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

2022-05-30杨涛

新课程·上旬 2022年15期
关键词:小明法治道德

杨涛

新课改理念强调各级各类院校的课程应发挥育人功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涵盖基础道德与法治内容,还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任。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进行课堂导入

素质教育理念提出,学生的学习方式应是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使用科学的方法,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提升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往往更能激发學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发散学生思维。道德与法治教师还应重视与学生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和学生有效沟通,善于使用正向的鼓励语言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课堂上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维护秩序”的内容时,教师提前将学生分成小组,小组之间互相讨论:生活中哪些场所需要维护秩序?学生讨论之后会说出很多想法,如在教室里,要认真听教师讲课;在火车站的售票厅,人们要排队购票;在图书馆,人们要安静地看书;马路上的行人和自行车都各行其道等。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请猜想一下,如果生活中没有秩序约束我们,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小组之间继续交流,当学生的交流告一段落后,教师再为学生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通过小组合作的导入形式,教学重点可以有效凸显。

二、有效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使其更投入地学习。教师需要注意,信息技术的使用应为教学目标服务,避免过多使用,造成学生的兴趣降低。只有合理控制使用次数和时间,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在教授八年级上册“网络改变世界”的知识时,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视频中可以展现一些公安机关通过电子监控找到犯罪嫌疑人,交通部门通过电子眼找到违章车辆,学生通过电脑进行线上学习,超市收银员通过电脑进行收银等内容。在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视频能感受到社会的什么变化。学生自然能感受到网络的用途,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探讨网络的利和弊,然后再引出教材知识,通过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

三、分享实际生活经验,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为“生活及教育”。由此可见,学生在生活中更容易发现富含知识的经验。进入初中后,学生虽然在智力上与成人基本相等,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不够全面。教师上课时如果能将具体的生活经验搬到课堂中,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再到课本内容,有助于做好知识的过渡。通过生活理解课本知识,对学生来讲,降低了学习难度,同时也能将教材知识很好地运用在生活中。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借助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能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应养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应用什么样的道德力量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诚实守信”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生活案例:小明在班级中经常撒谎,并且爱捉弄别人,班上很多同学都被他捉弄过。有一天,小明在楼道里遇见了李老师,李老师让小明喊班上的男同学到办公室搬书。小明到班里一喊,结果没有一个同学相信他,无论小明怎样解释,同学们都不再相信他。这个时候李老师亲自下达命令,学生才去搬书。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必然会学到做人要诚实守信。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借助教材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真正推动教育的顺利改革。

参考文献:

[1]黄建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J].知识窗(教师版),2021(6):82.

[2]林莺.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适切性落实[J].学苑教育,2020(24):43—44.

猜你喜欢

小明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小明照相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小明系列漫画
——小明篇——请假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上课问答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