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架设语文学习由浅入深的“桥”

2022-05-30孙浩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2年12期
关键词:老支书老汉词语

孙浩

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那么,如何引领学生“看到纸的背面”?这就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充分地挖掘文本人文内涵,深层次地感悟语言文字,将语文学习引入深处。在此,笔者就以泰州市襟江小学卞锋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上册《桥》一课为例,浅谈引向深度学习的路径。

一、词串,让字词教学由割裂走向连接

传统的字词教学,通常是一个独立的板块,不与其他教学板块勾连。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机械地通过认读、查找意思、读背记忆,无疑是一种消极的学习状态。而卞锋老师在这一板块教学时,进行了如下处理——

师:老师想通过一组词语了解一下同学们读书的情况。(出示词语并指名读: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当)很好,这一组词语在小说当中是形容什么的?(洪水)那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几个词语呢?(生再读词语)同学们读得好,我听出了洪水的气势。

师:再来看第二组词语。(出示词语并指名读:清瘦、沙哑、揪出)这组词语在文中形容的是谁?(老汉)他还有其他身份吗?(党支部书记、父亲)

师:再来看第三组词语。(出示:祭奠,为死去的亲人而举行的一种仪式。)在小说当中是谁祭奠谁呢?(老婆婆纪念她的丈夫和儿子。)

因为是零起点教学,所以教师巧妙地将需要识记的词分为三组进行教学。教师在学生认读的基础上分别设置了这样几个小问题:第一组词语形容什么?该用什么语气读?第二组词语形容谁?他是什么身份?第三组词语是什么意思?谁祭奠谁?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让学生对词语进行了认读的浅层次学习,更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掌握词语的读法,让他们能够联系全文,大致了解小说内容,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了有效铺垫。

二、配乐,让文本朗读由有声走向有情

众所周知,音乐具有极强的抒情性,恰当的配乐加上朗诵者饱含深情的语言表达,能让文本蕴含的精神传达到听者耳中和心中。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有效的辅助手段都会为学生朗诵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卞老师基于教学情境,精心地选择了三段不同的音乐——

刚开始时,师生共读全文。卞老师采用了传统琵琶曲《十面埋伏》选段作为背景音乐,该曲听来让人有情势紧张之感,这正与文中所描写的洪水突袭,乡亲们身处险境的情形相吻合。当卞老师提问读完文章后有什么感受时,学生回答出了“伤心”“难受”“酸楚”等一些反映内心感受的词。这些词并非凭空而来,而是配乐朗读带来的真实的情感体验。所以,与文本契合的配乐可以为阅读带来积极的效果。

在引导学生体验了洪水逼近,乡亲们生命受到威胁时的“紧张”之后,卞老师趁热打铁,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回顾朗读,并选用了洪水为主题的配乐。学生在音乐渲染下被文本中一个又一个的紧张情节紧紧地揪住,加快他们内心对“紧张”一词体验的生成。同时,学生理解了优秀的小说总是会通过环境的描写,使其与人物的命运发生冲突,从而紧紧地揪着每一位读者的心。

在指导朗读“五天以后,洪水退了。……她丈夫和她儿子”这一部分时,学生对全文已有整体感知,卞老师选用了一曲凄婉悠长的配乐,与文中老汉和儿子为救群众献出宝贵生命,老太太祭奠丈夫和儿子的悲情场景相契合,学生对父子牺牲的“伤心”“难过”“酸楚”之情再次油然而生。

三、品悟,让情感体验由粗浅走向深刻

零起点教学,教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占领学生的主体地位,“拉着”学生去学。朗读指导也是如此,教师容易在教学中表露出“我这样读,你们也应该这样读”的态势,而至于为什么这样读,教学中却缺乏引导,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对此,本课中,卞老师的指导朗读是这样进行的——

师:通过刚才的批注阅读,从老支书的语言、动作、神态,你发现他是个怎样的人?

生:老支书是一位舍己为人的人。他沙哑地喊出:“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说明他把乡亲们的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

师:这是对老支书语言的描写,从他的语言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舍己为人的人。

生:老汉突然冲进队伍里揪出自己的儿子,还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他凶得像只豹子。从这里我能看出,老支书不徇私情,遵守原则。

师:他说的话是不容更改的,是吧?这是对老汉的什么描写?

生:这是对老汉的语言和动作的描写。

师:那我还想听一听你的朗读。(生读)从这吼声里面,我听出了像一只豹子。还能从动作里面听出像豹子吗?谁再来读?(指名,生再读)

师:是啊,这一冲、一揪、一吼,以及老汉的那些震撼人心的话,让我们感受到他是个不徇私情的好支书。

卞老师始终在引领着学生去读悟文字,引导学生学习从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感悟人物的形象,以此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小说的基本表达方法。学生在教师一步步地启发下,经过交流和讨论,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就这样,老支书的形象便在学生的面前立体地呈现出来。再如,下面这个教学片段——

师:为什么小说到最后才点明老汉和小伙子之间的关系呢?

生:结尾出人意料,直击人心,让人感到意犹未尽。

生:放在最后说,可以让老汉不徇私情的形象更加高大,起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生:在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最后点明了老汉和小伙子之间的关系,更加突出了老汉不徇私情的形象,直击人心。

生:最后告诉读者小伙子和老汉的关系,这样可以让读者印象深刻,记住老汉不徇私情的品质。

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作者的叙述方式,了解到尽管平铺直叙可以使用,但跌宕起伏、设置悬念是更棒的写作方式。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之后,对老支书在乡亲们和儿子之间,选择把生的机会留给乡亲们,在自己和儿子之间,选择把生的机会留给儿子的舍己为人、父爱如山的高大形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个时候,学生再读,便是带着理解,带着情感去读。

四、迁移,让文本理解从纸面走向内心

育人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功能,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本着引导学生在文本的激励下,在内心升腾起对老支书和他儿子的敬意的目标,卞老师进行了这样的教学——

师:一年以后,在曾经的废墟上建起了一座崭新的大桥。如果让你给这座桥取个名字,你会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为什么你会取这样的名字?

生:生命之桥,因为老支书和小伙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乡亲们的生命。

生:希望之桥,因为在洪水来袭的时候,这座桥是人们唯一的希望,也是唯一的逃生路径。如果没有这座桥,人们都逃不出去。

生:奉献之桥,因为小伙子和老漢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生:爱之桥,因为我觉得人们可以把这份爱继续传承下去—— 伟大的父爱和对群众无私的爱。

生:神圣之桥,虽然老汉去世了,但是他舍己为人的形象和他的灵魂被人们铭刻于心,永远不会被忘却。

在教学最后,卞老师走出文本,设计了一个延展性的教学环节,即废墟上建起一座桥,让学生发挥想象给这座桥起一个名字。当学生分别说出桥的各种名字时,卞老师并没有满足于学生仅仅说出这些名字,而是更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你会取这样的名字”。听得出来,学生回答并非是无根之木,而是在对文本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做出的回答,显示出学生已经很好地把握了课文主要内容,也看得出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了一定深度。

语文教学不应只是让学生简简单单地学会生字词、读通语句,而应该由教师带领学生在学习中积极、认真、主动地理解、批判、联系、建构、迁移、运用,以此悟得文本的深刻内涵,走向语文学习的深处,感悟文章内涵,让语文之美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心田,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语文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周山河小学)

猜你喜欢

老支书老汉词语
乡村老支书
容易混淆的词语
咱村的老支书
找词语
老支书
刘老汉笑了
老支书
刘老汉的烦恼(连载)
刘老汉的烦恼(连载)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