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不怕写(三)
2022-05-30王栋生
王栋生
问题5:当前的语文学习提倡真实情境、任务型学习,似乎比较强调实用性写作,强调真实的表达需求及特定的场合,即写作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有着特定的写作对象,这样是不是可以避免学生无病呻吟式的抒情式写作呢?
抒情式的写作练习很有必要,现在语文教育讲“立德树人”,可以结合这个要素思考这一问题。我觉得,首先是学生要写真情实感,不说假话。这个要求并不低,就像我曾经说的,作为老师,我们不误人子弟就很好。立德树人,就是不能说假话,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连“真”都不要了,写作怎么“立人”?
如何认识抒情和实用两种写作之间的关系和价值?面对不同功能的写作,教学指导的重点是否应当有差异?当然应该有差异。学生进行文学类写作很有必要,教科书中为什么会编选大量的文学类文本?其目的在于培育情感、提高审美、认识世界,等等。学生有了情感,有了真善美的追求,他才有可能“立起来”。读诗、读散文、读小说,丰富了学生的见识,让他热爱语文,这和认知规律有关。文学作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朋友需要美好的故事,需要“做梦”。如果在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就要给他看各种药品说明书,给他看各种电器说明书,可能无法培育审美趣味,也无从培育语文能力。培育学生对语文的情感,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那么,为什么现在都在谈实用写作?因为,现在考试走向考實用性写作、任务型写作了。教学总是要跟着应试走。实用写作固然重要,是不是可以推迟到小学高年级,等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以后再开始?
不知为什么,现在实用写作的任务变得很单调——我在高中阶段的各种作文题中,发现大量的“写一份演讲稿”“写一份倡议书”。演讲稿和倡议书也不是不该写,可是一名学生,老是在倡议各种他们在生活中并不需要的事,而且说得多、做得少,或是只说不做——这种写作训练模式不对吧?总是写演讲稿和倡议书,这样的语文教育会培养什么?在培养“假人假事”。那为什么不去写真人真事?一些出题人很热衷这类题目,比如,以“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为题写演讲稿,这个题目无从评价,但我想到一个问题: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从唐宋到明清,大概是不会有一个农民在庄稼地里演讲“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并留下演讲稿的!大量的高三学生写“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可是,现在很多学校里连班级“卫生包干区”都没有了。很多学校的保洁管理全承包给物业公司,雇佣保洁员在那儿做。学生在学校不劳动,却要演讲“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岂不荒唐!
前几年,我们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或远距离徒步,我看到学校门口很多家长送行,校长赠旗,学生宣誓、呼号,老师录像拍照,搞得像是要上前线打仗一样。不就是去扫个地,不就是走几十里路吗?弄得惊天动地。形式主义把教育教学毁了——可悲的是,好多学生已经熟悉这一套了。所以那些演讲稿、倡议书之类,未必是真性情、真情境、真任务,教师不要浪费学生的学习热情。
叶圣陶谈到教育要教学生“养成好习惯”时,说:“无论怎样好的行为,如果只表演一两回,而不能终生以之,那是扮戏;无论怎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挂在口头说说,而不能彻底消化、举一反三,那是语言的游戏;都必须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说得一针见血。我最担忧的,是学生“劳动”没学会,演讲、发倡议倒成了习惯。
实用作文任务,最好从生活中来。生活中值得写的内容有很多:比如,介绍烹饪一种家常菜的关键步骤,可不可以;说说小区杂货店——为什么人们离不开这家杂货店;为什么我们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适当的视距;等等。学生每天都会遇上这样的问题。就走廊、学习区的布置给学校提个建议,向老师和同学介绍自己经历的一次挫折,反映学校附近街区的混乱和违章搭建,评价这条街的广告,等等。这些都是能做一做的题目。
再如,怎样得体地问候别人;怎样慰问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到医院就诊的流程是怎样的;教学楼功能区的合理配置,应该考虑哪些要素;图书馆的布置哪几点是成功的……这些问题,即使不写成整篇作文,让学生想一想,写一段话,可不可以?
小学生以后是要长大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告诉他们:你的生活很重要。给学生提供这些情境和任务,让他知道自己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观察些什么。“情境”不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吗?我觉得真实的情境中,很少有演讲稿那类需求,也未必需要倡议书。有些高中的老师反映:学生总是写倡议书,只会“倡议”,动口不动手。有时,演讲词写完了还要背下来,还要配上相应的表情、姿势去当众讲解。好多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为什么不顺利?他讲述时也像演讲,让人感到“假”。
我不反对写倡议书、演讲稿,的确有需要,就写一写。我想提醒老师们的是,写作情境任务,应该更多地出自日常生活。教师也应该有这方面的实用需求,前面说的“听说读写想”,都来自生活,和生活有关。我的身体不太健康,经常要出入医院,我把自己的发现和思考对很多老师、学生讲过:在医院,医患彼此往往不够信任,关系有时比较紧张,往往是语文能力问题——医生的听说读写不行,患者的听说读写也不行。两个语文能力差的人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沟通很麻烦,很容易产生矛盾。不仅在医院,商业活动中也存在这个问题。为什么商店里明明有我需要买的这样东西,但我不买?有时会觉得买他家的东西会伤害自己的情感,因为语言那么粗俗的人却在卖精美的商品,如果买了,我会有不好的记忆。比如说,我要去买一块表,可卖表的人语言粗俗,往后每天看到这块表,会不会总想到卖表人的语言。有人会认为,你这样说是不是太迂腐了?人们要提高生活的品质,会有一定的选择,一个时代走向文明,社交语言的品质也在起作用。语文教学要关注一些有意义的情境和任务,要务实。
不要认为小学生不懂事,不要低估学生观察和接受的能力。好多词语,我是在小学期间学会的,为什么?因为我的老师在用。我小时候在长江路小学就读,学校的前门在长江路,后门在石婆婆庵。有一天,学校忽然出了个新规定:“上学一律从前门进,放学一律从后门出。”其实,这个规定很没道理,因为我的好多同学就住在长江路,这样他们放学时,要从后门绕到前门去。当时有位张老师,她对此很生气地说:“什么规定,怎么能这么机械?!”我就站在她身边的队伍里,听得清清楚楚,那一年,我上小学四年级,第一次知道原来“机械”可以做形容词。现在,我也经常使用“机械”一词,我还记得这个词是小学四乙班的张老师说过的。张老师可能不会料到,四丙班那个小学生,过了60多年,还记得她当年随口说过的话。所以,老师们不能低估一个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愿望。我上小学时,每逢运动会、春游、秋游,大家最怕下雨,毕竟一个学期只有一次外出游玩的机会。忽然传闻明天或后天要下雨(那时没有天气预报,只是听说要下雨),看看天上苗头不对,全班十几个男生“扑通、扑通”全跪在地上,立刻从事“迷信活动”:“老天爷啊,大恩大德,别下雨啊!”老师批评我们:“怎么可以这种鬼样子!”可是,我们一学期就等这一次出城游玩的机会,我们是真心怕被天气影响呀。现在,社会文明进步,小朋友见多识广,遇事会有对策,能不能请学生写一写“运动会预案”或“春、秋游活动方案”:如果下雨怎么办?有雾霾怎么办?如果雨只下一个小时就会停,可以怎么安排?春游遇到交通不畅怎么办?遇到意外情况,需要预先做哪些准备?等等。写预案不是目的,而是要让学生多思考应对措施,这些和他的生活有关,他应当成为,也可以成为“有办法的人”。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对策或方案,他不会“想”,就要激发他去“想”,培育他的“想”。“听说读写”,都在推动“想”。学生会“想”了,写一篇几百字作文有什么难的?绝大部分不会写的人,是因为没有思想。老师们想一想,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要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的生活,情境和任务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你觉得一碗面15块钱贵不贵?”小学生说:“有点贵,吃不起。”“你先想想能不能吃得下。”“我吃不下,那么大碗是给成年人的。”“如果改成小碗,5块钱,你觉得可不可以?”学生得想一想,成本是多少,1斤面多少钱。“忘了什么了?”“忘了要算人工成本了,要给师傅工钱的。”这些情境,全来自真实生活,就像人们常说的“接地气”。我曾问高中生“1斤大米多少钱”,全班没有一个人回答出来。现在好多学生不问柴米油盐,不关心家长的辛劳,也不知道社会劳动者的艰辛;他们不懂“所有的人,都和我们有关”。前些时候,我和老师们交流,大家都认为,这类生活话题,跟小学语文教育固然有些距离,但很可能是未来作文教学的方向。
博尔赫斯80岁接受访问时曾说:“我即是所有的人。”什么意思?我的生命,我的思想,可以代表所有曾经活过的人,我们甚至可能代表未来社会的人。——小学生坐在教室里看着我们,他的手很小,他只有10岁左右,我们不能往他的手上放太多的东西,但是语文学习要有生命的高度,有些东西。必须在小学就培育——人的意识、人的思想很重要,不要漠视它们,更不要去践踏它们,不要对小朋友说假话。在往后的岁月,他们还会想起我们的语文课的。
问题6:学生写作有没有一个比较确定的螺旋式上升的序列?在三到六年级,我们都在强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提出不同的能力要求吗?
从理论上说,教师应该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相应的写作要求,但这也并非唯一固定的发展模式,在尚没有“现代语文教学”的漫长时代,很多人写作也无师自通,独辟蹊径,各得其妙。
几十年前,有过对“能力序列”的讨论,众说纷纭,有的人理出了比较复杂的知识能力体系,也有人认为“写作无学”。人的认知是不同的,受教育者是有差异的,课堂上究竟会发生什么,不上十几年课真是说不清楚。如果总是想着循序渐进——三年级教什么,五年级教什么,六年级教什么,固定下来了,也许会进入另外一个泥淖。学生的能力发展不同,阅读形成的差异很大,认识生活的方法差异也比较大,“能力序列”不能过于死板,不能定得过细,大致有就行了。
“上升”的方式可以不同。有一種解释认为,能力发展是螺旋式上升;也有一种解释认为,未必是“螺旋式”,也可能是垂直上升,也可能是台阶式。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学生在小学大致走了一遍,初中又大致走一遍,高中要不要再来一遍?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简单重复,它应该是上升的。可是我们注意到,一些学生的写作一直在原地打转,他们有可能厌倦了“重复”。写作训练在初中也很重要。初中生的认知比小学六年级要高了一个台阶。当然,这时候有一个衔接的问题,学生在小学阶段积累了大致的写作经验,在初中应该有重要的提升与变通。
目前,高中教学很麻烦,因为离高考近了,作文教学太功利,高考作文的评价标准让很多老师的教学走形,也让很多学生放弃了写作练习。功利的教学透支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这也是有些学生进入高等教育以后,显得比较平庸的原因之一。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写作教学显得特别重要。
小学写作教学的能力要求不宜分得过细,教学不要太呆板。如果这个学生在三四年级时有关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乃至心理描写基本达标了,那五六年级时为什么不让他自由地写?要求学生每一项能力都“达标”,究竟有没有必要?比如说,某个学生始终不会描写人的心理,甚至到了初中,还是不擅长,这是可能的。怎么办?我的建议是,不要求全。也许有朝一日,他会忽然开窍,不费吹灰之力,何必硬要在某个时段强迫他学会,推迟一段时间有什么不可以?其实,学生也可以在作文中避开自己的短板。非要叫学生描写人的神态,是不是真的有客观评价的标准?学生写出的可能跟你想象的完全不相符,那是不是就不“达标”?我看不一定。
教科书的“能力序列”,是参照;过于强调“序列”,胶柱鼓瑟,教学就“死”了。中学教学更是这样。我们中国人喜欢以吃饭为喻,宴席上菜,是有固定顺序的:先要上一组冷盘,其次上热炒,然后上主菜,最后上汤羹及其他,前后次序不能乱。其实,没有谁能吃下那么多菜,即使到了高三,那道作文宴席序列才走了一半,哪里能上齐!谁都厌倦繁文缛节。小朋友上桌子吃饭,你观察他先吃哪一口,先吃素菜,还是先吃荤菜;先喝汤,还是先吃一口饭;一大口,还是一小口,有很多不同。要求小朋友按同一种顺序吃饭,你看他烦不烦!他只要根据自己需要,把饭吃好了,很健康,讲卫生,不浪费,有很好的习惯,我觉得就很好。作文教学,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清简自由?
学生的学习会有很多“意外”。学生的知识能力,有时不需要老师教。我清楚地记得,小学四年级暑假,我读了很多小说,这之后上作文课,有时就不太认真听了。因为我从阅读中知道了很多好玩的故事,我不得不琢磨品味。我不是为了上课不听才去看小说的,我有比较多的时间去想自己的事情——有趣的事。老师发现你开小差了,也发现你的阅读和作文能力一点儿不比别人差,如果他是个有经验的人,就会知道你还有其他学习途径,知道你在课外也在学习语文。后来我自己当了老师,也注意到一些学生有些特别:讲一篇比较枯燥的说明文,学生在那儿微笑着看着老师——老师由此可能产生错误判断,你看,我上这么枯燥的课文,学生都这么快乐——其实,他正在想自己开心的事呢。一个学生在课堂思想开小差,也许表明他有想象力,未必是一件坏事。我倒是觉得,上课非常紧张严肃的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学生,往往很平庸,或者学力不足。老师们也反思一下自己——你去听一个报告,听了两个小时,真的全部时间都是“注意力高度集中”吗?我不相信。也许是这个人思维水平差得不得了,或者是没有批判性思维,很迷信那个讲座者。正常情况下,听到有兴趣的地方,听到特别的信息,马上就会走神。为什么?人开始延伸、想象、联想、调动记忆、比较,等等,对不对?这些思维在唤醒记忆,也在思考并发展。怎么可能不走神?小朋友持续注意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5分钟(许多人可能达不到)。你要他这节课精神高度集中,他高度集中了,请问,下一节数学课,他怎么办!他是人,不是机器。课外阅读多了以后,学生上课分神了,不要多管他,他没妨碍别人。只要他有创造,只要他的作文有点新意,选材有自己的眼光,表达一些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就很好。所以,老师们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序列,也可以参照大致标准,但是无论如何不要死守教条。
我教过的许多学生作文写得好,我认为不是我教的。他们在小学和初中,一定遇上了有智慧的老师,他们的课外语文学习一定很丰富,阅读和思考的“底子”扎实。我教这些学生时,只不过没有限制他们,让他们继续自由地写而已。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