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回到完整情景”的整本书阅读

2022-05-30张婧连永生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回目古典名著西游记

张婧 连永生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安排了“走进中国古典名著”单元,该单元通过整组教学,带领学生走进中国古典名著,以激发他们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进而为中学阶段的古代小说的学习做好铺垫。

笔者认为,古典名著的教学必须从全局入手,引导学生在文本所提供的阅读语境中,回归与之相关联的整本书的文化场域。学生由读懂“一篇”走向读通“一本”“一类”,从而进一步了解在特定时代,作者的话语定位以及文本在文化传播上的意义与价值。本文以《西游记》为例,谈一谈如何从单篇到整本书,在“回到完整情景”的教学观照中,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

一、从单篇到整本,回归《西游记》的完整情景

教材中的课文,如同一个个的“引子”,尤其是一些选篇,更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催化剂,是由“一篇”通往“一本”的桥梁。

《猴王出世》一文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紧凑,从难度和内容上都比较适合小学生阅读。因此,教学时,教师要用好这个“引子”,发挥其最大功效。

(一)运用影视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影视作品具有动态、形象、逼真等特点,将影视作品与名著文本结合使用,可以将静止的语言文字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增强阅读时的代入感。首先,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播放《西游记》电视剧中猴王出世的片段,激活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其次,教师设置对照环节,让学生找出影视作品和原著的区别,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借助上下文猜测其大致意思。再次,鼓励学生结合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最后,教师设计给电影人物配音环节,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从而深刻地理解、体验人物的感情,用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绪。

(二)追本溯源,感知古典名著特征

1.对照选文与原文,发现两者的差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引导学生将选文与原著对照,找出两者的区别,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 哪些需要精读,哪些需要跳读。教师出示“选文与原文对照”学习单,并指导学生认真填写。

學生经过认真对照,找到了删除或修改的内容,如“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万劫无移大地根”等。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了解这些穿插在文中的诗词韵文是关于儒释道理论的,在阅读时可以跳过,不必深究其意义。

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学会了精读和跳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消除了阅读时的畏难情绪,为后面阅读其他章节提供了范式。

2.回目猜读,发现古典小说的文体特点。四大名著属于章回体小说,其特点是分回标目,常以一个或两个中心事件为一回,每回篇幅大致相等,情节前后衔接,开头、结尾常用“话说”“且听下回分解”等口头语,中间穿插诗词韵文,结语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教师教学时,可以利用小说的回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先,指导学生认识“回目”。回目是中国古典小说特有的格式,匠心独具,兼具形式美、语言美之特点。毛宗岗曾说:“务取精工,以快阅者之目。”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比一比的方式,找出《西游记》和现代书籍在目录上的区别,从而让学生认识回目的特点。

其次,指导学生了解“回目”的作用。回目是一篇故事的点睛之笔,具有很强的叙事功能,高度概括故事的内容。教学时,教师出示“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等回目,让学生通过回目猜测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阅读原文,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准确。

最后,指导学生根据回目总览全书。在古典文学名著中,一回或若干回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连起来就串成了一个长篇故事。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将这一百回串成一个长篇故事的。学生通过研读回目,能将《西游记》中的故事进行初步划分(第1~7回主要讲述孙悟空的事迹,第8~12回主要讲述取经的缘由,第13~100回主要讲述西天取经的故事),从而对《西游记》有了一个整体上的认识,为以后精读《西游记》打下坚实的基础。

3.多种方式阅读,习得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西游记》属于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以口头语言为基础并夹杂一些文言成分,与现代文的遣词造句等方面有着很多区别。对小学生来说,这是一种相对陌生的话语体系,读起来难免会觉得晦涩难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例如猜测读、跳读、联系上下文内容读、联系生活经验读等。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语句时,大致猜懂就可以继续往下读,不用反复琢磨。

二、梳理故事脉络,把握《西游记》的结构特点

如果单看一个章节,无法体会《西游记》结构的精妙,只有读整本书,才能深切体会。

(一)梳理《西游记》简史,提升概括能力

《西游记》以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一路降妖伏魔为主要线索展开,情节结构紧凑,叙事线索鲜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照回目,梳理故事情节,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主要事件”等填写表格,完成“《西游记》简史”。

整部“《西游记》简史”做完后,学生对长篇小说情节梳理的能力将大大提升。

(二)聚焦精彩取经故事,总结写作特点

《西游记》是一部深受国人喜欢的神魔小说,时至今日,其中的一些故事依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为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一个个小故事进行对比,感受故事情节的特点,总结《西游记》“反复叙事”的结构特点。

通过梳理、比较、分析,师生总结出《西游记》“反复叙事”的结构(妖精出场—师徒遇险—设法营救—击败妖精—继续上路)。教师还要进一步指导学生理解,这种反复,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反复中不断把情节推向深入。

三、梳理人物形象,感受《西游记》的人物特点

古典名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会不断丰富。

(一)多角度分析人物,全方位评价人物

中国古典小说重视写人,尤其重视写人的思想性格。孙悟空在小说的第一回出场,至最后一回收场,100回中占95回之多,足见作者对孙悟空这一形象的喜爱之情。

教材选入的《猴王出世》一文只表现了石猴勇敢无畏的形象特点,就全书而言,不够立体丰满。教师可以通过“孙悟空形象特点梳理单”引导学生回到原著,从“得名缘由、形象特点、个人感悟”等方面,全面了解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二)理清人物关系,构建取经团队

孙悟空是取经团队的核心人物,很多故事围绕他展开来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孙悟空为中心,向四周发散,进行人物关系拓展,从而把握人物的形象特点。

(三)理清神魔体系,构建空间结构图

《西游记》描写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神魔世界,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立体空间—— 各路神仙、人间帝王、妖魔鬼怪生活在其中—— 体系之庞大,让读者眼花缭乱。理清神魔体系,构建空间结构图,有利于帮助学生简化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

四、挖掘小说主旨,强化《西游记》的育人功能

古典名著思想性强,人文内涵丰富深刻。师徒四人西行之路既是取经之路,也是成长之路。他们有着坚毅的精神,不到西天绝不后退一步;他们团结一心,共同克服取经路上的种种磨难。从他们的身上,我们懂得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真正含义。师徒四人是你,是我,是他,是芸芸众生的缩影。学生与经典对话,在对话中发现经典的魅力,发现自我,在反思中成长,这就是阅读古典名著的意义。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策略吸收古典名著的积极养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文是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回到完整情景: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YC2019396)阶段性研究成果]

(张婧,山东省聊城市教育考试与教学研究院小学教研室;连永生,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关民族小学)

猜你喜欢

回目古典名著西游记
谈如何通过“回目名”提升名著阅读效果
初中语文古典名著教学探讨
关于研读古典名著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指导运用研究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试论《红楼梦》百廿回蒙译本回目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西游记
西游记
阅读古典名著在中心校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西游记
论阅读古典名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