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05-30宁晓云张红娣焦珊珊

健康之家 2022年1期
关键词:压力性损伤PDCA循环

宁晓云 张红娣 焦珊珊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PDCA循环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压力性損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PDCA循环;终末期肿瘤;压力性损伤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饮食结构的改变、老龄化加剧等因素,肿瘤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终末期肿瘤患者不仅承受较大的生理疼痛、心理压力,同时还以导致多种并发症发生[1]。该阶段患者多需要长期卧床,出现压力性损伤并发症的情况较多,该并发症发生在骨隆突处、皮下软组织发生局部损伤,一旦发生压力性损伤,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严重时还可导致感染、败血症等,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同时也增加了护理难度[2~3]。PDCA循环护理管理理念为一种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模式,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阶段的不断循环,不断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制定更优质的计划,让护理更具有科学化、标准化和全面化,不断提高护理效果。本研究将PDCA循环应用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管理中,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61.25±2.57)。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61.15±2.39)。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模式,具体如下:

(1)计划阶段。整理以往终末期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寻找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例如,终末期肿瘤患者内心比较焦虑、悲观,对临床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较差;护理人员对压力性损伤的防范意识较差,宣教工作不到位,护理不到位、不规范;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局部长期受到压迫[4~5];皮肤和床单、衣物之间发生摩擦,出汗、大小便失禁时未及时更换衣服,皮肤受潮湿、摩擦等刺激;机体消耗较大,营养不良,皮下脂肪减少,局部骨隆突处和皮肤的挤压力较大,缺少脂肪保护。根据这些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2)实施阶段。成立压力性损伤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责任护士,由护士长作为小组组长,组织学员学习关于压力性损伤的正确处理和预防原则、压力性损伤风险因素评估等[6];护理人员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确保每班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目前情况,让皮肤护理得到有效延续;对出现压力性损伤患者,及时进行上报,结合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给予不同程度的护理措施,如使用减压贴、气垫床等,减轻患者皮肤损伤;将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当作考核内容之一[7]。

(3)检查阶段。组织责任护士每日对终末期肿瘤患者的发生压力性损伤风险进行评估,检查压力性损伤的记录情况,护士长询问责任护士患者预防压力性损伤措施,了解责任护士的操作情况,检查护理人员是否正确履行职责。每次检查后,要组织小组召开会议,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制定改进措施,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加大终末期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防范和护理力度[8]。

(4)处理阶段。对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制定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不断提高护理水平,未解决的问题进入新的一轮PDCA循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压力性损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是指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皮肤溃烂、坏死等症状,为临床常见的并发症。目前认为,压力性损伤多和皮肤长期受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营养不良、潮湿等因素有关[9]。压力性损伤主要发生于长期卧床患者中,让患者在疾病中受到二次创伤,同时增加医疗费用,并易导致感染发生,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增加医疗纠纷发生率。终末期肿瘤患者身体状态较差,需要长期卧床,加上患者多存在营养不良情况,使皮肤与骨突之间没有缓冲,导致皮肤受损。在以往终末期肿瘤的护理中,多注重患者的肿瘤病症,往往忽略其他危险因素,在皮肤管理上存在缺陷,增加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浪费医疗资源。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护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并易导致医疗纠纷发生[10~13]。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护理要求越来越高,护理模式得到了显著改进,护理管理措施也逐渐被加强。PDCA循环模式为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的四个阶段来提高护理质量。在终末期肿瘤患者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计划阶段是通过对我院以往终末期肿瘤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情况进行分析和整理,查阅资料来掌握导致压力性损伤的因素,找出主要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整改目标。实施阶段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按照制定的目标来制定规章制度、护理流程,让护理人员能够有据可依,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确保计划的有序实施。检查阶段对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治疗效果等进行评估和追踪,具体统计出每周、每月出现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并总结发生因素。在处理阶段,通过检查阶段的结果,了解护理方案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或整改护理管理措施,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PDCA循环管理中,通过一次循环发现护理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吸取经验、教训,在下一个循环中进行整改和完善,持续解决问题,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本结果显示,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一种不断进步、不断更新的管理措施,通过循环管理,不断吸取经验,完善不足,并在持续循环中改进,提高护理管理效果,同时降低终末期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痛苦,避免浪费医疗资源。

参考文献

[1]李汝新,李风玲,王风云,等.PDCA在改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护理病案数据质量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7):1097-1101.

[2]邱良枝,李玲,梁明娟,等.持续质量改进对降低住院患者院内压力性损伤的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4).589-593.

[3]范丽辉,石健,赵翠翠.改良Waterlow 压疮风险评估表在ICU 患者压疮评估中信度及效度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36).49-49,50.

[4]范敏.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护理效果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5).845-847.

[5]罗娟,谭洁,李彬.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医养结合护理中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8(23).2901-2903.

[6]金捷,任媛芳,卞文霞.老年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影响因素分析及其与自我忽视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33):4311-4314.

[7]郭金凤,方娥仙,母丽霞,等.PDCA循环在肿瘤压疮高风险患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5).143-145.

[8]宗凤,杨天琦.在对压疮高危患者进行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管理法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8(14):278-279.

[9]何瑞仙,聂红霞,何昕,等.PDCA循環模式在肿瘤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7(12).929-931.

[10]刘丽媛.PDCA循环在住院患者压疮预防质量管理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172,178.

[11]谢宁,邱璇茜,李子申,等.PDCA循环管理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患者应激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8(11):1714-1716.

[12]孙良红.PICC置管日常维护考核评价法对提高护士规范维护执行率的作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8):19-20,41.

[13]田恋超,代娟,张丽莉.研究指标监测在院内压力性损伤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31):154,180.

猜你喜欢

压力性损伤PDCA循环
液体敷料预防侧卧位手术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的效果
自制水袋对ICU危重病人的骶尾部压力性损伤的效果
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
预防性护理对神经外科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分析
Braden评分量表在神经内科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及护理中的应用
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和护理管理
督导制下PDCA循环的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PDCA循环应用于
PDCA循环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实际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