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当代书法艺术的书写内容创新

2022-05-30陈诗静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内容创新创新路径

陈诗静

内容摘要:中国书法史不仅是书写形式的创新发展史,同时也是书写内容的创新发展史。书法艺术书写形式的创新与书写内容的创新一直是同步的,当今书法艺术必须在书写内容上有所创新,才能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丰富的当代文化积淀,留下当今的文化痕迹。当今书法艺术要走出新路,必须在书写内容创新方面与时俱进、紧随时代;而书写内容创新的具体路径,则可从新诗新词新文的书写、自作诗文及信札酬答的书写、倡导书法艺术的简体字书写和举办突出书写内容的专题展等方面入手,以达当代书法艺术书写内容创新之目的。

关键词:当代书法艺术 书写内容 内容创新 创新路径

中国书法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发展历程,逐步形成了如今分类为篆、隶、草、楷、行五体的独特的造型艺术。也许正是因为书法艺术的特点更多地表现为造型艺术,所以不论是书法史还是书法界,一直以来都似乎有一个盲区,就是往往只注重研究探讨书法艺术的书写形式,而对书写内容则仅仅是作为书的载体和对象,很容易被人忽略。由此书法艺术的书写形式和书写内容,似乎就此成了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从古至今鲜有人研究并探讨书法艺术书写内容的衍变发展过程,更罔论书写内容在书法艺术创新发展过程中的独特位置了。笔者认为,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的创新发展,不能忽略书写形式与书写内容如何融合统一的问题,它关乎能否真正把“笔墨当随时代”的口号落到实处,能否真正使书法走向大众成为“日常书写”,能否在新时代真正开辟书法艺术的创新之路。本文拟就这一课题作些初步探讨。

一.中国书法艺术的书写内容创新是书法艺术历史发展之必然

回顾上文所述四点,其实正好说明了书法艺术的书写内容创新是书法艺术历史发展之必然的四点理由:

一是因为书法艺术书写内容的变化与创新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丰厚文化积淀,这也是当今时代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要求,所以当今书法也应在书写内容上有所创新,以留下当今的文化痕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在书法领域,很大程度上是靠它的书写内容来实现的。中国的书法艺术与中华民族精神已融成一体,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孕育了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书法艺术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铸就了其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每一时代的书法艺术不仅是那个时代书法文化的线条表征,而且承载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并且在那个时代相应地发挥着其应有的文化价值。书法艺术之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精神理念层面,精神理念之文化价值的直接表现就是书法艺术的时代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主流书法艺术都会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现在许多书法作品动辄便是古诗古文古言,没有时代气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书法作品的感染力。因此,书法作品的书写内容必须创新,不能一味从故纸堆里找内容,而应当多写与当今时代、当代人相关相知的内容,从而使当代书法艺术做到既有审美功能,又有教育功能,还能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思。“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摈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笔者观当今书法界之现象,有时往往有种杞人之忧,再过若干年后,我们后来的书法研究者看今天书家的作品,会不会连是何朝代人写于何时都无法弄清?书写内容创新在当今书法艺术创新领域的缺位,实在是太不应该的。因为按理说当今时代应该是在书写内容上革新创作的最活跃时期,新诗新文新言层出不穷,书写内容的选择有着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当代书家负有传承当今文化以延续后代的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我们没有丁点理由只顾复制《兰亭序》而不去进行书写内容的创新。倘若一部当代书法史将来成了历代书法作品复制史,若果如此,那只能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大悲哀大倒退了。

二是因为书法艺术书写内容的创新是随着时代变迁及发展而不断衍变形成的,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名作都是当朝时代之反映,所以当今书法要走出新路,必须在书写内容创新方面与时俱进、紧随时代。书法艺术只有坚持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不断地创新,不断地随着时代变迁及发展从生活中吸取生命的营养,不断地发现新的创作领域、新的创作题材,才能产生新的創作灵感,产生新的上好作品,从而推动书法艺术真正的创新与繁荣。明末清初画家石涛提出“笔墨当随时代”的口号,当今书法界有识之士则更进一步提出“笔墨当领时代”(李屹语)。当前中国书法艺术正处在时代的巨大变革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大文化背景的变迁,书法艺术的创新思潮特征在新时代不断显现。因此书法作品必须要反映时代特征、时代精神,而书写内容是书法作者人格魅力自然显现,也应是时代的文化环境、文化背景的必然反映,因为它最能直接地体现一个时代的文化时尚和时代精神。“笔墨当领时代”的口号也是有根据的,因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作为最能体现时代风貌、时代精神的书写内容,自然必须与时俱进,紧随时代,大胆创新,才能承担起引领时代之重任。

三是因为书法艺术书写内容的创新有益于书家个人性情的发挥,这为书法艺术在今天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古人有“书如其人”观,“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一幅成功的书艺作品,应该是书法家思想境界、生活阅历、知识结构和艺术修养的总和。因为各种科学文化和艺术之间,是彼此相通的,是互为渗透、相互作用的。书法作品是书法家综合素质的体现。书法家须具有多种文化艺术造诣和修养,须通书理,精诗词,善绘画,谙文章。书理可以启其灵性,诗词可以发其情致,绘画可以舒其章法,文章可以养其气韵,书法家必须使自己具有高尚的风格、广泛的艺术修养、丰富的知识积累、宽广的眼界和胸怀。只有在这个意义上的创新,才能使自己的书艺作品具有更美的意境、气势和韵味。书法创作成就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文化艺术修养的深浅。书法艺术提高的背后是艺术家修为的提高。古代书法名家多为文学大家,有着深厚的文化修养,古代名帖多是书法家依托自己深厚的文化修养恣情书写的,所以才能书写出传世的书法佳作。而当今书法艺术书写内容的创新,则为书法家个人性情的发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他们尽可以在不断提高自身修为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中国精神”这一当今社会主义文艺之灵魂,在这广阔天地里抒发性情、恣意笔墨、忘情书写,从而走出一条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创新发展之路。

二.当代中国书法艺术书写内容创新的具体路径

《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2015年10月3日)指出,文艺工作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国梦为时代主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创新为动力,以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遵循这一指导思想,探索当代中国书法艺术之书写内容创新的具体路径,似应有以下几点:

一是以新诗新词新文为书写内容。新诗新词新文不同于旧体诗词及文赋,在当今书法领域之所以迟迟未发生这一变革,并不是没有原因的。比如新诗入书之章法布局乃是个大问题,长期养成的对毛笔书写文言的心理定势很难摆脱,再加上还有标点符号之累赘,如此等等。但是让书法回归实用,将新诗新词新文引入当今书法创作,推动新一轮书法创作之变革,无疑对当今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因为这会使书法创作无论从形式到内容,从此进入一个里程碑式的崭新时代。书法的抒情性、欣赏性、实用性、时代性将会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能够用毛笔书写新诗,甚至直接进行新诗创作,并形成为一种习惯沿续下来,就保存了一条书法创作与文学创作直接互动的通道,使书法与精神个体当下的生命律动之间形成共振存在着可能。书写的文字内容替换成新诗,与古典的书法意境拉开一定的距离,不仅使现代人们对书法的阅读感到亲近,而且使许多现代人特有的如:孤独、焦虑等情绪有可能影响到书家书写时心境,进而有可能寻找一种适当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像在新旧文化之间架起了一道直接沟通的桥梁。从这里既可以通向古老的中华文化最幽深、精微处的精神、韵味、气息等;也可以到达当下中国文化的最前沿部分(即由现代汉语浓缩与凝聚而成的新诗),从而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就书法而言,有了一个新的由技术上升为艺术的阶梯与通道;对新诗创作而言,在毛笔书写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地会向简约、流畅、充满韵味、追求意境等具有中华文化的独特气质方向靠拢。古人云,书本诗余,他们将书法视作诗之后的余事,他们更关注诗。其实古人所说这个诗的意思已经超出我们通常所说的“诗歌”的意思,是思想。诗歌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书法是书写思想内容的工具。因此,我们理应在强调书法形式创新的同时,倡导书写内容的创新,当代书法家理应更多地关注学问和修养,关注时代脉搏,在完成书法技巧的同时,更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总之,由现代汉语实践所浓缩与凝聚的,具有独特气质与韵味的文字流(新诗等)将成为注入现代书法的一股活水。如果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从现在做起,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就能使书法艺术的存在状态发生重大的改变。

二是以自作诗文及信札酬答为书写内容。书法与诗词同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具有强大、深邃的审美感染力。当代书法艺术的空前普及,使得诗词在书法作品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且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关注。书法创新必须加强文化修养,有历史责任感的艺术家包括我们广大书法爱好者,之所以要学好书法,决非为了竞技书法,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是要养成我们高雅的品位和人文情怀,这才是最根本的。如果以这种立意来学习书法,就能使得学书具有很高雅的品位、意境和精神内涵。这就要求我们的书家要以自作诗文酬答为书写内容,自我调节知识结构,使自己逐渐具备这些知识和修养,从而发挥最大的创作能动性,创作出更高水平的书艺佳作。古人的自作诗文信札酬答,在魏晋南北朝时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从唐代始赠送酬答类诗歌吸收了赋、书等文体,近乎无所不写,但也基本没有超出春秋时“赋诗言志”的范围,表示赞美、劝勉、友好、怀念、祝贺、哀悼仍是主要的内容。初唐宫体诗中的大量这类作品,正是以它表现出来的礼的伦理精神而盛行于初唐诗坛。我们当代的中华诗词协会作为民间艺术群团隶属于中国作协,其爱好者一如书法艺术之盛,诗词之乡遍布各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书法家应当与诗词家多交朋友,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同时倡导信札酬答书写。当今书法界及中书协诸理事近年来一直倡导此举,并在中央电视台书法频道列出专栏展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有必要在整个书法界大力倡导,使以自作诗文信札酬答为书写内容成为书法界书写内容之常态。

三是倡导书法艺术的简体字书写。沈尹默先生早就说过,“从书法艺术发展的规律来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结合实用,因此,我认为书法艺术家没有理由拒绝简化字,而要拍手欢迎它,努力推行,钻研而且加以美化。”然而时至今日,简化字书法仍然举步维艰。新中国的简化字改革在排版上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方式,在字形书写的书法表现上的确有它的局限性;加之简体字因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将文字进行无性割裂,这对意境造成一定程度破坏,这在书法审美习惯上更是一种挑战。其实,纵观中国书法史,汉字书体的每一次变革也都是一种颠覆性的变革。当代简化字进入书法领域,将会是对当代书法创新的一种促进,当唤起大家投身与时代同步的书法创作热情。试想精彩纷呈的当代简化字书法的出现,必然会使当代书法充满着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历史进入到更开明、更开放的现代社会,我们的书法家理当更有空间去发挥、去表达自我,把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痕迹和特质融入到书法中去。书法一定不能脱离汉字,书法的改革与创新必须要与汉字的改革与创新步调一致。当代书法家在创作过程中,也必须要尝试写当代汉字,这样才能让后世认识并承认当代书法的艺术作品。书法家书写规范化的标准汉字,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我们的简化字,又称简体字。一般是以国务院历次公布的简化字表为范本的国家标准。用好国家规范的语言文字,其实也是我们每位当代书家的历史使命。2013年1月18日,国家教育部专门印发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文件,该文件着重强调了中小学生书法课和书法用字规范等问题。书法家是以写字为业的,我们每位书法人都要从自己做起,自当担负起倡导书写简体字书法的历史责任,而不能在泥古不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四是举办突出书写内容的专题展。近些年来书法界有识之士及中书协均频频发声,大力倡导并举办突出书写内容的专题书法展,对书法交流和繁荣、书写内容的创新起到了积极作用。如陆续举办的一些纪念性质的完全突出书写内容的与时俱进的书法展,书法名家以信札酬答、自作诗文为书写内容的专题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先生完成的180多件《百年西泠群英谱》书法作品,让观众看到西泠印社的历史风采,更是一种用书法留住文史的新实践。自2012年起,陈振濂先生又拟以“社会记史”、“民生书法”为新题材,以精炼的书法形式语言和技法,日评一事,与时代“同频共振”,因时(事)而动,随时(事)而行,意在建立起一个“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新时代的书法样板,此更是书法艺术书写内容创新的一大尝试。乃至全国各地各级书协多种形式的突出书写内容的书法展也层出不穷,凡此种种,都是当代书法界及书法家在书写内容创新之路上的可貴实践。总之,突出书写内容的专题书法这是个极为宽泛的题材领域,当代书家在这里有着极大的发挥余地,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我们就一定能探寻到一条与时代共舞的书写内容创新之路。

注 释

①见《新华词典》(1988年修订版)商务印书馆出版,第648页.

②见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15年10月第一版,第21页.

③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4月第一版,第198页.

④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4月第一版,第201页.

⑤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4月第一版,第184页.

⑥清.刘熙载,《艺概.书概》,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版,第713页.

⑦沈尹默:《书法艺术的时代精神》,见马国权编《沈尹默论书法丛稿》,岭南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162页.

(作者单位: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内容创新创新路径
基于广告传媒功能的免费打印模式研究
微信公众号的特征及内容创新
现代高职院校教研活动改革与创新探讨
浅析电视真人秀节目同质化的表现及成因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基于职业能力框架重构的会计继续教育内容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