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合作性学习小组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2022-05-30马文会

新课程·上旬 2022年15期
关键词:合作性分组数学

马文会

新课改强调学习不单单是学生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也是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交往能够促进学生知识提升,也能让学生思维变得越发活跃。可是传统模式下的数学教学明显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师生、生生课堂交往合作较少,所以要想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学习效率,创新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合作性学习小组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也是新课改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互动交流中学会学习、思考与解决问题,从而深化学生数学知识理解,发展学生数学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可是,究竟要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构建合作性学习小组呢?对于这一问题,笔者展开了如下探析。

一、合作性学习小组内涵及构建意义

合作性学习小组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而展开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现如今较为常用的合作学习形式有小组合作、班级合作等。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构建合作性学习小组主要是借助学生的群体智慧来有效解决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在合作、交流与思维碰撞中能够掌握数学知识,也能发展数学思维及能力,而合作性学习小组在构建的时候,则需要依赖学生主体作用以及教师的引导、组织,这样就能有效提升初中数学课堂学习效率。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构建合作性学习小组具有显著的意义。首先,能够有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性学习小组采用教师为引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只有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主角才能有效推进合作性学习。其次,合作性学习小组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构建,能有效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合作性学习小组在构建的时候,通常都需要学生就数学问题或者任务进行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到动口、动手、动脑等实践中才能深刻理解数学知识,所以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数学认知。最后,合作性学习小组构建还能及时反馈学生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然后进行数学方式的调整与优化,从而真正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二、构建合作性学习小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措施

(一)合理分组,明确小组成员职责

在构建合作性学习小组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确保分组的合理性,只有小组成员结构合理才能有效发挥合作性学习小组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作用。为了确保分组的合理性,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首先,通常情况下小组成员人数为4~6人最合适,人数过多不利于学生交流以及个人才能充分展示,人数过少则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助及交流;在分组的时候,应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一原则来进行分组,具体而言就是一个小组之内应当具有不同能力特征、不同性别以及不同数学水平的学生。其次,考虑到各个小组成员风格、认知水平差异,在分组的时候最好不要差异过大,这样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时候才能相互补充、帮助,各个小组之间也能真正做到公平且合理,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最后,在分组的时候还需要重点考虑到班级内自信心不足、数学基础较差、性格内向的学生,最好能将他们安排在成绩较好、有耐心、乐于助人的学生所在的小组内,这样才能让他们有良好的互动交流机会,从而有效提升合作性学习小组实施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在合理分组之后,还需要明确小组成员职责,考虑到小组长在整个合作性学习小组中起着重要作用,需要承担合理分工、项目布置、项目进度协调、汇报总结等工作,教师在小组构建完成之后,一定要选好小组长,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合理挑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确保合作性学习小组构建的合理性。

(二)设计具有合作讨论价值的问题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要想有效构建合作性学习小组,教师在合理分组之后,还需要为学生设计具有合作讨论价值的数学问题,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合作讨论的兴趣,有效发挥合作性学习小组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一些教师在构建合作性学习小组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不善于设计问题,导致学生合作学习深度不足,无法促进学生发展,合作性学习小组流于形式。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一定要把握好合作性学习小组核心思想,联系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有深度、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以此来点燃学生合作探究的欲望。此后,再鼓励学生在合作讨论期间合理猜想、互动交流,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可在课堂上让学生先观察几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然后让学生以合作的方式来计算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的度数,这样学生就能在合理分工下准确把握这一知识点,有效发挥合作性学习小组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三)把握合作学习切入时机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要想发挥合作性学习小组的作用,教师还需要把握好合作学习切入时机。合作性学习小组构建可谓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认知过程,可是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构建合作性学习小组,若盲目追求合作学习,效果自然也不会理想。为此,教师在构建合作性学习小组的时候,需要把握好时机,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方面,教师可以在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时候构建合作性学习小组。在初中数学课堂上,一节课自然有教学重难点,而且大多是学生难以理解的点,教师若能在这个时候构建合作性学习小组,就能促进教学目标实现,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以“平方差公式”为例,其教学重难点就在于平方差推导过程,所以教师在讲解这一重难点知识的时候,即可构建合作性学习小组,课堂上先为学生展示四道计算题:(a+b)(a-b);(3x+y)(3x-y);(6a+ b)(6ab);(4c+3d)(4c-3d),然后让学生以合作的方式来找一找规律,这样学生就能在合作过程中经历平方差公式推导及总结,从而促进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在学生迷惑的时候构建合作性学习小组。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若发现学生处在混沌、迷惑状态,就可以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辩论,这有助于澄清概念、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生活中的轴对称”为例,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概念之后,学生无法准确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这个时候教师即可基于学生的疑惑,提出相应的问题:“同学们,这两个概念一样吗?它们之间的区别体现在哪呢?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将上述几个问题作为各个小组讨论及交流的问题,在各个小组内讨论之后,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之间展开辩论,最终得到结果。这样学生就能在交流与互动中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与分析,还能有效解决学生困惑,让学生学会思考与解决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合作性学习小组的作用。

(四)构建合作学习有利条件

新课改主张在数学课堂上“以学生发展为本”展开教学,而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感受,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为此,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要想有效发挥合作性学习小组的作用,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有利条件,让学生在尊重、和谐、信任、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合作学习,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学习效率。首先,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在构建合作性学习小组之前,教师要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借助多种手段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以及自主探究欲望,同时需要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更加活跃,从而有效点燃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让数学课堂因此而变得更加高效。其次,还需要在数学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传统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学生经常不按照教师事先预设的计划学习,导致课堂进度明显变缓,这种情况下学习效果自然无法保障。合作性学习小组提倡的是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分析,所以在构建的时候,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不能为了赶进度而忽视学生主体作用,这无法有效发揮合作性学习小组的作用。最后,注重有效激励。在初中数学课堂上,不仅要为学生构建合作性学习小组,还需要在合作学习的同时适时对学生进行激励,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组内成员互评、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来进一步激励学生,从而有效提升合作性学习小组在数学课堂中的实践效果。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构建合作性学习小组成为新课改所提倡的全新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构建合作性学习小组,能够有效提升数学课堂学习效率。身为教师一定要准确认识合作性学习小组的价值,在课堂上结合学生实际合理分组,然后在学生合作期间提供有效的指导,给予学生足够的互动、交流时间,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合作学习及互动逐渐步入深层次,从而有效提升数学教学效果,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猜你喜欢

合作性分组数学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小组合作性学习对中职护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探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