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臂下InterTan内固定手术方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

2022-05-30徐钢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3期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徐钢

【摘要】目的:探讨 G 臂下InterTan内固定手术方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采用 G 臂下InterTan内固定手术方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较高,大粗隆定位针、尾钉时间较长,股骨颈定位针、螺旋刀片或结合加压钉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认知功能改善显著,患者住院时间较短,住院费用较低(P<0.05)。结论: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行 G 臂下InterTan内固定手术方案,可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和内固定物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认知功能,有助于患者的尽早康复,且能够节约一定的治疗费用。

【关键词】G 臂;InterTan;内固定手术方案;股骨粗隆间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3-0032-04

股骨粗隆间承载的剪切应力较大,且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位置容易产生骨折,非手术疗法需长时间卧床,容易产生诸多并发症,骨折愈合容易發生畸形,影响髋关节功能。当前认为股骨粗隆间骨折需选内固定手术,这样骨折能够取得复位与较强内固定,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1]。若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不良后果,甚至会死亡。当前,手术疗法样式众多,多为钢板内固定,众多文献也注重治疗优缺点。对初学人员来讲,选择一类髓内固定,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避免手术切口较大,所获取的固定效果优良。为有效治疗疾病,本研究对选择的部分患者应用 G 臂下InterTan内固定手术方案,并展开观察。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6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64~96(79.2±6.6)岁,身高(161.2±6.1) cm,体重(60.5±4.5)kg;观察组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65~96(79.1±7.3)岁,身高(161.3±5.9) cm,体重(60.5±4.2)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纳入标准:患者均知晓且自愿加入,并签署同意书;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及认可。

排除标准:既往有高血压、心脑疾病后遗症及病理性骨折患者;凝血功能异常者;无法忍受手术者;有认知障碍、精神系统疾病患者。

1.2 方法

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选侧卧位,用改良 Moore 入路,渐渐显露,尽量保留股骨大、小粗隆位置附着的肌肉止点,术中做好标记。股骨大、小粗隆产生骨折,肽丝环扎固定,在股骨小粗隆上大约1 cm 位置截骨。脱骨折对股骨距造成干扰,术中用克氏针对肽丝进行固定和捆绑。常规对髓腔进行处理,选骨水泥型假体,结合骨折状况决定是否应用长柄。术中对其血压进行测定,注意骨水泥毒性反应、骨水泥凝固后对髋关节、骨折稳定性进行检查,冲洗后重新创建肌肉止点,放置引流管,按层次缝合。

观察组采用G臂下InterTan内固定手术方案。平卧位固定患者,于患侧臀部下端垫上软枕,高度5 cm。G臂透视保障骨折复位优良。在患侧股骨大粗隆近端平髂前上棘开长度为4 cm纵向切口,将肌层分离,触摸到股骨大粗隆起点。定位针定位大粗隆顶点偏内,正侧位透视部位满意,即正位片经大粗隆顶点,侧位经股骨髓腔中间。开口并将导针引入,产生摩擦感时完成透视,保障导针于股骨髓腔,接着扩大髓腔。安装后,调整主钉部位,向股骨头位置放置导针,InterTan固定者透视确认导针位置,观察其是否处在股骨头中间。PFNA-Ⅱ固定好后透视把握导针于正位于股骨头中间,侧位上位在股骨头中间。敲打进去的螺旋刀片结合加压钉,维持良好的顶尖距。术后,做好对应处理,能够对症治疗,适当锻炼患肢。

1.3 观察指标

(1)术后3个月运用 Harris 评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分值与髋关节功能成反比,从疼痛、功能、畸形、运动范围几个方面评价疗效,评分标准为优为90~100分;良为80~89分;可为70~79分;差为<70分。

(2)观察比较两组内固定物手术时间。

(3)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4)观察两组手术指标。

(5)术前、术后6个月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F-36)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共有8个维度,各维度均100分,分值高低与生活质量是正比关系。

(6)术前、术后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估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总分30分,分数与患者认知功能是正比关系, MMSE 评分<27分即会产认知功能障碍。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通过 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 n (%)]表示,采用χ2检验。当 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内固定物手术时间比较

两组髓内钉主钉、髓内钉远端锁定钉、总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大粗隆定位针、尾钉时间较长,股骨颈定位针、螺旋刀片或结合加压钉较对照组短( P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均较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术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5。

2.6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状况对比

术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明显较好(P<0.05),见表6。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于临床比较常见,发病率较高,容易致残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有文献记录手术疗法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材料有锁定钢板等[2]。当下,髓内固定术中出血较少,手术切口小,且内固定稳定性良好,是治疗骨折金标准。但对初学人员来说,选择的髓内固定材料类型与卧位,是否牵引床以及 G 臂或 C 臂透视等均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本研究即从这些角度出发,探索不同体位与透视工具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初学者供应合适的手术方案[3]。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容易引起骨头脱位并发症,其主要原因是因患者髋关节附近软组织自身特点,如:软组织松弛。另外是因为患者术后容易產生意识障碍,协调能力不足,术后很难遵循防范脱位规则[4]。后外侧入路需将关节囊切断,脱位率较高,经修复将关节囊缝合,会降低脱位率[5]。因纤维组织构成的髋关节囊能够维持头臼对位,能够使髋关节旋转中心运动力线更为稳定,在韧带的影响下会限制股骨头运动过度造成的非生理位移。

G 臂下InterTan系统是由 Smith Nephew 研发第四代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这样可避免传统重建钉所诱发的 Z-效应,还可发挥手术所需加压效果,总体而言此系统治疗具备以下优势:(1)4°外翻较可为股骨大粗隆顶端微创入路供应便利条件。(2)近端独创的双钉联合置入模式可强化稳定性、力学优势[6]。(3)最近部位对正常骨质和附近软组织损伤过小。(4)设计远端独特的发夹样,将应力的集中效应全面降低,远端骨折的发生率相对低下,术后产生的疼痛过小[7]。正是因为需置入双钉,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术中失血量较多。

G 臂下InterTan系统治疗后会产生与之相应的骨折风险,术中、术后3个月均可能产生。目前研究尚未产生这类患者,主要与样本量小相关。内固定术经打入螺旋刀片,可减少骨量丢失[8]。由于其紧致的松质骨能够使股骨颈和螺旋刀片把持力过大,螺旋刀片应用的接触面积过大,可发挥良好的抗旋转和防切除作用。手术远端主要主钉主要用长型凹槽、锁定上移,可减少远端锁定受到的应力,股骨干骨折产生的风险低下。且螺旋刀片的使用比较简单,术中相邻组织损伤过小[9]。

InterTan主钉远端经分叉设计,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内固定物附近骨折和断钉的产生,对疼痛也有良好的缓解作用[10]。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对体位摆放方面的要求过高,良好的体位摆放是手术成功与时间影响的重要原因。就是髓内固定系统花费的费用过高,且对手术医生技术方面的要求也较高,需相应的经验。

较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G 臂下InterTan内固定手术方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治疗,切口微创,不会剥离过多的软组织,血运损坏小,手术时间较短,一定程度能够预防术后感染的产生[11-12]。内固定后能够给为骨折的愈合供应足够的稳定性,可预防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如:髋关节脱位。另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多数用骨水泥型假体,骨水泥容易产生较大的毒性反应,患者术中容易产生低血压,严重时会危及生命[13]。股骨粗隆间骨折若合并多种内科疾病时,用骨水泥假体毒性反应会更加明显,治疗安全性较高。

从安装固定物时间来看,本研究观察组大粗隆定位针、尾钉时间较长,股骨颈定位针、螺旋刀片或结合加压钉较短。这是因为各自器械设计导致,观察组有加压针,需更多时间完成安装,连接杆和尾针是经螺纹固定,放置尾钉时不易脱落,尾针的安装若未调节好容易脱落,需多次进行安装,会浪费大量时间。

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切口大小差异不显著,观察组 Harris 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高,认知功能改善显著,住院时间较短,治疗费用较低(P<0.05)。本研究认为这是切口大小和患者体重指数存在关系,与手术者熟练程度相关,出血量多少和手术时间长短、凝血机制是否正常也相关。InterTan能够与拉力钉联合,具有较强抗旋转作用,能够在早期负重的情况下使骨折与内固定桥接更为稳定[14]。因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目标为牢固固定患者的骨折部位使患者的骨折得到良好恢复,实际治疗期间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机体功能,将其并发症发生率降低[15]。InterTan是一类全新的治疗方式,主钉近端可选梯形横截面,可按4°外翻角供应大转子顶端点微创入路,从远端取比较独特的发夹分叉槽进行设计,分散远端应力,发挥优良效果。InterTan所具备的优势为有效加压骨折端线性加压,加速其愈合。其对旋转和 Z 字效应也能够起到预防作用,可避免股骨头的切割,比较适合骨质条件优良的患者,若患者骨质条件差则不能使用InterTan治疗。

综上所述,初学者选平卧位没有牵引床,G 臂透视下可行InterTan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治疗,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中切口等增加不显著,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优良,并发症较少。

参考文献

[1]王懿.Gamma 钉与InterTan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8):1189-1190.

[2]吴兴净,陶周善,徐宏光,等.InterTan拉力螺钉前倾角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38(4):326-329.

[3]仲彪,仲华,孙巍巍.InterTan钉与 PFNA-Ⅱ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对尖顶距的影响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0,9(4):288-292.

[4]张昌文.Gamma 3髓内钉与InterTan髓内钉治疗 AO31-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刊,2020,47(12):91-94.

[5] 赵晓涛,张殿英,郁凯,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失效原因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3):202-208.

[6]罗成辉,符江.DHS,PFNA,InterTan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9,34(2):138-141.

[7] 衡德忠,翟江波,王红军,等.InterTan静力固定辅助钙尔奇 D 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9,25(1):139-144.

[8]张占文,艾亦君,刘艳梅,等.国产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33(4):389-390.

[9]牛殿军.探讨 PFNA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5):124-125.

[10] 祝晓忠,梅炯,戴亚辉,等.计算机辅助术前设计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1,36(4):380-382.

[11]孫振亚,李凌云.DHS 与InterTa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及对 VAS 评分的影响[J].当代医学,2021,27(13):94-97.

[12]江舜利,施军凯,徐杏荣,等.氨甲环酸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髓内钉( InterTan ) 内固定潜在失血的临床疗效[J].系统医学,2020,5(18):62-64.

[13] 赵大兵.PFNA 与InterTan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14):11-13.

[14]蔡东辉.PFNA 与InterTan髓内钉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对比分析[J].系统医学,2019,4(17):36-38.

[15] 黄三明,卢翠美,章文秀.新一代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30):136-137.

(收稿日期:2021-10-18)

猜你喜欢

股骨粗隆间骨折
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严重粉碎移位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运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分析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保守治疗的临床体会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观察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DHS与PFNA治疗探讨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
Gamma钉和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