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归类,让解法更加自然有序
2022-05-30茅亚敏
茅亚敏
【摘要】解题能力是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解题后的反思是解题后的重要一环节,不仅能够让学生从中有所总结与感悟,并能够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整合归类;中学教学;解题思路
1试题呈现
2试题分析
本题的问题设置共有三道小题,以平行四边形为编制背景,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中位线,相似三角形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融为一体,其涉及到的知识也是初中数学学科几何部分的主干知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路的探寻一环扣着一环,完全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步步推进,既考察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突显学生基本思想和基础体验活动.其中第三问分为问题①和问题②,明显问题②是对问题①的进一步深化,本文对问题②不作分析了.
3解法展示与思路分析
初读该题,发现问题(1)是一道在学生熟悉的平行四边形证明题,学生容易想到的还是利用,利用 AB//DE且AB=DE,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其实不然,若联接对角线 BE(图4),这一道简单的问题,内涵丰富,利用"A"型相似,我们能够得到,利用相似比不仅
得到 BO=EO,同理,还能得到 CF=AF,问题解决的途径就多样化了,教师要善于整合利用已知条件,帮助他们归类证明.当然,问题(1)解决方法是基础,对问题(2)的探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过对特殊点的探究,将点 D在特殊位置转化为一般位置,即过点 M作AB的平行线交CE于点G,构造平行四边形 DMGE;也可以延续问题(1)延长 BD交CE于点G,构造全等三角形,这里充分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过程,本环节就不再赘述了.下面重点探究第(3)问中求∠CAM的度数,并作如下探索.
3.1立足本源,探索自然之道
解法1
分析本题中 M是BC的中点,有解题经验的教师和学生容易想到构造中位线的方法,实现线段之间数量关系的转化,并将∠CAM放在构造的直角三角形AMG中,这一解法自然流畅,简洁易懂,当属于"本源"解法.
3.2重审中点,实现无缝对接
解法2
分析受到解法(1)的影响,很多教师和学生看到中点 D不仅会联想到中位线的问题,还经常利用挂在嘴边的"倍长"法,于是产生解法(2),这也是重新审视"AM是量ABC的中线"的条件,利用平时解题的基本经验有感而发.在探寻 BH与AN的数量关系时,巧妙的构造矩形,实现了与线段 BH的无缝对接.
3.3运算繁难男思路一目了然
解法3
分析解法(3)利用问题(2)的有关结论,利用前后问题之间的关联,将几个问题形成有机统一整體,这也是中考压轴题经常遇到的.当然,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中逐步养成这一良好的解题习惯.解法(3)当然计算稍复杂些,但思路还是很清晰的,学生容易产生联想.
3.4利用性质男解法顺其自然
解法4
分析解法(4)由于受到解法(3)的启发,能否重新构造与△HAD相似呢?经过探索作出与 AC平行的线段GM,顺利实现相似的"前移",并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线段之间的关系.为了计算的方便,我们可以巧妙设计辅助未知数.
4解题反思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善于归类与整合,对同一个问题形成基本数学解题经验,这样才能面对于较复杂的几何证明,让学生有方向性选择,让每一种解法更加趋于自然而有序.在整合与归类环节,可以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多样化的解决策略,总结解题规律,优化解题方法,增强思维的灵活性,提升思维的品质.
参考文献:
[1]杨虎.通法、巧法与解法[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6(23):32-34.
[2]胡柳青.小问题大作为[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5(12):34.
[3]戴向阳.解读核心词语,让解法自然生长[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5(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