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建构高效小学数学课堂
2022-05-30曹雪
【摘要】问题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展开自主探究、交流与探讨,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与延伸,达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驱动;高效课堂
作者简介:曹雪(1997—),女,江苏省南通市紫琅湖实验学校。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教学需求,许多新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新型的教学方式不再以教师为主导,而是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力求营造轻松、愉悦的整体课堂氛围。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问题教学法是指课堂上教师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并展开更深层次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问题教学法通过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养成积极思考、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构建高效数学课堂,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
一、情境式问题驱动,打开学生求知心扉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采用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学生缺乏思考的过程,有的教师采用‘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但学生的回答仅限于‘是或‘否,学生很难进行深入思考,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为基础,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的情感和知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更好地掌握知识。
(一)以学生为主体,借助情境促进思考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认为小学阶段的知识比较简单,无须过多的提问和讲解,因此在课堂上更多的是以教知识为主,而学生则以学知识为目标,缺乏提问和思考的环节。长此以往,学生很少主动思考,课堂参与度低,就容易认为数学学习很乏味。对此,教师不仅要教知识,更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教”的基础上“问”,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充分发挥问题情境的作用,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时,教师让学生画出平行四边形,并将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和正方形做对比,思考怎么才能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学生看来,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都不是90°,不能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来计算,那么怎么才能将其变为规则图形?学生准备了剪刀等工具,利用转化思维,将平行四边形进行切割和填补,组成长方形,然后再借助数格子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面积,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方法,让学生思考是否还有其他方法。一个学生提出:“我们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直接变形成长方形。”这时教师问:“变形前的平行四边形和变形后的长方形面积相等吗?”学生开始动手实验,最终发现,变形前和变形后的图形,虽然各条边长度没变,但面积不相等……在不断探究和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最终总结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案例中,教师在课堂上以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并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展开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思考中解决问题。
(二)以生活为基础,促使学生解决问题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从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受思维发展水平的影响,他们更容易接受直观化的事物,而学生最为熟悉的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师将教学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形成数学思维,从而提升其思维品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一课时,教师没有直接给学生讲解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而是让每一位学生提前准备一个长方体的学具,如牛奶盒、药盒、课本等。教师让学生思考,怎么才能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很多学生首先将长方体展开,变成6个平面图形,通过观察展开图形和长方体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只需要分别求出这六个长方形的面积并将其相加即可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此时,教师提问:“怎样才能更加便捷地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经过观察后发现,长方体的对面面积相等,因此,只需要求出三个面的面积分别乘以2再相加即可。最后,教师让学生利用这种方法,测量并计算铅笔盒、课本及讲台的表面积,在“你需要测量哪些数据?如果将粉笔盒包装起来,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纸?”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案例中,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入手,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物品作为学具,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能够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快速解决问题。可见,教师要在教的基础上问,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让学生以问题为起点展开观察、思考和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数学求知欲望。
二、探究式问题驱动,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在小學数学教学中,借助问题驱动教学的方式有很多种,探究式问题驱动教学法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探究式问题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为学生设计探究式的数学问题,但不能急于让学生给出答案,而是要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方便学生理清问题脉络,找出问题解决关键点,促进思维发展。教师要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下“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更要从简单的“对”与“错”的答题模式中走出来。
(一)激发学习兴趣,引导自主探究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主导课堂教学活动,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新时代教学模式下,教师要营造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为学生留出自主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探索。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更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容积单位”一课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烧杯、矿泉水瓶、脸盆等物品,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升、毫升、立方分米、立方厘米这四个单位之间的关系。学生对这个实验非常感兴趣,并积极投入实验中。学生先将水倒入烧杯中,再将烧杯中的水倒入矿泉水瓶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出烧杯和矿泉水瓶的容积都是500毫升。接着,学生又将容积为500毫升的矿泉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烧杯中,倒入两次后烧杯正好装满,学生又得出结论,1立方分米=1000毫升。学生将1升的水倒入烧杯中,发现1升水正好装满两个烧杯,由此得出1升=1000毫升。教师再让学生思考,立方厘米和毫升有什么关系?学生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究,找出了容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案例中,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对比、实验和分析探究新知识,享受了实验的乐趣,感受到了自主探究成功后的喜悦感,学习兴趣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二)增强问题意识,培养探究能力
在问题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引导学生学会“问”,让学生不仅要听课堂讲解,更要思考,在思考后形成疑问,从而自主探究问题,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和思考问题,加深对问题的感悟,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意识,提升独立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一课时,教師以游戏的形式导入课堂,让学生从第一桌开始报数,并记住自己的数字,找出这些数字的因数,将它们写在纸上,如2的因数有1、2,6的因数有1、2、3、6,20的因数有1、2、4、5、10、20。教师让学生观察这些数字都有什么特点,随后让有2个因数的学生分析因数有什么特征。学生指出,2的因数是1和它本身。教师顺势为学生引入并讲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有学生提出疑问:“质数和合数与奇数和偶数有什么区别?”教师给学生列出一组数字,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学生经过分析后发现奇偶数和质数、合数之间不具备规律性。教师再通过让学生任意举例来强化学生对质数和合数的认识。
案例中,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对学生提出疑问,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并解决问题,以此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设疑式问题驱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问,而学生正是通过不断的质疑和释疑来获取新知的,“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缺乏质疑的过程,大多只在“听”的过程中接受知识,较少提出自己的疑问,更不敢发表独特见解,这就容易造成学生思维模式的僵化。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设疑式问题来驱动教学,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认识到“问”比“学”更有意义,从而培养其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一)营造质疑氛围,鼓励大胆质疑
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讲课,然而,若学生仅仅用“听”的方式被动接受知识,则无法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教师要在讲的同时,鼓励学生“问”,并为学生营造质疑的氛围,鼓励学生无须拘泥于教师的讲解内容,大胆质疑。教师也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筛选、分析,选择典型问题进行讲解,启发学生思考,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来到操场上进行推物体比赛。教师将学生分为4组,通过抽签决定每个小组所要推的物体,物体有长方体、三角体、椭圆体和圆球,看哪个小组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终点。教师让学生猜一猜哪一组会最快,学生给出的答案各不相同,大部分学生认为圆球最快。比赛开始后,抽到圆球的小组的前进速度要比其他小组快,有学生提出“为什么圆球滚动得更快”这个疑问。教师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展开自主探究,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学生认真观察这几种物体,并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发现,自行车车轮、汽车轮子等都是圆形的,而且它们都有圆心,圆心到达圆上任意点的距离都相等……随着讨论的逐渐深入,学生对圆的认识更加透彻。
案例中,教师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开展学习活动,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对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探究欲望,如此能够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乐于思考,并积极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精心制造悬念,激发学生思考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更要思,要将学和思有效结合在一起。教师要从学生善思的心理特征出发,精心为学生设计疑问,制造悬念,让数学知识不再是平铺直叙,一眼望到边,而是有朦朦胧胧的神秘感,能够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和求知欲望,在悬念氛围中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一课时,教师没有直接讲解循环小数的定义,而是先给学生描述了大自然中存在的现象:“每一年都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一年都有12个月,每一天都有24个小时,你们知道这种现象可以称作什么吗?”学生们纷纷猜测,不知道这和数学知识有什么关系。接着,教师在黑板出了一组题目:1.5÷0.3=?18÷0.6=?10÷0.3=?学生在计算前两道题目时,都能顺利地算出答案,但是在计算10÷0.3时发现,无论怎么除也除不完,这该怎么办呢?怎么写出商?学生们开始思考,在重复的情况下,写到哪一位可以表示商?怎么表示?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引入了“循环小数”这个概念。学生们通过动手计算,对循环小数的认识更加深刻。
案例中,教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设计悬念,让学生思考这些知识和数学之间的关系,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想要解开悬念,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以问题为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借助问题打开学生思路,并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思考,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安晓冬.借助问题驱动,促进小学数学深度学习[J].新课程,2021(34):12.
[2]汪美琴.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索[J].当代家庭教育,2021(25):131-132.
[3]赵丽丽.“问题引领”和“问题驱动”助力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J].启迪与智慧(中),2021(11):49-50.
[4]尚丽敏.本原性问题驱动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21(33):41-42.
[5]张秀华.问题驱动视角下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研究[J].天津教育,2021(19):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