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望来时路

2022-05-30徐洁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比赛情境课堂

徐洁

所谓成长,就是尝遍酸甜苦辣。回望这一路,不断调整,不断适应,不断成长;回望这一程,一路荊棘,一路花香。

一、模仿:打开成长之“窗”

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我凭着自己的满腔热血,结合学生时代的课堂体会,走上了神圣的讲台。我使出了浑身解数,恨不得把所有知识点都掰碎揉烂塞进学生们的小脑瓜里,可是收效甚微。有学生在日记里这样写道:“老师可着劲儿唱独角戏,我们全都累趴了。”

这样的局面不免让我开始焦虑,所以特别希望能有一个“立竿见影”的做法或模式让我参考学习。我把想法告诉了师傅——闻宇敏老师,她立马给了我一颗“速效丸”:听她上一节,我再上一节。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像是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教材的解析、环节的处理、练习的布置,甚至说话的语气等,一切都在模仿闻老师。学生们能跟上了,课堂环节顺畅了,重难点厘清了……嘿嘿,有师傅就是好。

安逸了一段时间后,学校“青年教师成长营”开营了,我们管它叫“魔鬼营”:钢笔字、粉笔字、专题讲座、“练兵”课和晚自修读书沙龙等一系列训练接踵而至。说实话,一开始我很抗拒,因为讲台都还没站稳的我感负荷实在是太大了,常常导致我作业批不完,班级事务忙不完,下班后还要继续加班,心里也不免有情绪。不过,“路漫漫其修远兮”,所有的青年教师都在努力,我没有资格落后。

如果只关注平日的忙碌,又怎能享受过程的充实?如果不能忍受雕琢之苦,又怎能收获不一样的自己?从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班级管理策略、教学“六认真”常规等培训中,我依葫芦画瓢,慢慢地开始掌握很多工作方式和方法……一步步地模仿,为我的成长打开了一扇“窗”。

二、挑战:跨越成长之“坎”

一次偶然的机会,校领导让我参加“江阴市三力课堂习作教学比赛”。清晰地记得教研组的第一次磨课,大家热火朝天地讨论方案,一起围着会议桌各抒己见。刚在教室站稳脚跟的我,有能力挑战这么高难度的比赛吗?我很害怕,又不得不去完成,内心的撕扯让我无所适从。

丑媳妇终究要见公婆。还记得我第一次试上的模样:面红耳赤、双腿发软、脑袋发蒙。当时负责指导我的是潘雅频老师,她给我的评语是:上课要“目中有人”,每一课都要经历一个独立深度思考的过程,语文要常教常新。她的教诲让我茅塞顿开——“目中有人”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独立思考”就是要吃透教材,把握学科本质;“常教常新”就是要彰显个性,不断创新。朝着这些目标,最终我用一个个开放的话题把课堂打造成学生尽情表现的舞台,他们畅快淋漓地说,手舞足蹈地演,自信勇敢地辩,挥洒自如地写,把“听、说、读、写”基本能力与创造性思维有机结合起来,经历了一个自悟自得自我创造的学习过程。

当拿到一等奖奖状的那一刻,我才明白了比赛的意义。这一次比赛对我的改变是巨大的,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潘老师的教诲像一股暖流滋养着我的心,更坚定了我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理念。接下来,各类公开课、比赛课纷至沓来:青年教师大比武、名著阅读课堂展示、诗词讲解大赛、智慧课堂成果展……甚至我还跨界参加了综合实践优质课的评比。感谢导师们在前方引领我成长,使我在一次次的挑战中不断汲取新的能量。

三、历练:勇攀成长之“梯”

有了这些成绩,更多的机会开始向我招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就要数省优质课比赛。我们选择的是《蟋蟀的住宅》这一课,结合单元要素,一开始把重难点定位在品读词句、体会观察与表达。试上后,大家感觉一致:常态、扎实,但没亮点。当时,我所认为的亮点便是课堂要有气氛和情感的共鸣,所以再次设计时,我加入了音乐,把“体会法布尔的观察”的教学任务变成了情境式的想象,让课堂感变得丰富些。

做足准备,再上。江阴市发展中心小学研训室副主任、省特级教师夏江萍组织小语专家团队来我校听课指导。那堂课我上得热血沸腾,后面专家们的讨论也是异常激烈。但从他们阴沉的脸上判断出来,这次试上又失败了。那会儿的我如晒蔫的豆苗——究竟怎样才是理想的课堂?

“要想登上大舞台,必须要有最新的教学理念。”夏副主任一再强调,“一定要试着挑战大情境之下任务群学习的课堂。”这可是个新鲜事物,我心中一震,既兴奋又忐忑,因为这意味着我又将开始新一轮的尝试。

学习任务群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教学?我通过翻阅各种资料得知,它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新术语,以学习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语言运用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的一个全新理念。现在,它即将在我们小学阶段铺展开来,我能有幸接触这一新鲜事物,一定要把课上好!

“创设适宜的语文学习情境,整个课堂要有主线,要有任务,要有活动。”夏副主任的建议给我接下来的课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一个大情境——做蟋蟀住宅代言人,三个小任务——选一选图纸、标一标结构、夸一夸优点,从不同的梯度层层推进。我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主动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发现问题、总结教训,并对课堂进行重构。

一个多月下来,我感觉自己像脱了一层皮,一轮又一轮、一稿又一稿修改已成了常态。彷徨、纠结,也曾想过放弃。结果,龚文娟教导的一番话点醒了我:“你磨的是一堂课,这背后却是你整体教学理念、教学风格的进一步提升。这不光惠及这堂课的学生,更是能辐射你以后从教生涯里的学生。”是的,痛苦只是暂时的,这是我“破茧成蝶”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

课堂的“形态”有了,但教学的“品质”还达不到要求。试上多次后,大家总觉得上得不到位。夏静洁校长当下决定,与其一句句评课,不如让龚教导直接上给我看。听完龚教导的课,我茅塞顿开:我上课就像被人追着赶进度似的,急着要学生说出答案,而龚教导云淡风轻,对课堂中出现的突发问题总能一步步引导并完善。她特别关注学生的“学”,每一次的点拨都明确指向“伟大的工程”。智慧的处理,巧妙的衔接,这就是教学的艺术。

在这次历练中我收获满满,最大的收获便是对任务群教学有了全新的感悟: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创设适宜的语文学习情境,生成真实的任务,促进有效的阅读体验,促进深度的认知;以群组的任务形式链接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和生活经验;以动态激励的方式给予学生成长以持续动力,开展有效的阅读实践、言语实践、思维实践。

猜你喜欢

比赛情境课堂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选美比赛
护患情境会话
比赛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