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城市活力指数看罗湖转型发展

2022-05-30方丽娟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23期
关键词:因子分析法对策建议

方丽娟

摘要:城市活力是城市旺盛的生命力的主要表现,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体现。文中从经济活力、幸福活力、创新活力、产业活力、国际活力等几个方面构建城市活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所选的12个城区进行城市活力统计分析,试图通过SWOT分析探究影响罗湖区稳定发展的关键环节,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活力;因子分析法;对策建议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罗湖作为深圳特区的长子,不仅见证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深圳经济特区的快速崛起,更是谱写了特区甚至是全国史上许多精彩的“第一”。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综合改革试点三大历史机遇交汇的新起点上,刚过“不惑之年”的罗湖要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在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城区的发展提供新的动能,是罗湖续写辉煌的挑战。

本文以2020年罗湖统计年鉴和各市(区)统计年鉴为数据基础,从经济活力、幸福活力、创新活力、产业活力、国际活力等几个方面构建城市活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所选的12个城区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罗湖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罗湖探索城市活力提升与城市转型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一、城市活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市活力是城市生命力的综合反映,也是城市竞争力重要体现。此次研究在学者金延杰(2007)、陆晓丽等(2007)和韩兆洲等(2020)等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从经济活力、幸福活力、创新活力、产业活力、国际活力等几个影响城市活力的方面考虑,选取了10个指标构建城市活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运用因子分析法,结合搜集的数据对选取的12个城区进行城市活力综合评价。

(二)因子分析

以上各指标的数据来源于各市(区)统计年鉴和各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或经过计算处理得到。

将原始数据标准化以消除量纲影响后,利用成分得分系数矩阵乘以指标标准化计算出因子得分:

其中,Yj表示第j个因子的得分;■1,■2…■j表示指标标准化值;μn1,μn2…μni表示成分得分情况,即因子载荷。

3. 总因子Y得分则为各因子得分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即:

其中bj为第j个因子的信息贡献度,等于分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除以总方差解释率的百分比。

借助SPSS软件对所选取的12个城区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检验的结果KMO值为0.733,超过了0.7;显著性为0.000,通过了显著性为0.05的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综上,文中选取的12个城区数据适用于因子分析。

通過对所选取的12个城区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分析,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可以从 10个指标中取2个公共因子,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4.241%、22.426%,累计贡献率达到76.657%,能够解释原始指标的大多数信息,损失范围可以被接受,结果合理。

通过采用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公共因子。

公共因子Y1主要反映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体现了城区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居民可支配财富的情况,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可将其定义为地区收益因子。

公共因子Y2主要反映外贸进出口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专利申请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比重、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指标,既体现了消费和进出口这一拉动经济增长的内需动能和外需动能,也体现了财政收支等保障民生与基础设施建设调节等方面的情况,可将其定义为发展调控因子。

通过各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表5),可以得出,各因子的分析模型:

Y1=0.09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0.02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0.061*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

Y2=0.14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0.22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0.103*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

(三)城市活力指数得分

根据所选取的12个城区的数据计算出其在不同因子下的得分及排名,然后将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根据各城区因子得分得出到综合得分和排名情况,即:

Y1为城区收益因子,依照排名来看,龙岗、吴江、江宁的城区收益得分高。从原始数据看,龙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和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为242.7%和71.7%,居12个城区之首;吴江和江宁第二产业比重亦均在前三名。而排名后三位的罗湖、越秀、福田则是典型的“服务型经济”,第三产业占比均超过九成。

Y2为发展调控因子,南山、福田、宝安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专利申请数和外贸进出口总额整体得分排名靠前,三个城区通过宏观调控或者政策扶持推动城市发展,有良好的发展潜力。排名后三位的是黄岛、越秀和渝中。

Y为综合因子得分,得分大于0表明该城区城市活力水平高于平均水平。得分前3位的城区中,龙岗、宝安、南山拥有华为、创维、迈瑞、腾讯等行业领军企业,且在专利发明申请和外贸进出口方面也有突出表现。而排名4~6的吴江、闵行、江宁均位于长江三角洲区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结构均衡的产业格局为城市活力提供保障。得分排名后4位的城区,产业呈“倒锥形”结构,基础产业和制造业支撑偏弱使得城区的发展存在不稳定因素。

二、罗湖SWOT分析与激发活力的相关建议

在城市活力综合因子得分排名中,罗湖在12个城区中位列第十,反映出罗湖城市活力仍待焕发。

(一)罗湖的SWOT分析

1. 优势分析(Strength)。一是高产低耗发展特征明显。2019年罗湖每平方公里GDP产出达29.66亿元/平方公里,是深圳平均水平的2.2倍,经济密度居全省全市前列;万元GDP能耗持续降低,连续9年深圳最低。二是区位优势突出。罗湖毗邻香港,拥有罗湖、文锦渡、莲塘三大口岸,同时火车站、高铁站及多条地铁汇聚于此,交织成通达便捷的交通网络,是深圳区域协调发展“东进、南联、中优”三大战略的交汇处。三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罗湖区率先在全国开展营商环境指标测评,深入摸排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对标国际一流标准,通过顶层设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同时,不断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企业服务的体制机制。四是居民获得感不断增强。2019年罗湖人均GDP为3.23万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6.58万元,民生事业投入占财政支出超八成,国民体质测定健康合格率达91.5%,城市绿化覆盖率为64.6%,连续9年每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00天,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 劣势分析(Weakness)。一是产业内部发展质量不高。罗湖GDP占深圳比重从2016年的9.4%逐步下滑至2019年的8.6%,GDP增速与全市差距也从2016年的0.4个百分点扩大至2019年的1.0个百分点。从几大支柱产业来看,金融业仍以传统金融行业为主导,受政策因素影响波动较大,新兴金融尚在培育期,发展存在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营利性服务业中旅行社、人力资本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数量占比近五成,而咨询、审计、法律等高端专业服务企业偏少,行业内部结构亟待优化;工业结构单一,制造业主要依赖于黄金珠宝行业,虽然产值规模较大,但是缺乏自主品牌和自主设计,增加值贡献有限;商贸业随着线上购物交易平台和各区新型购物中心的兴起,购买力被逐渐分流,增加值占全市比重从2016年的16.6%下降至2019年的15.1%。二是新兴产业发展乏力。2019年,罗湖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规模在深圳各区排名第9,仅占GDP比重的6.6%。从结构上看,服务业是战新增加值的主要源头,而战新成分较高的工业、建筑业则占比较低;从规模上看,战新企业总体基数小、发展慢,深圳战新百强名单中罗湖仅3席、均处五十开外;从投入研发看,罗湖R&D投入强度仅为0.42%,甚至不足深圳市平均水平的一成,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三是空间瓶颈制约发展。数据显示,罗湖区面积78.75平方公里,但事实上,罗湖素有“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环境格局,生态保护区面积占比超五成,实际建成区仅34.67平方公里,约占福田六成、占南山不足四成;其次,“四旧”改造和城市更新项目进展偏慢,空间租赁成本攀升,人口稠密,交通拥堵,基础设施老化,早期规划滞后等问题,都成为制约罗湖发展的梗阻。四是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受企业自身发展规划、资源要素约束和区域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孕育、成长于罗湖的大型企业外迁压力持续不减。同时,存量企业能级不高,2019年罗湖营收百亿级企业仅11家,千亿级企业更是“榜上无名”,缺乏既具体量又有成长性的总部龙头企业,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基础薄弱。

3. 机遇分析(Opportunity)。一是立足“双区”精准定位。为更好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历史发展机遇,罗湖率先主动落实市先行先试政策,针对性提出“湾区枢纽、万象罗湖”的城区新定位。作为连通“深港穗莞”四大城市的最优节点,罗湖应进一步加快产城融合上的主动谋划,加强深圳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的核心纽带功能,探索一条独具罗湖特色的中心城区治理新路径,积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二是“一主两区三带”为罗湖构建发展新格局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产业内容与城市空间有机紧密结合,以产业为导向的城市升级才更具竞争活力。罗湖作为深圳市区域协调发展“东进、南联、中优”三大战略交汇处,“一主两区三带”的发展格局将加速形成“中心聚集、东西联动、南北贯通”的产业空间体系,增强高端资源集聚的效应。

4. 挑战分析(Threat)。一是产业竞争力存在进一步弱化的可能。近年来,随着深圳经济重心的“西移”、“北进”,前海、宝安、龙华等城区强势崛起,罗湖产业转型升级、高端化进程放缓,出现了高端资源从罗湖流向区外,甚至是市外的“产业外溢”现象,对罗湖现有产业产生了不小的压力,而新兴产业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罗湖的先发优势正在逐步减弱。二是外部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罗湖的黄金珠宝、对外贸易、运输仓储等行业对外依存度较高,对国内外相关政策、原材料价格及国际订单数量等因素敏感度高,行业抗风险能力较差;并且由于香港作為“购物天堂”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正在逐步下降,罗湖由于地缘优势而获得的“香港红利”也随之减少,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为罗湖的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性。三是城市管理压力空前。作为深圳最早建成的成熟城区,罗湖的生活服务配套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但由于人口密度不断提高,早期规划不足,城市更新难度大等原因,罗湖在城市管理、交通治安、基础设施维护、公共服务供给等区域治理难度日趋增大。

(二)对罗湖进一步激发城市活力的相关建议

1. 从“传统经济”到“数字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摩登罗湖”

产业是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强则经济强,只有不断夯实、壮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罗湖的经济发展才能“脚踏实地”。一是加强总部集聚,提升罗湖核心竞争力。总部是经济增长的生力军,要优化总部经济发展环境,强化城区对总部企业的吸引力,加快培育引进一批符合罗湖产业基础、支撑罗湖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总部企业,以实招、硬招加速总部集聚,构建从总部到集群的产业发展高地。二是着力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不断提升金融产业能级,全面联通境内外金融市场,保存量,促增量,探索跨境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创新模式,推进行业内部差异化发展策略,结合罗湖区前瞻性布局“金融+黄金”、“金融+科技”、“金融+文创”等产融结合新模式,推生辐射湾区的金融枢纽。三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向高价值发展。依托罗湖特色服务业基础,加大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力度,对标国际一流水准,加快服务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多样化转变。四是高标准建设国际消费核心区。推动传统商贸业和特色零售产业向数字化、专业化、智能化升级,打通线上线下供应链;发展做强“首店经济”、“网红经济”,“夜间经济”,满足个性化定制消费、体验消费,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级商圈,打造出既有“高品位”,又有“烟火气”的王牌消费中心。五是培育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三带协同”机制,打造以企业为主导,科研院校、资金池和孵化器为支撑,重大项目为纽带的罗湖创新合作平台,培育引进一批注重细分领域、成长性强的“小巨人”企业,实现多要素联动,加快推动“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战新产业的发展,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 从“共性开发”到“统筹布局”,打造可持续发展“品质罗湖”

一是加快统筹开发,保障土地供给。充分落实“优化存量,优质增量”的原则,提升存量空间再造的集约利用水平,高标准推动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坚持国土空间规划大片区统筹战略,明确片区空间产业定位,增强产城融合水平,探索地上、地下立体空间联通开发,优化全域发展格局,为城区发展注入新动能。二是强化城区建设质量。开拓韧性城区建设,前瞻性布局保障城区长远发展的生命线系统,积极借鉴国际先进都市成功经验,构建精细化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城区基础资源配置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竞争性。三是建立互联合作门户枢纽。进一步完善和加大轨道网络、干线交通密度,提升枢纽能级,将罗湖打造成“联通深港,辐射湾区”的“一小时交通核心”,全面提升大湾区资源配置效率。四是打造智能化“云端城市”。利用数字化技术全方位赋能城市,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提高城市基础设施供给效率,依托“城市大脑”构建智能化城市综合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城区的承载力、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

3. 从“成熟老区”到“人文荟萃”,描绘宜居“幸福罗湖”

一是积极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罗湖素有“山水之城”美称,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严守环境保护“三条红线”,优化城区生态面貌,推动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有机融合,加强污染防治,打造高品质绿色城区。二是加强城区综合治理水平。坚持以民为本,深化法治建设和基层多元共治改革,完善公共应急管理体系,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務效率,构建良好的城区治安生态,筑牢城市安全底线。三是提升公共服务供给力。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增加公租房、安居房和人才房等住房供应和保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医疗水平,探索多渠道养老新模式,构建覆盖广、多层次、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补齐民生短板,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四是丰富城区软实力。结合城市更新推动更多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加强地域特色与文创、体育相融合,积极开展便民文体活动,多元化丰富居民休闲生活,营造富有人情味的城区印记。

4. 从“罗湖制造”到“罗湖智造”,构建创新“智慧罗湖”

一是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强化科技创新对城区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加大科研投入,加速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人才支撑+成果产业化”全过程创新链,塑造适宜产业发展新生态。二是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创新驱动的顶层设计,完善优化科技创新合作制度、科技成果转化和评价机制、科技创新服务制度等科学建制,针对罗湖产业发展需求靶向培育和引入高技能人才和团队,建立完备的人才梯队,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三是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探索搭建以共性技术合作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换平台等为基础打造的创新融合平台,实现区内完成“产学研用”一站式全链条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金延杰.中国城市经济活力评价[J].地理科学,2007(01):9-16.

[2]陆晓丽,郭万山.城市经济活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J].统计与决策,2007(11):77-78.

[3]韩兆洲.广州新时代城市活力统计测度研究[Z].广州:中山大学,2020.

[4]何汝群.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活力评价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

(作者单位:深圳市罗湖区统计调查队)

猜你喜欢

因子分析法对策建议
基于因子分析对乡村旅游者乡愁感知的研究
建筑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快递服务配送环节的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法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评价体系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综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