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2016-05-27黄粥治

考试周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观念更新有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

黄粥治

摘 要: 高效课堂应该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是内容和方法的统一,是主导和主体的统一,是开与达的统一,是导与牵的统一。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更新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灵动地关注现场生成,适时引导,促进学生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使课堂迸发出生命活力。

关键词: 观念更新 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

一、观念突围,保障综合实践活动的真实有效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往往把综合实践活动当做一种理想状态精心预设,以学生能滴水不漏地执行预设方案,顺利完成活动任务为终极目标。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完美,扼杀了活动主体——学生的真实需求。因此,动态生成,实现对传统实践活动观念的深层突围,是当下综合实践活动改革的核心支点。在信息资源空前丰富、信息流动空前频繁的时代,学生的视野开阔,获取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俯下身子和学生交流,敢于暴露学生的真实体验,再现学生“原汁原味”的活动情景,并善于捕捉课堂中出现的“意外”,及时调整预设,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使综合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学生开发潜力、表现个性、愉悦心灵、提高素养、充满诗意的心灵历程。

例如,在一节制作灯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正当同学们专心致志地投入到灯具的制作当中时,只听“哐啷”一声,班级植物角的一瓶万年青掉地板上了,瓶子被摔碎了。同学们都在责怪一旁的小萱,小萱满脸泪痕地说:“老师,我不是故意的,我会把它粘好的。”“都碎了,怎么粘?”“就算是粘好了,有什么用?”“是啊,粘好了用来做什么呢?”一个念头在我脑海闪现,这不正是挖掘学生潜能的时机吗?我把问题抛给学生,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议论开来。“老师,可以把它制作成台灯。”小俊拿着它的简易台灯带上台来,并说明了构想。我很欣赏他的创意,为他和小萱准备好手套,拌好AB胶,并指导和协助他们制作灯具。台下学生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很快,一个“不完美”的创意作品诞生了,学生个个拍手叫好。这一“意外”给了学生很大启发,在后来的作品展示中,我发现作品一改起初清一色的纸灯笼,而变成材质不同、形态各异的灯具。有用弹珠做成的“水晶灯”,用饮料瓶做成的荷花灯,用笔筒做成的吊灯,还有用羽毛球做成的“水母灯”……可谓五花八门,各显其才。学生的潜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灵性和智慧令人惊叹。可见,新鲜的创意赋予策划生命力,而敢于和善于“动态生成”则促成课堂的灵动飞扬。

二、“导”亦有道,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而组织起来的综合课程。它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也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教师为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展示,要艺术地“导”,也要有适当地“道”。

1.选定主题的指导:以敏锐的临场智慧引导学生寻找和发现探究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来自于学生鲜活整体的生活世界和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在主题选择上,坚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作为指导老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而确定探究主题。例如,我发现学生很热衷于跳绳,一下课,一个个就像脱了缰的野马,拿着跳绳飞也似的冲出教室,玩起跳绳。只是,跳绳的花样很单一。我灵机一动,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确定了“花样跳绳”这个主题。这个主题一确定,学生就紧锣密鼓地展开研究,探究热情空前高涨。像这样的主题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自然兴味盎然。

2.实践过程的指导:用协助与建议的姿态点拨学生探究与实践。

在过程指导中,教师要变“悉数传授”为“适度点拨”,在学生需要时,给学生当“参谋”。比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会出现大量调查、访问、参观、实验、信息收集与整理、统计、分析等学习活动,这就涉及一些实践方法和技能应用问题。如怎样实地勘查,怎样小组合作,怎样制定一份合理的调查问卷、怎样进行有效访谈,如何对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怎样撰写活动报告,如何规范地作注释,等等。因此,在活动开展阶段,教师要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方法和技术的指导。例如在开展“我身边的能人”的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要对身边的能人进行采访,而怎样采访,学生毫无头绪。我把往届学生外出采访的视频播放给大家看。同学们在形象直观的真实故事和师哥师姐们的采访心得中,一下子找到采访应该注意的问题。首先,确定好采访对象,并事先约好时间、地点,说明访谈的目的,讲清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帮助,整理要采访的问题。其次做好访问时的合作分工及访谈记录方式的选择、材料准备等,还要提醒学生注意交通安全,遇到问题要及时和老师联系。学生有了明确的指导,实践活动效率大大提高。

3.展示成果的指导:用倾听与对话给学生激励和鞭策。

成果展示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反馈交流的过程,是经验共享的过程,是深化提升的过程,教师不能放任不管,置身事外,更不能以刀代笔,全程预设,还要关注个体差异,勿让成果展示成了少数“能兵巧将”独领风骚的局面,而应积极地与学生商量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的呈现形式、展示方法、时间安排和注意事项等基本内容,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各展其才,尽显其能,从而提高成果展示活动的效益。

成果交流过程中,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充分展示内心对实践活动的真实体验,自然流露活动过程中的真情实感,有感而发,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完善、发展自己。

总之,只有教师永葆教学理念的鲜活,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活跃在活动前线,并恰如其分地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才能真正风生水起。

猜你喜欢

观念更新有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
衡量观念更新的尺度不能模糊
陈先达:衡量观念更新的尺度不能模糊
有效指导幼儿活动区游戏研究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低年级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
观念更新也是技术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