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超声诊断及临床鉴别价值
2022-05-30田帅南
田帅南
摘要:目的 探究浆细胞性乳腺炎超声诊断及其临床鉴别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84例女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n=44)与对照组(n=40)。对照组行X线钼靶检查,试验组行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后诊断结果的准确率、漏诊率以及诊断效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显著低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漏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诊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浆细胞乳腺炎鉴别诊断的过程中,采用超声检查方式,可以快速得到诊断结果,帮助患者及时救治,该检查方式还具备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超声诊断;临床鉴别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女性疾病,临床中较为常见,又叫导管周围乳腺炎[1]。浆细胞乳腺炎的临床表现包括乳房疼痛、乳房肿块、溢液等。在诊断的过程中常会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需要使用对应的辅助检查手段,对疾病进行诊断,及时控制患者病情发展,减轻患者临床病痛感与不适感,帮助尽快恢复健康。针对浆细胞乳腺炎的治疗方式主要以手术为主,但在术前还需要对患处进行定位及病情程度等情况的了解,这样才可顺利开展手术。本文针对浆细胞乳腺炎的诊断及临床鉴别采用超声检查方式,详细报告内容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84例女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n=44)与对照组(n=40),对照组:年龄为39~59岁,平均年龄(46.45±2.45)岁;身高在154~172 cm之间,平均身高(165.89±1.56)cm;学历情况:高中以下学历13例,专科学历16例,本科以上学历11例;病程时间在2~6个月之间,平均病程时间(3.24±1.02)个月。试验组:年龄为38~60岁,平均年龄(47.21±2.10)岁;身高在156~174cm之间,平均身高(162.25±1.26)cm;学历情况:高中以下学历14例,专科学历19例,本科以上学历11例;病程时间在2~6个月之间,平均病程时间(3.72±1.43)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浆细胞乳腺炎均以病理结果确诊为准。
纳入标准:知晓并同意参加本次实验研究;不联合其他乳腺疾病;心肺功能正常;不是药物易过敏体质;不具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排除标准:存在心理疾病;不具有表达能力;联合其他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一般资料不全;乳腺做过其他手术。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钼靶检查方式。观察患者病灶情况。详细过程如下:患者在检查前去除上身全部衣物,使两乳房充分暴露,并按照影像技师的指导下变换检查体位,以便获取清洗的检查图像;检查完成后,需要等待2 h或2 h以上的时间取出临床诊断结果。
试验组患者行超声检查。超声机器型号为飞利浦EPIQ5,超声探头选用5~10 MHz的高频线阵探头。在对患者进行检查前,需嘱咐患者要将上身衣物去除,确保两乳房充分暴露。患者平躺至检查床上,头侧位于检查人员近端,患者双手举过头顶,两侧腋窝也需要充分暴露。检查过程如下:检查人员首先按照顺时针方向全面扫查患者双侧乳房,并针对回声异常的组织或肿块进行重点检测与扫查,观察异常回声区域的包块大小、形态、血供、边缘等情况,最为重要的是要注意扫查两侧腋窝,观察两侧是否出现淋巴结肿大的情况。检查人员会将患者肿块进行一一描述后,得出临床诊断结果,为患者的病情控制提供方向。检查结果在检查完成后便可获取。在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时可分为两种诊断类型,(1)实性包块:声像图表现为病灶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且边界欠清晰,呈扁平状,纵横比小于1。还可以观察是否存在与乳头或其他部位出现黏连与周围导管扩张以及透声情况。利用超声机器测量异常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以及阻力指数。(2)囊性包块:此类浆细胞乳腺炎病灶形态规则,呈囊性结构,且囊壁较厚,囊内浑浊,透声差,后方存在回声增强,CDFI血流不丰富。但在鉴别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依靠其回声表现,还要将病灶部位、患者病史、临床症状等联合起来,与其他描述相似的疾病进行鉴别。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检查方式对浆细胞性乳腺炎进行鉴别与诊断,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的检查效率、检查结果准确率、检查结果漏诊率。(1)检查效率主要以对比患者检查时间与诊断时间长短为主。(2)检查结构的准确率=检查结果准确人数/总人数×100%。(3)检查结构的漏诊率=检查结果漏诊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據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的准确率
试验组患者检查结果的准确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对比试验组患者检查结果的漏诊率
试验组患者检查结果的漏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的检查效率
试验组患者的诊断时间及检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结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因乳腺导管扩张而形成的一种良性疾病,病程较长,病变复杂多变,常会在乳晕下方出现肿块或出现乳头溢液,导致该疾病形成的原因目前推测是因乳腺导管排泄障碍、血液中激素水平异常、细菌感染而引起乳腺导管的异常扩张。
在鉴别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过程中,很多乳腺疾病与其超声表现较为相似,注意区别,避免造成误诊。例如乳腺囊性增生症,临床表现为腺体层增厚,结构紊乱、回声不均,同时存在数个大小不同的囊性包块,在月经周期的过程中存在乳房胀痛。而浆细胞性乳腺炎超声表现腺体无明显增厚,腺体结构清晰,其内部回声均匀,一般不会伴有月经期乳房胀痛。与急性乳腺炎鉴别,二者均为实性或混合型包块,可能形成囊肿,严重时可形成瘘管。急性乳腺炎好发于哺乳期的产妇,而浆细胞性乳腺炎好发于中年女性。急性乳腺炎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而浆细胞性乳腺炎抗生素治疗无效。此外,浆细胞性乳腺炎形成的病灶内常有丰富的血流信号,而急性乳腺炎一般不具有。与乳腺纤维瘤的超声鉴别,浆细胞性乳腺炎病灶边界多为不清,且形态不规则,无明显包膜,内部回声不均,可见一些条索状或片状、点状的强回声,周边回声减低,导管扩张明显。而纤维腺瘤存在明显的包膜,其内部回声均匀,边界清晰,形态剁成椭圆形,纵横比小于1,存在侧方声影,导管无明显扩张。与乳腺导管乳头状瘤的鉴别中,浆细胞性乳腺炎会出现数条导管同时扩张,且部分导管管壁增厚,导管内部透声较差时,会出现一些星点状的强回声,内部没有实性回声。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导管扩张,一般是一根导管呈囊性扩张,内部透声良,可见实性物质呈低回声,内部可见血流信号。与乳腺结核的超声表现存在较多相似之处,需要联合患者病史进行鉴别诊断,必要时可采用病理活检方式对二者进行鉴别。早期乳腺结核的超声表现为低回声团块,可进行鉴别。当形成脓肿时,会出现红肿热痛等临床表现。与乳腺囊肿鉴别,乳腺囊肿边界清、形态规则、侧方伴声影,囊肿后方回声增强。
在临床中每种乳腺疾病都有不同或相同的超声声像图表现,需要检查人员对其进行疾病划分。在行超声检查过程中,诊断医生会直接获取患处图像信息,针对肿物进行多角度扫查,从而了解肿物的生长形态。而采用钼靶检查方式,需要在操作技师的指导下进行拍片,并且每个体位都有具体要求,不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拍片结束后技师需要将图像处理完成后再将图片传输给诊断医生,诊断医生根据病灶形态、密度、大小等声像图表现,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过程涉及环节多于超声诊断过程,延长诊断时间,对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均会造成一定影响。浆细胞性乳腺炎最佳的诊断方式为病理检查,可以明确属于何种病因导致浆细胞性乳腺炎形成。患者一般多在具有临床症状时前来就诊,超声检查方式简单、无创、可重复强,在常规检查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可以通过超声动态引导进行活检穿刺,精准获取病理样本。
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以及诊断效率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漏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超声检查可通过高频探头直接获取图像,并且可根据肿物形态切面随意切换,从而加强对肿物大小及形态的了解,对诊断结果提供重要支持。同时,利用超声机器可以了解肿块内部血流情况,有助与其他乳腺疾病进行鉴别。而钼靶因体位要求,对肿块的大小及形态获取远低于超声声像图,因此在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时超声检查得出的结果参考价值相对较高,但在诊断乳腺癌等乳腺疾病时,钼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此外,进行钼靶检查过程中,患者会有强烈的临床不适感,若挤压过于严重时,也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溢液增多,所以在临床中浆细胞性乳腺炎首先的检查方式多为超声检查。超声检查还可以对患者扩张的管壁、肿块大小等数值进行测量,观察患者腋下淋巴结,淋巴结的形态及大小,在临床中具有極高的参考价值。利用超声检查获取更多的肿块信息,明确诊断结果,便于与其他疾病鉴别,可以尽快对患者病情进行干预,避免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更严重的损伤。浆细胞性乳腺炎发展的不同阶段,超声声像图也有所区别。当发展至较为明显的炎症表现时,其内部回声增强、透声差等超声表现,与其他乳腺疾病也较易区分。
综上所述,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超声声像图具有显著特点,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时,需要联合患者病史或其他检查结果,对患者疾病进行综合诊断,从而增强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利用超声检查方式检查浆细胞性乳腺炎,显著优于钼靶检查方式,并且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检查准确率,以及较低的漏诊率,同时诊断效率也高于其他检查方式,在临床被广泛认可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茹芳,郑天娇,梁莉,等.常规超声联合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1,37(3):26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