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语文中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探究

2022-05-30黄倩陈媛媛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大学语文意义

黄倩 陈媛媛

内容摘要:中国古代文学是古代文化的精髓,是古代文化的优秀遗产,也是历史各阶段思想内涵的精华。高校开设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提升其鉴赏能力、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还能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与其他课程不同,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与其他科目比相对稳定,这也是其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长期变化甚微的原因。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加与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特点强调精神建设,脱离实际和效用存在一定的冲突。学生学习兴趣低迷,忽视古代文学的学习,使得教学工作陷入困境。为此,各高校要从新的角度审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深化其相关性,推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进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寻找有效解决办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高品质和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大学语文 古代文学 意义 教学方法

古代文学色彩浓重,不少名人借助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思想和观念,为此,其文学作品表达着强烈的爱国精神。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可以借助古代文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并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师应建议学生选择适合阅读的古代文学作品,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文化知识,运用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在中国文明的五千年历史中,藏书便有数千万册,我国文化广博深奥,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珍宝,作品内容丰富,感情饱满。另一方面,古代文学源远流长,从秦到清,我国文学作品种类丰富,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历史哲学,从诗到歌,文学作品数量大,类型多样,并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描绘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古代文学作品在我国历史上的意义非凡,大学课堂的古代文学课程要充分展示古代文化的作用和价值。

一.大学语文教学中古代文学的价值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爱国主义是一种非常神圣而深沉的感情,没有国家就没有个人的存在,只有心中有过=国,才能更好的热爱自己,热爱世界。在比如历史学家司马迁忠于国家,班固为国家而战,王昌龄之心与李白之赤子、杜甫之勇与忠诚、顾氏之责任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觉民之正气“为天下人谋永福”。伟大作家鲁迅曾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进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应该学习爱国诗人屈原、杜甫、岳飞、文天祥等人的篇章,深入了解其爱国思想和情感,了解这些爱国人物的事迹,树立正确的观念。

2.塑造学生理想的人格品质。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有丰富的个人文化、社会美德和自我完善精神,这些都是中华儿女的立身之本。在我国先秦时代,孔子曾说:“见义不为,无勇也。”而其“敏于行而讷于言”的诚实是永远的信念。庄子穷尽一生只为精神自由,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阐述了人民对于国家的作用,同时也证明人民的地位之大。陶渊明的悠然自得精神洗涤着人们内心世界,孟郊的孝道感染着一代又一代子孙。文学传播着揭示人类心理和精神过程的特殊信息内容,加深对心灵、感情、思想的理解,领略万千风情,更好地理解和理解他人。

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中国古代文人无论是对山河还是鸟类、动物、昆虫都非常感兴趣,并注重观察,从而创作出独特的有艺术特点的经典文章。而学习欣赏此类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锻炼学生的情感意志。如杜甫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来描写春,李商隐在描写夏风时有“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来写夏风,王维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秋,柳宗元用“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绘冬季雪景。教学中要以审美趣味和古代文学作品的价值为出发点,有利于掌握作品审美情趣的把握,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塑造良好的价值态度。

二.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对策研究

1.深化课程改革,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高校的课程与中小学课程不同,高校课程安排应更加合理,教学内容全面且易于学生理解。所以,高校首要目标应是深化课程改革,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高校应加强素质教育理念的实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教师要重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见解,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引领学生主动体会其中的内涵,增强审美意识,培养文学素养。以《西厢记》的课堂教学为例,由于时代进步,爱情观求偶观已经改变,古人陈旧的爱情观念不能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学生往往会认为湖人思想腐朽且脱离实际,所以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授课前,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其查找作品的历史背景,充分了解作品中的审美因素和古人的光辉智慧。其次,古代文学课程内容包罗广阔、内容丰富,高校要增加相应课程,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合理利用學生课外时间,进行课前指导和做好答疑解惑工作。现代信息教育已经普及,信息化教育让学习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借助学习交流小组、网络论坛等,加强古代文学知识的渗透。这不仅能有效地解决课堂教学资源有限的问题,而且能使教师了解学生的课外学习情况,改进教学工作。

2.建设师资队伍,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占主导地位,虽然易于教师把握掌握教学进度,控制课堂节奏以及知识的传授,但是却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主导权相对较弱。因此,大学应完善教师选拔机制、奖罚机制,为古代文学教师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整体素质。老师也应该给自身设定更高的标准,不仅要努力提高专业素养,还要积极学习新技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有效地追求教学目标。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加快教学模式创新,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个体需求来促进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必强调字词解释的重要性,但应在课堂上对作品进行鉴赏和评价,引导学生发挥审美意识,体会到古代文学中文人所表达的丰富情感。比如,在学习《子虚赋上林赋》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剧本编排演出,身临其境的体会汉朝统一为作者带来的自豪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发的体会文章的丰富内涵,理解意识形态,激发爱国热情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3.打破教材局限,促进古代文学延伸

古代文学中富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大量的文学典籍有利于系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把握历史特征,学习文言知识,学生的知识结构会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渐系统化和整体化。古典文学的讲解,应从作品出发,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相关内容的拓展学习,深刻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了解文人创作文学作品的时代特征。例如,大学语文课本中有《敕勒歌》和《木兰诗》两篇课文,均为北朝民歌,是北朝民谣的经典作品。而在北朝,虽然民歌的数量相对很少,但民歌中北方美丽的山和江,游牧民的生活等内容丰富,如强调了北部民族的英雄性质和舞蹈精神的作品;反映北方战争和人们痛苦生活的作品;反映爱情和婚姻的作品。《折杨柳歌辞》是爱情类的文学作品,在学习本篇时,教师可以选取适量文章让学生品读,并从中体会情人间离别时的情感。在古代,折杨柳是一种送别的习俗,对于唐朝的文化习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古代文学的赏析,可以理解古代文学和近代文学的变化和联系,吸引学生对不断学习探讨,切实感受其文学价值。

4.丰富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育方式的变化,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学习古代文学需要积累大量的文学知识、基础知识和背景知识,假使在大学课堂采用中学的教学模式,这不仅会消耗很多时间和精力,还降低了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在大学的古代文学课程中,可以使用微型课程、视频等教学方法,将文本内容直接显示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大学《搜神记》这篇课文的学习,教师可以制作与作品类型等与之相对应的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上展示作品的作者及作者生平、作品创作背景、作品体裁。摘录作品中值得鉴赏的神话故事和民间故事,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品味不同故事中想要表达的不同的观点,一些民间故事暴露了统治阶级的恶行,同时也有对劳动人民的称,其中一些爱情故事,展示了封建传统中的年轻男性和女性对封建伦理的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的追求,这些故事对当代的文学发展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例如,学习《搜神记》时,教师可以搜集与此有关的影视作品,如干将莫邪》、《嫦娥奔月》等并在课堂播放,播放结束后,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已有知识经验阐发对作品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使得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现代,很多古代文学作品被拍成了影视剧作品,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播放有关话剧、电影、纪录片、电视剧片段等形式,开展班级探讨活动,动员激发学生们的热情和创意,激发学生自我效能,乐于逐步挖掘古代中国文学的价值。

5.新科技与古代文学教学手段的提升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指出,新文科“要展示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交叉融合产生的新变化”。文科课堂要重视新技术、新平台的应用,古代文学课堂也不例外。在课堂借助多媒体平台,播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和图片,会给课堂注入生命,让学习内容跃然纸上,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好方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方法不应该停止,而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对于古代文学的教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化教学。

首先,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与其教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如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今,网络资源大多是免费的且内容丰富多样,还有网站提供电子资源比如《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香港、台湾某些高校的图书馆网站也提供了一些古籍信息。香港和台湾的大学图书馆网站也提供古书相关信息。因此,为了搜索信息丰富学习资源,首先要让学生们明确有用的网络资源并掌握搜索和使用的方法,以便更好的研究和学习。

第二,微信时代的教学手段。智能黑板,远程教育,mooc等新的教学方法正在被应用。互联网逐步发展,微信成为了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除了日常的通信、购物功能,微信的直播、调查问卷、群组、共享资源等功能也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新手段。如学生可以借助直播功能与教育专家连线,听专家对文学作品独特的见解,同时学生还可以与专家互动,产生强烈的学术火花。教师可以在微信群组里展示当地剧团表《西厢记》的图片、视频,在艺人直播时进行观看,欣赏艺术家的“唱念做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加强古代文学模拟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教学往往是理科教学常用到的方式,但是文科教学也可以进行借鉴,学生在古代文学模拟实验室,身临其境的学习。现如今已有此类实验室,“山水诗之意境体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被正式认定为教授虚拟模拟体验的卓越性国家课程,是全国首批实验教学项目,该课程以我国古代文人如谢灵运、孟浩然等作为特定角色,将江心屿等地纳入课程地标,通过虚拟模拟技术手段,渲染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充满艺术设计的虚拟模拟环境中学习经典的古文,享受独立自主的学习过程,系统掌握知识,实现课堂目标。南开大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利用3年时间自行开发了“中华诗教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中心负责人涂俊教授表示,虚拟投入型环境可以刺激学生的感情和审美经验,动员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我们希望在这一实验手段的帮助下,诗歌朗诵能够回到教育系统,让学生获得新的朗诵体验、古诗体验,深入理解诗人。这表明了建设古代文学教育模拟研究室的可行性,有必要认真研究其细节。

为了培养应用力、实践力、综合力人才,大学的中国文学教育要深化改革,而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高校要注重教育实践的作用,中国文学教育教学不仅要注重创新教育理论,还应将其与实用的教育实践的高度整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当引领者而非指导者的作用,制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探索教授中国文学的有效方法,促进古代中国文学的理论和实践教育,促进其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汪孔丰.民俗学视角下的古代文学教学刍议[J].荊楚理工学院学报,2018,33(1):69-72,82.

[2]葛恒刚.翻转课堂与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4(2):147-154.

[3]李建武.文学经典意识和现代型思想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新探[J].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32(7):91-97.

[4]梁建蕊.民办本科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探讨[J].文学教育(上),2017(11):55-57.

[5]王小舒.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的两点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6(8):58-60.

[6]于东新,张小侠.基于中国数字大学城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教改实践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6,4(4):80-83,93.

[7]张宪华.论古代文学的教学方法与实践——评《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精解》[J].新闻与写作,2016(10):137.

[8]章会垠.以现代人文精神提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顶层设计”的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15,17(06):115~118,121.

[9]龙剑梅.大学课堂教学的对话策略——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2010(04):56~59.

[10]顾伟列.文学解读的世界性——以中国古代文学的国外传播和研究为例[J].文艺理论研究,2015(02):32~35,43.

(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大学语文意义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一件有意义的事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有意义的一天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生之意义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分析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