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套路”的歧途

2022-05-30徐雪明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2年12期
关键词:银匠伍子胥渔夫

徐雪明

一、对一个“答案”的解读

2022年新高考语文Ⅰ卷第9题的文学类文本取材于冯至的小说《伍子胥》的节选《江上》。这篇小说是对伍子胥传说故事的改写,主要叙写了伍子胥从楚国逃亡至吴国的经历,突出了他在逃亡中的思想活动及精神成长,整体上充满诗意色彩。根据节选文字,命题者拟有如下一题:

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子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官方答案公布之前,有解题者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解答,答案较长,撮述如下:①语言效果上,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彰显冯至“诗化小说”的特点;②从情节和人物塑造上,将渔夫改写为心境平坦的普通渔人,凸显渔夫在散淡隐逸中使伍子胥对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③从主题上,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他选择的是恬淡的人生,伍子胥承受的则是生命的沉重,对比之下,文章主题层次更为丰富了。

细加推敲,解题者的答题有以下特点:

1.解题者有着明显的“套路先行”的思维惯性,即不自觉地向着“人物、情节、主题”等小说要素去思考“改写”的文学效果,切口“宏大”。

2.答案表述“程式化”,如一律将“语言效果”“情节和人物塑造”“主题”等提示思考角度的概念置于句首。

3.语言组织上,有的地方袭用了选择题中的相关表述,这是套路强调的策略之一。

再看官方答案:①把渔夫改为无意施恩的普通人,更显出平凡人“恩惠”的博大;②借渔夫来书写一个散淡处世的境界,与伍子胥的世界构成对比;③放弃描述惊险的外部冲突,转向探究人物的内心冲突;④使故事的传奇色彩有所减弱,而现实寓意则有所增强。

细究官方答案,它所关涉的方向其实也不离人物、情节、主题等要素,但又不简单化。比如“寓意增强”,关联内容理解;“传奇色彩减弱”,关联小说情节的故事性,关联传统小说与现代小说的区别。改写的意义在于使小说有了普遍的“人间”意味:义士帮危扶困的符号特征没有了,放弃生命践行义士准则的非常行为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普通人的好意与善举,这是常人也能做到的事。对此,小说中有这样关键的交代:渔夫同情江边无法过江的行人,立下志愿,只要一有闲暇,“就把那样的人顺便渡过来”。“顺便”一语,褪去了历史故事中的神秘色彩,使渔夫多了几分可亲之近之的温情。

要读解出这层意思,必须将“义士”和“普通人”做比较,思考故事的不同走向以及给读者带来的阅读体验。就阅读体验而言,前者突出了非常人物的非常行为,增强故事性以吸引读者,让人仰望与赞叹;后者则转向凡人小事,易让读者从中认出自己或反思自己乃至反思社会。

基于上面所述,官方答案的第①点最为显豁,但解题者没有涉及。这可能是因为解题者把渔夫视为纯粹服务于伍子胥的次要人物,忽略了渔夫的独立价值。写渔夫自然是为了表现伍子胥的人物品格,但我们不能忘了渔夫的独立价值,不能忘了对“普通人”与“义士”不同的存在逻辑与作用做出比较。可以说,这是冯至用意深刻的地方,但解题者疏忽了,这就是“套路”思维对阅读简化窄化的结果。以人物塑造而言,作者采用的相关手段或桥段,会对笔下人物产生影响。但究竟产生怎样的影响,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这是文本和阅读的复杂性决定的。越是成功的作品,往往越具体、独特,不可能有放之四海皆准的解读套路。就此而言,语文教学中的“读一篇通一类”的主张,实在是乌托邦式的想象。

也许有人会说,解题者的思考方向与官方答案的思维方向大致不差,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解读偏差?原因有二:一是套路对读者的思维不是激活而是抑制,拘泥于套路,会削弱读者对文本的感受力;二是套路充其量只是大而化之的方向,不能代替具体的阅读分析。要准确解读作品,读者只有在文本中扎扎实实地走幾个来回,才有可能得出答案。

二、因文命题的意义

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考查学生对“故事改写”理解的考题,在2019年全国新课标Ⅰ卷也出现过:

《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与2022年新高考Ⅰ卷的第9题一样,这道题的落脚点也是“改写”,但因为作者创造力不同,意图不同,改写的重点及效果不同,所以两道题问法不同,答案也不一样。这就是因文命题,即紧扣文本特点来命题,试题命制的切入口具体而微。这种命题思路能有效防止题型固化,并从根本上“宣告”了套路的有限性。且以《理水》一题为例,概述因文命题的基本理路和意义。

《故事新编》取材于历史传说,但写法上与《伍子胥》明显不同。简单说来,《故事新编》中的小说,古今杂糅,多重时空并置,滑稽、反讽溢于言表。如《理水》有片段曰:“卑职可是已经拟好了募捐的计划,”又一位大员说,“准备开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另请女隗小姐来做时装表演,来看的可以多一点。”这段文字古今杂糅,在虚构的历史场景中呈现当时的官场生态,其中“展览会”“时装表演”等现代词汇的使用,似在提醒读者注意“新编”,以理解作者之用心。总之,鲁迅借《大禹治水》的传说,虚构了很多不存在的人物和情节,推陈出新,直指当下;语言上大量运用现代语汇,庄谐杂出,寓沉痛于滑稽。命题者抓住这一特点,借鲁迅小说集名“故事新编”,让考生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文本的基本特征。

这一题是因文命题的典范,它很难固化,更不能移用至《江上》的考查中。从答案看,它也只属于鲁迅的“故事新编”,除非有人愿意拷贝鲁迅,而命题者又愿意拿同质化的作品来考查学生。解答因文命题的试题,除了明确题干要求,并借助读者自身的学识修养细读文本外,别无他法。

三、阅读理解力提升的关键还在细读

命题者细读文本之后的因文命题,决定了答题必须因文解文、因文解题。解文解题,关键均在细读。语文学习者的阅读,也应是专业阅读,阅读结论应是读者在与文本对话中经过反复比勘不断修正的结果。也许最后的结论仍有问题,但这种程序是细读的正途,坚持正途才能逐渐成为一个经验读者、自觉读者。

关于细读,概而言之,则要从整体看局部,从局部看整体,悉心体会,方能抵达作品内核。下面试举例作简单说明。

“想起这两句诗,有点文不对题: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汪曾祺《侯银匠》的结尾。侯银匠想起的两句诗“文不对题”吗?从全文看,这两句诗在文化水平不高的侯银匠心中浮现,很突兀却也很贴切地写出了他心中无以言说的孤独感,这孤独感与女儿早早出嫁有关。其实,自谓“文不对题”是汪曾祺有意的“调皮”,阅读时千万不要被作者骗过而不结合全文去细品其中的深意。

鲁迅也常在文章中“玩梗”,比如《拿来主义》中叙及一个穷青年得了一所大宅子时,说道:“或是做了富家女婿换来的。”要说这句话有特别的深意,恐怕很多人都要反对,但如贸然删去,读者就无法感受其“调皮”与“好看”的文学效果了,也是一大损失。

《侯银匠》中还有一处细节:“公公婆婆都喜欢三儿媳妇。婆婆把米柜的钥匙交给了她,公公连粮行账簿都交给了她。她实际上成了陆家的当家媳妇。她才十七岁。”

“她才十七岁”是强调三儿媳妇侯菊能干吗?对此,翟业军的解读是,“刚刚夸饰、铺排出来的完满被这五个字一下子戳破了,流溢出绝大的空洞和悲伤:一个十七岁的姑娘凭什么做这么多事,她为什么要做你们的田螺姑娘,她难道不是人生父母养的,她爸爸不心疼吗?”

这个解读真正道出了汪曾祺笔墨的细微之处。小说中说:“侯银匠常常觉得对不起女儿,让她过早地懂事,过早地当家。她好比一树桃子,还没有开花,就结了果子。”这两句话可以有力地支撑翟业军的解读。

理解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何“小说题为‘侯银匠,却花了很多笔墨写侯菊能干”。其目的是要衬托出侯银匠对因早早懂事便当家的女儿的心疼、歉疚与深情,这也是侯银匠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地为女儿置办嫁妆的原因。

细读需要耐心,当下许多学生最缺乏的就是耐心,他们相信套路。然而,练套路无异于吃兴奋剂,貌似见效快,其实于身体有害。与此相反,细读是科学锻炼,虽然慢,但能缓慢而坚实地取得自主咀嚼和消化的能力。所以,要坚持“读一篇通一篇”的观点,千万不要想着“读一篇套一类”。守正笃实,久久为功,这也是细读的本质和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银匠伍子胥渔夫
“千金”的由来
东周列国志(10)
渔夫和小猫
渔夫之利
肖氏银匠百年传承 经典再现火爆招商
伍子胥出昭关
银匠和铁匠
银匠和铁匠
伍子胥巧言保命
邹银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