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中大班幼儿任务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
2022-05-30欧玲清
欧玲清
【摘要】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相较于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活动形式,小学阶段则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如果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缺乏贯通性,势必会对幼儿的心理带来强烈的不适感,从而影响幼儿小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而任务意识的培养作为《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社会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助于幼儿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要求,逐渐使幼儿能够独立完成小学的各项任务,因此,即将进入小学的大班幼儿是否具备任务意识直接关系到幼儿在小学阶段的表现。由此,本文将从任务意识的概念、意义以及大班幼儿任务意识的现状及原因,探索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培养大班幼儿任务意识的策略,使其更顺利地走进小学。
【关键词】幼小衔接 大班幼儿 任务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8-0148-03
当前,幼小衔接工作是幼儿教育领域关注的热门话题,它全程贯穿于幼儿园三年的保育教育工作中,但针对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的这个特殊需求,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把握重点。2021年3月,教育部颁布《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明确指出幼儿入学要做好社会准备、学习准备、生活准备、身心准备,其中社会准备又包含任务意识、交往合作、诚实守规等内容,本文将幼小衔接视角聚焦在大班幼儿任务意识的培养中,希望给这个特殊阶段的幼儿如何培养任务意识提出可行性策略。
一、幼小衔接中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意义
(一)任务意识的概念辨析
所谓任务意识,在心理学上是指具有完成别人交给任务的主观意愿或者主观倾向,而幼儿的任务意识是指幼儿能够在家长或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具有完成某项任务的欲望。
(二)任務意识的培养意义
1.培养任务意识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帮助幼儿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勇于探索与尝试等良好的学习品质,而这些品质恰恰能够在幼儿树立任务意识、完成任务要求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对于任务意识比较强的幼儿而言,其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能够有更加明确的目的,面对任务时也能有计划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遇到困难时还会用自己的分析能力有创造性地思考探索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对于任务意识较差,甚至缺乏任务意识的幼儿而言,其在行为活动中往往较为散漫,缺乏目的性,做事也总是拖泥带水,不仅需要父母或教师的管理,还常常在完成任务的途中自行放弃,不利于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2.培养任务意识有助于幼儿适应小学的生活
任务意识强的幼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行为,上课更专注,在学习方面,也能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和良好的学习成果。相反,任务意识差的幼儿上课目的性不够,坚持性不够,对成人、老师过于依赖,难以适应小学生活。因此,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更像是帮助幼儿掌握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能够促使幼儿形成学习的内驱力,为小学的学习与生活带来积极影响。
二、大班幼儿任务意识现状及原因
以下现象能引起很多一线教师的共鸣:
(1)幼儿早上换下来晾晒的衣服、毛巾傍晚回家前无人认领,任由教师提醒呼唤,还是无人问津,最后都要由老师一件一件辨识归还。
(2)老师布置的收集物品的任务,隔天来总有部分幼儿忘记带,给的理由就是:妈妈没给我准备、妈妈忘记了……
(3)老师布置的观察及记录等任务,总能看到家长包办代替的痕迹,如幼儿疫情居家计划表,部分幼儿的计划是由家长书写规划,幼儿全程并未参与;远足活动观察昆虫等的任务也是由家长完成,班级分享时,这些幼儿就无法参与。还有小帮手没完成任务就去玩了,种植角无人照顾导致植物死亡,区域活动个别幼儿无所事事、随处晃荡……这些现象都是幼儿任务意识薄弱的表现。
影响幼儿任务意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家庭教育方面,很多父母忙于工作,幼儿多数是由爷爷奶奶等老人代为照顾,隔辈亲、老人的教育观念等原因使老人对幼儿过度宠爱,导致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意识较为薄弱。甚至一些家长觉得自己做事更简单省心,包办替代了幼儿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得幼儿逐渐失去锻炼的机会,也失去完成任务的能力。同时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家长也只是强调对知识的积累,导致幼儿自主意识的培养被忽视,也使得任务意识的培养陷入停滞。其次,从幼儿自身方面来讲,由于幼儿时期的个体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发育不成熟,常常难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开始出现独立意识,想成为活动主人的欲望也愈发强烈,但由于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不足,导致幼儿在活动中常常有始无终,难以持久,完成任务的能力薄弱。
三、幼小衔接工作中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策略
(一)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帮助幼儿明确任务要求
幼儿任务意识薄弱的原因之一就是对任务的要求不明确,比如我班小帮手的任务之一是早来摆杯子、挂毛巾,可有些幼儿摆完杯子就去户外了,问其原因时,一脸无辜地看着老师:“我已经摆完了杯子,我任务完成了才去玩的。”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环境创设很重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主商量小帮手的任务,用画画的方式记录下来,用幼儿的绘画作品创设小帮手的版面,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与版面的操作互动中,明确小帮手的任务及自己是周几的小帮手。
针对幼儿玩完玩具不收拾、衣服毛巾无人认领的现象,可以将其纳入班级公约的内容,创设环境,让幼儿有意识地记住自己的衣服并及时领走,明确要及时收拾玩具的任务要求。针对区域活动无所事事的幼儿,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规则明确、任务清晰的区域环境,如准确投放材料,避免多余因素的干扰,也可以用记录单帮助幼儿明确任务。幼儿的学习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所以教师要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使幼儿能更准确地定位活动的要求。
(二)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幼儿任务意识
1.利用集体教学活动,形成任务意识
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班级所有幼儿都参加的教育活动,是促进全班幼儿任务意识养成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方式,有选择地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在社会活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中,教师通过讲故事、让幼儿分组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由自己完成,不会的愿意学,逐渐培养幼儿主动承担任务。教师在各种节日来临之际会开展相应的美术活动、音乐活动,让幼儿制作一束花、一幅画、一个领带或表演一首儿歌、手势舞等方式给大人过节,让幼儿带着对大人的爱,带着任务动手操作,逐步形成任务意识。
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明确,各环节的组织教师心中也有目的,同时用明确清晰、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幼儿传递,让幼儿有目的地开展活动。当然也会有幼儿游离任务之外,教师就要及时提醒,再一次让他明白要求,帮助幼儿将注意力迁移到任务中来,树立任务意识。
2.运用符号制定计划、记录任务,培养任务意识
大班幼儿对生活情景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也愿意用图画、符号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由此,我们让幼儿每天记录任务。幼儿书包里每天都备一本任务本,他们利用离园前的时间,记录今晚回家的任务,并向家长口头传达。这任务可以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比如需要练习的技能、温习今天的新本领、收集物品等,也可以是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措施方法,还可以包括重要事件,如提醒爸爸妈妈阅读《中秋节放假一封信》,签字并上交回执单等。我们将一改之前由家长通过班级群接收任务的方式,转变为幼儿口头向家长传达自己记录的任务本方式,当然,幼儿对自己记录的符号任务也能够更快识别并回忆,有利于幼儿任务意识的培养。
疫情居家期间,我们鼓励幼儿用符号、绘画等方式给自己做一份居家计划表,可以是一天的,也可以是一周的,让幼儿在自主计划的过程中明确自己每天的任务,并根据计划表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与学习,让幼儿自主成长,自主完成任务,培养任务意识。
3.通过家园共育,强化任务意识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活动的开展应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主动参与,所以,我们利用家长会、家园联系栏等向家长传递科学的幼小衔接理念,我还利用我班两位小学教师的家长身份资源,给家长进行幼小衔接内容的答疑解惑,缓解家长对幼儿入学的焦虑,重视幼儿积极主动、不怕困难等各方面品质的培养,改变家长只注重知识技能而忽略其他方面培养的做法。
我们将任务意识培养的意义、策略与家长沟通,提出需要其配合的事项:每天检查幼儿的任务本,并监督幼儿实施,完成的以打勾或贴纸的方式做个标志,没完成的不做标志,让幼儿自己承担后果;幼儿需要自主完成的事情,家长就创设一个宽松的家庭氛围并允许幼儿自己完成,不可包办代替,如居家计划表、观察昆虫记录表等,可以启发、支持幼儿完成;经常给幼儿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如扫地、浇花、洗自己的毛巾等,要求幼儿认真完成,培养幼儿责任感,强化任务意识。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发展幼儿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1.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发展完成任务的能力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基本的學习方式,也是幼儿活动获得发展的基本途径,游戏能够反映幼儿的发展,能够巩固幼儿的发展,还能够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发展独立完成任务的执行力。
在角色游戏中,扮演小吃店老板角色的幼儿,要学会礼貌服务客人,思考吸引客人的方法,尝试制作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客人走后,还要收拾碗筷打扫卫生。建构游戏中,担任小小工程师的幼儿要学会搭建各种各样的建筑物,在建筑物不牢固、不美观、不适用的问题中积极探索解决的方法。在音乐游戏中,每位参与表演的小演员要学会如何击打乐器节奏、如何配合同伴的演唱才能呈现出良好的舞台效果。幼儿在各种游戏中沉浸式参与,不认真负责将被取消游戏资格,在活动中明确任务要求并努力完成角色、游戏所赋予的任务,无形中获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发展。
2.设定循序渐进的任务难度,潜移默化地锻炼幼儿完成任务的能力
太难的任务会让幼儿产生畏难情绪,从而产生退缩、抗拒的行为,太简单的任务对幼儿又没有挑战性,无法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这两种现象都会让幼儿无法获得能力上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定循序渐进的任务难度,制定可行的目标,提出合理的要求,让幼儿踮起脚尖能够摸得着,通过持续性的任务安排,鼓励、支持幼儿独立完成任务。
如在种植活动中,我们在不同阶段对幼儿有不同的要求:第一阶段,能够清楚地记得自己的任务,即给植物浇水、记录;第二阶段,能够按时主动独立做好任务,并做好记录,认真负责;第三阶段,会针对种植角出现的问题能够通过查阅图画、寻找资料等方式解决问题、寻求答案,有责任心,坚持不懈。我们也会适当延长布置任务与完成任务的时间间隔,比如:第一阶段,当场布置任务要求幼儿马上完成;第二阶段,要求幼儿两天后、三天后甚至更长时间交作业,锻炼幼儿识记任务的能力。当然我们也更要关注能力较强与较弱的幼儿,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设定不同的任务难度,锻炼幼儿完成任务的能力。
3.运用鼓励方法,激发幼儿完成任务的潜力
幼儿有上进心,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应该适当鼓励、适时评价,促使幼儿更加认真负责地执行任务,激发幼儿的无限潜力。教师要及时发现幼儿的点滴进步,给予具体的表扬,让其有积极的心态对待任务,比如美术活动后一位小女生认真地收拾物品、折叠桌布,在我及时、恰当的表扬下,更多的幼儿参与其中,还将美工区的柜台收拾得干干净净,也处理了没墨的勾线笔,还想出储存超轻黏土的合理办法。幼儿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时,我们也要表扬他做得好的地方,用温和的口吻指出不足,并鼓励他想出更好的方法。正面的评价能够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重新建立完成任务的信心,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还能促使幼儿创造性地执行任务。
四、结语
如何帮助幼儿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任务意识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我们要客观认识到当前大班幼儿任务意识的现状,了解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培养大班幼儿任务意识的策略,培养幼儿良好的任务意识及执行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丁茜.聚焦幼小衔接,培养幼儿任务意识[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1):36-36.
[3]沈文娜.家园合作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任务意识[J].教育导刊,2014(11):84-85.
[4]孙英敏,原媛.幼小衔接:科学做好社会准备[J].辽宁教育,2021(18):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