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成就动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转化行为偏差生的实践
2022-05-30林超群
林超群
[摘要] 本文结合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理论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班级行为偏差生转化实践,并提炼出相应的工作策略和思路。
[关键词] 行为偏差生转化;成就动机;最近发展区
一、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现实工作中,行为偏差生转化一直是班级德育中的难题。如何找到适用于行为偏差生转化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并由此结合实际提炼出相应的有效策略,对于行为偏差生转化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理论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论述笔者班里的行为偏差生转化实践工作,并提炼出相应的工作策略和思路,以期为小学行为偏差生转化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二、基于成就动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转化实践
(一)理性认知偏差生转化实践的条件
1.明晰教师内驱力的源头
开展行为偏差生转化教育,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行为动机。从奥苏贝尔的自我提高内驱力角度出发,由于教师的职责(地位)是引导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所以教师应该为行为偏差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而关爱、监督、引导他们,这是教师开展转化工作的最基本的动机,也是教师职责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从认知内驱力角度出发,是因为教师个人发自内心地爱学生,所以会自发产生转化行为偏差生的行为,这是更高层次的动机。教师应该同时培养自身的这两种内驱力,激励自己主动关爱、转化行为偏差生,这是教师可持续开展转化工作的最主要动机来源。
2.分析被转化对象的特点
(1)行为分析。学生小东文明习惯差,从一年级开始到三年级上学期,经常说粗话,欺负同学,课上经常和老师顶嘴。学习习惯也很差。但他多才多艺,运动素质好,表达能力强。
(2)心理分析。在班里小东比较自卑,很少表现出这个年龄段孩子该有的阳光、自信、活泼,对自己的评价较低,认为班级里大部分同学都不喜欢他,极度渴望获得同学们的认可、关注。与此同时,他充满正义感,看到同学被欺负,会主动制止并告知老师。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分析,笔者发现小东有以下特点:缺乏爱和自信心,规则意识未充分建立,缺乏与师生合理沟通的意识和技巧,极度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人格发展不充分。基于该生现状和本文所述理论,笔者认为,如果能给予小东足够的爱和系统的帮助,他可以实现自我转化。
(二)爱和理论相结合开展转化工作
笔者基于“为了每一个孩子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师职业要求,以及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这两种内驱力,激励自己结合上述理论开展如下转化工作。
1.师爱构筑情感纽带,激发附属内驱力
(1)生日送祝福
得知再过几天是小东生日,我在班级宣布他即将过生日的消息,并带领全班同学对他说“生日快乐”。之后,我买了一件他最喜欢的篮球衣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得到这些爱的祝福后,小东明显提升了对笔者的好感,他也从同学们的祝福中体会到大家对他的关爱。
(2)进步有奖活动
为了引导小东更好地遵守课堂秩序和尊重老师,我除了用班规约束外,还特别允诺他,只要课上被老师表扬一次就能找我领取一根棒棒糖或者小礼物,这个活动长期有效。与此同时,我还在班会课上公开表扬小东近期的进步表现。小东同学在这个活动的长期激励下,上课有了“盼头”,课堂表现有了明显的进步。
除上述活动外,笔者还经常单独与小东谈心,为他辅导作业,与他一起打篮球、玩自拍等,通过教师的真心关爱活动建立牢固的师生情感纽带,让小东认可、信任和崇拜班主任,重视、期待班主任的表扬和认可,为接下来转化工作进一步展开打好坚实的基础。
2.提供“地位”载体,维持自我提高内驱力
根据自我提高内驱力理论,学生会为了赢得一定的地位、资格或者自尊而努力付出。同時,学生也会为了保持业已获得的地位、资格或自尊而努力上进。
(1)安排流水同桌,帮助保卫“同桌资格”
小东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到三年级一直没有同桌,因为他会骚扰、欺负同桌,所以前任班主任给他安排最后一排的单人单座。小东不止一次向我倾诉:为什么别人可以有同桌他却没有,他感到很沮丧,他极度渴望有一个同桌。基于对他的全面分析,笔者认为,小东之所以羡慕其他同学有同桌是因为他不想被孤立,想通过同桌来获得大家对他的认可,这是一个很好的关爱点和内驱力点。笔者抓住他想获得“同桌资格”的动机,有条件地允诺他:“只要你能专心上课、不影响同桌,老师可以为你安排同桌,并安排你们坐在第一排,但不是固定同桌,每周换一个。如果违规违纪要接受班规的惩罚,情节严重时取消获得同桌的资格。”小东快乐地答应了。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分析小东的现状,小东还不能有效监督自己,有可能还会重蹈以前的坏习惯,所以他的“同桌资格”保卫战需要老师有系列的帮扶措施的介入才能获胜。为此,笔者设计了以下帮扶措施。
① 召开班会,志愿帮扶,全班见证齐助力
笔者召开“互帮互助”主题班会,号召同学们主动开展一对一辅导、帮扶班里的“学困生”们。被帮扶对象轮到小东时,我问同学们:“有哪位同学愿意当小东的同桌,帮助他学习?”有将近10位同学举手。我清楚地记得,小东那时候的眼睛里闪着光,他不好意思地笑着并自言自语:“没想到有那么多人愿意帮助我啊!”此刻,他原本丧失的自信心被同学们的关爱点燃了。
② 班规护航,谈心相随,严爱相济促进步
班会课后,我安排小东和他的新同桌小西(给小东安排的同桌都是班级学优生)坐在第一排,这样更有利于老师的监督。正如笔者结合最近发展区分析的那样,小东果然“旧病复发”,同桌资格保卫战在“流水同桌”策略执行第一周就轰轰烈烈地打响了。同桌小西被小东“虐”得很惨。小东在课上不停地抢小西的文具,不停地捉弄他,经常对小西说粗话,抢小西的作业。课上经常被老师点名批评,小西家长还打电话找我沟通。笔者课下找小东谈心,明确获得同桌资格的要求,不停地鼓励他向同桌学习,争取不断进步获得同学们更多的认可,同时按照班规条例严格执行惩罚措施。
第二周的流水同桌小南是小东的好朋友。前三天相安无事,到了第四天,小东在课上把手伸到小南的裤袋里,要把他的裤子脱下来,老师和家长纷纷投诉。笔者继续延续上一周的监督帮扶措施。轮到第三周的同桌小北,经过前两周与同桌的磨合、训练,小东有了进步。他在课上只会找小北讲话,其他不文明的行为基本没有了,小东已经基本学会如何与同桌友好相处了。到了第四周,由于他进步明显,他拥有了固定的同桌——班长,在班长的有意引导和监督下,小东在课上的不文明行为基本改掉了,整体上课状态得到了很大改善。
在本案例中,笔者结合了最近发展区和自我提高内驱力理论来实施转化工作。从这两个理论角度看,小东虽然有了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但他不可能单独靠自律和自觉实现进步与转化,他还需要师生的帮助。笔者首先让小东产生为了保卫自己拥有同桌的资格而自觉努力的内驱力;接下来安排优秀的同桌引导、帮助小东前进,为他提供学习、道德上的榜样,无形中激励他向身边优秀同桌看齐;最后,教师以班規护航,并辅以经常性的谈心,严爱相济,三管齐下,帮助、鼓励小东不断进步。
(2)任命多种岗位,化被动进步为主动进步
笔者特意根据小东的诉求与进步表现,经全班表决通过,安排他担任班级值日班长、路队排头兵、校级督导队员,还鼓励他参加校运会跳高比赛并获得冠军,成为其他同学眼中的榜样。从此,小东更加严格约束、要求自己,能主动接受师生的监督和引导,化被动进步为主动进步,强化自我提高内驱力,并使之更加稳定。
3.维持前两种内驱力,静待认知内驱力发生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努力,在以上两种内驱力的激励和师生的共同帮助下,小东在道德行为上取得了很大进步,在“六一”表彰时全班一致推荐他为校级“进步好少年”。颁授完奖状后,当提及小东以往的种种不光彩的往事时,小东立马脸红了,低下头不好意思地笑了。从小东听到自己不光彩的过往自觉脸红的表现可以看出,他在心里已经形成了新的正面的自我认同,这为其认知内驱力的形成打下了重要基础。接下来,老师只需持续给予爱和帮助,维持他的附属和自我提高内驱力,等到小东的认知发展水平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时,他可能会掌握更高的道德推理能力,进而水到渠成地产生道德的认知内驱力,达到从道德他律转向道德自律,实现自身道德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现实中三种内驱力是交融发生而非孤立发生的,但是教师运用成就动机理论指导转化工作时却有层次性,需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并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双理论结合按序推进才能有效促进转化工作的开展。第一步,用师爱构筑师生情感纽带,激发学生附属内驱力,这是转化工作的基础。第二步,择机给予学生“地位”或人设,并辅以师生的援助和监督,激发、稳定其自我提高内驱力,这是转化工作的核心内容。第三步,帮助学生维持、强化上述两种内驱力直到其达到形式运算阶段的认知水平,实现道德推理能力的进阶,进而形成道德认知内驱力,从此走向自身道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转化工作的最终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熊述华.行为偏差学生学习支持系统构建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2013(07).
[2]王本法.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驱力构成论及其意义[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04).
[3]翟小娜,王鹏,刘雨. 维果茨基与最近发展区理论[J].中国电力教育,2007(S2).
[4]宋宝萍.维果斯基的儿童人格发展思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8).
[5]张治忠,马纯红.皮亚杰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比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