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召唤,让“我要学”成为一种常态

2022-05-30潘亚芳

求知导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

摘 要:在有效课堂中,学生的心态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在“我要学”的课堂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全面发挥,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大幅提升。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师素养、教学课件和教学活动三个方面入手,着力增强课堂教学的召唤性,让“我要学”逐渐成为一种常态。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召唤性

作者简介:潘亚芳(1976—),女,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

课堂召唤性是指一堂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召唤力。具有召唤性的课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意愿。反之,在缺乏召唤性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会处于相对消极被动的状态,学习效率较低。在“双减”背景下,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随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会明显减轻。增强课堂的召唤性是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项有效举措。课堂的召唤性源自教师的个人魅力、教学课件以及教学活动等。因此,为了有的放矢、卓有成效地增强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的召唤性,教师应从教师素养、教学课件和教学活动几个方面入手,分析教学要求,制订教学策略。

一、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课堂召唤性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决定其个人魅力的关键因素[1]。教师使用课堂用语的能力、运用体态语言的能力以及采用教学方法的能力等,都是其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增强课堂的召唤性,教师可以使用具有召唤性的课堂用语、运用具有召唤性的体态语言以及采用具有召唤性的教学方法等开展课堂教学。

(一)使用具有召唤性的课堂用语

课堂用语是课堂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语言。清晰、简洁、有趣的课堂用语不仅能够让学生明确教师的课堂指令,还能够增强课堂的召唤性。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用语方面多花心思,基于教学实际需求,不断地锤炼课堂用语,让课堂用语变得具有趣味性、召唤性。

例如,在课堂上,当学生完成达标练习之后,教师说:“请同学们仔细、认真地检查自己的解题过程,看一下有没有什么错误。”这样的课堂用语清晰、具体,但是缺乏趣味性、召唤性,会降低学生检查的积极性。为了调动学生检查自己解题过程的积极性,提升学生检查的有效性,教师不妨这样说:“同学们,现在你们都是啄木鸟医生,你们做的每一道题目都是树木,接下来,请啄木鸟们快来给树木啄虫看病吧!”与之前的课堂用语相比,这样的课堂用语更具趣味性、召唤性。为了让自己成为一只称职的“啄木鸟”,每一位学生都会仔细认真地检查自己的解题过程。

(二)运用具有召唤性的体态语言

在课堂上,教师除了使用口头语言,还会使用体态语言,即教师的动作、神态等。适当、得体、具有亲和力的体态语言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增强课堂的召唤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习的实效性。

持续、动态的评价是将课堂推向高潮的有力推手。尽管教师使用“你真棒”“你很认真”之类的课堂用语也能够发挥一定的评价作用,但是,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这样的评价用语产生“抗体”。为此,教师不妨运用更加具有召唤性的体态语言。例如,当学生出色地完成某一项课堂学习任务时,教师可以走近该学生,兴高采烈地与其击掌,以示祝贺;当学生未能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时,教师也可以走近该学生,并和颜悦色地拍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等。

教师具有召唤性的体态语言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采用具有召唤性的教学方法

选择和优化教学方法的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一部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教师可选择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具有召唤性的教学方法。

比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典型特征。基于这种特征,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生动、活泼、有趣的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图形时,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印有各种基本图形的学习单。之后,要求学生拿起手中的画笔,选择自己喜爱的颜色,为这些基本图形涂色。在涂色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更具体地认识各种基本图形,还可以满足自己喜欢涂鸦的兴趣爱好。

可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采用一些具有召唤性的教学方法,就能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

二、通过优化教学课件增强课堂召唤性

如今,多媒体教学课件已被广泛应用于数学课堂,它能弥补传统教具在二维、三维动态演示上的不足,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2]。當然,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不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而是发挥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设计教学课件时,教师不仅要紧扣教学目标,还要结合学情,增强教学课件的趣味性、互动性、形象性等,进而增强课堂的召唤性。

(一)用有趣的课件增强课堂召唤性

有趣的课件能够迅速拨动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神贯注、身心愉悦地投入学习中。在设计教学课件时,教师应注重课件的趣味性,丰富课件的内容,创新课件的形式,让枯燥的课件变得意趣盎然。

比如,在为小学二年级学生教学“图形的运动”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对旋转、平移等图形运动方式的了解兴趣,教师可以制作一些具有趣味性的课件。以旋转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旋转的车轮、旋转的风车、旋转的木马、旋转的摩天轮等。以平移为例,教师可以在课件中向学生展示小朋友玩拼图板的过程、人们乘坐商场扶梯的情景等。看到这些熟悉、有趣的生活情景之后,学生探究旋转、平移等图形运动奥秘的兴趣就会有所提升。

实践证明,有趣的教学课件能够显著增强课堂的召唤性。在有趣的教学课件的召唤之下,每一位学生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浓厚的兴趣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以提升。

(二)用互动的课件增强课堂召唤性

鉴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教师应该增强教学课件的互动性,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学课件与教师、同学进行有效的互动。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开展有效的互动活动,能够显著增强课堂的召唤性,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这部分内容时,为了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调动学生参与口算练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互动性的教学课件。教师可以基于希沃白板教学软件中的各种有趣的课堂活动,精心设计一些口算练习,并将口算练习融入趣味分类、超级分类、分组竞赛、知识配对等课堂活动中。这些具有互动性,且融入口算练习的课堂活动,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可见,具有互动性的教学课件,能够大幅增强课堂的召唤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扎实、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

(三)用形象的课件增强课堂召唤性

数学概念、数学公式通常比较抽象[3]。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弱,为了让他们更为准确、通透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数学公式等知识,教师应该适时适度地借助形象的教学课件增强课堂的召唤性。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形象的教学课件,将教材中静态的、平面的插图展现成三维的、立体的、动态的物体,带领学生更细致、准确地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借助一些形象的微视频,向学生展示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增强课堂的召唤性,进而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三、利用丰富的教学活动增强课堂召唤性

无论是课堂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还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都离不开主题鲜明、环环相扣、异彩纷呈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构成课堂的基本要件。为了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召唤性,教师还应合理开展教学活动,如,教师可以将教学活动游戏化、多元化、自主化等。

(一)教学活动游戏化

游戏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吸引力较大,比较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鉴于此,教师可以将枯燥的教学任务设计成各项游戏活动,提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游戏化的教学活动能够显著增强课堂的召唤性,能够吸引、召唤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以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精心设计了一项游戏化的教学活动“老狼老狼,几点了?”在课前,教师准备了老狼的头饰、一块模拟时钟以及一段美妙的轻音乐。在课堂上开展此项活动时,教师先戴上头饰扮演老狼,然后随机抽选一名学生走上讲台,拿起模拟时钟,在模拟时钟上任意拨出一个时间。而后,所有学生齐声问道:“老狼老狼,几点了?”此时,扮演老狼的教师,会明确告诉学生几点了。随后,教师邀请一名学生扮演老狼,继续游戏。在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寓教于乐,将“认识时间”的教学内容与有趣的游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还增强了课堂的召唤性。

(二)教学活动多元化

单一的教学活动虽然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久而久之,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对教学活动保持浓厚、持久的兴趣,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多元化的、动静结合的教学活动。

比如,在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时,教师应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动脑思考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讨论交流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梳理知识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分析错题的教学活动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带领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学习相关知识,还能够增强课堂的召唤性。

当然,在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恰如其分、适时适度、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地将各项教学活动关联在一起。如此一来,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就会更加具有召唤性。

(三)教学活动自主化

为了更进一步地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科学地将教学活动自主化,即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自主探究相关知识、自主完成各种学习任务等。同时,自主化的教学活动更加具有召唤性,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摆一摆、画一画、剪一剪等自主教学活动。在摆一擺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一些小木棍,摆出各种不同的角,并细致观察不同角之间的异同。在画一画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拿起手中的画笔,画出各种各样的角,并观察、分析这些角的异同之处。在剪一剪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拿起手中的剪刀,剪出各种不同的角等。实践证明,自主化的教学活动能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能激发其兴趣,提升其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可以从教师素养、教学课件和教学活动等方面入手,合理、有效地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互动性,进而增强课堂的召唤性。随着课堂召唤性的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会以更加饱满热情、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课堂学习,还会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更为专注、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朱琴.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之我见[J].学周刊,2015(17):32.

赵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之我见[J].当代家庭教育,2021(6):85-86.

甘夏铭.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之我见[J].教育,2017(2):194.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
如何开展小学低年级英语的活动教学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析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导入环节的探索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