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形象“抓手”,突破教学难点

2022-05-30沈晓勤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2年9期
关键词:抓手曹冲称象曹冲

沈晓勤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情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从而制定并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取得语言素养的发展。那么,语文教学中的哪些“抓手”可以为教师解决教学重难点助力,使课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实物演示,领悟过程

《曹冲称象》是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官员们都在议论怎样称出这头大象的重量,却没人想出好办法。这时,曹冲想出了以船作秤,用石头替换大象来称重的方法,最终成功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这篇课文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曹冲胸有成竹地讲出自己的称象方法。教师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理清曹冲称象的方法和思路,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的“抓手”。

1.示范性地演示。教师用装了水的水盆、小碗、大小积木分别代替湖水、船、大象和石块来进行演示,按照曹冲描述的顺序,先把“大象”赶到“船”上,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一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在演示的时候,教师请学生一边复述演示的过程,一边说出称象的步骤。这样,通过鲜明的过程展示,学生就能清晰地知道并说出曹冲是怎样以船为秤,一步步称出大象的重量的。通过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曹冲称象利用的物理原理也理解得更清晰直观,记忆也更加牢固了。

2.有条理地描述。曹冲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五六岁时就“有若成人之智”,所以他说话的思路是十分清晰且有条理的。教师让学生在曹冲所说的话中先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再”“然后”。然后,教师补充了两个顺序词——“先”“最后”,让学生按照“先……再……然后……最后……”的顺序,将曹冲称象的四个步骤有条理地复述出来。有了这些表示顺序的词做支点,学生就能很容易地按顺序说清“赶大象上船”“船舷上画线”“赶大象上岸”“船上装石头”“称石头重量”等步骤。以后,学生再遇到这类多步骤的事例时,也能运用这些顺序词有条理地进行叙述,正可谓是一举两得。

3.形象化地排序。《曹冲称象》课后有一道排序题,要求学生先给四句话排序,再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生读熟课文,理清句序。这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四幅图片,分别对应这四句话。学生就可以在排列这四幅图的同时,理清这四句话的顺序了。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因为学生年龄小,更偏向于形象化的思维,有了图片的辅助,学生就更明确了这道题的含义,也更有兴趣完成这道题目。在读一读、看一看、排一排、说一说理由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地完成了这道题目,并按照排列好的顺序将这段话完整地梳理一遍,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提高。

二、图文结合,内化语言

《蟋蟀的住宅》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选自法布尔的长篇生物学著作《昆虫记》。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建筑的才能。教师先让学生找到课文的中心,理清作者在文本中体现的观察顺序:蟋蟀有名的原因在于住宅—蟋蟀住宅的特点—蟋蟀建住宅的过程,再通过有序的学生活动逐步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读演圈画,走进文本。首先,教师让学生自主默读第2~6自然段,圈画关键词语,思考“蟋蟀住宅的特点”,然后让学生交流,概括出蟋蟀选址的“慎重”及“不肯随遇而安”的严格。教师扮作蟋蟀,以“我”(蟋蟀)的口吻叙述蟋蟀是怎样选择住宅地址的,如:“我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我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让学生判断正误的同时,站在蟋蟀的角度理解语句,逐渐走进文本。

2.有序板书,梳理文脉。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文本梳理文章的表达顺序:选址—外部—内部。其中,外部的表达顺序:住宅—门口—平台。综合起来,学生就理清了作者由外到内、由高到低的表达顺序。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在黑板上画出太阳、堤岸、青草丛、隧道、洞口平台的位置,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蟋蟀是怎样选址的,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建设住宅的,还有住宅的特点—— 隐蔽安全、向阳干燥、美观平整干净。至此,学生理解了蟋蟀的聪明能干,也明白作者为什么感到惊奇。

3.语言实践,凸显文体。最后,教师设计了一个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用“我是一只蟋蟀,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住宅……”的句式复述所学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将文本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地介绍蟋蟀选择地点、建设住宅的过程和特点。学生先根据文本和插图,在小组内进行介绍,由小组成员互相补充,不断进行完善,再在班级中进行交流。学生以蟋蟀的口吻有条理地介绍自己住宅的特点和建造过程,充分地进行了语言实践和练习,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将前面教学铺垫的内容完整地展现了出来,开发了思维的深度,充分感受到法布尔科学小品文语言的准确生动。

三、任务辅助,走入情境

《牛郎织女》是五年级上册的课文,学习重点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怎样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概括民间故事的方法?教师可以运用“任务单”的形式,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完成学习任务。

1.理清时间线。首先,教师让学生根据任务单,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发展的词语,并按时间先后的顺序串起来:小时候—长大以后—一天晚上—第二天黄昏。然后,学生再根据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叙述在这些时间段分别发生了哪些事情。这样根据时间进行梳理,学生就能迅速概括出故事梗概。学生掌握了根据课文中的时间词,按时间顺序概括故事的方法,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的目标。

2.理清因果线。在《牛郎织女》中,教师使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先理出故事中的人物:牛郎、老牛、哥、嫂、织女、王母娘娘。再联系人物之间的关系,请学生快速地浏览课文,说说他们之间分别发生了什么事情。通过梳理情节,学生发现这些情节之间存在着前后的因果关系:照顾周到—聊天倾诉—重新安家—泄露天机—相识结婚。因为牛郎对老牛照顾周到,常常与老牛聊天倾诉,所以老牛才会向牛郎泄露天机,最后牛郎才会有缘与织女相识结婚。因为哥、嫂对牛郎不好,才会导致牛郎长大后与他们分家。理清了前因后果,学生就能理清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就能有条理地进行记忆和叙述了。在今后阅读故事时,学生也就知道通过寻找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把握故事的主线了。

3.理清人物线。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要把握好文中人物的特点。《牛郎织女》的主要人物是牛郎,他的特点、品行需要在故事的叙述中体现出来。因此,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时,教师采用了“情境创设法”—— 让学生扮演牛郎和织女来对话。 牛郎会用怎样的讲述打动织女呢?学生联系牛郎与哥嫂之间、与老牛之间的关系来展开讲述,从“嫩嫩的青草”“干净的水”“干干净净”等词来讲出牛郎的勤劳,对老牛照顾得非常周到;从“分家”时牛郎的想法和话语,来讲出牛郎的善良。学生不仅学会了站在人物心理的角度进行表达,还理清了人物之间的关系,感受到民间故事中蕴含的美好愿望。

在以上课例中,教师运用实物演示,让学生领会文本描述的过程;图文结合,使学生在语言实践的理解运用中熟悉文体,内化语言;巧借任务单辅助,让学生一步步由浅入深地走入情境,感受语言特点,顺利突破本课的重难点。通过运用实物、图画、任务单这些“抓手”,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贴近文字、理解文字,使他们兴趣盎然地理清文序、把握文体,真正成为学習的主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猜你喜欢

抓手曹冲称象曹冲
曹冲称象
我学“曹冲称象”
曹冲称象和等量变换
曹冲为啥称象
曹冲: 有颗仁爱之心的神童
曹冲称象
聪明的小曹冲
冯“虚”御文,尽“虚”其能
购阿购:商业生态圈里的“抓手”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