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性散文里的那些事儿
2022-05-30李春燕
李春燕
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借鉴可取的写作方法,对于提高个人写作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知道,入选教材的文章都有一定的阅读和写作价值,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经典文章写作特点和艺术性的挖掘。这样不仅能使阅读深层化,而且能让写作过程变得更直观形象,易于学生理解和练笔,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同类作文的写作水平。笔者以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一文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中开展以读促写教学,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学会回忆性散文寫作的一些技巧。
一、我看到的事儿—— 借助线索,厘清文章脉络
回忆性散文大多以写人、记事为主,在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说说“我看到的事儿”,来厘清行文思路和人物情感,从而让文本的组织架构一目了然。
《秋天的怀念》是一篇经典回忆性散文,文章通过回忆往事,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感激和愧疚之情。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从阅读者的视角,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探究文章里的事虽散却不零乱的原因,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其实是围绕着一件事展开叙述的,那就是“看花”。 “看花”就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借助线索,就能很清晰地了解文章的叙事脉络。三次“看花”,结果是不同的,其变化源于“母亲”,这样学生自然地就能解读出作者对母亲的情感变化。至此,双线并行的行文思路就清晰地呈现了出来。此时的菊花已不仅仅是菊花,它成了情感的载体;“看花”也不单单是记事,它背后指向的还有情感。形散神聚,学生由此明白散文写作的一条基本原则:写人写事只是表面现象,本质上还是写自己的情感体验。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文章内容,同时也明白了不管所写之事看似多零散,只要能以线索贯之,就能使文章内容清晰起来,情感也能更好地表达出来。写作时运用线索,可以使事情衔接更紧密,中心更突出,这对于学生的写作有很切实的指导意义。
当然,在学完课文后,教师还可以就线索进行延伸拓展,例如,帮助学生厘清可以成为线索的内容:以物为线索、以景为线索、以人为线索、以时间地点为线索、以情为线索……总之,教材的文本是一个很好的写作范例,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读懂、读透,读出为自己所用的写作技巧。
二、“我”经历的事儿—— 细节到位,突出人物形象
在回忆性散文中,人物鲜明的形象源于记忆中的难忘。所以在阅读这类作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来解读人物形象,解读细节描写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情感。
在《秋天的怀念》中,从一个学校80米跨栏冠军变成了坐在轮椅上的人,“我”经历了人生中最灰暗的时期。 “我”日益颓废,沉浸在精神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是母亲用她的言,以她的行,用她那伟大而深沉的母爱改变了“我”的心境,让“我”重拾了信心。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找出体现母爱的句子,探讨分析出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例如:“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悄悄”“偷偷”这些叠词写出了母亲的小心谨慎,她不忍心打扰“我”,又不放心“我”,耐心等“我”平复,可见对“我”的理解和宽容。“眼边儿红红的”可见母亲哭过,对于“我”的不幸母亲内心悲伤痛苦,又要强忍着,拳拳爱子之心感人肺腑。随后,教师再通过带领学生在文中找类似的细节描写,就能很好地解读出母亲温柔体贴、隐忍坚强、伟大无私的形象,也让学生触摸到了作者在客观描写背后的潜藏情感,从而可以更深层次理解作者感激、后悔、愧疚交织的复杂情感。
由此可见,细节描写到位,人物形象就立体而生动,文章的中心也就能更好地表现出来。所以在阅读时,教师不妨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细节描写上下功夫,以读促写,从而让人物更加有血有肉、更加有立体感,让细节勾勒成为情感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三、“我”选择的事儿—— 选材恰切,利于突出中心
在分析完细节描写后,笔者追问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些细节描写和寻常的描写有没有不同?”学生带着问题重新研读了细节,豁然发现,这些细节描写都很“反常”。例如“我”因为身体瘫痪,所以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此时的母亲却一反常态,并没有过来安慰儿子,而是选择“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唯恐儿子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又如当看到 “我”狠命捶打双腿,喊着“活着什么劲”时,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后又“忍住哭声”,这也是母亲的反常之处。作者通过描写这些反常的细节,使得隐忍、伟大、无私的母亲的形象跃然纸上。
“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反常的细节呢?”笔者继续追问。学生顺利地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因为这些细节是作者当时没有留心到的,或者说是故意忽略掉的,他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对母亲选择了漠视。所以当他拿起笔回忆起母亲时,这些让人感激,却又让人愧悔不已的细节就一一地呈现在他眼前。由此可见,进入回忆性散文文本的材料,一定是作者难以忘却的、深深印在骨子里的事。这时,笔者顺势引导,在写作时所选的材料一定是自己印象最深的、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难忘镜头,换句话说,在构思时就应围绕中心,选择好相应的材料。由此,通过文本的研读,就能具体形象地让学生了解选材的重要性,以及选材对于突出中心的作用。
四、两个“我”的事儿—— 双重视角,强化情感张力
我们知道,回忆性散文区别于其他记叙类文本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具有双重叙事视角。因为是回忆,所以就会在文中出现两个“我”—— 体验主体“过去的我”和回忆主体“现在的我”。由此就形成了双重叙述视角,即文本中“过去的我”的叙述视角和写作时“现在的我”的回忆视角。自然也就出现了两种感受,即“过去的我”的感受和“现在的我”的感受。这两种视角和感受在文本中常常交错行进,因此读懂两个“我”,就能够读透文章的题旨,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时,笔者让学生先圈画出“过去的我”在双腿瘫痪后表现的句子并解读其内心感受,再找出“现在的我”在回忆这些经历时内心感受的词句,然后通过比较这两种表现和感受,引导学生发现双重叙事视角写作的好处。学生经过探究发现:这两个“我”的感受反差越大,对比越强烈,就越能突出至真至纯的伟大母爱,突出“我”对母亲的怀念、感激、自责与愧疚之情,突出文章的中心。由此,两个“我”的感受也就形成文章的一条情感线索,文章内部情感更富有张力。
由此可见,在阅读回忆性散文时,如果我们能读出两个“我”的感受差别,就能更好地把握文本,理解中心。换而言之,在写回忆性文章时,我们如果也能运用双重叙事视角来写作,并强化这两种感受的反差,也就越能突出文章的情感,突出文本所要表现的中心。当然,在特定的时空下,作者对人、对事、对物的情感态度,有时前后是有很大反差的,但有时候也是一致的。例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长大后的“我”和儿时的“我”对蔡老师的情感是始终如一的,并且随着时间流逝,思念和赞美之情愈强烈。所以写作时只要遵循自己的内心情感,写出两个“我”的独特感受,就能达到写作的目的。双重叙事视角也是回忆性散文写作带给我们不同于其他记叙类文本写作的独特之处。
总之,阅读和写作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我们可以借助阅读促进写作,也可以通过写作深化阅读,提高鉴赏能力。因此,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从写作的角度去学习借鉴文本,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