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历练”与“例子”

2022-05-30梅永钢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历练能动性叶圣陶

梅永钢

“历练”——母语学习之道

1.语言文字学习重在“历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叶圣陶先生在书中说道:“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连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部国文教本,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应用研读国文教本得来的知识,去对付其他的书,这才是反复的历练。”

在上述论述中,叶圣陶先生谈到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是基础,是必要的,但理解的目的是运用。语言知识的掌握只是能力形成的前提条件,到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才是能力形成的标志。换句话说,在知识与能力之间有一条鸿沟,跨越这条鸿沟的桥梁就是“历练”。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历练”就是锻炼,有两个要素:反复练习与坚持训练。

在学习领域有一个很生动的说法:反复是学习之母。以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学习为例,教师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去了解作者把要描写的事物比作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初步感知这一修辞手法的作用。在多次“感知”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比喻句的特点,然后再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练习写比喻句。在后续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学习比喻的用法,直到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这就是“历练”的过程。

再如,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梗概,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对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很多教师都感到头疼。除了教授学生必要的方法,如段意连接法、课题扩展法、抓要素法、抓过渡段法等,教师必须就某一种方法的运用让学生持续地练习与强化。以连接法为例,在帮助学生通过具体文章梳理出这个方法之后,教师应该选择相似的文章,让学生及时运用这种方法,并且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引导学生适时运用这种阅读方法。如此“历练”,才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2.习作教学中的“历练”之道。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应用从阅读得到的知识,认真地作。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作日记,作读书笔记,作记叙生活经验的文章,作发抒内部情思的文章,凡遇有需要写作的机会,决不放过,这也是应该而且必须做的。”

“历练”,于作文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更加重要。作文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如果仅仅靠教材中每学期8篇左右的“大作文”,是远远不够的。叶圣陶先生强调,教师要指导学生应用从阅读中得到的方法并反复历练。这就需要教师有效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这里的“读”强调的是体会文章中具有范式价值的句子或段落,领悟表达的秘妙之处;这里的“写”强调的是模仿文章中具有范式价值的句子或段落进行练习。很多教师没有准确理解“读写结合”,常常在一篇文章或是一个段落学完之后,让学生写写自己的体会。这样的读写结合由于没有对原有语言结构的“突破”,因而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是没有太大价值的。学生对典型句式或是段落的理解与写法感知之后,再来模仿练习,这个过程才是真正的“历练”过程。当然,一次练习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在不同情境中多次练习,才能真正起到“历练”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还强调了日记的重要性。日记,除了记录每天的观察與思考,更是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良好平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日记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实践表明,很多学生在日记中会自然而然地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典型句式或是段落。比如,一个学生在学习了朱自清的《匆匆》之后,对典型句式进行了具有个人特点的创造:

生活中的很多事,过几天便如被初阳蒸融的薄雾一样消散了;有些事却会铭刻在记忆中,无论用什么方式也抹不去。

如果没有日记这个平台,学生哪有这样练习的机会?对于用心写日记的学生来说,无论是观察能力,还是表达能力,他们都明显优于那些不写日记的学生。可见,历练是从“知”到“行”的桥梁,是母语学习之道。

也谈“例子”

在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教学的论述中,“‘例子说”是广大语文教师非常熟悉的,可能也是论文中引用比较多的。但是,笔者以为,对于“例子”的研究还可以再深入。

关于“例子”,叶圣陶先生这样论述:“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对于这段论述,笔者以为要关注以下几点。

1.怎样理解“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在实践中看到、听到的往往都是“课文是例子”。先生说的是“教材”,入选教材的课文只是教材的一部分,不等同于教材。很多教师在理解“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时,通常会比较狭隘地理解为“课文是个例子”,于是,教材的整体观便没有了,做得好的教师有单元整体观,做得不好的教师眼中只有单篇课文。教材中的所有内容都是按照体系编排的,因此,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有大局观,不能孤立地理解教材中的某个内容,而要把这个内容至少放在一册教材这个体系中解读。比如,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五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细细分析,你会发现这四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紧密联系、逐步深入的:从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基本构成),到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的重点部分写清楚的,再到写清楚事情的主要部分,从关注对人物的细节描写进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最后到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当然,如果能站在整套教材的高度上解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更好了。

2.怎样理解“举一反三”?笔者以为叶圣陶先生这里讲的“举一反三”是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教材中精心选择最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内容,引导学生感知并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情感,思考内容的表达形式(或是言语形式上的“秘密”)。如此引导学生完整经历学习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用相同或是相似的语言材料,也就是温儒敏先生提出的“1+X”的方法——给予学生持续“刺激”,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如果内容适合,还可以安排学生仿写句子或是段落。这样,从“教师教”到“学生学”,方能实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3.怎样理解“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务必启发”说明了重要性——学生具有能动性是学好语文的前提条件。对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实现对学生能动性的“启发”呢?基本策略有激发兴趣、评价激励、问题导向、精心设计学习活动、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等。所有这些策略的出发点都是基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学起来,他们才算有了“能动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关注学生能动性发挥的程度。以当下课堂上普遍使用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来说,在发挥学生能动性方面,还是有一些改进空间的。比如合作小组从组建到运行的规范训练、合作学习的时机选择、合作学习的评价、合作小组文化的建设、合作小组学习文化建设与班级文化建设的整合等,都是大有可为的。

再如课堂问题的设计。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学问题都来自教师的精心设计,但是教师在实践中发现,来自学生自主质疑的问题,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惊喜地发现自己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被教师采用了,这样的“成就感”会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力。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教师设计的问题往往并不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倾向于高度抽象的问题,即大问题“统领”,小问题“铺路”。然而,这样的大问题往往难以得到学生积极的响应。

当然,学生经过长期的训练,思维水平会不断提高,从内容的理解到言语形式的探究,最终可以提出比较“抽象”的问题。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师在借助“例子”启发学生的能动性上面是大有可为的。

猜你喜欢

历练能动性叶圣陶
十年历练,非凡直-10
霜的工作
挫折历练勇敢、行动见证成功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刘月明 书法更多的是人生的历练和修养
企业汇率避险:在历练中成长
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