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基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2016-12-21肖晓明
肖晓明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10-000-02
摘 要 安全生产,关键在人,尤其是电力基建企业,与其它行业相比,在生产施工活动中安全风险较高,要求安全防范意识和措施也较复杂。但千头万绪,人的因素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对此,提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质,建设安全文化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已成为新时代的呼唤。本文就此并结合个人长期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实践,对电力基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浅谈一些想法,以期抛砖引玉,引起行内人士对此关注或对此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 基建企业 安全文化 建设
一、安全文化的概念与本质
安全文化(英文名 SafetyCulture)的概念是1986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针对切尔诺贝利事故提出,其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主要包括安全理念、安全意识、行为安全、系统安全、工艺安全等。文化是人类精神财富和物资财富的总称,安全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企业安全文化是为企业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提供安全生产的保证。
在长期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电力基建行业属于高技术含量、高风险操作型的企业,安全文化重要性尤为突出。我们常说“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防止的,所有安全操作隐患是可以控制的”,关键在于是如何防止和落实控制。
安全是从人身心需要的角度提出的,是针对人以及与人的身心直接或间接的相关事物而言。然而,安全不能被人直接感知,能被人直接感知的是危险、风险、事故、灾害、损失、伤害等。建设安全文化对于防止事故发生,将起着重要的源头控制作用。
二、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
回顾历史,能使我们更加清醒的把握现在。自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1986年针对切尔诺贝利事故提出“安全文化”概念的30年来,我国电力建设迅猛发展,发电量跃居世界第一,电力基建企业安全管理亦取得长足的进步。电力基建企业逐步对原来在设计和施工中忽视的一些安全问题,进行大规模的、强制性的遏制,使预防事故的重点从人开始向物(设备)转移。
随着改革开放,更加复杂的设备、大量的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引进,在研制、使用和维护这些复杂系统的过程中,“系统安全”,“本质安全”的理念被引入运用,这往往把预防事故的主要责任投入到产品的设计者,而忽视操作者或设备本身。安全管理专家博德(F.Bird)、亚当斯(Edward Adams)、伍兹(Woods)提出“管理失误论”,把预防工业事故的主要责任又投于到管理层。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震惊全世界,纵然采取“纵深防护”防护策略、系统本质安全程度非常高的核电站仍然会发生事故,对此国际核安全小组(NASG)提出了以安全文化为基础的安全管理原则,随后安全文化理念的发展不再局限于核安全领域。我国制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将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划分为6个阶段:一是本能反应阶段;二是被动管理阶段;三是主动管理阶段;四是员工参与阶段;五是团队互助阶段;六是持续改进阶段。纵观我国电力基建企业安全管理的过程,大致也是在这个轨迹运行和发展。预防事故的重点从人开始向物(设备)、向产品的设计者、向管理者、向全员的安全意识、向安全文化建设逐步的深入。尤其是近年来,电力基建企业持续开展“安全月”活动,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立安全、环境与健康(ISO2000)管理体系,由工会在班组建设中推行“5S”管理到目前一些企业强势推进“7S”管理,将安全管理的触角延伸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习惯中,可以说安全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深入到生活的微细方面,这些都是在自觉或自为的建设企业的安全文化。
三、安全文化建设的功能及目的
在电力基建企业安全管理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预防事故的发生,仅有安全技术手段和安全管理手段,建立安全责任制是远远不够的。不容置疑,安全管理是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依赖于对施工人员的监督和反馈。就管理者人力物力来说,不可能对每一位施工人员,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密切监督遵章守纪,这就必然带来安全管理上的疏漏。
还有,一些项目的管理者或一些外委单位管理者,为了省时、省力、省钱,会在缺乏管理监督的情况下,无视安全规章制度,“冒险”采取不安全行为。然而,并不是每一次不安全行为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这会进一步增大一些人的侥幸心理和不安全行为,这种状况往往还会“传染”给其他人。
还有,当前的科技手段还达不到物的本质安全化,设施设备的危险不能根本避免,客观原因的制约,因此需要用安全文化手段来予以补充。
大量事实表明: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W.H.Heinrich)调查了大量的工业事故,统计得出,工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98%可以归纳为人的不安全行为(88%)和物的不安全状态(10%),并提出事故因果连锁论。安全文化手段的运用,利用领导、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安全氛围,通过对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的强化,不断提高人的安全素质,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人们从被动地服从安全管理制度,转变成自觉主动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从“要我遵章守法”转变成“我要遵章守法”。当员工自觉的执行安全制度和自觉的抵制不安全行为,将弥补安全管理手段不能彻底改变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先天不足,也是最大限度地扩展了安全监督。
安全文化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其基本功能有导向功能、 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尤其是文化力的约束功能效能,与传统的管理理论,单纯强调制度的硬约束不同,它强调我们在日常工作生产中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无时不刻自觉地规范着我们的安全行为。对此,国家制定了《安全文化建设规划》提出:“着力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形成富有特色和推动力的安全文化,为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四、浅谈电力基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作为电力基建企业如何抓好安全文化建设,关键是要围绕“建设”作文章。确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体制,完善安全培训质量考核体系;根据企业内外部安全管理环境及实际需要制定安全文化发展战略及计划,颁布企业安全文化大纲。以保证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性;导入CI塑造企业新形象,编制企业员工文化手册,规范员工行为;发挥企业内部安全文化骨干单位和教育培训部门的引领作用,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鼓励公司党政工团开展安全文化活动,利用先进模范人物传播,形成多层次、全体员工参与的安全文化建设队伍。用文化理念变革企业制度。建立报告系统,企业内部建立有效地对安全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在事故发生之前就被识别,并由员工向管理者报告的系统,使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对安全问题的关注,有利于安全文化持续改进发展。
电力基建企业抓好安全文化建设,要注意充分发挥企业三个层次的作用,形成合力。
一是发挥决策层关键支持作用。决策层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最关键的支持者。IBM前总裁郭士纳说过一句话“伟大的机构不是管理出来的,而是领导出来的。”这句话切实揭示了企业文化的真谛:优秀的文化不是“管理”之功,而是“领导”之功,在这点上,古今中外都一样。
二是发挥管理层重要作用。管理层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最关键的执行者。《执行》一书的作者拉里和拉姆说:“执行力不足而产生的企业病在众多企业均有体现,具体特征是内部运作效率低下,缺乏顺畅沟通,导致有的计划难以执行到位”。
三是发挥员工层的主体作用。员工层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最关键的参与者,也是企业里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安全文化建设与实施的许多内容,如安全理念渗透、安全培训与宣传、安全承诺、安全责任履行、安全操作等等,都是以员工层为核心,离不开员工的参与。从某种程度上说,员工层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代表着企业的安全文化水平。
四、结语
当前,电力基建行业推行安全责任制,培育员工共同认可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规范,在企业内部营造自我约束、自主管理和团队管理的安全文化氛围已成为常态,这为安全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一样,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活动,是一项弥久弥新的工作。它培养的是一种社会公德,最终作用是文化的长久浸润和积累,使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全体职工始终保持“安全第一”的意识、“生命高于一切”的道德价值观、遵纪守法的思维定势、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方式和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