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问答(四)
2022-05-30王栋生
问题六:许多学生拿到作文题后,总觉得没什么可写,脑子里空白一片,或者简简单单几句话就把要写的内容写完了。有的甚至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活、自身的经历、切身的感受,而是各种教辅或者老师给出的范文。小学生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内心应该充满童真童趣,为何我们的学生没有感受到童年的乐趣,没有“我手写我心”的欲望呢?
答:这个问题很重要,也同样困扰着中学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中有个习惯说法,推究起来也很有意思,叫“作文要贴近生活”。听起来,这句话像是没问题,可是,作文怎样才能“贴”生活呢?作文难道不是在表现生活或是从生活中来的吗?
是不是先该把这个问题理一下——对中小学生而言,作文与生活,究竟是什么关系?既然“生活即教育”,那么“作文”怎么不能是“生活”?作文要表现的,正是你的生活、人们的生活啊。生活本来就该出现在作文中,不写生活,不写“我的生活”,还有什么别的可写吗?生活如此丰富,人在生活中,却要想办法“贴近”,怎么回事?生命如此灿烂,还用得着“结合”?这么一想,感觉怪怪的。生活处处是作文,作文就是要表现生活,表现“我”,怎么会有那么多老师还没有认识到“作文即生活”?
是不是可以和同学们谈谈这个意思:不是“我的作文要贴近生活”,而是“生活跑到我的作文里来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教初一时,看到学生在作文中说自己的愿望,不少学生说了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但有些学生写的愿望很朴素,一点也不“高级”:
“爸爸出差太多,有时一星期见不到他。”
“数学作业要是能少一些就好了。”(其实和后来比,那时课外作业根本不算多。)
“希望星期天能在书店买到一本《福尔摩斯》。”
“妈妈终于买到了合适的裙子。”
“中午食堂窗口排队的人不多,能买到排骨。”
“课间买到肉包子,里面的肉和上上星期二的那回一样多。”
—— 全是直率之言,反映了一群十二三岁的孩子的鲜活的生活。那批学生,现在五十多岁了,我仍然记得他们当年真诚的眼神。童年,多么可贵啊!
要是他们在作文里贴标语喊口号,他们自己会厌倦的,以后也会后悔的。作为教师,我特别怕自己的学生作文里有官腔套话。我教的是学生,是少年,如果要我面对四五十个老气横秋的学生,那么我不但教不好作文,甚至没法待在教室里。
教師自身对生活和教育的认识,往往决定了课堂的“尺寸”。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广,学生自由想象的天地就有多大。教师对生活的认识,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作文能力。小学教师,要经常蹲下,和儿童一起,睁大眼睛,和他们一同去发现世界的特别之处。教师始终有这样的态度,课堂也会有教育之光。
多年前,有位语文老师谈起她的一次课堂交流——下午四点,下课前,她问学生:“猜一猜,老师这会儿最想什么。”
老师一向有亲和力,学生发言也很“滑溜”:
“我们班评上文明班级。”
“我们班考试成绩排名年级第一。”
“老师在想怎样把明天的课上好。”
“以后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南京的明天更美好。”
“我们学校受到区里表彰。”
……
老师说:“全错了。我不会去想那些。我想的是,这会儿千万不要下雨,—— 我没带伞,大多数同学也没带伞,回家的路上有积水,可能有麻烦;我会想,今天最好能早点接上宝宝回家;我还会想,有点累,中午要是能休息半个小时就好了;我也想,今天最好不要节外生枝,临下班又通知开什么会;我甚至想,回去的路上,也许能买到青菜或是豆苗……”
——学生面前,站着一个活生生的人,和他们的父亲母亲一样平常的人,她也在“过日子”。讲台前的这位老师是一个从生活中走过来的人,学生的作文天地就会很广阔,没有什么禁忌,他就会自然地表现生活,不至于成为空口说白话的“假人”。
老师站在讲台,要让学生看到一个真人,从生活中走到课堂来的人——这个老师见多识广,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有智慧,有办法,有情感,善解人意。他能理解学生,读懂学生的心,于是,学生笔下会出现有血有肉、有笑有泪、有生命的作文。
在某市因新冠肺炎疫情临时封控期间,有位老师让学生写以“日子”为主题的自由作文,学生自拟的那些标题就很有人间烟火气:
《省吃俭用的一个星期》
《从来没有这样仔细地观察番茄》
《蒜头发芽了!》
《苏醒了的阳台》
《我妈当“团长”》
《远方来信》
《马路上竟然有个人!》
《每天下楼做核酸的五分钟》
……
看到学生的这些自由作文,我很感兴趣,虽然他们的活动被限制了,但是他们未来一定会想起这一段生活。这段生活已经成为他们作文的内容,如果他们再写假大空,再写虚头巴脑的话,那就对不起自己经历的生活。※
(未完待续)
(王栋生,江苏省特级教师、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原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