌,体会语言美
师:温庭筠是晚唐时期“花间派”词风的鼻祖,但是也有人评论说他文不如诗,诗不如词。我们要学的这首诗非常有意思,因为它充满了“争议”!下面,我们就从这首诗歌中三个争议切入,感受这首诗歌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一)时间之议
师:你认为这首诗歌的内容是写的什么时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从“晨起动征铎”“鸡声茅店月”可以知道是一大早的时候。
师:为什么?出现月亮也可能是晚上。
生:因为它是和“鸡声”连在一起的,所以应该是清晨的时候。
师:其实,题目也告诉我们是早晨了。时间不仅指一天之中的时间,还指一年之中的时间。有人认为这首诗歌是在春季写的,有人认为是在秋季写的,你认为呢?为什么?
生:应该是秋天,因为有霜。
生:春天也可能有霜。
师:那究竟是春天还是秋天呢?
生:诗歌里写“枳花明驿墙”一句说明应该是春天,春天开花。
师:非常好,《晏子使楚》里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所以这里的“枳花”就是橘子的花,它开放于春天。
生:但是“槲叶落山路”,落叶应该是“秋天”。
师:这里确实有争议。曾经有学者认为不应是“槲叶”,而是“檞叶”,因为檞叶是在秋天落叶的一种树。但是商山一带确实存在一种槲树,它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头,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叶子才纷纷脱落。(出示槲叶的图片)所以我们判断这首诗歌所描绘的季节时,要结合全诗的景物来看,根据“霜”“槲叶”“枳花”我们才明白,原来诗人所写的并不是秋天,而是早春的清晨之景啊!
(二)明暗之议
师:这首诗歌有很多写景的句子,有读者认为这些写景偏明亮,有读者认为偏阴暗,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解。
生:我个人觉得偏暗,因为“槲叶落山路”让我感觉到虽然这是早春之景,却有种秋天的悲凉萧瑟。
师:早春应该是充满生机的,但是在早行的诗人眼里,捕捉到的却是萧瑟的落叶。
生:我也觉得偏暗,“鸡声茅店月”让我觉得有点凄凉。
师:要注意到里面的“茅店”,杜甫曾写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的茅屋是残破简陋的,而这里的“茅店”,是破败的旅居之店,不是作者的家。
生:“人迹板桥霜”也让我感觉灰暗,霜嘛,总是让人觉得有点冷的。
师:我们说景语皆情语,这么多灰暗之景是为了表现哪种情感呢?诗歌里有没有明确的字词体现?
生:客行悲故乡的“悲”字!
生:但是,我觉得最后一句话“凫雁满回塘”让我感觉很温暖很有生机啊,还有“枳花明驿墙”也感觉很明亮啊。
师:对啊,既然作者要写“悲”,他为什么还写这些让我们感觉明亮的景物呢?
生:充满生机的景是梦里出现的,作者是在反衬吧?
师:确实如此,作者眼前是茕茕孑立,梦中却是生机盎然。这虚实交织、苦乐交融,才更衬他的旅途之愁啊!所以无论是暗之景,还是明之景,其实都紧紧扣住了“客行悲故乡”中的“悲”之情。
四、悟读诗歌,生发情感美
师:最后一个争议是“故乡之议”,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根据这首诗猜测诗人温庭筠的故乡在哪里?
生:“因思杜陵梦”,我猜作者应该是杜陵人吧。
师:读一读关于杜陵的注解,再读一读关于作者的注解,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生:杜陵在现在的陕西西安东南,而温庭筠是现在的山西人。并不是一个地方。
师:既然作者并不是杜陵人,他为什么还自称杜陵是他的故乡呢?
生:是不是因为他很早就离开自己家乡居住在杜陵了?
师:据考证,温庭筠从小就离开了故乡,长时间居住在长安杜陵,所以他已经把杜陵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那么杜陵除了是作者的第二故乡,还有何意义呢?我们再一起读一读文章的结尾并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出示作者生平)作者在杜陵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为什么他离开后还如此怀念这里呢?
生:杜陵在长安,而长安是大唐的国都,温庭筠是抱着满腔抱负来到这里的,不管他有没有成功,这里都是他梦想的起点。
生:这里也是他心目中的家乡。苏轼说“此心安处是吾乡”,杜陵也能让作者感觉到心安。
师:确实如此,温庭筠在另一首诗词中也这样写——(出示:《渚宫晚春寄秦地友人》)
风华已眇然,独立思江天。
凫雁野塘水,牛羊春草烟。
可见“凫雁”“池塘”是温庭筠笔下经常出现的和故乡相联系的画面。不管杜陵是不是他的故乡,不管他在这里有没有获得成功,这里依然如他初來时那般充满生机和温暖,因为这里是他的“初心所在”,更是他的“精神家园”。这就是这首《商山早行》里传达出的特殊的“乡愁”,它不仅表达了作者旅途“孤独早行”之愁,更抒发了他思念“久居之地”、告别“精神家园”之愁。让我们再次朗读这首诗歌,感受诗人不一样的“乡愁”。
同学们,“行”是人生的常态,“早行”是不得不为之的离开,但总有那么一个地方,它未必是故乡,却一定是自己的“精神栖居地”,它会永远镌刻在我们的记忆里,用它的明媚来映照我们“早行之路”。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和作者一样不忘“初心”,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
教学点评
一、导入要巧,积累与悬念并重
袁老师的课堂导入是这样的:从小我们接触过很多关于乡愁的诗歌,有谁能说几句?这个问题将学生带进了诗词的回忆当中,推开了积累诗歌的大门。接着袁老师又说:今天我们会接触到一首不一样的乡愁诗歌,那就是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这句话言简意赅,告诉学生咱们学的是有关乡愁的诗歌,但是又不同于平常的乡愁,到底不同在何处,自然设问,这样就为本节课的学习设下了悬念,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过程要实,诵读与争议共存
诗歌教学的首要要素就是诵读,袁老师的诗歌诵读教学有层次,但又不拘泥于这种层次。她的诵读教学分为两大环节。
第一个环节,朗读这首诗,体会诗歌的形式美。诗歌的形式究竟有哪些?袁老师很明确地标示了出来,即要注意字音、节奏、韵脚、对仗等要素。这样学生就有了诵读的抓手。学生自己在读的过程中关注到“铎”“凫”等字;发现诗歌停顿的时候,以2~3字的节拍为主;另外,在关于押韵的问题上,学生把握了诗句最后一个字,知道了押ɑng韵,并通过上下句领悟诗歌的对仗之美。通过一遍一遍的朗读,学生清楚地知道了诗歌的形式之美以及美在哪里。
第二个环节,齐读诗歌,再悟诗歌的形式美。个别朗读呈现较好态势后,袁老师又再次要求学生齐读,读出这首诗朗朗上口的形式之美,这就通过诵读将“体会形式美”的目标落到了实处。
诵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节课教学最高妙的地方在于,袁老师摒弃以往诗歌教学逐句翻译的方法,进一步品读诗歌,抓住争议做文章。让学生在涵泳咀嚼争论中,一步一步感受到诗歌的思想内涵。
她一共抓住三个争议,引导学生思辨。第一,关于时间的争议。诗中所描绘的时间究竟是早还是晚,是春还是秋?答案需通过学生从诗句当中找证据,进行辩论和思考,最终得出结论,教师点石成金。第二,关于明暗的争议。这首诗歌有很多写景的句子,有读者认为这些写景偏明亮,有读者认为偏阴暗,你认为呢?在这个环节,教师也不急于公布答案,而是继续带着学生走进诗歌的句子当中去,字斟句酌,慢慢诵读品味,逐步明晰答案。通过这两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其实对于诗歌的思想内容已经比较有把握了。
袁老师为了进一步带着学生走进诗歌深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又开始了第三个争议,关于故乡的争议。她启发学生读提示:作者本是太原人,但他却怀念杜陵,他为什么将杜陵看作自己的故乡呢,能不能从文中找到证据?这个特别设立的环节,教师的真实目的是在于引导学生思考“此心安处是吾乡”,杜陵其实是作者的精神家园。
通过三个争议,袁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诵读诗句,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被悟出来了。
三、结尾要深,呼应与深化留香
一节好课的结尾,有点像欧·亨利小说的特点,一定是令人回味无穷的。这节课,袁老师高明的地方还在于,开头留下的悬念在结尾得到了呼应。结尾说,这就是《商山早行》里特殊的乡愁,它不仅表达了作者旅途“孤独早行”之愁,更抒发了他思念“久居之地”之愁、告别精神家园之愁。所以我们现在明白了,这首诗不一样的乡愁之所在。这段总结的话,很好地照应了前面所学内容,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一个深刻的印象,激起回环之美。
好的课堂还应该是引起学生深思的课堂,袁老师在这节课最后部分说道:希望学生去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深化自己的精神家园。起到了回味无穷的作用。
如果要给袁老师提一点建议的话,笔者希望青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能注意诗歌本身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按照编者意图更好地用教材。另外,问题的设计可以从学生中来,引导学生自我发觉问题。※
(作者单位:袁莉莉,江苏省镇江市外国语学校;戴银,江苏省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