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发展高等教育的百年历程、成就与展望

2021-04-18郑庆全杨慷慨

大学教育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建党百年内涵式发展教育公平

郑庆全 杨慷慨

摘要: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新中国建立前的探索期、过渡转折的奠基期、改革发展的优化期和实力强化的提升期4个阶段,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一百年里,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与质量不断提升,高校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智力之源;科学研究整体水平逐步提升,成果转化率不断提升,高校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策源地;高等教育发展日趋均衡,民众对高等教育公平的满意度不断增加。展望未来,我国高等教育需要加速推动向内涵式发展方式转变,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权力下放为中心,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重点,增加高校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始终把握教育核心之问,构建“金课”“金师”共存的教育生态;勇担重塑中华文化自信的重担,积极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

关键词:建党百年;高等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治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21)02-0034-08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发展高等教育作为一项战略性工作,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也是其领导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不断取得成就的一百年。当前我国处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回顾党发展高等教育的百年历程,谋划与展望未来,对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发展高等教育的百年回顾

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一直备受学界关注,一些学者从多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如顾明远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之时,总结提炼了党领导新民主主义教育和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本质和核心,对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确定和新时代的今天及以后的高等教育发展定位给出了有力阐释[1];朱永新从制度层面分析了中國共产党领导中国教育发展的显著成就,指出其最突出的成就是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2];张晓萌、韩喜平等分别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民生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3-4];陆有铨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中指出,在20世纪百年教育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前后的特殊时期对高等教育的正规化、专业化的整顿和改造,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5];刘振天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与之匹配的高等教育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在转型阶段的发展实现了从内涵到外延的价值革命[6]。

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旨在为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做铺垫。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不同的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有不同的研究重点。金鑫从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历史角度出发梳理并分析了党在育人、社会服务和引领文化方面的三大优势,得出中国共产党必将领导高等教育发展取得更为辉煌的成就这一基本结论[7];李宏刚等将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划分为改造、创建、大众化和普及化4个阶段[8]。笔者认为,根据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发展不同历史时期所处地位的不同以及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建党百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大致分为“新中国建立前的探索期”“过渡转折的奠基期”“改革发展的优化期”与“实力强化的提升期”4个时期。

(一)新中国建立前的探索期(1921~1948年)

大学是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孕育中国共产党的场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也大多来自大学。因此,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并在投身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斗争中形成了具有典型特色的根据地革命教育思想。我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除进行政治、经济的革命与建设外,在文化教育方面也进行了若干新的尝试,形成了以毛泽东、徐特立、吴玉章等为代表的革命教育思想”[9]。“从徐特立先后创办的列宁师范、鲁迅师范和延安自然科学院等院校来看,就在学制、招生、课程、教学等方面,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办学模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却是适应根据地和解放区革命与建设需要的创举”[10]。为适应革命战争对革命干部的需要,根据地和解放区依据“干部教育第一”的原则,先后创办了红军大学、延安大学、中共中央党校等高校,以及适应各部门需要的干部培训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工农干部的知识化,大批知识青年由此成长为革命干部。

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奠定了今天高等教育发展的特色基础,也为新中国积累了兴办高等教育的宝贵经验。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延安模式”,对高等教育发展中国道路的开创、中国模式的形成具有重大价值[11](P153-155)。

(二)过渡转折的奠基期(1949~1977年)

处于过渡转折中的奠基期又分为1949~1965年和1966~1976年两个阶段。1949年以后,我国改造了原有的高等教育机构并学习苏联模式,尝试构建新型的高等教育体系。“列宁说过,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内,是建不成共产主义社会的”[12],为此我国在这一阶段组织了大规模扫盲运动,创立多所工农速成中学,选拔优秀工人和农民上大学。1957年我国仿效苏联模式调整了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加强了综合大学建设,并发展了专门学院。1958年的“教育革命”对高等教育办学体系、管理体制与教育教学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但也导致了高等教育规模过度扩张。1961年我国高等教育进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阶段,高校教育质量有所提高。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的办学经验与基本规律,出台了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教六十条”。

1966~1976年,我国高等教育受到严重破坏,高校数量下降严重。高校招生取消了文化考试,实行以“政治思想”为主要标准的“推荐入学制度”,这一违背办学规律的制度带来的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大幅下降和人才断层,对国家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1977年党和国家果断恢复统一高考制度,我国高等教育得以重回正常发展道路。

(三)改革发展的优化期(1978~2015年)

统一高考制度恢复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得到加速发展,在规模与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978~1992年,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教育体制改革措施,通过修订本专科专业目录、实施三级办学体制、增加高校办学自主权、改革招生就业制度等,使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得到恢复并逐步正规化。1992年到1999年,党中央通过尝试市场化改革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如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高等学校、收费并轨、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以及出台《高等教育法》等,旨在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到1998年,我国研究生在校人数由1978年的10 934人增加到198 885人,扩大了18.2倍,招生人数由1978年的10 708人增加到72 508人,扩大了6.8倍[13](P13-16)。此后,我国先后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与《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确定将“调整结构、规模与形式”作为发展高等教育的重点内容。在21世纪前10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的年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并在2008年成为世界第一高等教育大国。在此期间,我国还开展了全国性的本科教学评估,实施“质量工程”,持续推进高等教育发展。这一阶段高校规模不断扩大,质量得到大幅提升,管理体制改革获得质的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从完善人才培养标准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等9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标志着以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为内核的“双创”教育成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主要突破口。同年,教育部等三部委出台《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地方本科院校开始实行产学研结合,注重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逐步增强。

(四)实力强化的提升期(2016年至今)

2015年11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了规划。《方案》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7年,教育部等部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正式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央提出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强调大学要立足中国国情、继承中国传统、面对中国问题、服务中国发展、塑造中国特色大学精神[11](P153-155)。

这一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得到很大提升:一是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数量在2019年达到2 688所,研究生培养机构达828个,全国各类高校在学人数突破4 00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14],高等教育规模与研究生招生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二是依法治教的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如《高等教育法》得到进一步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绝大部分高校都制定了《大学章程》,完善了内部治理结构。三是逐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构建了多元主体参与的教育评价体系,形成了教育“政府管、学校办、社会评”的互动生态。四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增强。到2016年底,我国先后与多个国家建立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拥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 480个,在14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100余个本科以上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15]。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历史成就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曲折发展过程,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的教育现代化的实践逻辑[16]。

(一)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层次与质量不断提升,高校逐渐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智力之源”

首先是人才培养规模实现了巨幅增长。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逐步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大国,高等教育机构数量不断增加,招生人数与毕业生人数大幅增长。我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从1949年的30 573人[13](P13-16)扩大到2019年的914.90万人[14],毕业生人数从21 353人[13](P13-16)增长到758.53万人[14],分别增长298.3与354.2倍。

其次是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高等教育质量,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邓小平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同年他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从严要求,大力提高教育质量。”1987年,原国家教委组织了教学质量评估试点工作,1988年又出台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的意见》,1990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并将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评估写进了《高等教育法》。从2016年开始,教育部每年发布《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全方位展现并跟踪中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状况,中国高等教育转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学生的满意度不断提高。百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3](P13-16)。

第三是建立了完整的学位体系,提升了人才培养层次,特别是研究生数量与类型持续增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等学校1949年招收研究生数仅为242人[17],到2019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数达到91.65万人[14],增长了3 786.2倍,培养类型也从单一型转向了多样化。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政府在这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和相关措施。如1980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扩大研究生数量并完善研究生培养和学位制度;1996年原國家教委出台了有关研究生招生类型、考试方式、培养方式等方面的细则;2001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次召开全国专业学位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不断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力度。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使我国学位体系不断得以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稳居世界首位,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人力资本[18](P67-72),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贡献度显著增强。高校毕业生成为我国新增劳动力的主力军(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3.3年[18](P67-72)),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的工业现代化建设。

(二)科学研究整体水平与成果转化率提高,高校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策源地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建立了以中国科学院为主、高等学校为辅的国家科研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逐步建立起中国科学院与高校并列的科研体系,高校的科研能力快速提升,科研成果日渐丰富。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实施的“211工程”和“985工程”,极大地促进了高校学术科研水平的提高。2019年我国有12所高校进入世界排名前200名,有6所高校跻身世界排行榜前100名[19];截至2018年6月30日,中国大陆有241所高校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20],高校发表了全国80%以上的SCI论文,承担了全国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产出了全国70%以上的科技成果和80%以上的社科成果[18](P67-72);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授奖项目共239项,其中144所高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奖198项,占授奖总数的82.8%[21],科技成果直接交易额达130.9亿元[22]。

这一时期,高等学校服务国家产业发展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和产业化发展推动了高校科技与国民经济的紧密结合。1994年,原国家教委等三部委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发展科技产业的若干意见》,系统地提出了发展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推动了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以北大方正、清华同方、东大阿尔派、上海交大昂立、云大科技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校科技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科技大军中的有生力量。21世纪初,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推进,高校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毕业生,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引擎”。2015年,一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突破传统大学重学术轻应用的路子,把办学思路从追随老牌本科院校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三)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在摸索、学习与创新中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将社会主义建设从“全面仿苏”逐步转向“走自己的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也经历了多次调整。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路径更加清晰。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非政府组织开始成为办学主体之一。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放权”和“激励”来开展[23]。1994年后,在“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八字方针的指导下,中国整合了900多所高校,“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得以形成。进入21世纪之后,政府强调高等教育的公共服务职能,推动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实现了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从“政府控制模式”向“政府监督模式”的转型,依法办学、依章程治校的管理框架开始形成。

(四)高等教育发展日趋均衡,民众对高等教育公平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党和国家扮演着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者、财政支持者与资源调配者等多种角色。鉴于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影响民众的满意度,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放在重要位置,这也是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在。但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高等教育现实与人民对优质高等教育追求日益增长的需要难免会出现矛盾,即便高等教育不断市场化,忽视公平也必定损害整体发展[24](P5-12)。因此,中国共产党根据公众的社会诉求,采取了系列有效措施使这一问题得以解决。首先是初步消除传统较发达区域的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保证不同地区考生的入学机会基本公平。其次是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城乡孩子入学机会基本均衡,通过提高乡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与政策性调整招生指标分配等方式来增加农村学生进入顶级大学的比例。这些政策措施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中国共产党并未止步于取得的成绩,始终将教育公平问题放在教育发展的重要位置上。《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将“着力促进教育公平”作为重要目标,通过高考政策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加强对“高考移民”的治理、取消高考不合理加分政策等系列措施实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同时,国家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构建了大学和学科的合理竞争机制,促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此外,国家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探索并创新了多种助学方式,吸收社会资金,形成了国家、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资助体系[24](P5-12),平衡了不同阶层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提升了民众对高等教育公平的满意度。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  发展的未来展望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质量提升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关口,我们既要总结中国共产党发展高等教育的历史成就,更要着眼于未来发展,“以提高质量为战略主题……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全面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25],同时充满自信地积极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

(一)加快向内涵式发展方式转变,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从整体上看,百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与高等教育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的矛盾比较突出,高等教育质量亟待提升。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由粗放型向创新型转型,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我国客观上“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认识与实践还不够,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制度还不健全”,还存在重专业轻通识、重科研轻教学、忽视人格培养、功利化办学、师资结构不佳、办学特色不足、国际顶尖大学过少等方面的不足[24](P5-12),“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以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今后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达成这一目标首先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确保大学牢记生产高深知识的使命,既面向市场又要抵制市场对大学精神的可能侵蚀;其次要坚持“立德树人”,更加重视培养大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高尚人格魅力;第三要優化高等教育结构,鼓励大学再地化,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第四要坚持质量至上,加强本科教育,优化学历层次较高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总之,高等教育质量改革永远在路上,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发展高等教育质量的理念融入高等教育教学的行动中[24](P5-12)。

(二)以“权力下放”为中心,推进大学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实质上来自高等教育内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通过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其关键在于,要形成合理的大学治理结构,促进各利益主体平等多元和互依共存,使政府、大学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互协调并相互制约。我国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需要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以激发更多创造力。从高等教育外部来看,我国现行法律赋予高校的自主权非常有限,且权利含糊不清[26];从高等教育内部来看,教职工参与内部民主管理的权利有限,对学校管理的话语权过弱。此外,高校的监督机制十分薄弱,存在外部监督严重不足的现象。

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7],旨在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制度障碍、利益冲突、权力矛盾等,从而实现教育强国[28]。国家要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就要构建各利益相关方之间有序的关系,逐步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现代治理体系;要理顺各利益主体间的地位和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能,让权力逐级下放;要通过协调政治权力、学术权力、行政权力三者的关系,促进对高等教育权力的重新分配。当前的大学已经是结构复杂的“航空母舰”,只有具有专业管理才能的“舰长”才能驾驭。因此,未来的大学需要加强行政权力。这是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基本职能所必需的权力,当然这要受到学术权力和有关法律制度的制约。政府要在对大学给予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坚持放权,让大学建立自我监督机制、依法治校,防止出现“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现象;要通过完善大学章程,建立现代大学管理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实现管理与自律之间的平衡[24](P5-12)。

(三)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重点,提升高校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科研水平是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表征,也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体现,高校科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是衡量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伊丽莎白·波普·贝尔曼指出:“学术研究是开创新行业或彻底变革旧行业的创新源泉,具有积极推动经济增长的潜力……学术研究可能成为经济引擎。”[29]因此,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发挥大学科研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当前,我国高校科研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有限,科研实力亟待加强,高校需要主动参与社会服务,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寻求更多经费投入与支持。如2015年全国高校科研成果以合同形式转让的只有2 257件,转化率不足3%,出售和转让收入只占到总拨入科技经费的2.5%[24](P5-12)。这其中既有大学科研人员对科研成果的市场价值认识不足的原因,也有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中政策限制过多的原因,还有产学研结合不充分等因素。高校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服务教学和参与社会经济发展,这就要求科学研究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特别是在以创新驱动为主的新背景下,高校应重视科学研究对经济增长的引擎功能,提升市场逻辑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将产业的现实需求和高校的科研能力结合起来,通过制度安排推动科技成果、专利、品牌等无形资产价值的市场转化。

(四)始终把握教育核心之问,构建“金课”  “金师”共存的教育生态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核心之问,不管未来教育形态发生何种变化,教育核心之问都应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德育是五育之首,未来高等教育要更加注重以德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创造性地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弘扬学生的劳动精神,同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觉悟。

“金课”是当下高校教学质量建设的主流话语,在未来教育发展中将进一步被强化。“金课”之“金”反映在高阶课堂、对话课堂、开放课堂、知行合一、学思结合5个方面[30]。“金课”建设过程是高校一流课程建设的过程,也是国家培养一流人才的过程。“金课”形态多元,因课程类型各异,随教育工具与手段的变化而不断裂变,呈现多样性特征。如2020年因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而出现的“分离式金课”,就是在教学分离的情况下,以结果为导向,从整体观的视角出发,将一般性教学规律与既定条件下的特殊规律相结合,并以此为准则制定的教学内容和进程计划[31]。未来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科技等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全面渗透,对内涵越发丰富的“金课”的追求将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

“金师”是“金课”的建設者,“金课”的建设过程也是培养大批“金师”的过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意味着“金师”培养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国在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需要大量“金师”的加入和奉献,从而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奠定基础。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解决教师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短缺问题,强化职前教师培养和职后教师发展的有机衔接,夯实契合现代科技发展路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人是课程建构的决定性因素,未来高等教育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始终“眼里有人”,构建起“金课”与“金师”共存的新型教育生态。

(五)勇担重塑中华文化自信的重担,积极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

坚持文化传承与增强文化自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对有着五千多年发展历史的中华文明来讲具有特殊意义。尤其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重要时期,这一历史重担更是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使命。

从中世纪大学发展到如今,大学逐步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的职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就曾指出,大学除了其传统的职能外,还应该成为面向全民的文化场所和学习场所。但是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如过分强调社会服务功能而导致市场文化与功利主义的过度张扬,造成对人的价值、社会发展和精神境界等宏大命题的疏离[32],没有很好地发挥重塑中华文化自信的作用。为此,我国高等教育既要秉承大学自有的追求真理、崇尚学术自由、具有批判精神等优秀传统,更需坚守培养人才、探寻真理、创新知识的文化职能,抵制功利主义的侵蚀,还要肩负传承优秀传统社会文化、重塑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因此我们要加强文化自塑,以主体身份积极参与全球文化建设[33]。我们积极参与高等教育的全球治理既是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由大到强过程中必经的环节和必须正视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的报告《重新思考教育:迈向全球共同事业》指出,教育要进一步成为全球的“共同事业”。过去我国长期缺席高等教育的全球治理,在国际上难以发出自己的声音[34],为此,未来我国高等教育需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行动框架》下,努力拓展教育合作空间,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首先要坚持“走出去”。一是通过培养国际高等教育组织管理人才并积极输送到相关机构,通过这些人才所在的机构更好地参与高等教育国际规则的制定;二是大力倡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高校的国际合作,特别是在已有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等组织基础上,发起建立更多的区域性高等教育联盟或合作组织,在国际高等教育中发出中国的声音,向沿线高等教育薄弱国家提供更多的援助。其次,要努力创造条件,搭建各种平台,吸引国外优秀人才参与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同时通过提高自身的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大学的国际化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促进全球共同利益的实现、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将是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改革方向。

四、结  语

百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和发展高等教育[35],中国共产党从政治、思想和组织各个层面,通过制定国家教育方针、采取行政手段和必要的措施不断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些发展中的矛盾迫切需要我们通过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来予以解决。因此,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发展高等教育的历程与经验,既可以在新时代历史背景下审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过去,又可以更好地谋划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还可以努力探索和积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中国经验[36]并不断推广,以期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从新民主主义教育到社会主义教育——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J].教育研究,2011(07):3-10.

[2] 朱永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教育[J].教育研究,2001(07):3-9.

[3] 张晓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历史探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05):120-127.

[4] 韩喜平,庄洁.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民生贡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5):27-29.

[5] 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35.

[6] 刘振天.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转型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价值革命[J].高等教育研究,2014(09):1-7.

[7] 金鑫.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历史轨迹及发展优势研究[D].吉林大学,2019:I(摘要页).

[8] 李宏刚,司甜园,时胜利.70年来党领导高等教育的历史变迁、主要成就和未来走向[J].江苏高教,2019(11):1-5.

[9] 朱永新.中国教育思想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438.

[10] 孟湘砥,曹国智.徐特立教育思想讲座[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62.

[11] 周光礼,薛欣欣.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八十年论坛综述[J].教育研究,2017(11).

[12] 杨德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对毛泽东和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传承和发展[J].重庆高教研究,2020(05):5-17.

[13] 巩在暖,刘为民,雷新华.中国高等教育60年发展历程与成就[J].高等农业教育,2010(02).

[14] 教育部.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0-05-20)[2020-11-06].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005/t20200520_456751.html?from=groupmessage.

[15] 胡浩.我国已与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EB/OL].(2017-12-19) [2020-11-06].https://www.sohu.com/a/211454959_387118.

[16] 袁利平.中国共产党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演进与实践逻辑[J].重庆高教研究,2018(02):3-15.

[17] 中國教育在线.从242人到近千万人,新中国研究生教育70年[EB/OL].(2019-12-19)[2020-11-06].https://www.sohu.com/a/361371932_100226214.

[18] 徐辉.新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成就、挑战和变革[J].教育研究,2018(08).

[19] The Times.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2019    [EB/OL](2018-09-26)[2020-11-07].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news/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9-results-announced(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9/world-ranking#!/page/0/length/25/locations/CN+HK/sort_by/rank/sort_order/asc/cols/stats).

[20] 汤森路透.ESI学科排名[EB/OL].(2018-09-15) [2020-11-18].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915/12/55061859_786855399.shtml.

[21] 教育部.高校创新成果丰硕——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高校获奖情况[EB/OL]. (2020-01-12) [2020-11-07].http://www.gov.cn/xinwen/2020-01/12/content_5468422.htm.

[22] 教育部.数据看变化:高等教育情况[EB/OL].(2017-09-28) [2020-11-18].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20170928/sfcl/201709/t20170928_315531.html.

[23] 马陆亭.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30年——历程、经验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12-17.

[24] 刘宝存,肖军.改革开放40年高等教育的成就与展望[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5).

[25] 余小波,刘潇华,黄好.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脉络[J].江苏高教,2019(03):1-8.

[26] 张应强.中国高等教育60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203.

[27] 管培俊.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使命[J].中国高教研究,2017(12):17-19.

[28] 孙杰远.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本质、逻辑与基本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20(01):5-11.

[29] [美]伊丽莎白·波普·贝尔曼.创办市场型大学——学术研究如何成为经济引擎[M].温建平,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4.

[30] 李志义.“水课”与“金课”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24-29.

[31] 李芒,申静洁.何谓分离式金课[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03):15-21+29.

[32] 旦勇刚.论大学的文化职能[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02):26-29.

[33] 李立国.文化自塑与文化自信——我国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当代使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03):55-56.

[34] 江波,钟之阳,赵蓉.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J].高校教育管理,2017(04):58-64.

[35] 李立国,张海生.国家治理视野下的高等教育治理变迁——高等教育治理的变与不变[J].大学教育科学,2020(01):29-36.

[36] 陈廷柱,蔡亮.高等教育如何传承和发展试点改革的中国经验[J].大学教育科学,2020(03):22-30.

The Centennial Course, Achievements and Pro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ZHENG Qing-quan  YANG Kang-kai

Abstract: In the past one hundred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roughly gone through four stages: the exploration period befor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foundation period of transition, the optimization period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upgrading period of strength, thus establishing a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ast 100 years, the scale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been expanded, 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been improved, 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become the source of intelligence for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The overall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has improved gradually, the rate of achievement conversion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become the main source of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balanced, and the public's satisfaction with higher education fairness has been increased. Standing in the new historical position and looking into the future,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needs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to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mode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and take decentralization as the center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ability. Further, it should focus on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to increase the contribution of universities to th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lways grasp the core of education to build a "golden curriculum" and "golden teacher" system. Thu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must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of rebuilding the self-confidenc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centen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arty;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education equity;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責任编辑  黄建新)

收稿日期:2021-01-0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全球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再地化研究”(19XJA880002);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师范生学科实践教学的表现性评价任务开发利用研究”(2019SJA1630)。

作者简介:郑庆全(1972-),男,山东蒙阴人,教育学博士,淮阴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和学科教育(数学)研究;淮安 223300。杨慷慨,重庆文理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讲师,副所长;重庆 402160。

猜你喜欢

建党百年内涵式发展教育公平
从党史学习中感悟化危为机的智慧
面临新时代跨越百年 新征程思考创新党建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社会价值观的历史演进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管理内涵式发展思路探索
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内涵式发展与创新转型探讨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结构要素及策略分析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结构要素及策略分析
应用型高校学生创业教育探析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