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探究阅读

2016-12-08常林彬

考试周刊 2016年92期
关键词:教师主导创造性思维

常林彬

摘 要: 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力求改变传统单一模式,尝试多采用探究性阅读,以学生多读、质疑、深思、感知为中心,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思考中产生疑惑,疑惑中探究,探究中感知文本,让学生参与整个过程。探究阅读,就是阅读时要整体把握文章,做到心中有整体感知,同时探究性阅读要适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比较有效的阅读次序及阅读方法,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 探究性浏览 教师主导 整体驾驭 重视方式 创造性思维

探究阅读是以学生的熟读为基础,学生边浏览边思考,边思考边浏览,读思统一的一种浏览。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就需要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整合开发,鼓励学生大胆探究。探究阅读始终把学生的读思统一放到第一位,用读思促使学生养成质疑问题、深入钻研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锻炼学生的阅读评价能力。整个过程综合为读一读、思一思、问一问、评一评、悟一悟。

在传统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普遍采取统一模式: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朗读课文,解释文言文词语并逐句翻译,归纳段落大意和写作特点。最终将一篇完整的文章分解成支离破碎的零星知识点,导致学生对文章缺乏总体的感知,学生阅读的欲望消失,久而久之心生厌倦,不利于文言文的学习。

探究阅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顺序是:浏览全文,得其大意;边读边思,揣摩字句;入境探幽,联想感悟。这个次序是以学生熟读、质疑、沉思、感知为中心的。与传统的文言文讲授模式,重微观轻宏观、重局部轻整体的理念彻底相反。探究阅读是由读到思、由思到问、由问到评、由评到知的过程。它通过老师的点拨,促进学生阅读,让学生边阅读边思索,思索中产生疑问,疑问中探究文本,让学生自感、自思、自悟、自得。

一、文言文探究阅读要熟悉学情,以学生内心为出发点,处处以文章为根本。

探究阅读,就是阅读时要整体把握,心中要有文章的全貌,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再从细微处探究文章;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到宏观,从而使学生形成较完整、较准确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评价鉴赏能力。这样的操作过程符合学生的阅读规律及认知过程,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较好地落实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二、文言文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注重方式方法,深入探究阅读,这是探究阅读的基本原则。

探究阅读强调学生的熟读精思,自主阅读,自悟自得,但这一切都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避免学生在阅读中的盲目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教给学生一个相对科学的阅读次序和阅读方式,让学生扎扎实实地阅读,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启迪他但不硬拖他,激励他但不局限他,让学生“目见全牛”,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部感悟,有利于提升整体理解的阅读本领。

三、文言文的探究性阅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课堂属于学生,教师要善于将阅读与思考的权利下放给学生,既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又要给不同学情的学生创造机会。既要肯定学生理解时暴露出来的幼稚思想,又要采取积极的评价措施,保护孩子的思维激情,既要鼓励他们根据自身生活阅历进行大胆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创造欲,又要避免学生简单复制教师思维模式。让每个学生都具备好奇心与创造心,他们的脑海中就会碰撞出新的疑问,新的感悟。对于每个学生独特的阅读心,教师都要落实到位。整个过程需要学生自评自议,自我整理。只有持之以恒地加以引导与训练,才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创造力得到保护。

总之,探究性阅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如果做到恰如其分的运用,便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与爱好,有利于学生以独特视角深入解读文本,摆脱传统文言文讲授的索然无味,让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王珏.文言文教学价值的再认识.语文教学之友,2004.

猜你喜欢

教师主导创造性思维
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如何运用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与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主导意识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