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武陵山民族地区特色村落的建设与发展策略研究

2022-05-30江涛何治民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18期
关键词:建设发展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江涛 何治民

摘要:民族地区特色村落的建设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村落逐渐走向同质化,如何推动这些村落发挥其特色优势,促使其振兴,成为众多学者探讨的重要课题。文章以具有“红色基因、民族特色、自然景观”三位一体的特色村落楠竹村为案例,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视域出发,提出对武陵山民族地区特色村落的建设发展对策,为民族地区特色村落的振兴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民族地区;特色村落;建设发展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概念,并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同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乡村振兴的道路。此后,为推动农村社会的发展,中央审议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展开。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乡村振兴战略目的在于实现乡村发展、兴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村落,微观角度是一定区域内居住生活的聚居地,宏观角度还包括相应区域内的风土人情和地域特色,即乡土文化。我国有近100万个村落,这些村落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有一定历史特色、乡土特色等具有自身特性的地域文化、自然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背景下,新时期乡村建设与发展也迎来重要机遇。然而,现如今村落发展普遍大同小异,地域文化和特色逐渐消失,村落发展逐渐“同质化”,不利于村落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促进地方地域文化与特色相结合,走有特色、可持续、差异化发展道路,推动特色村建设与发展,成为新时期乡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二、案例分析:楠竹村基本情况概述

(一)楠竹村概况

楠竹村位于洛塔乡西部,海拔1400米。距离洛塔政府12公里,距龙山县城58公里,是一个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该村东与五台村,袍木村相邻,西与召市瓦房相连,南北与瑞士村接壤,该村总面积为18.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00亩,含稻田面积1100亩,早土1000亩,森林面积4221亩,是一个山清水秀的田园式山村,全村共分4个村民小组,分别居住在7个自然村寨。全村共计266户,1028人。村里现种植水稻85亩,玉米100亩,杂粮100亩,烤烟400亩,药材100亩,锥粟100亩。养牛大户6户,存栏牛328头,养羊大户7户,存栏羊432头。同时该村亦是集“民族特色、红色文化、特色景观”三位一体的特色村落,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与支持,先后被评为龙山县“最美乡村”、湘西州“最美乡村”、国家“地质遗迹保护重点村落”等荣誉称号。从村民口述得知,在村民聚居之前,群山环绕,山中有许多楠竹生长,因此称该村为楠竹村。①

(二)楠竹村特色特征

1.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根据调查,楠竹村明显的特征在于其浓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清朝时期,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在这些地区,居住着许多汉人,他们与当地居民生活交往。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形成了一种土家族汉族融合为特征的独特的传统人文底蕴;享有盛誉的土家族特有器乐及歌舞打溜子、土家山歌、哭嫁歌等;独具特色的祭祀土家梯玛;为纪念“吴著”独有的祭冬节?譹?訛。同时该村保存着土家族先民首领吴著冲宫殿,吴著冲宫殿、寨墙遗址尚保存较好。楠竹村亦是“洛塔精神”的首倡地,是湖南省“农业学大寨”著名的六个典型之一。

2. 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楠竹村除了其历史文化外还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20世纪60年代,洛塔人民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精神,成为湖南省农业学大寨的一面旗帜。洛塔英雄事迹在27届广交会上展出,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赞扬。洛塔精神广泛传播,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一股学洛塔、学野鸡坪的风潮。为宣传当地红色文化,传承洛塔精神,当地领导努力争取帮扶资金、支持建设,如今已获得300万元资金。

3. 独特的自然风景奇观

自然景观是楠竹村又一典型特色。楠竹村是乌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之一,并接受了联合国专家组的申世现场评估。乌龙山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喀斯特地貌景观为主,流水侵蚀地貌景观及水体景观等为辅的大型国家级地质公园,2009年授予国家地质公园称号。石林遍及整个洛塔界,其中楠竹坪至双溪、阿亏、车水坪一带石林总面积约200公顷,景区内石林丛生、溶洞密布、阴河交错、瀑泉飞泻、古生物孑遗,集溶洞、秀水、奇石、人文于一体,构成一幅千姿百态、气势雄伟、蔚为壮观的美景,是我国唯一的“溶洼堵漏建库”杰作,被誉为岩溶地质的“百科全书”。

4. 良好的特色产业支撑

良好的特色产业促进了楠竹村的发展。楠竹村将特色产业发展摆在同心美麗乡村建设的关键位置,组建楠竹村顺风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非公企业,以“政府引导+企业扶贫投资+合作社培管+农民分红”的经营模式,建立锥栗产业示范园200亩,实施油茶千亩产业园基地建设,百亩中药材基地建设,带动、引导老百姓积极参与特色产业发展,实现脱贫致富。引进锥栗种植技术,把课堂培训和实地培训相结合,邀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深入田间地头加强锥栗的管护知识培训,提升锥栗的种植管护技术,全村先后参加锥栗种植管护培训的村民有100余人次。?譺?訛

5. 自然生态环境良好

楠竹村以林地为主,南北均为巨大山陵地区,现有一条进村公路需要沿山坡盘旋至河谷,交通条件较为不便,其生态环境相对来说更不容易被破坏。同时该村四面环山,全年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雨水充沛,依山伴水,生态环境优良。据调查该村境内有200多公顷森林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8400公顷,有堪称全国一绝的3株古水杉,经湖南省林业厅批准建立了自然保护站,有人参、天麻等中药材100多种,珍稀动物苏门羚、红腹角雉等76种。?譻?訛

三、楠竹村建设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村民认知不足带来的问题

村民是村落的主体,乡村振兴要以村民为主体。在实际调查中,可以发现基层政府和村民的保护意识较为薄弱。首先,基层政府对特色村落的建设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大都采用了相同的方法,使得村落建设趋于同质化,这对具有特色村落的发展极为不利。其次,由于政府提供的大部分资金用于重点文物单位的装修,除了对其他房屋进行大规模统一装修外,其余时间全部由村民自己承担。大多数村民都在等待政府修理以降低成本。村落的保护是文物工作者和国家有关部门的使命,但这个过程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参与。除此之外,该村绝大部分村民甚至对于当地有名的红色文化也不熟悉。要建设与发展特色村落,离不开当村民认知意识的提高,要从思想上提高其认知程度。

(二)村落建设实施资金匮乏

实施资金匮乏是楠竹村实施乡村振兴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宣传、开发离不开资金支持。根据省、自治州、县等旅游业发展规划,重点旅游發展地区为交通相对便利的八面山、惹巴拉、里耶地区,这使得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宣传难以全面、大规模展开,缺乏社会关注,宣传滞后。从2003年开始,景区打造项目每年投入2000万,前期资金投入过多,但经济效益成效不明显,上级开发意愿相对低。

(三)特色模式不紧密,宣传力度不足

楠竹村是具有“红色基因、民族特色、自然景观”三位一体的特色村落,但由于其特色结构关系紧密度不强,导致其特色没有充分发挥。同时因为宣传力度与挖掘力度小等原因,渐渐不为人知;楠竹村村民以土家族为主,据调查得知,该地大多数土家人汉化程度高,土家特色如服饰、语言、传统土家建筑等,所剩寥寥无几。宣传内容单一,尚没有形成稳定的旅游架构,吸引力不足。

(四)劳动力缺乏、产业难以成规模

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使得农村社会的生产、生活、甚至进步都失去了中坚力量,农村发展受到了极大限制。楠竹村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壮年外出打工居多,劳动力不足。村寨共247户1063人,其中劳动力456人,外出务工396人,占总劳动力87%。“我自己也想扩大规模,但是由于工人不够,种太多雇不到合适年纪,身体素质好的工人,种不好还要赔钱。”?譹?訛大量的劳动力外流,使得楠竹村“空巢化”十分严重,村落大都是老人和孩童居住。而且目前楠竹村的农业还是以人力劳动为主,费时费力,而经济效益较低。因此,劳动力的缺乏使得特色村落振兴缺少动力,进一步加剧了当地特色村落经济的落后。

(五)地理位置偏僻,交通运输不便

楠竹村位于龙山县域中部,地处武陵山区,距洛塔政府12公里,龙山县城58公里,属高山区,石林发育广泛,地形复杂。山上高山,山上岩石裸露,溶洞较多,四面皆峭壁,公路大多为盘山公路,楠竹村的道路硬化率达到了98%以上,但至今没有国家主要交通线(国家二级公路)通过,所以交通亦是制约该地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武陵山民族地区特色村落建设与发展对策

(一)强化村民主体意识

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政府有效指导,经济上有力支持,文化上积极影响,还需要村民有自觉自知的主体意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村民既是振兴的主体,又是振兴成果的主要享受者,因此需要积极强化村民的主体意识。

1. 提高村民振兴意识

据调查,大多数村民并没有参与到特色村落的建设与发展当中,要不断加强村民自身的主体意识,提高村民参与度,增强其文化自信,树立较高的理想追求,主动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广大村民虽然对乡村振兴有一定的理想和追求,但由于现实情况,大多数村民对本村的振兴并不看好,缺失对已有特色资源价值的认可。要积极鼓励村民参与村寨振兴事务,加强宣传、培养和教育,要重视振兴的主体地位,告知相关的政策,使其对未来发展方向有大致把握,树立文化自信,增加其对村落特色资源价值的认可度,提高村民振兴意识。

2. 支持村民大力参与

旅游开发是乡村振兴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村民作为村落振兴的主体,要不断提高村民参与特色村落旅游开发的积极性、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使其了解旅游、支持旅游,并享受旅游开发带来的成果。开发旅游还要尽量创造各种机会让村民参与其中。如设置合理的摊位、店铺位、门票售卖处等,让村民切实参与旅游开发中,提高当地村民就业率,并吸引劳动力回流。

(二)强化政府建议、管理、支撑功能

当地政府在乡村振兴方面,首先要制定科学的振兴规划,包括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做到建设与发展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注重发挥政府的作用,对当地村委提出指导性意见,协调好民众。最后利用村里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具有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从而加快形成以自然、田园风光为龙头、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打造龙山县旅游休闲目的地。

(三)保护当地历史文化

1. 建立档案,精确保护对象

针对楠竹村历史文化遗失、文化传承断层的现状,需要当地政府进行顶层规划设计,统筹全局。采取建立档案的形式,明确“一户一档”,进行全覆盖、深层次的村落普查,精确收集保护对象。对具备当地特色的古建筑,如民居、庙宇,以及当地的古水杉树、古银杏树、古文化挂牌保护,对其内在价值进行准确分析,推动其保护工作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

2. 整体布局保护建设

楠竹村自然景观多样,古水杉、古银杏等植物在村落不同地区也有分布,因此,振兴发展规划应对其村落布局进行合理保护,建筑的新建、更替、道路建设、景观环境整治等建设活动均应尊重村落的整体空间布局,不能破坏原有的格局和肌理,维持乡村的乡土风光。

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楠竹村村民居住分散,部分村民住房仍然是木质房屋,易有火灾危险;楠竹村地处山区,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尚处于滞后状态,且防护意识状态薄弱,难以应对突发性状况。为规避村落陷入困境,应当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遵守“方便村民生活、提高环境质量、促进持续发展”的思路,合理规划基础设施,结合村落特点,因地制宜,寻找最佳的途径,节省用地和投资、运行费用。

(四)补齐村落发展短板

1. 加强建设,改善交通条件

首先,需要对当地崎岖难行的山路进行修整,适当扩展道路宽度,保障车辆的双向行驶,提高村内外交流的安全系数。其次,增加固定的班车车队,有效沟通村镇间的交通,缩短村民的出行时间,便利其生产生活,为旅客旅游观光提供方便。最后,可由政府组织专业人士,对当地进行地形勘测,设计一条可行性更强、高效、节省的新线路,推动楠竹村走出交通的桎梏。

2. 加强宣传,向外推广

目前,宣传工作不到位是楠竹村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因此,加强楠竹村“自然景觀+红色精神+民族特色”景观旅游及特色产业的策划、包装、宣传、推广至关重要。首先,对内要加强对村民乡村振兴蓝图规划的宣传,提高村民振兴的信心,减少村内振兴阻力。其次,加强对外宣传力度,扩大楠竹村“三位一体”旅游特色的影响力,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制定合理宣传方案,与其他品牌方进行合作;设定特色标志,创立特色品牌,制作宣传口号、标语等开发旅游与特色产业。最后,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以微博、微信、短视频拍摄等新媒体形式,把楠竹村“自然景观+红色文化+民族特色”特色旅游和特色产业推向湖南、推向全国,提升其知名度和吸引力。

3. 落实资金投入,稳定资金链

首先,针对本地优质旅游资源,在旅游片区设立资金管理局,落实资金去向。目前景区内旅游资金投入主要集中于一个小片区,核心地带资金投入短缺,是造成楠竹村旅游业发展后劲不足、旅游资源几近荒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旅游片区设立独立资金管理局,每个片区负责自己的资金链,有利于促进每个片区积极争取自己的资金投入,提高片区的积极性,促进认真运营,保障资金投入链,资金运营链和资金回笼链的良性循环。其次针对本地特色产业,落实中央财政对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持。据调研,楠竹村大部分第二产业的资金由私人提供,无任何补助,或者资金仍然处于申请状态。秉承着服务群众,服务人民的理念,相关部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日程,为需要资金支持的产业提供一定补助,帮助楠竹村多个起步产业解决资金投入的问题,带动楠竹村产业发展。

(五)推进优势资源转化

1. 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针对自然景观旅游发展的现状,乌龙山国家地质公园景区资金投入应将重点转向楠竹村的核心地带,完善内部基础设施,加大对景区的宣传力度,打响国家地质公园的品牌。针对楠竹村红色旅游景点单一的问题,可以适当扩大规模,此外,建立一条红色文化产业带也可以带动整个旅游经济的发展。针对民族特色逐渐消失这一问题,可以着重保护土家特色,定期开展民族活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民族特色传承。最后通过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形成有效联系,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保障旅游业长足发展。

2. 整合土地资源,将特色种植产业规模化

目前,楠竹村特色经济作物有烤烟,中药材等产业,但是规模普遍较小,劳动力不足,生产脆弱。以烤烟为例,本地土质较优,适合烤烟作物的种植,同时村民有种植烤烟的历史,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但规模较小,受自然影响程度较大。因此可以整合本地土地闲置,扩大烤烟规模,将烤烟生产规模化、区域化、专门化,进入有计划种植。还有一部分种植业,如土豆等就可以进行产品深加工,并与旅游业联系起来,通过旅游宣传,拓宽本地特色产品的销售渠道,促进楠竹村振兴。

3. 实现旅游、种植、养殖融合发展

楠竹村拥有相当丰富的资源,但大多数资源优势都并未转变成为经济优势,也没有形成自己完善的经济体系,在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状态下,可以整合所有资源,旅游、种植、养殖三者融合,相互促进,以旅游带动种植、养殖产品的出售,帮助其形成深加工的产业链,而种植、养殖产品可在景区内出售,增加旅游业的收入。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兼顾种植业与养殖业,避免过度商业化旅游,破坏原有村庄生态模式。

五、结语

本文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以武陵山民族地区特色村落楠竹村为个案,分析了特色村落楠竹村在历史文化、产业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现状,并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视域下,发现了武陵山民族地区特色村落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如下建议:发挥政府作用,提供系统指导与智力支持,着力改善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条件;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树立其主人翁意识,唤醒村民对民族文化自信;加强对特色村落历史文化研究,筑牢特色村落建设与发展的根基;推动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激活村落的建设与发展的活力等。最后促使特色村落楠竹村走出困境,探寻一条特色村落振兴的新路径,促进民族地区特色村落的振兴。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EB/OL].[2017-10-1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18/c_ 1121820551. htm.

[2]廖彩荣,陈美球.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16(06):795-802.

[3]李理想.基于自主建造模式下的当代村落形态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5.

[4]张世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9.

[5]朱利芬.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J].纳税,2018,12(27):167-168.

*基金项目:吉首大学2021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土家族特色村寨的实践困境及路径研究”(JDCX2021495);吉首大学2020年校级科研(人文社科类)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湘西土家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20SKX23)。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建设发展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浅谈电教与环境文化在高校发展建设中的作用
试论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北京地区林下经济建设与发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