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报道红色人物的叙事方式研究

2022-05-30陈博李加妮

新闻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建党百年红色文化

陈博 李加妮

【内容提要】进入新时代以来,红色文化传播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作为红色文化传播的灵魂——红色人物的塑造似乎还存在着脸谱化、扁平化、单一化的倾向。2021年恰逢建党100周年,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首次颁发给29名来自基层的党员,《中国青年报》作为享有广泛影响的团中央机关报和全国性大报,相应在客户端和报纸端推出了“七一勋章”人物报道专栏。本文将“七一勋章”专栏的红色人物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从新闻叙事学的叙事主体、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意义等方面分析了“七一勋章”专栏的叙事模式,总结其采用的叙事策略,相应地提出了未来红色人物报道改进方向。

【关键词】红色文化  红色人物  新闻叙事  建党百年

红色人物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民族独立走向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艰苦奋斗的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对国家和社会作出过重大贡献且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是红色文化的创造者①,也是红色文化中最灵动最打动人心的部分。通过报道红色人物的事迹,能使得红色文化传播和革命爱国主义精神入眼入心入行,《中国青年报》作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机关报,在全国享有广泛的声誉和影响力,也是红色文化传播的主力军。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象征着走过百年卓绝历程的中国共产党迈入了下一个新发展阶段。在此期间,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中国青年报》等中央主流媒体推出了“七一勋章”专栏,专门报道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获得者,是延续红色人物精神,拓展红色文化传播深度的有效举措。

新闻叙事学是新闻学和叙事学碰撞融合而成的学科,主要探讨的是新闻报道的文本结构和生成机制以及背后的意义生产。本文以新闻叙事学为理论支持,从叙事主体、叙事视角、叙事结构以及叙事意义的角度,对《中国青年报》报纸和客户端中的“七一勋章”专栏展开研究,试图从叙事学视角探析新时代下《中国青年报》塑造红色人物的方式,从理论的高度对红色人物报道中的素材、角度以及叙事意义进行有效指导,发现其中可圈可点以及可改进的方面,借此为新时代下人物报道叙事模式的革新提供实践新思路。

一、叙事主体:隐蔽的记者与公开的人物

叙事者是在新闻报道中向广大受众表达新闻事实的行为主体②,叙事者在文本中呈现的样态以及叙事者的文本表达方式和参与程度会直接影响文本的呈现状态。在新闻叙事中,这个叙事主体不仅仅是记者,还有人物。而依据记者在文本中的呈现转态,记者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隐蔽的叙事者,即故事虽是由记者讲述,但记者本人并不出现在新闻中;二是公开的叙事者,即记者成为新闻报道中的一个人物出现在叙事文本中。人物则划分为事件的当事人,以及当事人的相关人员。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青年报》红色人物报道叙事者主要有三类:隐蔽叙事者、当事人、相关者,且没有单一的叙事主体,至少都是两个叙事者及以上进行叙述,其中,隐蔽叙事者和当事人相结合一起叙述的比例最高。在叙述人物时,通过多主体的交织,期望能从多方面、立体的展现人物形象。例如在讲述“渡江战役”英雄马毛姐时,除了隐蔽的讲述人和马毛姐自身之外,还有马毛姐的女儿刘光林,当事人自身的讲述极具现场感,仿佛读者正在马毛姐对面进行对话,而通过刘光林的叙述,让人能更近距离的触摸到马毛姐的精神。记者作为隐蔽叙事者,通常隐蔽于幕后,无声地描绘人物形象,但在需要鲜明突出人物特点和品质时,记者会立马让位于当事人或者相关人,借用其与故事与生俱来的亲密感,使得所呈现的文本更为生动和直观,以此触发读者共鸣。

二、叙事视角: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共存

“事件无论何时被描述,总要挑选一个观察点,即看待事情的一定方式、一定角度”。③即叙事视角,也就是叙事者叙事事件所采用的角度,而这种角度包含着叙事判断和明显隐蔽的情感倾向。④

而对叙事视角的划分有多钟,此处,笔者以热奈特的三分法为依据和参考,将《中国青年报》“七一勋章”专栏中的人物报道具体分为,记者的全知视角、人物内视角、客观外视角。记者的全知视角是以俯视的视角对人物进行全知性的描述,包括对人物发展趋向清晰以及对人物的心理和行为做出评价。人物内视角是指叙事者处于事件之中,即采用事件内人的眼光来叙事,内视角又可分为:固定性人物有限视角,即一个叙述者以一个固定人物的视角进行叙述;转换式内聚焦,即以叙述者的角度对多个人物进行叙述;多重式内聚焦,即多个人物从各自的视角进行叙述。⑤

客观外视角是叙事者处于事件之外,只单纯从外部记录人物的相貌、行动、表情及环境等,既不呈现任何人的内心想法与情感变化,也不對新闻事实进行评头论足,呈现一个纯客观的视角。

在红色人物报道中,全知视角一直是常用视角,但是单一的全知视角会使得报道失去层次感和立体感。在“七一勋章”的红色人物报道中,复合视角占比最大,全知视角加上单一的内聚焦的复合视角占比63.6%,例如在讲述黄宝妹的事迹时,文章中多次出现“黄宝妹把满腔热情投入到积极生产劳动中”“黄宝妹脱颖而出”“黄宝妹虚心学习”“黄宝妹热爱这份事业”“黄宝妹浑身不舒服”这样的心理描写或带有价值倾向的评价,但除此之外,还有黄宝妹自身视角和他人视角,例如黄宝妹说,“虽然老了,但我可以发动大家一起,努力为社会再作一点贡献。只要我还能走得动,就会继续讲好党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而听过她讲座的青少年说,“黄奶奶的人生故事和道德风采,就是一本鲜活的书”。其次为单一全知视角,占比18%。记者在进行红色人物报道时,已经经过大量的资料收集、积累和访谈,因此,对红色人物的人生历程和关键节点上的心态已经了然于心,用上帝的俯视视角来描绘人物信息,能够为红色人物增添情感的浓度,在较短篇幅内高效反射出红色人物的思想以及行为的价值。与此同时,因为红色人物本就是社会正向楷模,所以记者在判断时基本都是正面词汇。此外,多重内聚焦视角也是真实的复现人物形象和事件场景的常用视角,从不同相关人的角度出发,如儿女、同事、学生、百姓以及青年等,尽力还原人物的原貌,摆脱记者“一言堂”,增加新闻的客观性。

三、叙事结构:单向与纵横交错并重

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叙事文本,必然都是由细微的序列相互交织而组成的。序列是构成故事或新闻事件的必不可少的结构单元,小的序列通过镶嵌、交叉和连接构成大的结构。而序列之间的连接也有一定的原则。本文以托多洛夫论述序列关系的三个承续原则:时间、空间和因果结构为参考,将《中国青年报》“七一勋章”栏目的人物报道叙事结构分为:纵向的时间序列、横向的空间序列、横纵交错的因果序列。

“七一勋章”栏目所报道的红色人物一生坎坷和传奇并重,多是跨世纪跨年代的甚至参加过革命的老党员,人生经历丰富,而报道红色人物时最重要的也就是将这些多彩的经历讲述于读者。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纵横的因果结构和纵向的时间序列结构几乎是各占一半。纵向的时间序列是以时间的顺序或倒序为基准来推进情节发展,这种线性单向叙事结构可以非常清晰地梳理人物人生经历,使得读者在短时间内对人物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七一”勋章专栏在采用这种模式时,在开篇会直接点出人物获得的荣誉,而后以时间顺序为线索阐述人物入党以来的贡献和事迹,例如在讲述92岁英雄王占山的故事时,开头就点出王占山的荣誉,再引用王占山的话表达其精神,而后以时间为轴梳理王占山自19岁以来参加的战役,以及在战役中做出的贡献和战后任职及作为。以时间为画笔勾勒人物经历,就像徐徐铺开一张卷轴画一样,使读者对红色人物的思想发展和经历想法有鸟瞰全局的观察,知其过往,才能解其今贵。而纵横结构则在梳理人物过往时重点介绍其中对红色人物产生巨大影响的事迹,从横切面剖析人物,突出影响红色人物发展的关键节点,更为细腻深刻,例如在报道吴天一时,不仅从时间上梳理其医学成就,还从他是如何为青年人树立榜样这个维度侧面反应他的崇高精神。这种纵横模式在为人物的品性发展提供逻辑支持外,也使得读者更为真切的触摸到了真实的人物。

四、叙事意义:表层符号与深层原型沉淀

新闻话语是意识形态的栖身之所。曾庆香认为,新闻话语对受众的意识形态塑造是一种无痕的“意义化”过程。通过一系列字符的组合,新闻报道悄然地将意识形态藏于其中。⑥

(一)语言符号

“七一勋章”专栏在报道红色人物时,在标题的撰写上,倾向于为红色人物赋予特殊奉献角色,例如将张桂梅比作“擎灯人”,崔道植是“中国刑警之魂”,黄宝妹比作“纺织仙女”,吴天一是生命的保护神,黄大发是“当代愚公”,而在通讯主体的撰写上也有一贯的思路,以荣誉附以人物引语开头,以人物贡献简介为主体,以人物对青年的寄语或人物对青年影响结尾,价值导向清晰明确,是从隐性的“意义化”的角度来诠释新闻事实、构建人物形态的,期望通过意识形态的植入,让读者尤其是《中国青年报》的重要受众——青年感受人物的可贵精神,并以红色人物为行动模范,将自身命运发展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中。

(二)原型沉淀

除却隐形的意识形态,在新闻话语的意义建构深层肌理中还存有民族烙印——原型。原型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民族心理倾向,话语是其外在表现形式,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稳定的对外在事物的认知方式、认知角度和认知结果,是根植在种族心灵深处,会持续继承下去的。因此能唤起某种认同感,是构建一个民族和文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其不仅出现在文学作品、神话、宗教以及个人的幻想与梦境中,同样也会沉淀在新闻话语中,参与新闻的意义构建与传播。⑦

媒体运用原型虽然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但对于受众而言,一旦进入原型的“情境”,人们会获得一种“身心愉悦”的释放感。“似曾相识”对于处于同一文化中的人来说,更加利于传播。⑧《中国青年报》“七一勋章”栏目中的红色人物报道叙事也是构建于英雄原型叙述方式的基础之上的。在中国的传统神话中,英雄原型具有鲜明特征:一是英雄原型,面对灾难和困难,依靠自身不懈努力,最终“救万世于水火”,如夸父、女娲等;二是灭人欲、大公无私的神格原型,⑨例如神农和大禹;三是浓厚的爱国主义和辛勤勇敢的民族精神原型,如愚公等。这几种原型是中华民族自小就耳濡目染的,不仅深值于中国民族的心理认知中,还存在与各种红色人物的报道中,不断激活人们的认同。

从“七一勋章”的样本中,可以看到,各个原型分布均匀,每一篇红色人物报道都是构建于原型之上,采用英雄原型的人物叙事有在“渡江战役”中不畏枪林弹雨六次横渡长江运送3批解放军登岸的马毛姐和治沙不止的石光银等,在报道中呈现诸如马毛姐和石光银等人面对困难的艰难程度,以及如何依靠自我的力量突破“重圍”,唤起受众潜意识中的英雄崇拜,和传承已久的“人定胜天”意识,随之产生倾佩之情,使人物形象愈显厚重。采用神格原型的有数十年如一日的为社区做志愿服务的王兰花和李宏塔等,“七一勋章”在报道红色典型人物时,常爱强调人物的无私、一心为公、道德高尚、清贫一生等,赋予人物神格特征,例如李宏塔担任厅长时,所居房屋也只有简陋的两室;采用民族精神原型的有一心爱国在自己的领域为国献力的瞿独伊、王书茂等。通过描述瞿独伊在牢狱中的坚强、讲述王书茂一心为国,勤劳团结人们一起守护南海的故事,以及蓝天野将一生奉献给文艺事业,来唤起人们心中的凝聚力和精神共鸣,寻求人们的民族认同感。

从文章标题、结构到背后原型,无一不是在刻画红色人物对社会的贡献、对党的忠诚,潜意识输入青年的人生价值在于服务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在文本中常凸显教导意味,而忽视内容的贴近性和对受众的吸引力,必然会使得红色人物塑造呈现出刻板化、僵硬的模板倾向,仿佛所有的红色人物力量无穷能克服所有困难,永远的大公无私、勤奋勇敢,心中永远只有工作和社会,没有自己的生活和家庭。这样塑造出来的红色人物形象距离读者太远,太缥缈,其可贵的影响力也难以“辐射”至读者心中,甚至会使得新闻的客观性受到质疑,导致民众产生抵触情绪。

五、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想要真正发挥出红色典型人物的魅力,使其精神内化为民众的精神,媒体在报道红色人物时,就要跳出俯瞰的全知视角,邀请多位人物进入叙事,积极吸纳融媒体叙事方式;了解受众的阅读习惯,从小切口、从人人皆有的情感入手去报道。在构建叙事意义时,也要摆脱说教念头和一味顺从根植于心理结构的原型,要真正体会贴近时代,贴近受众的精神,以此为指导来报道红色人物,让红色典型人物从遥不可及的神格英雄,变成食人间烟火的亲近“邻居”,从止步过去到照进现实,真正将红色人物的精神发扬光大。

【本文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习近平法治思想国际传播力提升研究” (项目编号:31512240305)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渠长根.红色文化概论[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7.

②欧阳明.新闻报道叙事原理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③④⑥曾庆香.新闻叙事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⑤黄杰渝.《时代先锋》专栏中先进人物通讯的叙事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

⑦欧阳明.新闻报道叙事原理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⑧⑨周津丞,杨效宏.大众媒介话语的原型沉淀——以突发性公共事件为中心[J].江西社会科学,2010(06).

作者简介:陈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报主编、编审;李加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文  言

猜你喜欢

建党百年红色文化
从百年华诞走向现代化远景目标
中国共产党发展高等教育的百年历程、成就与展望
从党史学习中感悟化危为机的智慧
“建党百年”主题优秀网络文学作品线上免费开放
面临新时代跨越百年 新征程思考创新党建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社会价值观的历史演进
临泽镇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整理开发和利用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