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2022-05-30耿广惠李超
耿广惠 李超
[摘要] 道德与法治學科应把握思想教育的基本特征,实现说理教育与启发引导有机结合。组织学生探究合作学习是课堂讨论的主要形式,很多情况下课堂讨论流于形式且低效,因而应在构建融洽师生关系、组建学习讨论小组、设定课堂讨论问题、把控小组讨论流程四个环节下功夫,把发挥教师课堂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课堂教学新模式,从而不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课堂教学;应用研究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学科教学应该由知识本位逐渐走向素质本位,从教为先转向以自学为先。组织课堂讨论是加深学生知识认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主要方式,它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浓厚兴趣,发掘其内在动机。
组织学生探究合作学习是课堂讨论的主要形式,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却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多时候被理解为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围绕教师开展教学,教师决定、支配学生的学习。这就导致课堂上教师只顾讲,学生负责听,这种教学样态不管教师课前准备多充分,上课多卖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都难以充分发挥,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学科素养的形成。二是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时被过分放大,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陷入了轰轰烈烈讨论,却只是表面上走过场的尴尬局面。三是很多一线教师对如何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能精准把握,因此课堂讨论容易流于形式、浅尝辄止。特别是公开课与示范课,讨论环节是必须要有的“一道菜”,但实际上很多讨论却收效甚微。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既能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几点思考。
一、着力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育教学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与师生交往的融洽程度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仅是指教和学的关系,更是一种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在学生生活中也体现着与教师的亲疏远近关系。良好、互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产生亲近友好的良好情感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研讨,养成善思、乐思的思维品质,就应该让学生乐于探究、大胆阐释自己的想法,而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正是达到这一目的之前提。教师必须尊重、关爱和信任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情感需求。同时,教师还要积极适应学生的情感变化,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虚心听取学生的建议。教师应赋予学生陈述观点的权利,不吹毛求疵;善于捕捉学生在讨论时出现的微小闪光点,并予以赞赏与引导;及时引导和点拨学生遇到的困惑,以缓解学生的紧张焦虑情绪。如此,学生才可以在课堂讨论中畅所欲言。
例如,笔者在执教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8课第1框“公平正义的价值”时,教材中描述了古时候一位父亲临终前把四锭金子分给三个儿子的故事。很多同学基于材料,阐释了应多分给某一个儿子,有理有据,这也在笔者的教学预设范围内;少数同学认为采取两权分离股份经营的方法处理这四锭金子,这种用现代经济学理念分析问题的视角,反映出学生在课堂思考互动中的创新性。这种课堂生成显而易见超出了笔者的课堂预设,但笔者没有进行否定,而是适时给予赏识和鼓励,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尊重他们的想法。在课堂讨论中时常会有“出圈”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急切地将学生的想法全盘否定,而应适时地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引导与启发。需要强调的是,教师不应以回答问题的对错来评判学生的讨论结果,而应在讨论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通过这种有温度的方式来组织课堂讨论,潜移默化地促进了融洽师生关系的构建,而融洽的师生关系反过来又促进了课堂讨论质量的提升。
二、科学组建学习讨论小组
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切忌“放羊式”的散漫组织,整个讨论过程必须体现科学性,应先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学习小组。笔者认为,以同桌二人或前后四人为一组的分组方式较为合理。小组的组建应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内异质是基于学生间的差异,使组内每位同学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点,从而使组内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组间同质是所有小组尽可能处于同一起点,有利于在组织活动时较好地调动各组的参与热情。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组内异质为小组内优势互补与合作探究打下了基础,而组间同质为班级小组间的竞争确立了公平的前提。
由于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的作用各有侧重,因而不同的讨论内容采用的讨论形式也不尽相同。在课堂讨论环节中,很多小组讨论貌似很有成效,实际上却是浮于表面、浅尝辄止。这就要求教师从组建小组之初就进行科学安排,摒弃假讨论,实现真探究,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热情,让课堂讨论起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例如,笔者在进行八年级上册第5课第2框“预防犯罪”教学时,提出问题:一般违法和犯罪有哪些方面的不同?并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二者的区别。学生们审视的视角迥异,所得到结果自然不同:“一般违法社会危害性轻,而犯罪社会危害性大”“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违法行为,一般违法却不是”“一般违法受到治安处罚或者行政制裁,而犯罪要受到刑罚处罚”。上述结果都是言之有据的,笔者也予以了充分肯定。在以上三种讨论形式中,小组讨论的方式,特别是以前后四人为小组的综合编组方式讨论,实效性和参与度较为理想。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采用最多的也正是此种讨论形式。
三、精心设定课堂讨论问题
教师要主导整个课堂讨论过程,前提是要用心构思本堂课的讨论议题。具有实效性的课堂讨论,不仅关注教师最后归纳提炼的结论,更关注全体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过程。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引导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问题的讨论中,使组内成员充分探究合作,发散自我思维,表达自我观点,阐述自我情感。哪怕只是从与同学的互动中有所启发、有所收获,这样的讨论也是有价值的。
要想使课堂讨论的内容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则教师设定的讨论话题要有一定的思维高度。教师设定的讨论话题与课堂讨论的实效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教师设定课堂讨论的话题一定要基于学情,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状况进行设定,不能照搬教材中现成的问题,更不能闭门造车设定讨论话题。高质量的话题应围绕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设定,能够引导和诱发学生探究合作学习,并且应该是明确而具体的,而不是含糊其辞或捉摸不透的,同时也应贴近生活实际。教师应时刻留意热点新闻事件,巧妙设计讨论话题,指导学生将教材理论知识与时事政治热点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此,才能在讨论中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的发展,在课堂中真正提升教学实效。
例如,在九年级上册第5课第2框“凝聚价值追求”教学中,笔者取材航天员王亚平的先进事迹,为了追寻心中的梦想,不断学习,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用知识点亮人生的浩瀚星空。像王亚平这样的科技工作者还有很多,他们都具有坚强的信念和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在工作岗位上以“无我”的精神状态努力工作,成为新时代的民族脊梁。笔者组织学生从弘扬爱国精神、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讨论,并请学生思考探索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家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认同民族精神,并积极主动地弘扬爱国精神、奉献社会。教师也可以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责任担当中彰显传统美德的视角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合作探讨,体悟科技工作者们为了航天事业不计代价和回报,彰显了爱国情怀和奋进品格。在讨论过程中,笔者没有简单地设定民族精神的内涵、核心、本质等话题,也没有平铺直叙地去探讨教材已经呈现的内容,而是以正在发生的事实为切入点,设计具有一定思维深度的讨论话题,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使每位学生都有话可说,还使得他们主动联结了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明晰了自己的责任担当及应该追求的人生
价值。
四、高效把控小组讨论流程
课堂讨论要想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教师决不能放任自流,必须对课堂讨论的全程进行指导、提示、启发。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挖掘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提升学生参与讨论的能动性,使每位小组成员都能保持饱满的热情,不断提高课堂讨论的质量;讨论结束后,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讨论结果,并组织他们进行互评。此时,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倾听,敏锐地捕捉学生观点的不同之处,再把问题交还给学生,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组织学生在组间或课堂进行辩论,并对学生呈现的讨论结果进行点拨、归纳、总结。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7课第1框“家的意味”的教学中,笔者设定的最后一个环节涉及核心素养的提升:我们每天都和父母朝夕相处,把生活中很多的“平常”看成了“正常”,总认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风景就在我们心里。请你用手中的笔,以文字或绘画的形式,记录与父母相处的点滴故事,感恩父母,感谢生活,留住爱的记忆,记住家的味道。教师要求每位学生重温生活中亲子点滴,先在小组内分享,然后用图文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真实情感,在课堂上与全班同学分享。有位学生在分享与父母相处点滴时,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教师敏锐地捕捉到学生内心被理解的需要,通过复述其父母的言行细节,引导全班同学分析父母是否真的不理解自己。经过热烈讨论,教师适时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总结,使学生们深刻理解了父母言行背后的意图,并非他们所认为的不理解,从而成功地化解了亲情之间的“小疙瘩”。这样的课堂,教师不但能高效地把控讨论互动流程,而且能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和感情的升华。
小組讨论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确保每位小组成员都有阐述观点的权利和机会,这是进行小组讨论的基本前提。很多情况下,小组内思维敏捷或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只考虑自己对问题的认知,随即就在组内进行阐释,而不是协同其他组员共同探究思考,这无疑会大大降低组内其他同学参与讨论的频次;性格内向、语言表达能力弱、对知识结构掌握不通透的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常常被边缘化,他们很少有表达机会,更像是沉默的听众。笔者认为,教师在组织课堂讨论时一定要遵守基本前提,可以在讨论前指定这些学生担任小组发言人,也可以创设特定的情境让这些学生积极融入课堂讨论,这样有助于提高这些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参加讨论的兴趣,从而提升课堂讨论的效能。
总而言之,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应在构建融洽师生关系、组建学习讨论小组、设定课堂问题讨论、把控小组讨论流程四个环节上下功夫。如此,道德与法治课才有可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本文系江苏省徐州市“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质量教育视域下初中课堂新教学样态的构建研究”(项目编号:GH-14-21-L16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赵培培.智慧课堂:优化与创新传统课堂[J].教育现代化,2017,4(14):171-174.
[3]李勇,雷宇,高海涛,等.浅谈教师驾驭智慧课堂的“三个改变”[J].教育现代化,2019,6(05):76-78.
[4]王月婷.问题引导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使用策略[J].华夏教师,2019(0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