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传感器加持下的新闻研究与应用

2022-05-30张思雨刘鸣筝

新闻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新闻生产传播效果

张思雨 刘鸣筝

【内容提要】数字化和可视化是当前新闻发展的一种趋势。生物传感器本质上是一种数据收集工具,其在新闻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挖掘了“人”的价值,将人作为信息源和数据库,延伸了新闻报道的触角,升级了新闻生产机制。本文从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入手,基于生物传感器对不同群体的赋能差异所带来的学界与业界的关注差异,探讨了生物传感器为新闻领域未来发展带来的改变,即用作内容和改善内容两个层面,并就生物传感器跨界应用可能带来的挑战进行讨论。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  新闻生产  传播效果

1950年,McCleary发现皮肤电是由人的情绪变化引起的,开启了探究人的情绪和心理的大门。生物传感器也因此成为了连接外界与人的心理、情感状态的桥梁,为研究者进一步探究个体的信息和需求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新闻领域在生物传感器的助力下进一步升级了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的延伸”,并将“人”作为信息源和数据库,把主观信息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出来,拓宽了新闻报道的范围,提高了新闻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同时,受众的参与不仅为媒体提供了生产依据,还能够提前预测传播效果,并基于受众的精准反馈,不断改善内容,提升新闻质量。

一、生物传感器的发展与应用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它能够监测到周围环境或客体的相关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以电信号的方式转化为数据输出。本质上,传感器就是一种收集数据的方式。①传感器在新闻领域的应用延伸了媒介的触角。无人机新闻、众包新闻都在传感器的参与下脱颖而出,在人力无法触及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拓宽了新闻报道的宽度和深度。依据技术和应用的不同,传感器又有着不同的类型,生物传感器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可以采集包括声音波动、心跳状态、眼动轨迹、血压变化等在内的人体生理信息,②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心理学、医学等领域。由于生物传感器以采集人体信息为主,多涉及隐私问题,故目前生物传感器在传媒领域的应用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如何平衡个人隐私的“不为人知”和新闻报道的“广为人知”成为未来生物传感技术应用于传媒领域需要克服的主要障碍。

从1791年,意大利的生物学家发现“动物电”,开创了对于生物体表电信号测量的先河,到1950年,McCleary发现皮肤上的电信号变化是由人的紧张或者其他情绪状态所引起的,③再到今天用于测量生物信号的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这一数据工具经历了漫长的变迁,它的发展为探索新的未知内容创造了新的“连接”入口,也为新闻的实践应用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在生物传感技术的助力下,人成为信息源和数据库,人的情绪波动、心理状态等主观感受能够被测量并作为新闻生产的依据和内容,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宽度得以扩展。

二、生物传感器在新闻领域的聚焦差异

生物传感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无论对于学界还是业界来说,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不仅为新闻生产实践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路径,还将以往难以看到、听到的信息变得触手可及,也为新闻传播的研究工作构建了一种全新的范式,突破了以往研究的瓶颈,让不可能成为了可能。基于技术对不同群体的赋能差异,学界和业界对于传感技术引入新闻领域有着不同的关注倾向,而两者的关注都源于生物传感技术对“人”的突破。

(一)学界:中长期效果到实时效果

1948年,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中最早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即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传播效果。其中,传播效果作为传播过程的终端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从早期的“子弹论”,到20世纪40年代的“有限效果论”再到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宏观效果理论,关于传播效果的研究经过了一个漫长的修正和探索过程。

S-I-R是媒介研究者常用的范式,分别代表着外部世界的刺激、心理过程的重要、可观察的反应。传播效果的作用对象为人,而人的心理过程又是無法触及的领域或者说无法直接地获得关于人心理的一手信息,故传统的传播效果的研究往往是在传播过程完成以后,通过观察受传者接收传播内容以后的反应变化或者收集受传者的反馈信息的方式,来考察传播内容的传播效果,多以中长期效果的研究为主。皮肤电的发现和生物传感技术的出现使得人的即时反应、情绪变化、焦点移动等信息可以在传播的过程中被同步检测并量化,基于个体生理数据反馈的实时传播效果的研究成为可能。这也是传播效果研究的重要转折点。

(二)业界:新闻发生到新闻发现

根据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一书中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从这一定义可知,新闻是在事件发生之后,先有变动再有新闻。生理传感技术引入新闻领域后打破了人们长久以来对于新闻的固有认知。新闻工作者的报道范围不再局限于将发生的事件第一时间报道出来,还包括借助生物传感器主动搜集数据,发现新闻。据此,新闻工作者可以利用传感技术生产新闻源,变动和新闻可以同时掌握在新闻工作者手中,亦可同时被发现。

据以往研究来看,生物传感器的监测对象主要是人,它可以监测人的心跳、眼动、血压等变化。1950年,McCleary发现皮肤电是由人的情绪变化引起。此后,借助生物传感技术来观测人的情绪变化,从而获得一手的个体信息,成为很多行业新的发展契机。生物传感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使得新闻工作者将目光聚焦到“人”身上,将人看作一个完整的数据库,获取数据信息,生产新闻。2015年12月,新华网推出了可采集用户生理体验信息数据的传感器智能机器人系统Star,④开启了新闻领域与生物传感技术的合作之旅。

三、生物传感器应用下新闻领域的未来发展

生物传感技术进入新闻领域为学界和业界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麦克卢汉所说的“人的延伸”在生物传感器的助力下实现了进一步升级。人的情绪、心理等主观的情感得以探测和量化,受众成为数据库和信息源,最终参与到新闻内容的生产过程中。生物传感器对于新闻生产的加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受众作为信息源,以传感器收集到的人体信息为内容;二是利用生物传感器升级内容定位和反馈机制,通过探测受众的兴趣偏好来改善原有内容,让基于用户的全景式个性化推荐成为可能。

(一)用作内容:生物传感器在数据新闻生产上的应用

数据新闻是当前比较常见的一种新闻生产方式,这个概念最早由《华盛顿邮报》软件工程师兼“每个街区”创办人阿德里安·哈罗瓦于2006年提出。数据新闻是指以数据为核心呈现内容的新闻形式,相较于传统的新闻,数据新闻内容更有说服力,形式更直观,逻辑更清晰,是当前新闻工作者比较喜欢的一种新闻呈现形式。传感器引入新闻领域后,开创了一种新的新闻形式,即传感器新闻。传感器新闻本质上也是一种数据新闻,但又不同于普通的数据新闻,以往的数据新闻是利用已有的数据制作新闻,而传感器新闻是创建新的数据来生产新闻内容。因而,相较于以往的数据新闻,传感器新闻在原创性和数据挖掘方面可能更加深入、更加有针对性。生物传感器的加入升级了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的延伸”并将人作为数据库和新闻源,重塑新闻生产的每个环节,新闻内容的广度、深度都得到了拓展。

对于生物传感器加持下的新闻生产来说,报道的前提不再只是事件的发生,以“人”为中心的新发现也成为新闻生产的新源点。过去,新闻工作者深入新闻现场,通过对事件当事人或现场目击者的采访获得关于新闻事件的信息,而对于当时的感受和反应,受访者也只能凭借记忆和自我认知简单阐述,有时受访者还会因为记忆力较差或表述障碍等原因不能有效地反馈,因而,过去所获取的关于人的信息都相对主观和模糊。生物传感技术的助力能够实现新闻生产者与受众身体的直接连接,减小了信息提供者的陈述误差和信息采集者的解读误差,将受众的生理反应、情绪波动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出来,增加了信息采集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客观性。同时,主观感受的数据化和新闻化将突破以往研究的瓶颈,基于事件与公众同步反馈的组合式新闻报道成为新的趋势。

2015年12月,新华网推出生物传感智能机器人系统Star,用于采集用户的生理体验数据。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网邀请了30位社会各界人士作为受试者在新华网影视传感评测实验室同步观看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现场直播。参与此次实验的受试者被要求佩戴特定的传感器,通过生物传感器同步采集的数据,Star能够描绘出受试者在听总理作报告时候的“情绪曲线”,并精准分析出观众最感兴趣的8句话。此外,Star还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总结出备受百姓关注的关键词:改革开放、创新、民生等等。依据传感器接收的个体实时数据,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准确获悉公众的社会关切和不同群体的聚焦差异。媒体则可以基于同步的数据从性别、年龄、职业等不同的维度去分析,以完成新闻的深度分析与报道。这次应用是情感交互技术在时政新闻领域的首次应用。

(二)改善内容:生物传感器探测用户偏好

公众的关切和整体需求将成为未来新闻生产的主要驱动。传统生产模式下,新闻工作者的经验判断和新闻敏感在内容生产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基于主观预测的经验性判断并不能时时奏效。在信息过载和受众多样化的需求下,经验性的内容生产与公众关切的契合度越来越低。生物传感技术的介入将用户反馈由意见层面深化到了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⑤真正做到“以受众为中心”,将受众自身都无法表述清楚的需求和偏好以数据的方式呈现出来以作为内容生产的依据,这将极大地提高新闻内容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减少无效信息的传播。随着新闻质量的提升,对于新闻媒体来说,了解需求不再是关键,创造需求才是竞争力。数据天然具有趋势性和预测性,⑥需求的量化势必会加快内容的更新速度并走在受众偏好前面为受众创造更多新的需求。

受众的高参与度会增强传播的效果。生物传感技术引入新闻传播领域后,预效果的演练成为可能。受众将参与到整个新闻的生产过程中,无论是在前期的新闻采集环节还是在后期的效果测试阶段,受众的地位都将是关键性的。在受众的参与下,传播效果变得可调节,例如新闻的报道方式、版面安排、字体大小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引起受众的关注,都可以在发布前借助生物传感器以预测的方式对传播效果进行检验,并依据检验效果对新闻的呈现方式和传播路径进行相应地调整,改善受众的接收体验,提升新闻内容的传播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受眾在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参与感,有助于增强后期受众对新闻的关注度和认可度。

新华社在生物传感技术方面一直走在传媒行业的前端,与高校合作建立传感实验室并合作相关传感器项目是新华社推进生物传感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应用的一项重要举措。吉林大学是与新华社合作的高校之一,其实验室已初具进行传感器实验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在新华社相关专家的培训和实操训练后,学生掌握了实验的基本操作。目前,相关项目的实验部分已初步完成,实验步骤规范、实验过程严谨、实验分工明确,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为后续的相关研究积攒了经验。同时,新华网与吉林大学的项目合作,践行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理念,在夯实新闻行业理论基础的同时,也将最前沿的媒介技术和应用带入了教学中,实现了学界和业界的良性互动与合作双赢。

四、生物传感器在新闻领域的跨界与挑战

尼尔·波兹曼说,每一种新技术既是恩赐又是包袱,不是非此即彼的结果,而是利弊同在的产物。⑦生物传感器的跨界应用在延伸新闻触角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传播伦理之争。较高的技术门槛背后是技术黑箱的出现和技术风险的增加。传统的新闻工作者作为技术弱势群体,无论是在使用生物传感器方面还是在应对后续可能存在的风险方面都明显力不从心。此外,生物传感技术以“人”为信息源和数据库的运作逻辑也引发了关于隐私问题的讨论。

(一)技术风险

生物传感技术在传媒领域的跨界应用面临一定的技术门槛,包括传感器的选择、数据采集、数据解读和分析。传统的新闻工作者大多以采写编评为职业基础技能,对应用于新闻领域的新技术、新工具缺乏一定的了解和认知,更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因而,他们对这种以往更多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的工具具有天然的陌生感。技术理念的缺失也使得新闻工作者短时间内难以形成基于数字和连接的生产习惯。技术能够触及人力所无法到达的领域,拓宽新闻生产的深度和宽度,但技术逻辑相较于传统的新闻生产逻辑更多了缜密连接,从选择传感器到最终的结果分析每一步都需要专业的操作,否则就会影响最终的结果,新闻的真实性难以保证,技术的使用也会适得其反。此外,新闻工作者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知之甚少,技术黑箱可能引发的信息准确性问题难以被有效控制。同时,传媒领域的数据范式尚未建立,数据赋能仍存在一定的风险。⑧

(二)隐私问题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研究表明,人类的移动轨迹具有高度的“唯一性”,即使是粗糙的数据集,譬如低分辨率的遥感图像,只要由四个时空参照点就足以识别95%的个体,聚合出清晰的个人画像。⑨生物传感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应用拓宽了其原本的研究范围但也引发了人们对于隐私的担忧。以直接收集人体数据为主的新闻生产方式更是将隐私的“不为人知”与新闻的“广为人知”的冲突放到最大,对于媒体如何平衡二者、加速生物传感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实现新闻生产的全面升级提出了挑战。同时,生物传感器的应用也强化了受众的“参与”理念,但技术黑箱的存在也让参与其中的受众对于自身数据的使用和传播一无所知,隐私泄露风险较大。

五、结语

生物传感器在新闻领域的跨界应用深化了媒体对于个体的认知,为学界和业界带来了新的聚焦点。在生物传感器的助力下,新闻报道不再仅仅局限于新闻发生,基于新闻工作者挖掘的新闻发现也可以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呈现成为新闻内容,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得以拓展。生物传感器收集人体生理数据的运行逻辑不仅提升了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还为实时传播效果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新闻事件与公众即时反馈的组合式报道成为一种新的新闻形式。尽管生物传感器以量化个体的方式丰富了新闻的内容,以可視化用户偏好的方式改善了新闻质量,但不可否认,生物传感器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其跨界使用所引发的技术风险和传播伦理问题是未来深入发展的主要障碍。为此,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解决方法,例如通过个人数据的规模化处理来淡化个体的唯一性,从而减少对受众隐私的泄露等。毋庸置疑,这些举措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技术黑箱带来的风险和隐私泄露,但无法真正打消人们的怀疑和顾虑。生物传感技术与新闻领域的持续合作关键还是要建立“同意”与“透明”基础上的数据研究范式。

【本文为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与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科研项目“主流媒体对车媒体系统的认知和接受度研究”(项目编号:SKH2022098)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许向东.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新模式:传感器新闻的理念、实践与思考[J].国际新闻界,2015,37(10):107-116.

②彭兰.智媒化:未来媒体浪潮——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2016)[J].国际新闻界,2016,38(11):6-24.

③杨溟.我懂得你的感受——生物传感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应用[J].青年记者,2016(06):13-15.

④夏冬梅.传感器开启新闻报道的蓝海[J].青年记者,2016(06):15-17.

⑤彭兰.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J].新闻记者,2016(01):26-33.

⑥张湘锋.大数据时代传感器新闻的生产模式探析[J].传媒,2018(21):89-91.

⑦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⑧米华.物联网时代西方传感器新闻生产的理念及实践[J].中国编辑,2019(12):97-103.

⑨[比]Yves-Alexandre de Montjoye ,et al. Unique in the Crowd: The privacy bounds of human mobility[J].Scientific Reports,2013(3):1376.

作者简介:张思雨,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刘鸣筝,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编辑:白  洁

猜你喜欢

新闻生产传播效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传播的渠道与效果研究
线索与议程设置:提高党报传播力引导力的切入点
明星微博在社会公益活动中的传播功能与效果研究
企业微信生态圈的信息传播机制及效果分析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
我国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网络新闻生产中的道德绑架现象与规避
新闻传播语境中道德绑架的内涵与规避
今天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有了哪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