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指导

2022-05-30夏正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有效指导语文素养课外阅读

夏正

【摘 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生的阅读正值起步阶段,如同一棵棵刚刚萌发的新芽,亟须汲取文化的甘霖,才能蓬勃生长。这些甘霖的获取,除了需要依靠教师课堂上有限的教授,更需要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课外阅读去补充。

【关键词】 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 有效指导

知名学者、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教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就是说,学生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能力方面,课外阅读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四百万字以上”,小学教育阶段的阅读总量应当保证在一百五十万字以上。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更广泛地参与阅读,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引领,营造读书的氛围,增设有效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将阅读经验的积累内化为学生成长经验,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主要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学生、家长三方皆深知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明显得到加强,但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仍不容乐观。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通常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1.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高,图书阅读数量不足

人们不难发现:许多小学生其实并不喜欢阅读,只是由于教师和家长的要求他们才阅读,如果没有教师和家长的监管,他们宁愿发呆也不愿拿起书本,即便拿起了书,也不能全神贯注地投入阅读。这种读书兴趣的缺乏,直接导致了学生读书量不够、对语言的吸收与积累不足,以及读书质量不高的现象。

2.课外阅读方式错误,阅读质量不高

学生还不能将课堂上习得的阅读方式融会贯通地运用到课外阅读上来,如需要精读的文章不明白该如何精读,只是习惯性地略读,不能学透;而仅需要略读的故事内容,学生却紧抓不放,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当然,部分家长因为本身也缺乏阅读方面的经验,在选择课外书籍时就经常手足无措。又或者所选书目过于偏向一种门类,如只希望孩子在写作上有较大提升就集中挑选有关写作方面的书籍,从而导致学生读书范围狭小,阅读质量不高。

(二)主要原因

为何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课外阅读被格外关注的前提下,依旧存在低效甚至无效的阅读呢?经过广泛的访问调查,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及家庭有效阅读指导的缺失。小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静心阅读对他们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再加上家校如没有形成教育合力,部分家长不知道孩子存在个性化阅读,很难为孩子提供及时有效的阅读指导,这样就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

二是教师“大语文教学观”的意识淡薄,缺乏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很多教师过度重视课堂文本内容的教学,而忽略了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有的教师将课外阅读以任务的方式简单布置下去,让学生自己简单完成阅读任务;有的教师有心开设阅读课,但“心有余而力不足”,苦于没有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支撑,阅读指导目标不明确,指导方法也比较单一,导致了对课外阅读的无效指导。

三是课外阅读任务本身的监管与跟进难以掌控。尽管课外阅读也是语文课程的一项内容,但必须明确:课外阅读的多数时间都在学校之外,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所以,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与阅读情况的把握颇有难度,也进一步导致了学生课外阅读的低质低效。

二、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途径

(一)立足课程规范,精推閱读书目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推荐时,尤其要注重为学生选用合适的课外读物,从而避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错食”“废食”现象的发生。

1.根据年龄,分段导读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纪较小,识字量也很少,阅读能力不足,却富于幻想,教师主要向学生推荐内容比较容易理解的童话故事、寓言、童谣等。小学中年级的学生视野更加开阔,经过了初步训练,阅读能力也较之前有了较大的提升,教师可以推荐一些有深度的、需要有一定理解能力的书籍,比如英雄故事、神话小说、科学故事等。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读书能力进一步提高,生活认识面更宽,可以向他们介绍一些历史故事书籍,以及反映生活的散文作品、短篇小说等,还可以介绍一些有关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等。

2.按照爱好,推荐引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具有紧张离奇的情节、神奇有趣的事件的书籍很感兴趣,所以作为课外推荐书目,笔者认为主要以故事、寓言、童话、神话小说等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书籍为主,要是有声读物就更加适合小学生阅读了,但篇幅不宜过长,这与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学生成长的重要时间段来看,小学低年级学生比较偏爱图文结合的童话故事、寓言等,而小学高年级学生则较易于接受史学题材的人物列传、中长篇小说等。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征,从满足他们的喜好程度出发,给他们提供更优质的课外阅读读本。

3.结合课本,学习选读

教师应以课本为阅读的范本,指导学生选读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课外读本。这既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的顺向迁移,又易于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教师在教学之余,可根据课本中阅读链接节选的阅读片段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推荐,如学习了一首唐诗后可向学生推荐阅读《唐诗三百首》等诗词类读本,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可向学生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等童话类读本。

4.走进书馆,自由畅读

鉴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经验的不足,在图书馆内寻找所需读本,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颇有难度的任务。书本摆放的位置、摆放的规则、分类的依据等都将成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寻找书本的障碍之一,有的学生甚至一进图书室就直接询问管理员,并请求管理员替他找自己所需要的图书。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日常授课中渗透一些在图书馆寻找图书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

5.按照课标,重点品读

语文课程标准不仅严格规范了各学段的读书量,还有重点地精列出部分名家名篇,以便于学生有选择地阅读,保证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品质。

(二)指导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效果

皮萨略夫曾说:“世界上有许多好书,但这些书是为那些会读书的人准备的。”小学生个性化差异明显,阅读的随意性较大。所以,不管是从提升学生阅读的效果考虑,还是从学生课外阅读的特点出发,教师都必须更加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有效指导,结合不同班级学生的差异特点,有针对性地总结适合本班学生的阅读方法,从而保证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1.做好阅读笔记,养成良好习惯

学习读、写、批、画、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呈现出个性化差异的特点,阅读方法的选择,既因人的阅读习惯而定,又因书籍的内容而定。有的学生阅读时仅限于眼睛读;有的学生则在阅读的基础上,还用心去撰写读书笔记,完成阅读任务单等;有的学生则选择批注圈画的阅读方式,及时做好批画,遇到疑难字词,学会查字典或请教别人之后再添加注解。

2.学会阅读评价,促进过程优化

读书评价是阅读者在读书过程当中,对自己读书成效的评价和检验,教师要以此促进学生读书过程的优化。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阅读图书内容进行归纳、检查和写阅读笔记、心得体会等,来判断自己对图书中的重点内容是否掌握、对作者的创作思想是否了解、对作家所使用的创作方法是否领会等,以此考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

3.提升阅读速度,拓展阅读广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要掌握的社会信息量日渐增加,对知识的捕获量也日渐增多,所以传统的读书方法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默读,教师在日常教學中,可以拿出十分钟的时间,利用读书角书刊,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选择适合的书刊进行阅读,不给学生布置类似写读后感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快速阅读,拓展阅读广度。

(三)激发读书兴趣,巩固读书成效

实践证明,当学生对阅读形成强烈爱好时,他们并不会认为阅读是一项负担,而总能积极主动且心情愉悦地展开自主阅读。为了进一步推进课外阅读,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意识,教师要尽力为学生营造良好阅读氛围,让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读书读报比赛活动,不断充实阅读内容、丰富阅读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阅读,从而提升课外阅读效果。

1.他设置阅览园地,创设阅读环境

设置阅览园地让学生更接近书籍,也使书籍更贴近学生。各班级可设置本班图书角,小小的图书角能给学生创造较好的阅览园地,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同时,教师应为图书角设置专门的图书管理员,建立规范的借阅管理制度,让学生的图书借阅更加规范,从而把图书角办成精神文明的窗口、素质教育的培训基地。

2.开展游学活动,丰富假期生活

寒暑假是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活动的黄金时节,教师可通过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如利用寒暑期、节假日集中组织学生去图书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图书馆,从而更乐意在馆内借阅图书,更好地查找各类更新的图书信息资源,进而提升自己的课外阅读水平。

3.结合教育教学,开展阅读竞赛

在阅读竞赛活动中,教师可规定学生在特定的时间节点内,阅读一定量的优秀书籍,或撰写读书心得。比如,笔者在班级里开展了现代诗文的朗诵比赛活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举行童话剧展演、读书分享会、阅读推荐会、个性书签制作等教学活动,开展阅读之星、优秀朗读者、最佳阅读笔记等评选活动,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活动形式,进行有效的阅读交流教学活动。

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若想要让学生拥有一双强劲的阅读翅膀,若想要让学生能在书本的海洋中自在遨游,若想要让学生在书本的滋养下茁壮成长,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就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意识的培养,注重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有效指导,巧设灵活多样的阅读评价机制,让课外阅读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成为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生活需要、成长需要、发展需求的必备“补给品”,致力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与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有效指导语文素养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丰富积累,引流习作之源
有效指导幼儿活动区游戏研究
低年级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