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盼”字,探究人物心灵轨迹

2022-05-30钱锡铭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变天落空雨衣

钱锡铭

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盼》一课,是著名作家铁凝的一篇刻画人物心理的力作。全文围绕“盼”字刻画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这个字是全文的题眼。所以,我们应抓住“盼”字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探究人物的心灵轨迹。

一、“盼”的一波三折

1.是什么引发了“我”的盼呢?(一件新雨衣)我们可以看到“我”的第一个内心活动—— 想穿雨衣,并在雨中感受它的新奇。

2.想穿雨衣就必须下雨。“我”便有了第二个“盼”—— 盼变天。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盼”呢?因为“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天星斗”,新雨衣只能躺在盒子里。于是,“我”对大家喜欢的晴天也开始抱怨了,谁来读一读“我”此时对晴天的真实心态?(指名读第3自然段最后两句话)

3.终于盼到了变天,“我”的心理产生了哪些变化?“我”看周围事物的感觉也有了明显的不一样,天变了色,路上的行人怕淋雨纷纷加快脚步—— “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你们看,淋雨也变成美事,真实地反映出了“我”盼着变天的强烈心态。

4.哪个词表现出了“我”盼的心态与现实一致起来?(果然)愿望得到实现,“我”太兴奋了。哪些动作反映出“我”此时激动的心情?(甩打着书包、大步跑进了楼门)

5.终于下雨了,可以穿上新雨衣,在雨中走一走了。“我”当时激动的心情可见一斑。可是,母亲的态度又让“我”的盼望落空。读一读课文第5~15自然段,看看“我”是如何为了实现穿新雨衣在雨中走一走的想法,而费尽心思找理由出门的,妈妈又是如何让“我”一次次失望的。

6.盼望落空,但“我”不甘心,找个买酱油的借口,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穿新雨衣出去了,真是个绝妙的主意。可是,买酱油的借口被驳回,满心的希望又落空了。

7.与妈妈的一番对话,让我们看到了“我”为了穿新雨衣出门有多努力。可是一次次的失败后,“我”绝望了。晚饭过后,雨还在下,像是引“我”出去,但“我”已经没有理由出门,只能跑到窗口向外张望。这时,“我”又产生一个想法——希望雨停下来。这个心理与“我”一直盼望下雨相违背吗?(不,“我”是想把雨留到明天下。)

8.说来也怪,那雨真是如“我”盼望的那样停了。“我”跑到窗口,推开窗,感觉一切好像变得美好起来。于是,“我”想象明天雨落在新雨衣上,心境又变得美好起来。“我”的心情在一次次希望和失望间跌宕起伏。

二、“盼”的梦想成真

1.“第二天早晨一睁眼,四周还是静悄悄的。我决心不再想什么雨不雨的。”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我”想雨可是想了一夜。)可是,雨却找上门了。刚开始落下几滴水珠时,“我”还以为是从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的时候,让“我”惊叹的一幕出现了,是什么场景?有什么特别感觉?(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的嘴唇上。)课文用了哪几句话表现出“我”惊奇的反应?(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我”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对妈妈说:“妈妈,下呢,还在下呢!”)

2.终于可以穿上新雨衣,在雨中行走了,盼了好多天的美梦成真!请你用心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段在写雨滴,其实在写什么?(“我”激动的心情)在“我”心情大好的情况下,看雨滴也是那么可爱,读出“我”当时奇特的心理。(生读)

3.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留给我们无穷的想象空间。盼了这么多天,经过那么多曲折,难道“我”穿上新雨衣行走在雨中,仅仅听一下雨滴在雨衣上跳跃吗?不,“我”一定有更多举动,有更多奇妙的感受。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我”在雨中还会干些什么?

三、“盼”的延伸

1.一个“盼”字,把全文串了起来,传神地写出了“我”心理变化的轨迹,真是一篇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力作。现在,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在你认为最能生动地反映出“盼”的地方,以批注的方式写上自己读后的感受。

2.学生交流批注,加深对课文的感受。

3.课件出示课后的“交流平台”,指名朗读。讨论、体会两篇课文是如何围绕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從不同方面或者用不同事例来表现,使中心意思表达更全面,更充分的;在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如何才能写得更详细、更具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4.这篇课文用一个“盼”字连起了“我”的绝妙心理,写得生动、形象。你肯定也有过和作者一样“盼”的心理感受,比如“盼得到一本新书或玩具”“盼春游、秋游的到来”“盼出差的父母早日归来”……请你拿起笔,写一个自己盼望的片段,注意学习课文,多方面、多角度地把“盼”表现出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变天落空雨衣
因为长大
气球雨衣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雨衣变形记
绘画
写在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公祭日
鸟入林晚,要变天
鸟入林晚,要变天
嗯,这是那孩童般永不落空的惊喜
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