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课堂创新教学策略浅谈

2022-05-30张文燕

新课程·上旬 2022年15期
关键词:初中生情境游戏

张文燕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学校教育已经从重视智育教育转向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五育”并举教育成为时代的必然。在初中阶段教育中,体育课教学成为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意志的主要学科。作为一线体育教师,一定要学习新型的体育教学理论,转变教学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新课标背景下改变教学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要学习新型的教学理念,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在教学中,要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快乐学习成为可能,进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学生的意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也是时代赋予体育教师的教育使命。

一、创设有效情境,实现“玩”中“学”

教师把情境教学理论引入课堂教学中,运用生动、有趣的情境展现体育教学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中去,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主动接受体育训练,提高教学的实效。因为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集中起来,学习的针对性很强,学生在活动中能够保持专注,既实现了体育教学的目标,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真正实现了“玩”中“学”,体验了快乐学习的成就感。

比如,在教学“负重训练”时,传统的课堂教学给学生的感觉是训练内容单一,机械重复训练频繁,学生会心生无聊、厌烦感。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如对上肢训练,可通过“穿越火线”游戏实现教学目标。具体活动时,教师可创设一定的情境,设计游戏情节,引进电影中的“电网”障碍物,在跑道的两边放置几组竖杆,拉起网绳,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每次选出一个组员担任伤员角色,其他组员成立营救小组,小组长担任指挥员,接下来开始游戏(营救)活动,在小组长的指挥下,各组开始营救自己的伤员,冲破“电网”把伤员带回目的地者为胜。因为伤员不能动,需要营救成员运送出来,如果穿越“电网”时,有触碰现象的视为阵亡,宣布营救活动失败。在这个游戏活动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教师为了营造氛围,还可以用音箱模拟播放实弹枪战声音,以提高游戏的效果,增强游戏的情境性和真实性,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这样激烈的战斗情境中,学生的情绪被激发出来,为了完成营救使命,每个成员努力配合,轮流把伤员背出阵地,穿越火线,回到安全地带。其间有些学生急中生智,设计简易担架,用手臂相挽把伤员迅速带出阵地,因为在游戏的情境中,学生通过手臂搬运伤员,无形中训练了上肢运动的力量,完成了教学目标。兼之游戏的紧张和刺激特点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相符合,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较强,教学效果非常理想。

在这一节课上,教师创设情境,借助一个游戏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训练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素养,不但完成了教学目标,落实了教学任务,而且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提高了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和品质。

二、体育课“张弛有度”,提供自由发展空间

初中生还保留着许多少年天性,比较活泼好动,也非常贪玩。所以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采取“张弛有度”的教学方法,给他们留下自由发展的空间,既让他们感受到体育课活动训练的重要性,又要给他们留下放松的时间,不能一味地强调体育训练的程序性和规范性,避免学生产生倦怠和厌烦心理,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使他们在自由空间里缓解疲劳,恢复学习的注意力。

比如,在教学“篮球运动”一节内容时,教师先向学生示范讲解“原地体前换手运球”技巧,并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当学生对这一技巧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进行五分钟左右的自由活动。因為初中生比较喜欢篮球运动,所以在自由活动时,他们可能还是讨论关于篮球的运动,有些学生情不自禁地玩起了抢球,有人炫技玩胯下运球,有人玩球环绕,总之在自由活动时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这时教师发现学生中两两组合在抢球,可是因为技术不到位,持球的学生常常会出现走步或失球,教师观察发现了这一现象,借此机会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刚刚抢球时为什么会失球呢,你想不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学生一时很好奇,急切地想知道技巧,教师适时地引入下一节要进行的教学内容“行进间提前运球”。

在这一节课上,教师表面上看似让学生自由活动,与教学内容无关,其实正是在紧张的学习之后,给学生提供了轻松自由的空间,在自由活动中,训练了前一节学习的内容,为下一节教学内容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教师适时地抓住机会过渡到新的教学内容,真正实现了“有张有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实现分层教学,体验成功喜悦

初中生的表现欲望很强,喜欢参加竞争激烈的活动,突显自我价值。但是毕竟他们的年龄小,认知能力不是十分成熟,因此,自控力比较弱,情绪化现象比较严重,抗挫能力弱,稍有差池就会产生失败感,所以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量身设计一些适合他们的活动,从而实现分层教学,给学生创造学习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就感,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

比如,就初中生来说,一般男生喜欢篮球,技术比较全面,女生却对此没有兴趣,遇到篮球学习时,消极避让,不愿意参与练习。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应采用新的教学策略,让男女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具体来说,可设计一些竞赛项目,激发男女生共同参与的兴趣。如“上篮、运传球、限时拍球”活动,首先把男女生进行混编组,根据能力差异编组,让每个队的实力相当,在竞赛时进行分工,球技弱的学生参与限时拍球,球技较好一些的男生或女生负责运传球,球技最好的学生负责上篮。通过这样的分工,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竞赛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准自己的角色,配合团队打好比赛,最后以得分多者为胜,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激烈,学生的潜力得到了发挥。

在这一节课上,教师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计了不同层次的适合学生发展的训练项目,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给他们创造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帮助学生树立了自信,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激励策略,增强学生自信

“向师性”是小学生和初中生共同具有的一种特性,所谓向师性,就是指在教学中学生个体都希望自己的表现能够引起教师的注意,从而获取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受到激励,激发学习潜能。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性,运用好赏识教学策略,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词语,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肯定和表扬,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比如,在學习“单杠后摆挺身下”一节内容时,有些学生的身体素质非常好,动作要领马上能够掌握,完成效果好,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可适时进行表扬,鼓励他们完成更高难度的项目,使他们的动作更完美和标准,教师可借此请他们给其他学生做示范,这样一来,获取示范权利的学生非常有成就感,满怀信心地去帮助其他同学完成动作。而对那些胆小、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教师可根据他们的能力,通过梯级训练提升他们的能力,先让他们在垫子上做仰卧升腿,再让他们在低单杠上做蹬摆运动,然后协助他们在单杠上完成动作。学生在完成过程中,当一个环节有了较好的表现,教师及时进行表扬,如“很好”“不错”“很棒”等,如学生坚持不住时,马上提醒他“再坚持一会儿就成功了”,通过这样的激励性语言,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了激情,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完成了学习任务。

总之,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实际,结合教学内容,运用教学策略,指导学生的体育训练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完成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毛川,刘微,中长跑教学对初中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0(2):120—121.

[2]马宝壮.核心素养视域下青少年休闲体育教学开展策略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10):103—104.

[3]周晓.提升学生体育素养:如何围绕核心素养打造初中体育新课堂[J].青少年体育,2019(2):54—55.

[4]杨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9):81-84.

[5]徐刚强.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青少年体育,2017(4):87—89.

猜你喜欢

初中生情境游戏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