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词汇“意趣”课堂
2022-05-30张丽波
张丽波
我们知道,语音和语法对于一门语言的重要性,可是如果没有词汇,那么人们想表达任何东西都是不可能的。国外很多语言专家对此早有论述。显而易见,学生交际能力的“砖石”就是词汇学习。那么对多种形式共存的英语词汇“意趣”课堂的研究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类对任何事物的探索都起源于人们的兴趣,也只有长久的探索欲望才能让人们执着于学习、执着于求知。
我国新的教育政策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详细地提出了有关各个学段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从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新时代下,在立德树人方面对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作为教师要做到不为时代所淘汰,我们要打开眼界,提升自身素养,对自己的课堂要重新审视,注重自我风格的同时,也要与新的教育改革政策相呼应,为我国的教育奉献自己的点点星辉,让我们的教育拥有大格局,能在国际环境下也拥有竞争力。
因此,在教育核心素养的精神要求下,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我们要深入英语教学根基—词汇课堂教学中,构建真正的英语词汇“意趣”课堂,通过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兴趣到自主再到创新地进行学习。“意趣”按字面意思理解是意味和情趣,相比于稚趣,带有了机智与抒情的成分。我们说稚趣启发于人性的纯真,那么意趣则被教育者赋予了更多值得思考的内在意义。它有时风趣,有时让人乐在其中,让人觉得有些夸张、有些充满未知,有着能提升人类本我的价值。
在中考环境下的英语词汇课堂中,教师应致力于对“意趣”的探索和研究,让“讲”和“记”的单模式课堂呈现出学习应有的轻松模样,让学生的学拥有幸福感,让老师的教走出低效。英语的词汇是生活的音符,那他们的学习应是首快乐的合奏。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去思考初中英语词汇“意趣”课堂的构建。
一、课堂组织和管理的优化
教学手段的多样,让词汇教学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活动的不同从学生座位的安排上下功夫,让学生一人课堂就对环境产生兴趣。也可以从课堂形式出发来强化学生对课堂的向往。如我们可以采用团队游戏竞赛、英语词汇记忆大赛、英语配音大赛、英语歌唱比赛、英语书写大赛等富有竞争性和团队协作竞赛的课堂形式来达到我们词汇教学的目的。这样的课堂组织优化了我们的教学形式,丰富了我们课堂的内容,对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有积极的作用。精心组织的活动课可以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词汇课,内容紧贴教学重难点,形式精彩纷呈,极强的趣味性能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中,沉浸式的学习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这不仅达到了词汇教学的目的,也培养了学生好学的品质,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从以前的“动耳”进化到“动手”“动口”“动脑”甚至到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动心”。
同时,我们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这样的加入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比较抽象的文化概念。让学生在接受国外文字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词汇背后的文化意识,因为任何一种文字都有其独有的意识,我们只有让学生了解这一点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中西文化的差异,也让那些生硬的词汇鲜活起来,那么,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就再也不会觉得枯燥了。
二、创设情境
广义上的教学情境,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
教学情境的一个层面是“境”。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词汇教学需要,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习内容直观化。例如,在讲解“四带”take,bring,fetch和carry时,我们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我们可以说:“take带作业回家,bring明日记得带回,fetch时间来得及要去取回,老师建议实在不行随身carry!”学生这时便能理解,take意指带走、bring 意指带回、fetch是去拿回、carry 意指随身携带。尤其最后的“carry”建议学生都觉得乐趣横生,这样让他们能深刻地记住这四个词之间的区别,还能发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词汇的学习灵活、生动起来,让词汇课堂也从逐词讲解向“意趣”转变。
教学情境的另一个层面是“情”,教师可用自己真实的情感调动学生。
例如,人教版九年级Unit 14 section B的阅读题是初三学生毕业典礼上的一篇发言,初中生在情感上的表达是没有问题的,那么教师就可以从学生入校,再到三年的点滴和现在面临离别的场景,引导学生慢慢回忆自己三年的初中生活。让学生联想自己初中生活中的好与坏,联想学习中的苦与甜,联想自己初中生活即将结束时老师对自己的温馨留言。有了这种情感的铺垫,再让学生进入本单元词汇的学习时,收到的效果事半功倍,也可以让词汇的学习带上感情的色彩,那么本单元的词汇学习就不仅仅是简单的新词记忆,而会让本单元的词汇学习成为他们初三毕业时最能和心灵产生共鸣的媒介,成为他们感情需要表达时的情感所在,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让他们在表达感情时多一种选择,多一种方式。
三、运用电教化手段
科技发展带给我们的是一场信息的爆炸,我们的词汇课堂终于迎来了一场改革,录音、多媒体、人机对话已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中,它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词汇教学更符合现代学生的现状,让课堂信息化、生动化。
例如,在讲解有关天气的词汇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各种生动的天气状况,这是其他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然后根据天气动态展示讲解各种天气相关的形容词、各种天气下能做的相关活动、天气相关的评价性词语等,都能让本节词汇课生动直观,学生的脑中会不自觉地形成天气的各种画面,也能联想到教师所讲的关于天气的各种词汇、短语乃至句子。以往教师简单的词汇叙述是达不到这样以点到面的效果的,因为学生会更容易记住动态的东西。
人教版七年级 Unit 10 I'd like some noodles!单元教学中,电教化手段能让教师的课堂大放异彩。例如,在有关面条种类的词汇讲解上教师可以展示各种碗的大小,再利用多媒体在碗中一一加入各种原材料,这样学生会懂得如何为这些可口的面条命名,再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自己做一回厨师,为自己的同学做出可口又有创意的面条,甚至可以开家自己的面店,招揽客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学会了关于碗大小的词汇,还学会了叙述原材料、如何点餐、如何下单等环节所需的各種词汇,在乐中学,在学中乐。让课堂充满求知欲,充分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词汇的学习富有“生活气”,也让词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尤其对于钟爱面食的北方学生来说,也是当地人文底蕴传播的契机,让学生学着去生活、学着会生活。
四、激发教师的语言魅力
词汇的教学尤其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的语言魅力,语音、语调、语言、肢体语言方面有自己特色的教师,学生很容易对这样的教师产生“着迷”,这样教师上的词汇课不会让学生思维只停滞在学习的表层,学生的思维会随着教师的叙述跳跃,头脑风暴会不断闪现,在新知和旧知之间产生动态的联系,教师的情感会让词汇的学习产生“意趣”反应,让学生从“学”变成“想学”。
例如,在初中动词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语调来强调各类动词的固定搭配,那样学生会将生硬的知识与教师有趣的音调相结合,如to do sth教师可以用一种语调,如遇到有些动词后需要跟doing sth的教师可用另一种语调。独特的语调可以让教师形成独具一格的教学风格,让学生更容易在枯燥的词汇教学中与教师形成共鸣。
肢体语言方面教师也可以精心设计。例如,在讲解动词时,我们需区分延续性动词和短暂性动词的区别。许多学生把握不准这两者直接的区别,那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现场表演。教师从教室门出去,边走边问:“我离开了吗?”“没有。”学生整齐的回答是因为教师还没有从视线中消失。教师继续走,突然在学生视线中消失,10秒后教师进入教室再问:“刚才你们看不到我的那一刻,我离开了吗?”“离开了。”这时教师就可以将离开 leave定义为短暂性动词,不能延续。同时说明离开的那10秒是教师离开的状态,那么说明be away这个状态是可以延续10秒的,所以状态能延续。一个简单的肢体示范就能让枯燥的词汇讲解生动直观,也能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真是“一举多得”。
时代在进步,学生对课堂的要求也在进步,那么我们教师怎么能不要求自己去改变、去进步、去让我们的课堂“意趣”起来呢?因此,我们只有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旗下,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下,不断改造我们自己和我们的课堂,才能培养出符合核心素养能力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