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性护理配合动脉瘤夹闭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影响分析

2022-05-30王萍

健康之家 2022年12期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应激反应心理状态

王萍

摘要: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进行动脉瘤夹闭术中实施细节性护理配合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70例,均行动脉瘤夹闭术治疗,按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细节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实施细节性护理干预后手术相关指标、应激状态、心理状态、护理质量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颅内动脉瘤实施动脉瘤夹闭手术过程中实施细节性护理配合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应激反应,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动脉瘤夹闭术;细节性护理;应激反应;心理状态;舒适度

动脉瘤是临床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疾病,是脑血管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动脉瘤会导致动脉壁上发生局限性扩张,使动脉壁损伤,临床表现为膨胀性、搏动性肿块,疾病发展复杂多变,如果动脉瘤破裂还可能导致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针对颅内动脉瘤主要采取动脉瘤夹闭术治疗,但手术属于侵入性治疗方式,会对机体造成一定损伤,患者容易出现应激反应,且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手术医生必须要有娴熟的操作技术,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要有丰富的神经外科手术配合经验以及应急能力,才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细节性护理可以更好地配合手术操作,增加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本研究主要探讨颅内动脉瘤进行动脉瘤夹闭术中实施细节性护理配合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行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隨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50~60岁,平均年龄(55.33±1.12)岁,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48~61岁,平均年龄(56.39±1.1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参与研究,且在参与前已经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了同意书;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无缺失。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神经外科疾病;合并心、肝、肾等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病。

1.2 方法

两组均行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准备手术物品,摆放患者体位,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操作[2]。观察组实施细节性护理,具体如下。

1.2.1 术前访视

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到病房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全面掌握患者信息,了解患者的病情,向患者讲解手术步骤、手术目的、麻醉方式以及各项注意事项等。患者术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紧张情绪,护理人员需要询问患者的心理感受,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措施,同时分享同类手术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告诉患者术前需要禁食、禁水,避免麻醉所致的恶心呕吐症状。

1.2.2 术中细节护理

(1)麻醉护理。麻醉开始,护理人员准备好各项手术设备,协助麻醉医生进行麻醉操作。麻醉过程中通过眼神、肢体接触以及手势等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帮助患者放松,告知患者麻醉的感觉以及效果,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维持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平稳,减少术后并发症。(2)体位护理。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手术部位合理地选择体位,在身体受压的部位放置防压垫,以免压疮的发生,同时注意患者的生理状态,如果出现缺氧和低血压症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3)术中配合。在手术治疗中,巡回护士要配合医生,建立静脉通路并快速补液。在麻醉后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手术结束后与器械护士清点物品和器械。器械护士要全面掌握手术方式以及流程,术中注意力要集中,准确快速地传递各种手术器械给医生,保证手术能够积极开展。术中帮助医生做好手术止血和填塞等工作。手术中使用的各种液体均要适当加温,冲洗体腔的盐水要控制在37℃左右。手术过程中患者会有皮肤受凉,适当为患者进行保暖护理,可以在非手术部位做好相应的保暖。手术结束后密切地观察病情变化,保持术后的呼吸道通畅性,手术留有引流管,要保持引流管通畅。术后轻轻在患者耳边呼唤患者的名字,患者麻醉清醒后可以告知手术的情况,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以及信任感[3]。

1.2.3 术后回访工作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查看手术的切口愈合情况,了解恢复状态是否在预期目标内。术后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性,防止引流管打折、牵拉以及受压。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讲解缓解术后疼痛的方法,比如通过看书和玩手机等转移注意力。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预期效果,提高患者对术后恢复的信心[4]。

1.3 效果评价

(1)比较两组患者应激反应:应用肾上腺素(AD)、C反应蛋白(CRP)、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评价[5]。(2)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心理状态,均包含20个项目,分界值分别为53分与50分,分值与焦虑、抑郁情绪呈正相关。(3)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神志清醒时间与可下床活动时间。(4)护理质量包括服务态度、护理水平、手术室管理以及服务规范,各项的最高分计100分。(5)准确记录两组患者脑积液、血管痉挛、术后感染脑损伤、血肿、迟发性过敏反应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应激反应对比

术前,观察组AD、CRP、NE水平分别为(50.82±3.14)μmol/L、(6.56±3.81)ng/L、(150.21±3.72)μmol/L,与对照组AD、CRP、NE水平(50.21±8.23)μmol/L、(6.41±3.91)ng/L、(151.23±3.14)μmol/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观察组AD、CRP、NE水平分别为(101.12±8.31)μmol/L、(82.97±3.41)ng/L、(158.61±2.13)μmol/L,均较对照组的(101.12±8.31)μmol/L、(82.97±3.41)ng/L、(158.61±2.13)μmol/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术前,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7.33±2.12)分、(51.03±1.21)分,与对照组SAS、SDS评分(57.33±2.13)分、(51.06±1.22)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28.69±0.15)分、(25.45±1.23)分,均较对照组的(41.45±0.12)分、(38.23±1.15)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神志清醒时间与可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51.57±1.23)min、(192.3±21.5) min、(177.2±12.5) ml、(2.28±0.47)d、(4.38±1.11)d,均低于对照组的(72.93±3.45)min、(262.2±45.1)min、(289.4±24.8)ml、(4.87±0.88)d、(6.23±1.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护理质量对比

观察组服务态度(93.42±3.12)分、护理水平(94.14±2.01)分、手术室管理(93.92±3.19)分、服务规范(95.03±3.01)分,高于对照组服务态度(78.31±3.21)分、护理水平(79.04±4.21)分、手术室管理(80.31±4.21)分、服务规范(81.20±3.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两组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出现脑积液、术后感染脑损伤、迟发性过敏反应各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57%。对照组出现3例脑积液,血管痉挛、血肿、术后感染脑损伤、迟发性过敏反应各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1.4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机制是颅内动脉管腔出现局部肿胀,导致颅底动脉破裂,同时损伤动脉血管壁,出现脑出血,可能危及生命[4]。动脉瘤夹閉手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颅内动脉瘤最有效的手术方法,虽然是微创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但是手术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麻醉医生、手术医生以及护理人员密切配合,提高整体手术效果[5~6]。传统的护理方法不能适应神经外科手术复杂的病情条件,且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情况各异,如果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不能适应患者复杂多变的情况。因此,在临床中,应采用更适合患者病情的护理方式,以保障手术效果,促进患者的恢复。

细节性护理是目前临床中认可较高的护理方式,具体是指护理人员针对每位患者不同的身体状况、文化程度等制定相应的具体护理措施,并以此为基础给予患者更具针对性的护理。细节护理是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服务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诚信度的先决条件,对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身体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细节性护理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护理工作中,护理质量较高。手术一般会导致患者心理以及机体出现应激反应,在动脉瘤夹闭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访视,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同时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干预,疏导患者不良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配合度,降低对手术的应激反应。手术过程中实施麻醉护理、体位护理,并做好术中配合工作,有助于减少手术时间,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提升手术效果。术后回访工作,有助于保障患者术后良好恢复。本研究结果可见,实施细节性护理的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应激反应、心理状态、护理质量均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其原因在于,细节性护理对患者手术前后的全过程均进行了干预,使患者保持了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生理指标,促进了患者手术质量和预后质量的提高。对行动脉瘤夹闭术的颅内动脉瘤80例患者进行了临床对比研究,在研究中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细节性护理,经临床数据对比可知,实施细节性护理的4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满意度更高。该学者在对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细节性护理可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护理服务,在术中配合动脉瘤夹闭术可缩短手术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这一结论与本次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颅内动脉瘤实施动脉瘤夹闭手术过程中实施细节性护理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应激反应,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林芳.细节化护理配合在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9,2(18):712-713.

[2] 吴小华,黄国雄,李燕.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术中配合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1):130-131.

[3] 李艳霞.围术期护理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8,25(8):938-940.

[4] 伍琼珍,杨慧茹,王小霞.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效果评价[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9):1320-1322.

[5] 陈珊.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术后康复的影响研究[J].哈尔滨医药,2015(4):268-270.

[6] 崔雨,姜佩娥,曾珍珍.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患者康复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4):3847-3848.

猜你喜欢

颅内动脉瘤应激反应心理状态
加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应激和疼痛的影响
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护理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Motive与Motivation:从休谟的动机论到动机论的休谟主义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初步观察及评估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在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夹闭和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在颅内动脉瘤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