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产教融合型”工作室建设探索
2022-05-30蔡玲玉邰杰
蔡玲玉 邰杰
摘要:在产教融合的教育大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须加强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致力于探索和发展现代化“产教融合型”工作室,聚焦于培养实践层面的高素质环境设计人才的创新能力,以推动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与现代人居环境产业技术深度融合。
关键词: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工作室建设;环境设计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1-00-04
0 引言
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在重理轻文的大环境下呼唤“新文科建设”。教育部以新文科建设为引领,推动高校加强艺术设计相关专业教育教学,加强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推动艺术设计相关专业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培养更多高素质艺术设计相关人才[1]。具有较强人文社会学科特质的艺术人才如何才能占据一席之地?思辨能力的训练,批判性思维的建立,创新表达能力的增强,培养文理兼修的复合型人才,就是全方位培养“新文科建设”中艺术类学生的關键
导向。
1 关于“非正式”教室
“非正式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非正式教室”是一种学习环境,顾名思义,除了学生与教师外,还包括环境,三者互动是为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及教学成果的丰富性。如艺术沙龙就是一种常见的以交流为主的教学形式,追求自由、舒适、开放畅谈。
目前,很多高校致力于开发优质资源,与境内外教学科研机构联合建立工作室,一般以沙龙的形式开展主题性的短期教学。如学生与教师一同考察与主题相关的研究基地,通过拍摄、录像、手绘等方式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想,不拘泥于常规的教师教学生记的范式,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激发他们主动学习与思考,有效增强学习成效,完成思维开发与建构。校园中的庭院空间、开放空间甚至走廊、屋顶等,都可以为学生所用,在休闲的环境中探讨、交流,甚至可以打造一些艺术装置,为建设美丽校园和营造轻松的氛围添砖加瓦。
事实上,工作室就是“非正式”教室的一种特殊空间类型,也是课程体系重构型、师生学徒交互式、产业一线主导型教学机制、教学形态。
2 传统型工作室及其新发展
传统型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如模型工作室,仅停留于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上,在研究纸模、木构的基础上应将前沿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中。对经典案例的解读不能照本宣科,以灌输式教导为导向的教学,结果往往千篇一律。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应是一种解题思路,须在不影响总体教学的前提下给予学生更多空间和可能性,工作室的教学组织形态也应倾向于小班教学,即根据学生的兴趣及技术难度分门别类。
在产教融合的教育大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地制订教学计划和安排,实行工作室教学运行机制,在国际教育视野与地域人文环境的熏陶下,在市场导向与科技发展的引领下,把握现代人居环境产业技术的时代脉搏,因势利导,尤其是通过“产教融合、产研结合、协同创新”系统地培养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扎实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创新能力,有效增强其行业适应与职业变化的能力。
换言之,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学科重组与交叉成为必然趋势,艺术与科学技术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因此,难度系数较高的“产教融合型”工作室建构,如在现代建筑语言下建构材料研究工作室、参数化设计工作室、空间影像学工作室、地域文化研究工作室等,即从建构、材料、参数化技术、多媒体媒介、文脉研究等方面展示了环境设计专业实验性设计教学的多元性和深度化特性。导师在工作室也应精准捕捉时代信息,开阔自己的视野,并逐步开展一些有技术难度的设备操作教学,这样可以增强学生成果的落地性,使学生学习充满激情与活力。
3 环境设计专业“产教融合型”工作室建设路径
3.1 材料路径:现代建筑语言下建构与材料研究工作室
环境设计专业作为广义上建筑设计专业的分支,沿袭了现代建筑语言对建构方法和材料属性深入研究范式的影响。如以空间设计为研究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一般会通过相关案例解读与总结,让学生形成特有的空间认知,即在有限的空间内突破物质属性,建立时间与记忆的延伸;跳出边界与表皮的局限,构建新的时间秩序,创造并体验空间专属感。并且空间创造的根本规律是形式创造,材料的丰富性会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物理特征与肌理的材质构造自己认知中的空间,如学生通过勾勒草图、电脑模型推敲、手工模型等呈现方式,以叙事、转译为相关设计手法,实现空间表达。
另外,模型不仅是环境设计的重要表现方式,而且自身具备特有的空间艺术属性。模型表达是观念的形式表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为设计提供更多的表现方式。因此,环境设计专业应以实验性的模型建构教学方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学生基于设计主题探索的形式转译,实验尝试多种搭建方法,以为今后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空间训练基础。
当然,在现代建筑语言下建构与材料研究工作室相关的课程体系,在保证空间形态生成完成度较高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后期的建造仍然面临很多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特别是非线性形体的建造。非线性装置的先锋性与当代性意味浓厚,视觉感受更强烈,空间体验感更独特。更重要的是,无论何种形态,一定要有理有据,有源头可寻,设计初始就须找到切入点,深入挖掘主题精神内涵,反复比较、选择造型语言,学习搭建技巧与经验,增强动手与团队协作能力。后期学生也须跨专业学习不同机器设备的操作,做充分的市场调研,研究材料的可塑性和可行性,并联系相关技术工厂协作,最终还须考虑成果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3.2 数字路径:参数化与数字化设计工作室
参数化语言最早出现在计算机工程领域,对不同的艺术门类或学科来说,它们都有自制的边界,然而它们都想开阔自己的眼界,去尝试新鲜事物带给自己的灵感与启发。设计大师们运用特有的艺术手法实现跨界,带来了新颖、丰富的视觉呈现,如数学专业出身的参数化建筑设计鼻祖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她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建筑学知识融会贯通,实现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设计采用流动的曲线诠释了她的设计特点及未来感。同时,她将这种“永恒的流动”理念延伸到家居等设计中,这样不同维度、多元的媒介表达也可以激发团队的创造力。
另外,参数化设计的可变性给景观建筑设计及其他设计领域带来了灵活性,特别是参数化与3D打印技术的结合,运用到了设计行业、医疗、文物修复等方面。在环境设计工作室,小型机械臂的操作及运用能与国际尖端参数化研究靠拢,跨行交流与合作也是增强教学趣味性与呈现结果丰富性的有效方法。
在景观建筑与环境设计领域,参数化依然占据着行业的流量密码。然而,大多数人对参数化存在等同于异形表皮的刻板印象,其实参数化只是借助计算机运算技术设计参数化模板,设计者可以自行调节参数生成自己的设计(见图1、图2)。如今的参数化风格景观建筑设计作品往往呈现出未来感与科技感,以复杂的曲线外形为主,具有施工技术性强、难度大的特点。
为向建筑界及其他专业领域输出高质量的技术与艺术人才,艺术院校的参数化学习基于教师的专长与热点软件,在课题设置上结合专业方向将教学分为理解知识阶段、设计阶段、建造阶段[2]。也就是说,在参数化设计工作室,从理论讲授到软件操作,从概念确定到形态生成,从材料选择到构建制成,从车间加工到现场组装的阶段等多维度、循序渐进,即可获得预期的教学成果,也能激发学生对当代先锋艺术的学习热情及攻坚克难的决心。
另外,在东南大学成玉宁教授看来,智能化数字艺术语境下的“数字景观”就是把思维从烦琐的过程与分析中解放出来,充分施展才情,发现问题,寻求突破的思路及解决问题的途径。数字景观通过3S技术和三维软件采集、分析数据与数字化建模,不仅增强了景观设计规划的精准性,还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基于风景园林学的规律,以平常心对待数字时代的冲击,借力打力,顺势而为。另外,对于近年来爆火的“元宇宙”概念,元宇宙生态建设也为数字景观创造了一个有力平台,将现实生活模拟置入数字时空,甚至跨越时间、空间、形式产生事件,社会虚拟化与数字化对各方面改造需求增多,城市依托数字化构建可视化城市空间数字平台,有利于推演与预测未来发展态势,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案。
3.3 空间路径:空间影像学与声景设计工作室
对非专业影视背景的教师团队来说,可以将影像教学作为依托,实现学生对空间的认知与建构教学,课程内容也不局限于大师和其他艺术作品的模仿、学习、研讨,可以借助短视频这个媒介,通过确定剧本、研究拍摄手法、模拟趣味性与戏剧性空间,在内容呈现、语言表现、空间叙事层面创作出让人出乎意料又合情合理,且能引发思考的优秀作品。如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鲁安东教授一直致力于电影建筑的研究,建立影像数据库,通过空间定格与动画制作,舞者演繹与空间诠释相结合,实现了较高质量的空间教学与视觉呈现[3]。近年来,鲁安东教授又展开了声学媒体实验,将声音作为融合科技与人的载体,声音在强有力的学术支撑下紧密结合社会力量与资源,实现了跨界综合、创新创意、现代前沿的跨步。
声音同样能担任影片中的重要角色,在混杂的声音素材中归纳与分类,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用特质材料消解或放大特定的声音,改善场地氛围,满足人们的视听与心理需求。另外,独特的镜头语言传递的不仅是画面感,这些镜头背后还蕴含着思想内涵,即使没有一句对白,也能体现作品隐含的意义。创作者将自己的观点、视角、寓意通过作品表现出来,或隐或明,就像文章的中心思想。视觉隐喻就是通过视觉图像传达中心思想,许多当代艺术尤其是行为艺术尤其能体现其隐含的意义,这是艺术家个人对作品意图的要求。
创作是一种观念的艺术,是一种观念和意图的表达,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理解作品的意义。因此,空间影像学与声景设计工作室应致力于研究声学科技与材料,以建筑设计师的视角吸引社会各界关注,鼓励实验交叉、自主命题、探索创造,注入可以感知的时空维度,共建人与自然生命的共同体。科技服务人文,工作室应使创意落地,鼓舞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关注自然、社会与生活。在工作室教学全过程中,还应强调设计须满足使用者的参与感、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强烈对比产生的张力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在工作室的实践教学环节,应放眼广义的视觉文化研究,感知大众文化,寻找影像创作在视觉表现、影片形态、道具运用等流程中的创意点,工作室导师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不断深耕的同时,须深入了解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关注点和需求,关注人居环境产业的新动态。
3.4 文化路径:地域文化与乡村振兴设计工作室
近年来,以地域文化研究为导向的环境设计相当火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室应以乡村振兴和未来社区为导向,打造具有特色文脉、宜居宜游的生活环境,实现文化、经济、生态的共同富裕。
首先,“非遗”、乡村振兴等空间环境的文化性建构,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而应是生动且打动人心的娓娓道来,必须梳理人文历史脉络,打造复合型空间。如杭州富阳东梓关村建筑群改造,使吴冠中跃然纸上的层叠屋舍映入眼帘,屋顶不规则化、抽象化,黑白两色,并用留白打造轻松装裱的舒适感,为传承中国古典建筑美学的乡村振兴设计作品典范。作为专业工作室,应在校内展开系统的学习,开设软件辅导课程,导师指导项目追踪。
其次,工作室应挖掘旅游题材,升级配套设施,挖掘、提炼文化元素,重塑场所记忆与精神,梳理空间地形资源,设置文化与自然并存的体验性空间。
最后,工作室可以采用视觉形象设计手法,提炼、整合当地孕育的“非遗”文化基因,提升大众对该地文化品牌的认知,依托其独特的文化优势,赋能产品行销,进而凭借文化概念打造独特的名片。
地域文化与乡村振兴设计工作室也须注重校外实践落地实施问题。如做好乡村振兴的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签约挂牌工作,可以与当地文旅单位共建艺术文旅开发创新项目,深入挖掘历史人文和时代价值,重视当代的重构,开创品牌建设,让学生有所学、有所获,真正实现研学新模式与文旅创新发展。且在课程思政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须了解环境设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结合新时期生态发展的趋势,树立正确的专业学习和从业观念,增强自身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4 结语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探索环境设计专业“产教融合型”工作室教育教学新模式,应推敲建设方法,贯彻校企联合培养,以实现教学实践更新迭代,着眼于提升人才培育的质量。并且“产教融合”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具备设计创新、设计服务、设计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人才,要求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实操技能,运用专业设计语言、设计形态、媒介形式表达设计方案。
“产教融合型”工作室的专业课程体系也不能止步于图纸的绘制及软件的运用,还应立足于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关注全球化专业动态,并将工作室导师的研究成果发展为主题化、专业化、趣味化的教学课程,打造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工作坊,并常态化发展,如古建筑文脉研究、数字化空间交互、无障碍参数化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EB/OL].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19-12/03/content_5458035.htm,2019-04-04.
[2] 詹和平,徐炯,刘谯,等.以参数化的名义:实验性设计课程教学探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2):142-147.
[3] 鲁安东.作为空间教学的《电影建筑学》课程[J].建筑学报,2015(5):5-11.
作者简介:蔡玲玉(1994—),女,江苏常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邰杰(1980—),男,江苏南京人,博士,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