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缓解新入托幼儿的分离焦虑

2022-05-30蔡梦如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入园放学小朋友

蔡梦如

情况描述

2岁左右的宝宝第一次离开家长,独自进入一个陌生的集体环境,难免会紧张、不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有的孩子在园时总是一个人无所事事地待着,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有的孩子总是会没有缘由地偷偷掉眼泪;有的孩子早上从家里出发前就开始哭喊着“我不要去小托班”,入园时更是和家长难舍难分……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相互沟通、通力配合,帮助新入托幼儿尽早度过分离焦虑期。

乐乐刚上托班时只有1岁10个月,虽然年龄偏小,但在园表现总体良好。相较于其他幼儿,他更容易积极、主动地探索班级里好玩的玩具和丰富的材料,唯独在晨送时,乐乐总会因舍不得妈妈而大哭一场,这让我和他妈妈头疼不已。

处理过程

在该情况连续出现3天之后,我联系了乐乐的妈妈,告诉她其他时间段乐乐的在园表现,希望乐乐妈妈第二天能够和我相互配合,共同解决乐乐“进园就哭”的问题。

入园第4天,乐乐和妈妈手拉手走到园门口时,之前的场景再次上演:乐乐一方面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一方面又舍不得离开妈妈,刚一分开又想扭头让妈妈抱抱。而乐乐妈妈眼睛里也满是不舍,想和之前一样多逗留一会,等一等再走。我示意乐乐妈妈简单告别后,立即离开。由于前一天晚上已就该问题提前沟通,乐乐妈妈非常理解我的这一做法,所以尽管乐乐还在哭泣,乐乐妈妈还是按照之前说好的——明确告诉乐乐来接他的时间(宝贝一放学,妈妈就来接你哦)后毅然地选择快速离开。

接着我在征得乐乐同意后上前给他拥抱及安慰,在他还在因为离开妈妈有些难过时,轻轻地对他说:“乐乐现在对这里还不是很熟悉,对不对?但老师相信你很快就可以适应,你很棒,老师看到你一直在进步。”并适时给乐乐介绍班级的环境和情况:“你看,这里是小朋友的洗手间,你想小便的时候就告诉老师,老师可以来帮助你。”“那个穿粉色衣服的女生叫豆豆,她很喜欢你,很想和你一起玩呢。”“这是小朋友做操的地方,如果你也想的话,可以和他们一起锻炼哟!”……

快到离园时间了,我拉着乐乐的小手和他一起在校门口等妈妈,并告诉他妈妈还有几分钟能到。当妈妈出现时,我不断地跟乐乐强调和确认:“你看,妈妈是不是放学就来接乐乐了?今天你表现得很棒,相信明天可以做得更好哟,老师期待明天早点见到你!”

问题解决思路

1.新生入园前,提前和家长沟通,先安抚好家长的情绪,使其树立正确的认识。有些家长因担心孩子无法适应托班生活,所以一直处于严重的焦虑中,这样的情绪和状态也会无形中感染到孩子,让其也变得更加紧张、难以放松。家园共育是陪伴幼儿度过焦虑期的关键所在,当幼儿产生不良情绪时,家长要知道自己的孩子只是暂时处在轻微的分离不适中,一段时间后就会缓和、好转。而自己要做的就是相信孩子,多鼓励,该放手时要果断、坚决。

2.信守约定,引导家长温柔且坚定地告别。早上入园时和孩子做好约定,告诉孩子放学了妈妈就会来接,切勿欺骗孩子,比如谎称妈妈去上个厕所、妈妈去拿个东西、妈妈接个电话……然后转身离开,不再回来。长此以往,会导致幼儿对家长和教师产生信任危机,更加抵触上托班。家长要做的就是告诉孩子真实的情况,温柔且坚定地告别,说到做到。比如家长对孩子说:“宝贝,一放学妈妈就来接你,你好好睡觉下午等妈妈来,妈妈有自己的工作,宝贝上学、妈妈上班,妈妈相信你在小托班一定能玩得很开心。”另外,刚入园的那几天,可以让家长早一点来接,例如正常16:30离园,第一周可以提前1小时来接,后面慢慢延长,给孩子一个过渡期。

3.在园期间多给予幼儿正向、积极的活动反馈。当幼儿在玩游戏或完成一个小任务时,可及时给予具体、明确的夸奖。比如:“老师看到你把小椅子送回了家,真是太能干了,都能帮老师收拾教室了。”放学时,也记得在家长面前多夸夸幼儿的进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感受到上托班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4.平和接受幼儿的难过、哭闹,给予幼儿充分的安全感。当幼儿入园时或突然因为想爸爸妈妈开始哭闹时,要平和接受幼儿的这一行为,不批评指责,不要求幼儿立刻停止哭泣,而是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和关心,慢慢建立起师幼间情感的良性联结,增强幼儿的安全感,循序渐进地帮他们消除焦虑情绪。

5.家长使用正向、积极的提问方式,与幼儿多交流托班生活。家长平时在家与孩子聊天时,要避免使用负面语言,比如:“你不喜欢托育园吗?”“是不是有小朋友欺负你?”“你再不听话,我马上就把你送托班去。”……更好的方式是:每天放学回家时,家长都和孩子聊一聊在托班的快乐时光。比如:“今天老师说,你和小朋友一起跳舞了,妈妈很开心,你交到了新朋友,托育园真是个好玩的地方。”“宝贝,你今天在托育园发生什么开心的事啦?跟妈妈说一说吧。”“宝贝,你今天认识新朋友了吗?他叫什么名字呀?”“听说你今天表现得非常棒,妈妈明天还奖励你来上托班。”

6.如果是幼儿第一次入园,教师需注意分寸感,不强行与幼儿过分亲昵。比如:打招呼时不建议教师直接拥抱或上前肢体接触幼儿,可先与其保持一个安全距离(1米左右),蹲下和幼儿达成平视,然后再亲切地问好,慢慢拉近距离,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善意。比如:“你好!我是××老师,你小鞋子上的大象真可爱,我可以轻轻地碰一下吗?”

案例评析

幼儿在初次离开家庭进入园所时产生分离不适甚至焦虑是正常的,原因也往往是多方面的,比如家庭的帶养方式、幼儿的性格、园所的环境布置等。但只要方法得当,教师和家长齐心协力、相互配合,用爱感染幼儿,用足够的耐心和理解包容幼儿,很快就能帮助幼儿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同时,希望所有的家长和教师在引导孩子前,能够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温柔而坚定,相信孩子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

猜你喜欢

入园放学小朋友
放学
快放学了!
放学歌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陕西筹措15亿元缓解“入园难”
宝宝入园巧加餐
Let’s DIY Poster
东阳10家电镀企业被整合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