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安全文化与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的精细化管理
2022-05-30姚斌
姚斌
【摘要】目的:对精细化管理在医院安全文化、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医护人员30名为研究对象,本院于2019年7月起实施精细化管理措施,对比精细化管理实施前后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与医院安全文化情况。同时,选取2019年1月至6月的90例患者与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精细化管理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医院安全文化建设各项评分结果观察,干预前评分结果基本相近,而精细化管理措施实施后,各项评分结果均有明显提高,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化管理实施前,不良事件发生率13.33%,而实施后未见不良事件发生,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化管理实施前,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仅为86.67%,与实施后患者满意率为97.7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化管理实施后,医疗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医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措施应用于医院安全管理中,对提高医护人员安全文化评分、医疗质量以及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有重要作用,医院的医疗质量明显提升,降低了护患纠纷发生率,完成了对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安全文化
【中图分类号】R8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3-0169-04
医疗体制改革进程加快背景下,对医院安全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近年来大众生活质量提高,群众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较高,若未做好医疗安全管理工作,可能引起医患纠纷问题[1]。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医疗质量属于一项核心管理内容,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整体管理工作效果,较高的医疗质量决定医院是否能够实现持续发展。对此,考虑在医院安全管理中,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强化对医护人员的管理,立足于患者实际需求,尽可能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2]。本次研究将对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的安全文化与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中的效果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医护人员30名为对象,男性与女性分别为19名、11名,年龄(32.90±2.50)岁,均为大专以上学历,来自普外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医院于2019年7月起实施精细化管理措施,实施前后均为同一组医护人员。
另外,选取2019年1月至6月精细化管理实施前的90例患者,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52.60±4.92)岁,患者来源于普外科40例、呼吸科26例、心血管内科24例。同时,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精细化管理实施后的90例患者为对象,男性54例、女性36例,年龄(52.00±4.90)岁,其中心血管内科42例、呼吸内科28例、普外科20例。
纳入标准:(1)患者入院后诊断确诊疾病类型;(2)知情配合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1)急危重症情况;(2)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异常;(3)中途退出。
1.2 方法
医院于2019年7月起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实施要点包括:(1)安全文化管理。院内定期举办安全文化活动,各科室每周安全文化活动开展至少一次,医护人员共同参加,开展形式包括文化宣传活动、文化交流会议等,鼓励医护人员提供自己对安全文化管理的建议。(2)医疗安全管理。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表现在多方面,首先可对医院常见风险问题进行整理评估,分析可能存在发生的风险,制定针对性的预防计划方案,管理内容涉及医疗器械管理、药品管理、护理管理等多方面。如医疗器械管理方面,需要在清洗消毒、存放、维护等各方面加强,包括器械消毒责任制度的落实、器械分类工作的明确。且需注意各医疗设备使用前做好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应用时运行可靠。再如药品管理,除药物存放、检查等方面外,还需注意药物使用管理的加强,包括对药物基本使用以及对患者的用药指导等。另外,护理管理方面,患者住院期间一般与护理人员接触最多,需强化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强化以人为本理念,并注意树立护理管理新理念、法律意识等,降低护患纠纷发生可能性。此外,安全管理中,需要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活动,可通过案例讲解法方式,选择不良事件案例、医疗纠纷案例,由医护人员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强化医护人员安全意识以及预防与处理不良事件的能力。为提高医护人员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其他各方面专业能力,安全管理中也可采取激励制度形式,如选取“安全管理模范”,给予物质、精神层面的奖励,激发医护人员提高综合素质意识。(3)医疗质量管理。在强化安全管理中,医疗质量管理是主要环节,需注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规范、管理制度等方面。其中,规范制度中,应明确规定医疗管理相关内容,如患者候诊时间、病区环境保持、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等。如在候诊时间方面,需控制在15min 以内,而病区环境的保持方面,除基本的消毒清洁外,可选择无毒害植物摆放,病区或病房提供关于疾病、科普治疗相关杂志,为患者营造优质的诊疗环境。另外,医护人员服务方面,可利用考核形式,如通过患者满意度情况了解医护人员服务质量,或直接到病区内了解医护人员各项技术操作,如心肺复苏操作。考核可按周、按季度开展,对于考核结果不理想的医护人员,则采取二次培训方式,直至考核结果通过。此外,可引入 PDCA 循环管理模式,该模式强调对医院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制定计划、分析实施效果。在此基础上,结合管理期间遇到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效,制定下次管理计划。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医护人员安全文化建设评分观察,评分以医院自制量表评价,其中的维度包括安全管理、安全行为、安全意识等,各项指标评分结果30分,评分结果与安全文化建设成效保持正相关[3]。(2)统计精细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不良事件,如护理方面的不良事件、医疗器械方面的不良事件、药品管理方面的不良事件。(3)以医院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对精细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选取的两组患者做满意度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围绕医护人员技术操作、与患者沟通交流态度、各方面服务质量等。(4)满意度评价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满意率计算=(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4]。(5)对实施前后两组患者的醫疗质量评分及医患纠纷发生率进行对比,医疗质量评分越高代表医院的医疗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由 SPSS 22.0软件做统计学处理。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利用 t 检验或χ2检验,分别以( x(—)± s )、[ n (%)]表示。以 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医护人员安全文化建设评分观察
精细化管理措施实施后,各评分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医护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
精细化管理实施前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率13.33%,管理后未出现不良事件,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2。
2.3 患者满意率情况观察
患者满意率情况调查,精细化管理实施前的90例患者,其中满意、非常满意例数分别为26例、52例,满意率为86.67%(78/90)。精细化管理实施后的90例患者,其中满意、非常满意例数分别为30例、58例,满意率为97.78%(88/9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45, P <0.05)。
2.4 医疗质量评分及医患纠纷发生率
实施前,医疗质量评分为(86.23±3.52)分;医患纠纷发生例数为9例,医患纠纷发生率为10.00%。实施后,医疗质量评分为(91.42±2.05)分;医患纠纷发生例数为2例,医患纠纷发生率为2.22%。实施后医疗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医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
3 讨论
安全管理是医疗机构、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从当前医院安全管理工作看,面临的难度较高,原因在于来往患者人员较多,流动性大,增加管理难度,加之部分医务工作者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安全认知度不高,在落实各项工作中极易出现问题。如:常见的药品使用不良事件、器械设备管理不良事件以及护理纠纷问题等,这些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仅不利于患者诊疗顺利进行,也有损医院整体服务形象[5]。
針对医院安全文化管理问题,考虑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从精细化管理模式实施的优势看,主要表现为:(1)规范性。精细化管理模式下讲求在制度规范方面完善,包括医疗安全管理、医疗质量以及安全文化等均纳入到制度规范中,以规范制度为依据,指导医护人员开展各项工作[6]。(2)管理效率高。该管理模式下,将各项工作责任细化,如医疗器械管理、药品管理以及护理工作等,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辅以相关的考核与激励机制,更能激发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鼓励医护人员在自身综合素养上不断提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可能性[7]。(3)持续质量改进。具体实践中借助 PDCA 循环管理模式,总结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将优质方案应用于下一阶段管理活动中,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目的[8]。且该种管理模式下,主张分阶段对管理成效考量。所以,整体管理成效将不断提升,许多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被解决[9]。(4)更新观念。医护人员能够深刻的认识到精细化管理模式对提高质量安全的重要作用,救死扶伤作为一种需要真爱的技术性服务内容,通过加强现代医学模式及“大质量”观念教育,确保医护人员能够深刻的意识到医院的安全文化与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是提升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保证,维护了广大患者,并且塑造了良好的医院形象[10]。通过对该项理念进行进一步理解可知,经过对医院的质量现状进行分析,使医院的发展方向更为明确。质量管理本身属于一项动态的过程,通过对医院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有助于促进医院管理质量的大幅提升,解决了患者提出的质量问题,符合“大质量”观念要求,促使医院的服务管理工作从被动型向主动型开始转变[11]。
本次研究结果中,对精细化管理措施实施前后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实施后医护人员安全行为、安全意识、安全管理等各评分结果分别为(28.60±0.50)分、(27.30±1.35)分、(27.50±1.00)分,与精细化管理模式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医护人员安全文化建设质量提升。同时,可发现精细化管理实施后未出现不良事件情况,说明精细化管理措施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可能性。另外,患者满意率,精细化管理实施前为86.67%,相比实施后患者满意率为97.7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精细化管理措施实施后,患者对医院管理工作有较高的满意度,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有助于确保医院各项工作的健康持续开展。观察组医疗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医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将精细化管理法用于医院安全文化与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管理中,医疗质量明显改善,降低了护患纠纷发生率,对推动和谐医患关系构建有重要作用。
既往研究结果显示,姚超等[12]在2019年提出,常规管理法,安全部意识评分为(22.04±2.73)分,安全行为评分为(21.15±3.02)分,安全管理评分为(21.66±2.84)分;精细化管理法,安全部意识评分为(28.01±0.59)分,安全行为评分为(27.50±0.62)分,安全管理评分为(27.63±0.60)分。精细化管理法安全文化建设评分高于常规管理(P<0.05)。医疗质量评分,精细化管理实施前为(86.21±3.65)分;精细化管理实施后为(91.24±2.03)分。精细化管理实施后医疗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常规管理法,出现2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3例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09%;精细化管理法,出现1例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7%。精细化管理法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管理法(P<0.05)。常规管理法,出现4例医患纠纷,发生率为7.55%;精细化管理法,出现0例医患纠纷,发生率为0.00%。精细化管理法医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常规管理法(P<0.05)。通过将他人研究结果与本文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数据具有相似性,可知本文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可为同类型文章写作提供研究价值。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措施应用于医院安全管理中,对提高医护人员安全文化评分、医疗质量以及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有重要作用。医院的医疗质量明显提升,降低了护患纠纷发生率,完成了对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余薇佳,钟烨声,刘华锋,等.专科运营管理模式助力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实践[J].现代医院管理,2020,18(5):10-13.
[2]陈澎.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精细化管理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9):154-155.
[3]Al-Shahat NMF,Moustafa MY,Farid F.The impact ofusing safety and heal thcare system on medical wastesmanagement-with application on eldemerdash hospital ain,shams university[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2017,39(2):409-433.
[4]张浩,金好.精细化管理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9):156-158.
[5] 徐世琴,张丽香,钱慧萍,等.精细化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生物监测中的应用[J].医学动物防制,2020,36(11):1056-1059.
[6]Gold M,Dhawan S,Verma A,et al.Efficacy and Safetyof Naftifine HCl Cream 2%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Subjects With Tinea Corporis[J].Journal of Drugs in Dermatology Jdd,2016,15(6):743.
[7]王之,张虹.本院基于精细化管理提升骨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的调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8):153-157.
[8]李石敏.科室经营助理在医院精细化管理中的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16(27):150-151.
[9]Mar galloM ,TaddeiMB ,Hernandez –PellonA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of the management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residues:a re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J ]. Clean technologies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2015,17(5):1333-1353.
[10]李韬,陈泽宇,李敏,等.浅析精细化管理在医院后勤运维节能中的作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0,36(18):39-40.
[11]Canaway R,Bismark M,Dunt D .Medical directors perspectivesonstrengthening hospitalquality and safety[J ].Journal of Health,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2017,31(7-8):696-712.
[12] 姚超,魏霄瑾,楊俊体,等.研究型医院的安全文化与医疗质量及安全的精细化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0):109-111.
(收稿日期:2021-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