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指向家国情怀培育的STEAM课程建构研究
2022-05-30周迎春
周迎春
[摘 要]探索以乡土化STEAM课程的创构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新课程标准学科育人目标的一条崭新途径。“江南博物”校本课程是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探究构建的根植乡土情怀的STEAM课程。该课程通过地域文化特色场景构建、非良构问题任务设计、跨域知识重构、项目多维视角解析,在提升学生素养的同时,渗透了家国情怀培育,是对传统文化教育方法的丰富和创新。
[关键词]STEAM课程;家国情怀;新课标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2022年版新课标明确了“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及“素养本位”的课程价值旨归, 将课程培育目标浓缩为“三有”,即“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家国情怀的培育与核心素养的提升都需要建构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加里宁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始的。充满乡土气息的STEAM课程能够唤醒学生的乡土文化记忆,从而引发热爱家乡的情感。而添加了乡土文化标识及情感属性的知识、技能及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最终将成为个体深刻记忆的一部分。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开展了指向家国情怀培养的“江南博物”STEAM课程的建构与研究,乡土化STEAM课程与家国情怀培育的渗透是对传统文化教育方法的丰富和创新。
一、近距乡土生活场景触发认知需求
充满乡土味的本土化STEAM课程情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代入感,触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学校基于江南地区风俗历史地理人文特点,分高中低三个年级段构建了STEAM课程二十余项,在校园内同步建设百草园、百鸟园、矿物园、拏云池、农耕园等多个生态场域,环境创设的功能定位从美化、生态、欣赏的自然属性转向与新课标价值导向一致的人文教育与素养提升维度。“江南博物”场域的构建与完善彰显了学校“全心全意为师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服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让学生在对地区动植物、矿物、风土人情的了解中,于江南文化的润、韵、柔的体悟中,在“江南博物”课程的浸润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文化积淀,培养家国情怀。
蚕桑文化在太湖流域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早在对4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的考古中就有关于绢片的发现,衣批天下的盛泽随着岁月的累积更是发展成了“烟火十万人家”的江南雄镇,蚕丝文化成为江南人家劳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世代已逐渐刻入江南人的骨髓,融化在其基因中。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城镇化的迅速演进,信息智能文明时代的原住民,正在逐渐淡化这一农耕文明历史记忆。为了将具有地方特色的蚕桑文化根植学生内心,应构建唤起乡愁的超级链接。例如,在“江南博物”课程中册,让学生亲身体验采摘桑叶、桑果,饲养蚕,观察蚕;用轻黏土、彩纸创作“蚕”画;在蚕茧上手绘创意;组织学生参观盛泽先蚕祠及震泽太湖雪蚕桑文化园等。在高册,让学生用3D设计建模打印蚕结茧的架子,实际应用并与传统的柴龙、硬纸栅格等进行对比。最后组织学生分组协作撰写研究报告,并用PPT进行展示交流。在上述课程的演绎中,学生体验并领略农耕文明时代在江南这块富饶土地上先民的智慧,也用信息智能文明时代的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化的归纳记录与研究。在时间维度上跨越几千年,而PPT演示却只有一瞬间。融入历史文化记忆的STEAM课程不但提升了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将家国情怀的培育渗透其中。
二、家乡风俗人文典故厚植家国情怀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氛围。”伴随家乡依恋感的STEAM课程试图创设一种思维发展与情怀厚植的和谐样态。家国情怀的培育需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需要渗透故乡认知、故乡意向及故乡情感的真实情境。“江南博物”STEAM案例《莼鲈之思》以西晉张翰的《思吴江歌》为引子,探讨张翰弃官归乡的真实动因,研究鲈鱼的生物习性,体验莼鲈之羹的美食文化,建构松江鲈鱼的3D模型等。张翰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因莼鲈美羹而起,“江南博物”STEAM课程试图建构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的精神食谱,营造富有感染力的家国情怀培养场域,让学生在思维发展、素养提升的旅程中创建与家乡风俗典故的人文链接。
《莼鲈之思》演绎的思乡情感强大到让张翰毅然弃官归乡。由此可以看出,家国情怀的培育需要激发学生内心认同感及共鸣之实境或载体。要找寻能唤醒文化记忆,能让学生记住乡愁的关键帧,“江南博物”STEAM课程案例本身也应该成为关键帧的一部分。在该课中,设计了课堂翻转学习,并提前将相关资源发放给学生。学生自选课题进行小组协作学习,于是张翰弃官的时代背景及真实原因,松江鲈鱼濒危成因探究,莼鲈之羹的由来探秘,古代咏鲈诗词大数据研究,松江鲈鱼3D建模打印制作等成为学生撰写研究报告的主题,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后,使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深入讨论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有些学生还让家长参与其中,有的亲赴苏州体验品尝莼鲈美味,探究莼菜与菰菜之问,有的拜访渔业专家探究松江鲈鱼与饲养花鲈的习性区别等。
三、课程劣构问题设计体现新课标理念
新课标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鼓励原始创新,需要宽松愉悦进取的学习氛围的创设,需要目标域乃至解决问题路径的非良构设计。当所谓的答案从单一走向多维时,学生将摆脱“只有教师提供的权威解释才唯一正确”,以及“教师已经准备好了准确答案”。在上述课程的主题研究讨论中,同一问题的答案有时超出预设:比如张翰弃官返乡的原因,一般认为是思念莼鲈美羹,也有人以为其不愿参与齐王的夺位之争。另有学生查阅到张翰曾偶遇素味平生的会稽名士贺循,未告知家人就直接决定一起前往洛阳,于是有“江东步兵”之称谓,由此认为突然因莼鲈美味弃官返乡符合其“率性而为”的性格特征……在上述并无标准答案的“课题研究”中,学生据理争辩,在思维碰撞中,发展了批判性思维。
解决问题路径的非良构设计是一种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头脑”体操。例如,在“春蚕”一课,其中一个实践目标是用3D建模打印设计蚕茧支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并未对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限制,而是让学生查阅文献,小组协作讨论并确定设计方案,然后在3DAMX软件上建模,再输出到切片软件打印,结果产品可谓五花八门:有仿照传统柴龙的,有做成方格簇状的,也有做成丝网笼形的。而最终对产品优劣最有发言权的显然是正要结茧的蚕及采茧的蚕农。更有学生在学习了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后畅想AI智能采茧机的制作,并描述了初步设计方案。
四、跨域知识重构整合聚焦思维发展
当今社会复杂问题的解决需要多学科知識的融合。很多时候,个体的智慧正是在这种跨学科知识整合的“化学”反应中进阶的。例如,《莼鲈之思》中对鲈鱼品种的研究,就运用信息科技对大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涵盖历史、地理、生物等多学科证据的提取,最后所有证据几乎都指向了松江鲈鱼。如杨万里《松江鲈鱼》诗中提到“鲈出鲈卿芦叶前,垂虹亭上不论钱”,而垂虹亭就在现吴江垂虹桥堍;另有范成大的《吴郡志》记载:鲈鱼生松江,尤宜脍,清白松软,又不腥,在诸鱼之上;再有《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操》,其中左慈凭空调来四腮松江鲈鱼等。因松江鲈鱼在海水中孵化繁殖,又游回淡水生长,由此也找到其肉质鲜美、与众不同的原因所在。也有学生从地方志、百度百科中查找到了古时吴江也有鲈乡、松江之称谓。也有学生认为四腮松江鲈鱼个体较小,似乎不适宜古人“鲈鱼脍”的烹制方法,他们还用央视美食节目《莼鲈之思》视频截图加以佐证,最终结论指向花鲈……课堂上关于松江鲈鱼与花鲈的相互质疑之声此起彼伏,此时更重要的显然不是答案本身,而是让学生经历学科专家一样的研究旅程,在研究中深刻文化记忆,培养批判性思维。
又如,传说定胜糕为江南人民慰问岳飞抗击金兵所作,也有传说是南宋苏州百姓为韩世忠率韩家军出征鼓舞将士而特制。以震泽古镇定胜糕制作工艺为例,通常先将常漾大米粉筛入模具、置入糖猪油丁,事先还用苋菜汁染成粉色以寓意吉祥,遇逢年过节、添丁乔迁、婚嫁考学等,此糕可谓添喜之物。在上述案例实施时,可让学生3D建模打印定胜糕之模具,并试“拍”定胜糕点,最后让学生小组协作设计自动化生产定胜糕之方案并用PPT展示交流。上述跨越历史长河、充满乡愁美味、融合众多学科知识的STEAM案例,既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也培育了学生家国情怀。
五、项目多维视角立体解析培养核心素养
STEAM的真实性、跨学科化是其项目的主要特征,作为兼具家国情怀培育标签的“江南博物”STEAM项目又增加了历史文化传统维度。这也是由“江南博物”深厚的历史底蕴及地域特色所决定的。例如“家蚕”项目,就有家蚕饲养、蚕画创意制作、家蚕主食替代、蚕茧结架3D建模打印设计、智慧采茧装置、家蚕基因破解改良、蚕桑创业文化、蚕桑养殖历史沿革、家蚕东桑西移国家战略等子项目,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科维度——生物科技、养殖科技、信息科技、绘画艺术;实践维度——家蚕饲养、建模打印、蚕画创作;技术维度——3D技术、基因技术、自动化技术、图形识别技术;时间维度——蚕桑历史沿革、东桑西移战略的存在。多维审视研究有助于建构富含立体信息的知识群,呈现更接近现实的活化的全息知识图谱。素养是知识、能力和价值、情感的融通,个体在跨学科知识的立体融合中,在跨域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在地方蚕桑养殖文化的浸润中,从农耕文明跨越到信息智能文明,乡土情怀得到激发,文化记忆得到镌刻。
(责任编辑 郭向和 校对 姚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