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以人带事”的运用

2022-05-30刘洋凯

求知导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教学实施初中历史

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重点呈现历史人物及其活动是历史教学的需要。文章主要分析“以人带事”教学方法的可行性,研究历史人物在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分布情况,浅谈如何通过“以人带事”,以历史人物为中心开展初中历史教学。

关键词:以人带事;统编版教科书;初中历史;教学实施

作者简介:刘洋凯(1998—),男,吉林师范大学。

历史的重心是人,“事”是人的广义活动,人通过“事”创造新的天地,并由此重塑存在[1]。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对于人与事的处理,通常采用“以事带人”和“以人带事”两种方法。“以事带人”着重呈现历史事件,在叙述中穿插历史人物及其活动。“以人带事”则是以历史人物及其活动为中心呈现或反映历史事件、历史现象[2]。相较于前者,“以人带事”强调历史人物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发挥历史人物串联教学内容的作用。运用“以人带事”法展开教学,就是教师在历史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学生熟悉的历史人物为主线叙述历史,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将抽象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化、形象化,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通过“以人带事”开展历史教学的可行性

(一)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以及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初步理解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判断能力,逐渐形成积极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因此,在历史课堂中着重呈现历史人物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认识历史人物对推动历史进程的重要作用,在历史人物身上感受到爱国主义和艰苦朴素、顽强奋斗的精神,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个人道德品质。总之,通过“以人带事”进行历史教学,引导学生感悟隐藏于历史中的情感与价值观,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3]。

(二)符合历史教学发展的要求

唯物史观认为,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人。学生学习历史就是认识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与新课程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因此,通过“以人带事”教好历史、学好历史是新时期历史教学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教师应通过“以人带事”,以历史人物为中心整合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向学生呈现历史人物,借助相关典故和人物生平进行教学,活化历史教学,使学生产生共鸣,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外,教师要通过整合、对比多种人物史料,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立场、不同角度有理有据地对历史人物进行分析、评价,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历史人物既受所处历史环境的影响,又受其主观因素的影响,最终达到对历史人物客观、全面的理解。这既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又有助于学生历史解释素养和唯物史观素养的初步形成[4]。

(三)符合学生高效学习的需求

历史教科书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综合性极强,历史知识本身也具有时空跨度大、知识联系性强的特点。这无疑加大了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难度,影响其历史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通过“以人带事”,以历史人物为中心,串联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所谓构建知识框架,就是将零散、孤立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形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知识体系,让学生高效学习。通过“以人带事”,学生以历史人物为学习的中心,以历史人物的活动理清历史事件的时序、因果、证据等,整合知识、总体把握。比如,在统编版初中歷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毛泽东为主要人物,将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史实与毛泽东的革命活动以及言论相结合,串起“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清晰地把握本课内容,从而高效学习。

二、历史人物在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分布研究

“以人带事”注重呈现历史人物。文章以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以下简称“教科书”)为例,研究历史人物在课文正文及功能性栏目中的分布情况,切实体现其在教科书中的地位与作用,为教师通过“以人带事”开展教学提供整体指导。

(一)核心历史人物在正文中的分布

正文是一课历史知识的主干部分,是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内容。正文的主要历史事件紧紧围绕历史人物而开展。教科书中以历史人物为中心反映历史事件的正文主要有“百家争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近代科学与文化”等课,主要包括孔子、孟子、汉武帝、毛泽东、孙中山、牛顿等历史人物。通过分析,教科书正文中通过“以人带事”呈现的历史人物分为呈现一个人物和呈现多个人物两种形式。前者如“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列宁与十月革命”等课,皆以单个历史人物为核心,通过展现该历史人物的事迹,叙述历史。另外,该类课程内容主要分布在政治史领域,历史人物主要是当时政治上的领袖人物。从课文的具体内容来讲,教师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围绕课程核心人物搭建本课的内容框架。“近代科学与文化”“百家争鸣”等课则同时呈现多个历史人物,其正文内容多涉及科技、文化领域,呈现的历史人物基本上是科技、文化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这类课程主要通过少数典型人物以点带面地反映科技、文化领域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分别列举其中主要人物的成就来搭建课程的基本框架,从而顺利完成教学。总而言之,通过“以人带事”表现内容的教科书正文,其中的核心历史人物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历史人物都具备典型性,他们在当时的历史时代是某个领域内的代表人物,能够鲜明地反映时代特征,是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二是课程主题、内容与该课历史人物关系紧密,正文注重对历史人物与重要史实进行叙述。

(二)核心历史人物与次要历史人物在功能性栏目中的分布

功能性栏目中的历史人物类别多样,既包括核心历史人物,也包括次要历史人物。两种人物相辅相成,共同反映历史事件。次要历史人物在课文中的重要程度虽不如核心历史人物,但能够补充课文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教科书中的功能性栏目主要包括“单元导语”“课前导语”“知识拓展”等。

就“单元导语”而言,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总共34个单元,通过“以人带事”呈现历史人物的共计6个单元,核心人物包括秦始皇、汉武帝、孙中山等。如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单元导语写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大一统的局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该单元导语以秦始皇、汉武帝采取大统一措施的活动及其影响为叙述中心,呈现这一单元知识的基本线索,连接起前朝与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并通过秦皇汉武统治措施的对比,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以人带事”表现历史人物的“课前导语” 总共有25课。其中整体通过“以人带事”呈现内容的有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的第11课、第12课,七年级下册的第6课、第15课,八年级上册第8课等。以八年级上册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为例,该课导语以核心人物孙中山的视角简要叙述了他自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就从事革命活动,带出“同盟会”“三民主义”等重要内容,体现孙中山“革命先行者”的身份,并向学生发问:孙中山是怎样开始从事革命活动的?如此可以看出,其导语既便于学生统领该课全局、构建知识框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拓展”栏目中运用“以人带事”呈现内容的课程包括“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文化”“近代科学与文化”“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等课。其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大多是次要人物,如郦道元、周世宗、居里夫人、曼德拉等人物在正文均没有提到,但他们对课文内容起着补充拓展的作用,目的是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满足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求。

综上,功能性栏目通过“以人带事”呈现的历史人物类型多样、分布广泛,通过核心人物与次要人物的相互补充,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可学性。

三、通过“以人带事”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策略

(一)明确适用范围,以核心历史人物为主线搭建框架

通过前文对历史人物在教科书中的分布的研究可知,“以人带事”并非适用于所有课程。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需要明确其适用范围。教师若想通过“以人带事”开展以人物为主线的课堂教学,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选择时空或领域跨度较小、具有核心历史人物的教学篇目。如“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这一课就将时空视角限定于汉武帝时期,且突出核心历史人物汉武帝。教师可以以汉武帝为主线人物,以其开展大一统活动为中心,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方面分别构建具体的框架,让知识结构化、具体化。这样的教学方式适应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初中学生的需求,有利于增强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相反,如“动荡的春秋时期”这一课涉及的历史内容時间跨度较大,且历史人物也较为杂乱,就不太适合通过“以人带事”开展教学。

(二)充实细节,补充史料,让核心历史人物变得立体

教科书的内容是人类知识与经验的高度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系统性。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对核心历史人物的叙写往往只择其要。因此,教师在通过“以人带事”开展教学时,除了紧紧把握正文中的核心历史人物的叙述,还要结合功能性栏目,如“单元导语”“课前导语”“知识拓展”“材料研读”“图画”等,丰富人物的形象。如在教学“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课时,教师除了利用前文提到的课前导语从事迹、主要贡献等方面对孙中山的形象进行补充描写,还可以通过“材料研读”栏目中“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之初祖……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这一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孙中山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品质。这样的细节化描述能使人物形象变得更饱满,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历史人物的思想性格。此外,教师还需结合课文内容补充有效史料,让历史人物变得立体。仍以这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孙中山的照片引导学生对其相貌神态进行细节描述,如身着西服、眼神坚毅、脸庞消瘦等,让学生对孙中山的外在形象、身份形成基本认识。教师还可以补充反映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的艰难历程及心境的相关史料。如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说:“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凡认识者,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即使这样,却也“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5]。进而引导学生解读材料,抓取“乱臣贼子”及“一往无前,愈挫愈奋”等细节,体悟其在革命道路上前行的艰难及坚持革命的决心。教师结合上述史料及课文内容,由内而外地展现孙中山的内在思想情感及外在形象,能让学生深入理解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意义,体会其爱国主义精神。

(三)创建历史情境,让核心历史人物变得鲜活

“以人带事”不仅要让核心历史人物立起来,更要让其活起来、动起来,以把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到特定的历史情境下,让学生思考“我是谁”“我要怎么做”等问题,理解当事人“为什么做”。仍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孙中山这一人物角色,了解孙中山革命活动的历程,认识其是如何领导革命党人进行民主革命的。在这过程中,学生与历史人物孙中山拉近了距离,加深了对孙中山及其所从事的革命活动的理解,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课堂理念[6]。总之,教师通过创建历史情境让历史人物变得鲜活,既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以人带事”开展历史教学,有助于学生搭建知识体系,通过历史人物了解相关历史事件,加深对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的理解,形成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的初步认知,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促进其成为具备良好综合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国荣.“事”与人的存在[J].中国社会科学,2019(7):27-42,204-205.

[2]陈辉,杨友红.以人带事:初中统编历史教科书人物叙写与教学[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1(2):66-72.

[3]徐蓝.谈谈义务教育部编历史教材落实立德树人的问题[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7(12):3-7.

[4]李南亮.在视域融合的历史深处内化核心素养:以人民版《罗斯福新政》教学为例[J].历史教学问题,2018(4):126-131.

[5]吴廷俊.试论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报刊宣传工作的缺憾[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49-55.

[6]徐永琴.以“人”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以“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19):30-33.

猜你喜欢

教学实施初中历史
“翻转课堂”在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基于能力递进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一场及时的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