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教学中的“趣”“味”“法”

2022-05-30项娟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2年9期
关键词:杨氏伯牙文言文

项娟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册都安排了文言文的教学。笔者在认真领会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的基础上,对文言文的教学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激“趣”

教材中的文言文虽然篇幅短小、内容浅显,但由于古今词义的变化以及语言表达形式上的差异,学生在阅读时还不能很快适应,甚至出现理解障碍。尤其对于刚接触文言文的三年级学生,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创新思维方法,想方设法帮助他们降低学习难度。

1.饶有兴趣的导入。特级教师吴福雷在教学《司马光》时的导入颇有创意。上课伊始,吴老师安排了一个师生互相介绍的环节,要求按照“我叫什么,哪里人”的形式介绍自己。接着,吴老师又把自我介绍的方式进行了升级,要求学生用“……者,……人也”的句式重新自报家门。吴老师首先示范:“福雷者,桐城人也。”学生兴致勃勃,顺利完成了自我简介。随后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挑战第二次升级—— 在刚才介绍的基础上增加兴趣爱好,如:“福雷者,桐城人也。好读书,常废寝忘食。”学生通过这个有趣的导入,从白话文和文言文的比较中感受到乐趣,后面的学习过程更是轻松自如,兴趣盎然。无疑,这美好的第一印象将对这些学生今后学习文言文产生积极的影响。

2.创新教学方法。文言文的教学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实行两个兼顾:一是遵循传统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坚持以读为本;二是要根据文言文本身的特点,从学生的学段及思维的规律出发,创新教学方式。一位教师教学《铁杵成针》时,采用多媒体辅“读”方式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读通全文后,教师播放了《铁杵成针》的动画,让学生对照课文说出故事内容。在理解句子意思和重点词语时,教师又分段播放动画,让学生找出对应的句子,接着布置学生“看录像—读句子—说意思”,进而要求学生通过“看”“读”,猜句子中关键词语的意思。在整个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没有枯燥机械的讲解分析,教师在学生轻松愉快的实践活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于一些故事性强、角色形象生动的文言文,教师还可以尝试角色扮演、导演课本剧、改编白话绘本的方法来教学。激趣导入,以趣导学,让学生从“趣”中学是文言文教学的硬道理。

二、寻“味”

1.在诵读上下功夫,读出“味”。文言文语言精练,含蓄隽永,凸显这种语文味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留出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通过自读、默读、范读、带读、吟诵、打节奏读、创设情境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真正读进去,读出韵味,读出情味,读出滋味。这样,词句中的韵律美就在读的过程中通过“抑扬顿挫”“张弛停连”渐渐“冒”了出来。

2.抓细节和“空档”,品出“味”。教材中的文言文内涵丰富、短小精悍,语言表达上十分简洁,可谓“惜字如金”,一词一句间常常蕴含丰富的情意、生动的形象和高远的意境。要挖掘出文言文中深刻的内涵,就要抓住那些传神的细节,细细品赏,方得其味。例如,《杨氏之子》惟妙惟肖地刻画了机智幽默、思维敏捷的杨氏之子的形象,尤其是文中的“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个句子,短短9个字,让一个聪明机智、应对巧妙、语言得体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如果这个句子用分析翻译法来教学的话,意思就是“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这样的教学自然寡淡无味。但如果抓住这9个字细细品赏,便是另一番境界。首先,推敲这句话,可以推断出杨氏之子听出了孔君平的弦外之音:抓住杨梅的“杨”和杨氏的“杨”来开玩笑——“此是君家果”。接着,揣摩杨氏之子的内心世界:你拿我的姓氏来开玩笑,我也要就你的姓氏来“回敬”你——“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从中可以感悟出杨氏之子的聪慧和敏捷。进而抓住“未闻”这个细节,通过“孔雀是夫子家禽”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比较,品味出杨氏之子语言得体,又不失礼貌的可爱形象。

3.联想拓展,悟出“味”。《伯牙鼓琴》是一篇非常经典的文言文,“伯牙绝弦”的故事不仅向我们展现了“真友情、真知己”的境界,这篇文章还给学生带来了其他文言文不一样的语言韵味。如何体会伯牙“善鼓琴”和子期“善听”,如何体会伯牙琴声的丰富美妙,这都需要借助想象。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图片、视频和音乐,让学生想象“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的美妙意境,感受并试着说出伯牙琴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拓展练习:“伯牙的琴声中除了有高山和流水,你们还能感受到其他景象吗?请大家发挥合理的想象,然后仿照‘伯牙志在清风,锺子期曰:善哉……拓展说话。”通过这样的想象和拓展,文中的韵味自然就会像花香一样弥漫开来。

三、得“法”

确立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目标需要考量三方面的因素:一是总体课程目标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二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三是学生的心理和学习认知特点。综合这三个因素,教学目标应该突出以下四个关键词:兴趣、读书、了解、积累。教师应坚持以“趣”为导向,以“读”为轴心,一教一得,循序渐进。

1.得朗读之法。文言文教学以“读”为轴心包含多层意思:其一,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方法,要把“读”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其二,要引导学生积极读书,运用多种读书方法让学生读通、读懂;其三,要有意识让学生学会读,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文言文的基本顺序,要先读通,然后再读懂,不要一上来就解词析句。其次,要多“读”并举,运用试读、范读、跟读、练读、吟诵等,让学生读通、读懂,并从中积累一些读的策略。再次,要让学生掌握一些读文言文的技巧,比如断句的方法,音断气连的方法,运用停顿、重音来强化效果的方法等,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甚至,还可让学生了解学习古诗文的传统读法,如吟诵、“歌诀体”诵读法。

2.得理解之法。小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对理解文章内容的目标要求是“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了解”“大致”两个词就界定了对文章思想内容的领悟程度,达到学生认知水平上的层次就行了。因此,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特点,渗透一些读通课文的方法。

(1)借鉴古诗学习的方法。古诗教学中,理解诗意时经常借助注释读懂每句诗,这种方法无疑也是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2)借助插图理解。文言文中的插图,不单是为了图文并茂,更是学生理解句子、读通内容的“密钥”。例如《守株待兔》中的插图,能帮助学生读懂“株”“释”“耒”“冀”等词的意思,故“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这个句子的理解便迎刃而解。

(3)猜读法。这种方法非常适合文言文的阅读,教师可抓住学生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心理特点,通过鼓励和引导,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心理,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内容浅显,通过“猜读”,学生完全能达到理解的目标。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通过联想理解、借助经验理解、创设情境理解等。这些方法的传授,要针对教材文本的特点来逐一落实,不可生搬硬套。教师要有意识对文言文教学进行拓展,让学生把学得的方法进行迁移与实践,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来实现自主阅读。

3.得积累之法。积累文言文自然离不开背诵,但是如果不讲究方法策略,就變成了死记硬背。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学段和教材特点,相机进行积累方法的指导。

(1)抄背识记法。即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抄写,一边背。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口、手、脑等多种器官参与记忆,比单一的背诵效果好。在抄写时可以进行一些有创意的书写,例如,让学生用硬笔书法纸竖行书写,加上款识,写得像书法作品那样精美。这样,文言文积累又跟书法教学相得益彰。

(2)逻辑整分积累法。我们可以在熟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根据文言文内在的逻辑关系,如时间顺序,“起因—经过—结果”顺序等,把整篇分成几个部分逐一背诵,最后完成整篇的积累。

(3)多媒体介入。在文言文的积累中,我们还可以发挥信息技术和现代媒体的辅助作用,为文言文配上图画或视频,甚至配上曲谱。当我们的文言文“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时,积累便充满诗情画意。※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松县实验中学新城分校)

猜你喜欢

杨氏伯牙文言文
立足核心素养 发挥育人功能——执教《杨氏之子》之点滴思考
伯牙鼓琴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知 音
中华猕猴桃新品种‘杨氏金红50号’在河南的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高山流水
伯牙:自然是最伟大的老师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