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言》讨论法的特点及其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2022-05-30吴彩仪
【摘要】讨论法在先秦时期已被应用于诸子教学之中,西汉扬雄的《法言》更是以讨论的形式撰写而成。《法言》中的讨论具有主题明确、有的放矢,设为问答、问题驱动,善用修辞、以古鉴今等特点,其对讨论法的运用可为当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诸多启示。
【关键词】《法言》;讨论;中学语文;教学
作者简介:吴彩仪(1998—),女,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方向硕士研究生。
讨论法在今天的教学中被广泛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在先秦诸子讲学的过程中已被使用,如作为孔子及其弟子言谈记录的《论语》,记载了很多孔子师徒之间的讨论,《孟子》中也记载了许多孟子与万章、公孙丑等弟子进行讨论的内容。时至汉代,在经学思潮主导之下,章句之学成为经学传授的主要形式,先秦诸子论辩之风消歇,但仍有学者坚守诸子传统,扬雄则是其中之一。扬雄所著的《法言》以《论语》为模仿对象,每篇围绕设定的主题展开讨论,书中对讨论法的运用特点鲜明,效果突出,可为当代中学语文教学提供诸多启示。
一、《法言》讨论法的特点
扬雄仿《论语》而作的《法言》以“问对”(讨论)的形式撰写而成,其中的讨论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主题明确,有的放矢
《法言》共十三卷,其篇章命名沿袭古书的命名传统,即摘取每篇首段的前两字命名。但是《法言》的篇名与《论语》略有不同,《法言》的篇名也是其讨论的主题,每一段讨论都能紧紧围绕主题有序展开。比如《学行》主要讲述学习之道,全篇讨论都围绕学习展开,由下述引文可见一斑。
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也,况习是之胜非乎!於戏!学者审其是而已矣。
或曰:“焉知是而习之?”
曰:“视日月而至知众星之蔑也,仰圣人而知众说之小也。”[1]
这段引文的讨论内容是学习对象的是与非,讨论以“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也,况习是之胜非乎!於戏!学者审其是而已矣”引起,这段话不仅引出了下面的讨论,同时还限定了讨论的主题。《法言》的其他篇章也是如此围绕篇题展开讨论的。正因为讨论的主题明确,《法言》中的讨论能够做到层层深入,有的放矢[2]。
(二)设为问答,问题驱动
《法言》中的讨论不同于《论语》中记载的孔子与弟子之间的相与问答,是以设为问答的形式展开的。在《法言》中,我们明确知道回答者都是扬雄,至于提问者是谁,我们无从知晓,这是作者有意忽略的,因为作者认为不需要写出来[3]。提问在《法言》的讨论中具有驱动作用,提问的价值在于问题本身而不是提问者是谁。如《先知》共二十八则,其中有十四则都是以设为问答的形式展开讨论,讨论内容占其总量的一半。如其中第十则便是此种形式的问答。
或苦乱。
曰:“纲纪。”
曰:“恶在于纲纪?”
曰:“大作纲,小作纪。如纲不纲,纪不纪,虽有罗网,恶得一目而正诸?”
上述讨论的主题是国家昏乱的原因。对于乱世之因,扬雄第一次作答时没有和盘托出,只说在于纲纪。显然,提问者并没有真正领会扬雄回答内容的含义,于是再次发问说:“为什么在于纲纪?”这其实也是在问乱世的出现是否因为纲纪不好。此时,扬雄才对乱世之因进行了详细阐述,说明乱世的出现不是纲纪本身不好,而是纲纪没有被遵循。这类讨论方式与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如扬雄这样以问题推动讨论,论述效果比简单陈述要好得多。
(三)善用修辞,以古鉴今
《法言》体大思精,涉及政治、伦理、哲学、文学等多个方面,但是其内容并不算晦涩,这主要得益于扬雄在问题讨论时注重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并称引大量历史典故。
1.善用修辞,深入浅出
扬雄撰写《法言》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之更通俗易懂。比喻、对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在讨论中纷至沓来,使《法言》这部体大思深的思想著作趣味横生。如《问道》开篇即以讨论展开,第一则讨论的主题是“何为道”,第二则讨论的主题是“道的功用”,这两则讨论都以现实中的道路比喻天道,以现实中道路的曲直与功用阐明天道的内涵及功用。在本篇中,作者通过比喻,将抽象的天道阐释得通俗易懂。《法言》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段,将复杂难懂的思想理念解释得通俗易懂、趣味横生,讨论的效果极佳。
2.称引史实,以古鉴今
《汉书·扬雄传》载:“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氐诋訾圣人,即为怪迂。析辩诡辞,以挠世事,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或众,使溺于所闻而不自知其非也。及太史公记六国,历楚、汉,讫麟止,不与圣人同,是非颇谬于经。故人时有问雄者,常用法应之,撰以为十三卷,象《论语》,号曰《法言》。”可见,考辨史实是《法言》的主要内容之一。然而史实不仅是《法言》考辨的对象,也是讨论中经常取用的材料。以历史典故阐明事理是《法言》讨论的常见手法。以《渊骞》为例,其中记述了如下讨论。
或问勇。
曰:“轲也。”
曰:“何轲也?”
曰:“轲也者,谓孟轲也。若荆轲,君子盗诸。”
“请问孟轲之勇?”
曰:“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于勇也,其庶乎!”
对于“何为勇”,扬雄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以“轲”作答。历史上以轲命名的人物不多,最著名是荆轲和孟轲,皆以“勇”著称。但扬雄认为,荆轲刺秦王临危不惧,彰显出来的只是匹夫之勇;孟子身处乱世以“大丈夫”自任,宣扬王道,体现的是君子之勇。上述讨论,是在对同类历史人物的评价中阐明勇的含義,同时也表明了作者自己的价值取向。历史典故的称引使得原本枯燥的讨论趣味性大增。
二、《法言》讨论法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离不开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常常忽视了从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智慧。中国古代教育起源很早,并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和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当代语文教学应重视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中汲取智慧,努力实现中国古代语文教育资源的现代转换。《法言》是汉代诸子著作的杰出代表,以讨论的形式撰写而成,其对讨论法的运用非常娴熟且独具特色。笔者认为,《法言》不仅可以作为反思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面镜子,还应成为讨论式教学的取法对象。具体而言,《法言》讨论法之于中学语文教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以《法言》讨论法为参照,反思目前讨论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语文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共生的课堂,因此教师不仅应在思想层面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还要落实到课堂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发言空间。以《法言》中的讨论为参照可以发现,中学课堂教学中对讨论法的运用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1.课堂讨论目的不明确,问题设置不科学
《法言》涉及的主题非常广泛,但每一则讨论都主题明确。反观目前中学语文课堂中的讨论式教学,部分教师为了呈现看似热闹的课堂氛围,随意地使用讨论法,对于哪些知识点应该用讨论法没有考虑清楚。另外,一些教师设置的讨论问题不科学,没有依据教学目的来确定讨论主题,导致讨论出现偏离主题,甚至背离教学目标的现象。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讨论式教学,哪些内容适合讨论式教学、如何设置讨论问题,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2.教师缺乏对讨论的引导与评价
《法言》以讨论的形式撰写而成,并且取得了极佳的效果,这与扬雄在论辩中进行了充分引导有关。《法言》中,扬雄不仅是讨论的参与者(问题的回答者),还是讨论的引导者。作为引导者,扬雄一方面要保证讨论在主题上的集中性,另一方面还要将讨论的内容引向更深层次。但反观目前的教学,教师对于如何在讨论环节中引导学生发言、如何评价学生发言的内容,重视程度不够。成功的讨论离不开授课教师的引导和评价,而目前许多中学语文课堂讨论以“请同学们开始讨论”开始,以“你们的讨论结果很棒”或“你们的思考很有成果”来结束,于是教师课堂讨论的引导者和评价者的角色没有起作用,这导致课堂讨论不能深入展开,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也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借鉴《法言》的讨论之道,提升中学课堂讨论式教学的效果
讨论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不能因为存在上述问题就因噎废食,在教学过程中不使用或减少使用讨论法也是不可取的。教师可以借鉴《法言》的讨论法,以期有效克服或规避中学语文课堂讨论式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升讨论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以教学为依据,科学设置讨论问题
中学语文讨论式教学应以语文课程要求和教学目标为依据,科学设置讨论问题。讨论问题的设置应尽量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问题的设置要在大方向上符合语文课程性质,在小方向上则要符合单元目标。统编版教材采取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编排内容,每个单元既有一个“内容主题”来述说中心思想,也有一个“语文素养”明确学生要掌握的语文知识。因此,教师在设计一篇课文的讨论问题前,应仔细推敲单元导语,得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设置讨论问题时应直接指向此目标。例如,《观沧海》被编入了统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而此单元导语包含了“热爱生活情怀”“体味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等字眼,因此教师可以将讨论的问题设置为“曹操面对沧海时有怎样的情怀”“这带给你怎样的启示”“虚实结合的写作特色对体现曹操的政治胸襟有什么作用”等。
其次,问题要充分联系原文,切忌空洞。以写作手法的讨论为例,教师可以先给出某一类写作手法的定义,并且指出它和原文中的哪个部分是关联的,再抛出问题。比如,要引导学生对《观沧海》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进行讨论,教师应这样导入:“虚实结合就是将眼前的景物和想象的景物结合。诗歌前四行是眼前环境描写,五六行是想象的内容,请思考这两部分的内容有什么共同点,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4]
最后,问题的表述应该做到简明扼要,教师最好将其同步展示在多媒体上,不要使用过多的复合句造成学生理解上的负担。
2.合理引导与评价
教师应做好对课堂讨论的引导、总结、评价,这是讨论得以顺利展开并且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保证。
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讨论。这一目标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来实现,即先设计封闭式问题,再设计开放式问题。先依据课文内容设计封闭式问题,课文中有正确答案,学生能够回答;再以此为依据,设置开放性问题,感受学生的想法,融合师生的不同生活经验,做到课堂共生,使讨论真正走向更深层次。例如在《观沧海》的教学中,教师便可设置下列问题:“曹操眼前的沧海有哪些景物?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同学们到海边时,看到同样的景物,是否能产生和曹操一样的情怀?”前半部分是闭合性题目,学生只需数出诗歌中的景物便可作答,简单的问题能使各水平的学生都参与其中,并且在比较诗句后学生会更熟悉文本;后半部分属于半开放性题目,学生要依据自身的经验来作答。
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评价,将讨论引入更深层次。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根据学生讨论发言的内容,运用事典、语典、修辞、联系现实等手法,将讨论推向更深层次。例如,在学生回答前一段所述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这样评价:“这位同学说他和曹操一样,在海边见过山岛、海风、波涛;但他又和曹操不一样,曹操看到大海海纳百川的胸怀,他看到的是自然清新的环境。这位同学看到大海的靓丽清新,我们也看到他热爱生活的澄澈的心。”教师的评价既能巩固学生对课文的认知,也能将讨论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最后,教师要做好课堂讨论的总结。讨论式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活跃课堂氛围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更是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师对讨论内容的总结不可或缺。教师总结时应做到条理清晰,面对封闭性的题目,要细致地讲解与书本关联的部分;面对开放性问题,教师的总结应结合学生的回答内容进行组织;而涉及教学知识点的问题,教师的总结则必须全面而准确。
【参考文献】
[1]扬雄.法言[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刘总总,苗怀明.从《论语》语录体看孔子教育思想的实践[J].江淮论坛,2021(05):187-192.
[3]夏德靠.论《法言》的制作及文体特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4(01):45-55.
[4]程翔.我的课堂作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