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2-05-30王玉娟
摘 要:正所谓“文以载道”,小学语文教育不仅要注重语言方面的教学,更要注重写作方面的教学。语文的“语”,指能说会道;“文”,便是指笔下生花。然而,我们的语文教育发展至今,在“文”的部分存在写作教学模版化的问题,这不仅会限制学生的写作思路,造成其文章内容单一、空洞,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的写作热情。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探究其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问题探究
作者简介:王玉娟(1975—),女,浙江省绍兴市北海小学教育集团。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起步阶段,因此,学生应该从小学就开始打好知识基础,形成良好的写作能力。种子发芽时要细心灌溉,它才有后来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可能。因此,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从小学开始,特别要注意小学高年级段的写作教学,要让学生接受新的写作模式,并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推行“文”的教育,可以让学生多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突显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侠以武会友,儒以文载道。写作之于语文,就如同枪械之于军人,药剂之于医生,不可或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行写作训练十分重要,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写作思维,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写作能力需要从小培养,需要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养成将所思所想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习惯。同时,写作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进行写作需要一定的阅读基础,需要在浩瀚书海中汲取養分,为写作积累各种素材。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特别是在告别了简单识字阶段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更应该加大写作教学的实施力度,让学生爱上写作。为此,教师要深入研究写作教学的价值和策略,帮助学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积累更多的写作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写出的文章不仅语言表达连贯、优美,而且富有感情。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的深入介绍让学生意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如在教授课文《白鹅》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并概括课文内容,口头描述作者笔下的白鹅,然后再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对作者笔下的白鹅的理解,最后让学生对比自己口头描述和书面描述的区别。口语化描述虽然简单方便,但容易逻辑混乱,让人摸不着头脑,限制了学习效率和传播效果;书面描述的条理更为清晰,逻辑缜密,更容易让人理解。通过这样的对比,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新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从而纠正学生在写作中的一些不规范的描述,为学生能够写出好的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教师要合理地引导学生以多元视角来看待写作,教授学生一些基本写作技巧,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视野更加开阔,而不是局限于单一的观点。写作可以让作者将自己的思想借助文字表达出来,读者通过阅读文章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例如《猫》这篇课文,其内容简洁明了,作者用叙述小趣事的方式来描写猫,而不是刻板地描述猫的外貌、行为等,让读者眼前一亮。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描述自己眼中的猫的形象,然后再来读这篇课文,使学生充分体会文学作品的魅力。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写作教学不够重视,总是给学生提供写作的“标准模板”,让学生照着模板进行模仿作文,这容易压抑学生的写作热情,仅仅追求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综合素质发展。分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可以发现,部分小学生在无法套用模板写作时往往很难下笔,不知道如何开头,他们写出的文章要么语言逻辑性差,要么没有充分表达出个人感情,让人读之无味,这与学生没有在平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有很大关系,也与教师的写作教学方法滞后有关。二是部分学生的阅读量匮乏,写作水平差。此类学生无法在作文中写出优美的句子或合理安排文章结构,这样一来就造成他们的文章平庸无趣,没有什么吸引力。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很少在课堂上进行读写训练,而学生如果没有扎实的读写训练基础,他们的写作水平就很难得到提高。可以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教师需要提高对阅读教学的重视。三是许多学生害怕写作,不愿意写作,甚至认为写作是一种负担,从而逃避写作[1]。很多小学生都会出现这种心理,这与教师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写作情感有关。对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写作情况,据此来安排不同的写作教学内容,当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之后,他们的写作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以上三个问题在当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较为突出,出现在实际教学的方方面面。例如在每周一次的作文课中,教师总是根据本周的学习内容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但是又规定了特定的写作模板,如“三段式”“总分总式”,使学生的写作思路局限于特定的模板中,从而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学生在进行这样的写作时往往毫无思绪,甚至对写作课产生厌恶心理。此外,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虽然也在进行写作练习,但是往往因自身知识积累不够导致写出内容不出彩,无法获得正向反馈,从而逐渐降低写作热情。这些都是现阶段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唯有挣脱这些枷锁,我们的写作教学才能助学生的写作水平扶摇直上。
三、解决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问题的方法
(一)教师要端正写作教学态度,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师对于写作教学的错误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对写作模式和行文结构给出太多刻板规定,让学生盲目遵从,从而导致学生的创作热情被扼杀。教师要多指导学生写作,让他们在写作时充分分析作文题的主题思想,做到不跑题、不偏题。当学生总结出写作思路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动的视频或图片,将一些抽象的写作主题具体化、清晰化,让学生抓住写作的精髓。明清时期的八股文一直是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因为它压抑了众多知识分子的思想,阻碍明清文化的发展。因此,现代化写作教学必须要避免八股文的弊端,拒绝用“满分作文”模板束缚学生的思维。要想让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真正脱胎换骨,教师就必须要先改变错误的教学思想,让学生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写作,去记录自己的人生[2]。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生活的启示”这一单元的拓展性写作中,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不拘泥于形式,自由写作。如鼓励学生模仿《钓鱼的启示》,借助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兴趣爱好来说明生活中的启示。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充分展现个人特质,随心所欲地进行写作,从而发展写作兴趣。其次,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考《落花生》,通过叙事性文章来描述自己在生活中得到的启示。叙事类文章十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叙事连贯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的写作更有条理。教师不应强迫学生学习、模仿所谓的“满分作文”,而要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描绘自己的所思所感,这才是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进行自主写作的时候,教师要提供适当的引导,当学生在写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不仅要给出正确的引导,还要鼓励学生,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学生要多阅读课外书籍,增加知识储备
学生积累足够的阅读量后,其写作素材自然就会增多,从而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许多学生在写作时存在着心中千言万语但却无从下笔的情况,为写出一篇好文章抓耳挠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積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提高阅读量。学生有了丰富的阅读积累后再进行写作,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同的意象换一种描述方法,就能展现出不同的意境和美感。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书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利用名篇名作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让学生学习名篇名作的行文结构和行文思路。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阅读,为他们制定相应的阅读计划。比如让学生每天课后阅读半小时,并写读后感;邀请学生家长每天晚上与孩子共读,帮助学生家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量多了,见识广了,在写作时就能有清晰的行文思路,写出来的文章就会脉络清晰、结构自然。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我爱阅读”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拓展课外阅读内容,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好处,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课文《窃读记》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传递热爱阅读的思想,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在心中种下一颗热爱阅读的种子。教师还可以顺势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书目,如《文化苦旅》《我的山河》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注重日常积累。再如,教学课文《走遍天下书为侣》时,教师可以趁此机会向学生们讲述天一阁的历史,让学生明白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从而使学生树立对阅读的敬畏,主动积累优美词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实现高效的课堂写作。
(三)学生要多练习写作,克服惧怕写作的心理
许多学生不愿意写作的一大原因是他们害怕写作,而且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有的学生害怕写作是因为自身积累不够,怕自己写出来的文章老师不喜欢,挨批评;有的学生是因为不喜欢老师提出的硬性写作要求,但是又畏惧老师,不敢反馈,所以演变成害怕写作;而有的学生是因为懒惰,逃避思考。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对症下药,化解学生对写作的恐惧,让学生正视写作练习[3]。对于积累不够的学生,教师就鼓励其多看书,多积累知识;对于不喜欢教师设定的写作模式的学生,教师可以与其多沟通,使其写出自己的风格;等等。不管采取哪一种方法,教师都要让学生养成多写、多记的习惯,在日常写作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写作体验,谈谈自己是如何积累写作素材的,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进步,就能逐渐在班级里形成良好的写作氛围。
例如,在教学课文《匆匆》时,教师可以利用这篇课文的较为轻松愉快的感情基调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不规定特定的写作格式或者行文结构,让学生畅所欲言,随心所欲地写作。之后,教师可以对不同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要以鼓励为主,逐步建立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自信心,让学生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4]。又如,在教学课文《学弈》时,教师可以借学弈的道理来教导学生,让学生明白写作的进步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学生要持之以恒地写作,逐步积累,最终达到质变的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能说会道,还要让学生妙笔生花。因此,推进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十分重要,这不仅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更是对文化的传承。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事业也将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黄幼玉.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巧妙融合[J].文理导航(上旬),2021(4):20-21.
郭红萍.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1(13):123-124.
包玉珍.如何创设小学语文写作高效课堂[J].小学生(下旬刊),2021(4):73.
熊莉.放飞心灵 快乐作文: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