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护理中的应用

2022-05-30王茵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3期
关键词:抑郁焦虑

王茵

【摘要】目的:探究在急诊创伤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的实际作用与效果。方法:选择60例本院急诊收治的创伤危重患者进行比较研究(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2019年入院患者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并纳入对照组,2020年入院患者纳入观察组接受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护理各环节用时,另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急救护理用时比较,在疾病诊断用时、检查用时以及急诊停留时间方面观察组优势明显,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 SAS 评分与 SDS 评分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 SAS 评分与 SDS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病率分别是100.00%和3.33%,均优于对照组86.67%和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创伤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缩短急救护理各环节用时,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有助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急诊创伤护理;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3-0047-03

急诊科作为医院重要科室之一,平时接诊的患者病情普遍复杂、危重、发展迅速,需要立即进行检查、诊断与治疗,以此挽救患者生命[1]。创伤是急诊最常见的疾病,多数病例是由交通意外事故、高空跌落等因素导致,患者创伤后承受的病痛比较大,身体机能在短时间出现急剧损害和下降,给急诊急救护理和治疗带去了巨大的挑战[2]。另外,急诊每天接诊的患者数量非常多,病情复杂、多样,患者急救过程中突发事件比较多,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比较大,急需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急救护理干预方案,以此合理安排急诊急救护理人员,提高护理效率与质量,为创伤患者提供无微不至、专业的临床护理,提高急救抢救成功率[3]。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是我国目前急诊护理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先进护理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对患者急救护理各项操作紧密联系,各学科急救治疗、会诊等无缝衔接,同步进行,缩短急诊抢救时间、患者检查等待时间等,为患者急诊创伤争取更多宝贵的时间。本研究通过对比本院急诊收治的60例創伤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模式,探究了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年份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其中,30例创伤患者纳入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26~72(40.36±2.63)岁。观察组纳入30例创伤患者,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27~72(40.02±2.53)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纳入标准:(1)患者有明显创伤;(2)意识部分丧失,对外界刺激有一定反应;(3)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知情,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需急诊手术者;(2)昏迷、严重出血性休克;(3)患有精神疾病;(4)临床资料不全;(5)急诊抢救无效,患者死亡。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第一时间为其建立疾病档案,核对患者身份信息、亲属联系方式,同时立即联系急诊值班医生进行现场病情查看和初步诊断,联系其他科室医生进行会诊,制定出治疗方案。为患者建立两条有效的静脉通道,遵医嘱为患者用药。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对患者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

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由具有3年以上急诊临床经验的医生、护士长以及责任护士组成无缝隙急救护理小组,由医院急诊科给予定期的专业培训,总结护理经验、教训,对急诊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急救护理要点以及难点进行明确,妥善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2)采取弹性排班模式,在急诊患者数量较少时临时安排轮休,并且在患者数量多时增加在岗护理人员数量,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数量,确保护理效率与质量。病情危重且复杂的创伤患者指派经验丰富护理人员负责,其他病情轻微或者生命体征比较稳定的患者则交给经验稍显不足的年轻护理负责,人尽其才。(3)建立急诊绿色通道,急诊在接到急救电话的同时就需要开通绿色通道,提前将创伤患者的情况告知急诊科主任,立即抽调手头工作已经完成的医生做好急救接诊工作,并联系医院其他科室在岗医生准备会诊,在急救车到达急诊后马上将患者送入急救室进行病情查看,同时开展各项基础检查、会诊,确定病情,统一意见明确急救方案,尽快送入手术室予以抢救。(4)在护理过程中要与患者进行实时、有效的沟通,保持患者意识清醒,了解创伤的原因并询问既往病史等,同时要给予患者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让其信任医生和护理人员,积极配合治疗。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护理各环节用时,包括疾病诊断用时、检查用时以及急诊停留时间。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4]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其中,焦虑评分满分100分,低于50分者为正常;50~60分者为轻度焦虑,61~70分者是中度焦虑,70以上者是重度焦虑。抑郁评分满分100分,分界值为53分,53分以下为无抑郁,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对比抢救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病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得到的数据全部使用 SPSS 22.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 x(—)± s )形式表达,并进行 t 检验;计数资料用[ n (%)]形式表达,用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急救护理各环节用时比较

观察组在疾病诊断用时、检查用时以及急诊停留时间上都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的 SAS 评分与 SDS 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 SAS 评分与 SDS 评分与护理前和对照组护理后比较,差异显著( P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病率比较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病率分别是100.00%和3.33%,均优于对照组86.67%和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家庭购车已经十分普遍,使得道路上车辆数量越来越多,相应的交通事故也增多,导致创伤患者病例数显著增长[5]。创伤患者的病情危重、紧急,只有给予其快速、有效的急救护理和治疗才能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尽可能地挽救创伤患者生命,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6]。在急诊创伤护理过程中,传统的护理模式虽然具有一定的作用与效果,但是对于创伤患者而言缺少针对性,并且护理时效不理想,容易耽误病情诊断与治疗,影响治疗效果與预后[7]。因此,对急诊创伤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十分重要,需要根据疾病特点、护理风险事件等,对护理内容进行补充,优化护理流程,以此提高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水平、护理时效,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8-9]。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急救护理各环节用时比对照组短,分析原因:通过引入了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将急诊接到急救电话开始开通绿色急救通道,将急救、接诊、疾病诊断、常规检查、会诊和抢救手术等多个环节紧密衔接起来,缩减一切可以压缩的急救时间。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与护理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比对照组好。分析原因为,急诊创伤患者在护理中接受无缝隙急救护理,各项护理工作紧密结合,有序进行,各项检查用时短、等候时间短,患者入院后可以被快速确诊,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得以快速控制,疾病相关症状改善、减轻,减少了患者因为创伤、身体不适、过度担忧等,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10]。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无缝隙急救护理从接到急救电话开始做好各项急救准备工作,急救设备、人员、药品等准备齐全,患者入院后接受快速检查,诊断明确后立即开展急救治疗,治疗时机早,对于病情进展恶化有比较好的延缓效果[11]。同时,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的应用将多项必要检查内容、急救方案有机联系在一起,同时进行,提高急救效率,为抢救生命争取更多宝贵的时间,急救成功率高。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分析原因:对急诊创伤患者进行无缝隙急救护理,护理及时、有效,病情稳定,创伤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小[12]。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在疾病诊断用时、检查用时以及急诊停留时间上都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的SAS 评分与SDS 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 SAS 评分与 SDS 评分与护理前和对照组护理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病率分别是100.00%和3.33%,均优于对照组86.67%和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缝隙急救护理在急诊创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急诊创伤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可以缩短急救用时,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病情控制和治疗,患者急救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有效的急救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雨凤,李玉凤.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8,12(1):50-51.

[2] 谭花蕊.基于创伤评估的分级护理在急诊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0,34(4):16-17.

[3]白光凤.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1):85-86.

[4]王玉蓉.创伤性休克患者应用急救护理流程模式的可行性[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36(1):15-16.

[5] 余红平.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9):112-114.

[6]武晓攀,王浩.探析无缝隙急救护理在急诊创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智慧健康,2020,6(4):132-133,135.

[7]吴兰青.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2019,40(9):2148-2149.

[8] 耿延花,张倩倩.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对急诊创伤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4):150-152.

[9]张霞.无缝隙急救护理在急诊多发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系统医学,2020,5(18):193-195.

[10] 赵单,张进军.院前院内无缝隙急救护理配合创伤救治原则在老年严重多发伤救护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17,39(2):277-279.

[11]谷风燕.急诊复合伤患者开展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的临床研究[J].青岛医药卫生,2021,53(4):312-314.

[12] 冯宪梅.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22):4187-4189.

(收稿日期:2021-09-30)

猜你喜欢

抑郁焦虑
过半帕金森病会和“抑郁”相伴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妊娠呕吐孕妇焦虑抑郁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影响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中医干预初产妇产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德俄“焦虑”波兰右翼新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