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新闻中老年群体报道研究
2022-05-30朱睿
摘要:老年群体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在传统媒体报道中被边缘化,基于全样本分析的新型报道方式——数据新闻似乎为媒体带来了多样性的可能。文章基于澎湃新闻《美数课》(2017—2021)关于老年群体报道的内容分析,发现数据新闻报道强化了老年群体的边缘化危机,而非抵消了传统报道中多样性失调问题。从积极方面来看,老年群体形象建构中存在的消极刻板印象在数据新闻生产实践中得到了一定意义的消除。
关键词:老年群体;边缘化;数据新闻;公共性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6-00-03
0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大众传媒在发展进程中,作为传统意义上新闻行业的旗舰性准则的“公共性价值”被裹挟于政治传播和商业价值中,并受到普遍的社会质疑。冉华等认为目前媒体话语实践过程中存在资源配给不均衡和传播视野偏差两大问题[1],农村消费水平低的受众群体在媒体话语生产实践中长期处于边缘地位。提供多样性内容是媒体公共性原则的应有之义,大众传媒是公共话语和论坛的关键来源,负责提供多样化的内容,告知人们广泛的问题,并使不同的社会群体在报道中可见。但在媒体行业资源配给不均衡、传播视野偏差的情况下,老年群体面临着边缘化危机。
1 老年群体边缘化危机
1972年,Maxwell McCombs和Donald Shaw提出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不能直接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的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消息或安排议题顺序的手段有效左右人们对事件的关注焦点。尽管媒体一再强调其公共服务价值,但仍然可以看到媒体报道中多样性失衡的现象。
大量文献支持老年群体在日常报道中被边缘化的观点。陈勃等对黄金时段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进行量化分析,发现老年人物数量仅占总出场人物(非工具性人物)数量的4.4%,这一比例远低于现实生活中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总体而言,我国媒介技术飞速发展,但在媒介社会中却出现了“人口越来越老,媒体形态越来越新”的矛盾趋势[2]。与此同时,我国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媒体塑造的老年人形象以消极负面为主,存在形象建构与实际不符的现象。宋爱玲基于央视网公益广告作品库,對公益广告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发现公益广告中虽然老年人形象较为丰富,但被帮扶的老年人形象被塑造得最多,并且以男性老年人形象为主。陈勃研究发现,黄金时段电视剧中老年人物多是上层阶级的代表,其典型特征包括较好的物质、精神生活条件,积极的心理和行为。而根据2006年全国性调查数据表明,抑郁症在我国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是一种常见的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疾病,多数老年人受抑郁情绪影响,广泛的积极形象建构与现实存在较大的偏差。近年来老年题材电视剧在内容上有所改观,能够在多重语境下展现老年人的生活状态,聚焦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但是在形象塑造上仍存在同质化和以负面形象建构为主的问题。
在新媒体语境下,“大爷”“大妈”这一类传统称呼带有的意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最初的平易近人、热情善良演变成碰瓷、扰民、低俗的代名词。媒体对老年人的形象刻画存在消极的刻板印象,这一刻画方式不仅对老年人构成了冒犯,而且在一定意义上会助长对老年人的歧视。
2 数据新闻:一个促进多样性的机会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设备的迅速普及极大地改变了媒体的新闻生产方式与人们的新闻消费习惯。大数据技术发展,个人行为数据激增,在以西方国家主导的数据开放运动的助推之下,数据新闻作为一种对数据进行挖掘、处理、分析,并将其通过可视化形式呈现的新型报道方式应运而生。相较于传统新闻报道,数据新闻在描述、判断、预测等方面具备优势,拥有真实性数据采集、可视化新闻呈现、增值性内容服务、交互性的叙事主体以及互文性阅读体验五大特征[3]。目前,数据新闻已成为媒体新闻生产实践中的常态。
数据新闻能否帮助媒体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责,针对这一问题,学界持两方面看法。一部分研究者认为数据新闻能够转变传统新闻语态,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常昕等人以新华网、财经、网易三家数据新闻为例分析新闻语态转变,认为可视化方式将时空概念压缩,平等的表达可以在数据新闻中得以实现。曾庆香等人认为数据新闻改变了在传统新闻时代固定采访路线的传统,并且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社会精英不知晓或瞒报的新闻线索,由此消解了社会精英在新闻领域的控制权和话语权,这一转变能使新闻业向专业主义靠近。同时,体量庞大的信息供给有利于增强报道主体的多样性,传统媒体报道中的边缘人群能够进入新闻报道中间。
也有部分研究认为数据新闻仍然处于精英视角,内容未贴近公众生活,新闻价值更加疏离。刘斌等人通过对BBC数据新闻的分析,认为目前数据新闻生产存在形式大于内容、市场价值大于新闻价值的问题,造成了数据新闻价值偏差。高山冰从视觉传播角度出发,认为数据新闻报道在中宏观题材报道上相较文字报道具有显著优势,但是在微观叙事领域其效果不及文字报道,目前数据新闻生产忽视了与题材的匹配度,导致传播效果不佳。同时,数据新闻的读图逻辑迎合了用户的浅阅读倾向,导致用户信息接收被动化、浅层化。
总体而言,基于全样本数据处理的数据新闻生产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新闻视角局限的问题,学界对数据新闻发挥公共服务作用整体上持乐观态度。在传统新闻报道中,老年群体没有获得充分的发声渠道,利益诉求难以表达,且媒体塑造的老年人形象以消极负面为主,存在形象建构与实际不符的现象。在数据新闻时代,老年群体是否获得了更多的关注,老年群体在媒体中的形象塑造是否得到了改善,这两个问题是本研究的核心。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澎湃新闻《美数课》(2017—2021)专栏作品为研究对象。澎湃新闻是上海报业集团在媒体融合进程中打造的一个新媒体产品,2014年7月22日正式上线。其创新之处在于以自行开发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自建的移动版和桌面版作为新闻发布终端,是《东方早报》的转型之作[4]。澎湃新闻以新闻专业主义、独特的思想性作为定位,在人员上基本继承了《东方早报》团队,并延续了严肃新闻的风格,以公共服务作为自己的价值回归。
澎湃新闻面世之初就开创了《花边数据》专栏作为早期数据新闻实验场。2015年《美数课》专栏正式上线,该栏目以“数字是骨骼,设计是灵魂,与新闻相关,又与新闻无关”为宗旨,在以数据为报道核心的基础上,力求展现精美的可视化形式。《美数课》专栏注重团队专业性,人员涉及数据新闻编辑、可视化设计、数据分析等,力求保证新闻敏感性、数据挖掘/分析、数据可视化、交互呈现四大核心技能方面无短板。在影响力方面,《美数课》专栏以其精良制作、独特思想性广受业界和学界的好评,一直是新闻研究者的观察对象。因此,选取澎湃新闻《美数课》专栏作品作为样本具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
3.2 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考察澎湃新闻《美数课》专栏对老年群体的关注度以及形象建构的多样性。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这是一种使用同一的分类系统记录文本显著特征的方法。应用内容分析法允许研究人员系统阅读、解释,并对报道内容作有效判断。应用内容分析法分析澎湃新闻《美数课》专栏中的数据新闻报道,以回答在数据新闻时代,老年群体是否获得了更多的关注,老年群体在媒体中的形象塑造是否得到了解决这两个核心问题。
3.3 研究范围
以澎湃新闻《美数课》专栏数据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样本选择范围是2017年8月1日—2021年6月18日,跨度4年。文章标题、链接、发布时间、评论量等信息通过八爪鱼采集器抓取获得,下载的样本总数为600条。
3.4 类目建构
2017年8月1日至2021年6月18日,澎湃新闻《美数课》专栏共计发布数据新闻600条,本研究采用全样本研究,对作品主题、群体年龄进行编码分类。
关于作品的主题类目建构,本文采取全文阅览—提炼子议题—归纳总类目的方法[5],同时参考已有关于数据新闻作品分类标准并结合《美数课》专栏自身特性,根据内容主题对样本进行划分,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科技、体育、环境和人物共计九类。主人公年龄分类以陈勃等(2005)对黄金时段电视剧人物年龄的分类标准为基础,并根据研究目的进行调整,共分为四类——儿童少年组(0~14岁)、青年组(15~34岁)、中年组(35~59岁)、老年组(60岁及以上)。为尽可能减轻主观判断对编码造成的影响,群体年龄变量的编码范围仅限于可明确归纳的作品,政治、经济、科技等涉及宏大叙事的样本不进行这一变量的编码。
4 结果
4.1 边缘危机强化
《美数课》专栏中的数据新闻明确涉及群体年龄的报道共计98条,去掉重复值后为97条。统计年龄编码数据,澎湃新闻《美数课》专栏中数据新闻所涉群体以15~34岁青年居多,占总数的56.7%,0~14岁(儿童少年组)次之,占总数的31.9%,而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最少,仅有5篇,占总数的5.2%。《美数课》专栏中数据新闻所涉群体的年龄结构分布与我国实际人口年齡结构具有较大的差异,老年人在澎湃新闻的数据新闻生产实践中处在被忽略的地位。
4.2 报道领域局限
统计主题编码数据,从报道主题来看,澎湃新闻《美数课》专栏的内容范围较为广泛,涵盖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各主题内容分布并不均衡,其中社会类新闻占据《美数课》专栏的半壁江山,其余占比较高的四类主题分别为经济、科技、文化、体育;政治、生活、环境类新闻数量分布较为均匀;人物类数据新闻数量最少,仅有3条,占总数的0.5%,数据新闻的全样本处理特性决定了其在微观叙事层面不占传播优势,这也限制了数据新闻在人物类新闻中的应用。
涉及老年群体的5条数据新闻主题均为社会类新闻,通过全文阅览—提炼子议题—归纳总类目的方法,可将这5条新闻报道的主题归为养老问题(《何处安放的退休生活:左边是家庭,右边是自我》)、媒介使用(《1 0544条评论告诉你,不能扫码的老人机都是谁在买?》)、维权举措(《涨知识|多地推行的独生子女假是什么假?》《图解|中国式遗嘱:忌立遗嘱心态改观,遗嘱纠纷几时休》)、利益受害者(《盘点“慰安妇”受害者诉讼:近20年至少九例诉讼,无一胜诉》)四类。
与传统新闻生产实践对比,澎湃新闻的数据新闻生产实践中对老年群体的关注度明显偏低,在内容的多样性上也有所减少,缺乏对老年群体生活及行为方式、健康问题、心理需求、情感交流、社交体验的报道,这说明数据新闻实践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不足,需要改进。在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孤独感、社会隔离、走失问题等已经成为老年人的严重精神问题和生活问题,但此类问题在数据新闻生产中受到媒体忽视,难以保证老年人表达利益诉求,更不利于老年人融入社会。
4.3 刻板印象弱化
涉及老年群体的5篇报道均为中立性报道,主要基于老龄化背景,展现社会对于养老问题的探索,其中包括老年人的退休生活、手机使用情况、独生子女休假问题以及遗嘱纠纷问题,从建设性视角出发,以积极正面的态度对待这些现象,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展现新闻报道蕴含的人文情怀,彰显媒体责任担当,也体现了新时期主流媒体面对老龄群体时应有的深度解读能力,同时还能让受众更深刻地感受当下中国老龄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体现了社会力量对老年群体生活状况的关注与关怀。仅有一篇报道——《盘点“慰安妇”受害者诉讼:近20年至少九例诉讼,无一胜诉》是基于特殊群体视角,建构“慰安妇”老人作为战争受害者的形象,报道从维护老人利益出发,援引法律条文,具有建设性和说服力。由此可见,澎湃新闻对老年群体形象建构存在的消极刻板印象在数据新闻生产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除。
5 结语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设备的迅速普及,媒体的数据新闻报道成为常态,其基于全样本分析的特点让学界和业界看到了一个促进新闻报道多样性的机会。然而这一新型的新闻报道方式能多大限度保证新闻内容的多样性值得思考。文章对澎湃新闻《美数课》栏目在2017—2021年关于老年群体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媒体在数据新闻生产中非常活跃,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关注,报道范围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尽可能地提供最完整的现实图景,但各主题内容分布并不均衡,在老年群体的报道中,边缘化危机在数据新闻报道中被强化,而非抵消了传统报道中多样性失调的问题。与此同时,相关报道内容多样性降低,对老年群体的生活与行为方式、健康问题、心理需求、情感交流和社交体验等方面重视不够。从积极方面来看,老年群体形象建构存在的消极刻板印象在数据新闻生产实践中得到了一定意义的消除。
本文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一方面,样本仅选取了澎湃新闻《美数课》2017—2021年的相关报道,未来可以将最新报道纳入研究范围以进行更深入的挖掘,更好地呈现当前老年群体报道的真实状态。另一方面,本文对数据新闻中老年群体报道失衡现象产生的原因探究不足,未来研究可以通过对数据新闻编辑和记者进行深度访谈,以便对他们所持的特定价值观、专业惯例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行深度访谈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媒体编辑哲学,并理解其如何增强数据新闻多样性,也有助于了解数据新闻报道中多样性失衡产生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冉华,戴骋.变革与超越:中国公共性传媒的建构:基于电视对农传播的现实[J].江汉学术,2019,38(6):120-128.
[2] 周裕琼.寻求老年人数字融入的“中国方案”[N].社会科学报,2021-06-10(002).
[3] 王慧芳,陈栋.数据新闻的主要特征分析[J].传媒,2018(6):50-51.
[4] 周睿鸣.“转型”:观念的形成、元话语重构与新闻业变迁:对“澎湃新闻”的案例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9,41(3):55-72.
[5] 孟笛.数据新闻生产特征及叙事模式:基于数据新闻奖提名作品的实证研究[J].当代传播,2016(6):23-26.
作者简介:朱睿(1996—),女,黑龙江大庆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