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智障儿童的语言能力

2022-05-30余东东

文理导航 2022年29期
关键词:语言训练智障儿童数学教学

余东东

【摘  要】语言发展障碍是智障儿童的普遍現象。智力的发展和概念的形成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的语言能力。智障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不应该只局限在语文教学中,培智学校各学科教学都应该渗透语言训练发展智障儿童的语言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智障儿童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运用直观法,扩大交流,进行听说训练、康复训练,培养智障儿童的语言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智障儿童;语言训练

著名的意大利儿童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能力。智障儿童语言发展迟缓,口齿不清,口吃、发音困难甚至不会说话是普遍现象。语言发展的落后又造成他们在课堂上不够大方,较为羞涩,有问题不跟老师交流,课堂回答问题生怕答错、答不好遭同学嘲笑,或者怕遭严师指责,因而举手时,不是迟迟疑疑,就是干脆不举,不自信始终是培智学生无法逾越的鸿沟。培养、发展智障儿童的语言能力,不能仅仅靠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之中进行,而应该是培智学校的所有教师都积极参与,整合所有的教学资源,每一个学科都对智障儿童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中,没有一定的语言发展,学生便无法理解数学的原理与方法,因此数学教师更应该运用各种手段,发展智障儿童的语言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最终提高其生活能力,为其将来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差异教学,提高智障儿童的语言能力

智障儿童个体差异非常大,语言发展差别明显,引起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教师应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学生,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语言训练。如有的智障儿童已经能开口说话,但口齿不清或口吃。这就要纠正字音,以让他正确发出每个字的音为重点进行训练。在数学教学中,这类智障儿童说话、读题或者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引导他们想清楚了再说,说话的语速要放慢一些,尽量做到每一个字的发音都要准确、清晰、响亮。同时,教师要及时正音。对于不会说话的孩子,应该从发单音开始,如a、o、e等,再进行单字教学,要反复训练,多积累,同时进行简单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对于一些说话积极性不高、不愿开口说话的学生,教师应了解其原因,有的放矢地鼓励孩子说话,用各种方法刺激和锻炼学生说话,让他们体会语言的便捷和乐趣,多给他们说话的机会。根据智障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教学,能让每个智障学生在其最近发展区上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二、直观教学,培养智障学生的语言能力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如果只简单地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智障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不容易掌握所学知识,更不利于他们的语言发展。直观教学可以让学生觉得数学问题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中的问题,又能很好地考查、培养智障儿童对数学知识的实际使用能力。直观、形象的教学,可以为智障儿童提供良好的示范,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借助直观形象的教具培养智障学生的语言能力,激发智障学生说话的兴趣。例如低年级在进行数的认识的教学时,教师出示相应水果、积木、小件玩具等教具,引导学生清楚地表述出这是什么物品,数量是多少,在学生学习数的认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在教学“钟面的认识”的时候,教师提前准备各种时钟,上课前发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观察,然后再开展教学。这样,他们不仅可以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还可以认识这些常见的物品,并且能清楚地表达出来。

三、情境教学,培养智障学生的语言能力

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使课堂教学变得新颖而有趣。语言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情境模拟生活环境,可以使学生从特定的情境、动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词语的含义,让他们有强烈的表达愿望,也便于他们学习怎样表达。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智障儿童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很好地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教师可设置一个模拟的小商店,让学生去模拟的小商店买模拟的商品,此时必然涉及人民币的认识和计算问题。此情境的设置为教学带来很大的趣味性、实践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表达,乐于说话。如在学习数学概念“高矮”时,教师创设游戏情境,师生在游戏中学习与交流,学习数学知识,进行语言训练。教师在这样一种模拟现实的环境之中相机进行引导,智障儿童的语言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发展。

四、鼓励交流,培养智障儿童的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促进思维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交流,多交流,扩大交流的范围,培养智障儿童的语言能力。智障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首先,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与同伴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最自然、最无障碍的,但是交流的过程之中却常常会出现没有重点、不知所云、没完没了的现象。教师在鼓励学生之间交流的时候要做好引导,让学生带着目的交流,让学生围绕教学内容交流。如在学习“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时,让同桌的学生相互说计算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按规范说清楚计算过程,既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又让学生学习如何有条理地表达,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能力。其次,教师应做学生的朋友,要让学生敢于和教师交流,甚至主动对话。在师生一对一的对话中,教师随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一个教师不被学生喜欢,他的课学生也就不会喜欢,学生产生了消极情绪,只可能是迫于教师的威严被动受“教”,不会主动地去“学”。学生没有积极的心态去主动参与情感交流,就不愿意回答教师的问题,不愿与教师交换意见和看法。因而尽管教师认真地教学,学生却无动于衷,学生缺乏主体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就会产生厌课心理。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特别好,课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常交流,学生也乐意围着教师转,没有畏惧教师的紧张感,课堂上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踊跃。学生非常愿意去陈述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能力也很强。教学双方其乐融融,各有所得,全无那种启而不发的尴尬。师生之间有了积极的心态,和谐的关系,有了情感的交流,培智学生慢慢消除自卑心理、厌学心理,变得敢想敢说了,长此以往,语言表达能力怎能得不到发展。最后,鼓励学生与家长、社会中人交流。课后作业教师可有目的地布置一些口头作业,让学生在和家长或生活中的人的交流中完成。如在学习“人民币的认识”时,让学生独立或半独立地到附近的商店购买指定的物品;在学习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时候,让学生回家问一问爸爸、妈妈的年龄,算一算自己比他们各小几岁。第二天的课上,教师首先让他们汇报前一天的作业情况,预以肯定和鼓励。各种形式的交流沟通,与不同的人的对话,加以适当的引导,智障学生语言发展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和提高。

五、听说训练,提高智障儿童的语言能力

智障学生只有能听懂别人说话的意思,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听说训练不仅仅是培智学校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数学教师在教学之中也应有意识地渗透听说的训练。智障儿童听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也使他们能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就引导和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说清楚。如在学习“数的认识”时,教师应坚持让学生用一句简单、完整的话表达出来,而不是仅仅让学生用一个词表达出来,只要自己听懂了就行。在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应力求让学生表达得清楚、具体。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语言中的毛病,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说前思考,表达清楚、完整,声音响亮的良好的说话习惯。让培智学生克服回答问题不完整、“只言片语”、用方言回答问题等缺点,掌握一定的回答方法,还是比较有效的。最起码,学生一定要顺着教师的问题往下答,做到答话完整;避免说话东一句西一句,没有目标性,对于求异思维、扩散想象的提问,要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敢于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不可人云亦云;对于复述型的问题,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总之,回答问题要注意完整性,努力让自己的表达连贯通顺,做到思路清晰,不可颠三倒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精心设计多层次的训练,不同难度的问题安排相应水平的学生解答,做到层次有别,使各类学生都能得到语言表达的训练。每节课,我都要求学生说完整的话,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比以前强了。

六、康复训练,培养智障学生的语言能力

智障儿童语言发展缺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发音器官的不协调造成的构音错误。因此,要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使他们的语言障碍得到有效的矫正,就必须对语言器官进行矫正。教师可以把语言康复训练有机地安排于数学教学活动之中,既完成数学教学任务,又可以对智障儿童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大力发展智障儿童的语言,还可以让学生做到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训练智障儿童舌头的灵活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可以穿插舌操,训练学生舌头的灵活性。舌操分为前伸、后缩、左右舔、旋转等几节,同时配上优美的背景音乐。舌操既活跃了智障儿童的大脑皮层,使听觉和发音器官缺陷得到矫正和补偿,又使智障儿童舌头的灵活性得到训练,发音器官的功能得到恢復和发展。其次,教师可以借助工具进行辅助矫正。智障儿童的语言器官障碍,有时只靠教师语言指导是没有效果的。如认识数字“10”,教师说:“你读10时要把舌头卷起来。”他们是不会领会也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去操作的。教师必须用工具帮助他们。教师可以用筷子夹着他们的舌头卷上去,再让学生模仿教师发音。这样,智障儿童才可以比较容易地学会“10”的发音。有的时候,也可以用小镜子,让学生对照着教师的口型来发音。还有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压舌板,压住舌头帮助发音。最后,要有计划地开展语言训练。在教学中,教师想到什么做什么,没有长期科学的训练计划,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因此,在开学初教师要充分研究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好个别教学计划,计划兼顾数学教学的要求和语言训练的要求。教学中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总之,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智障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语言训练,这不仅仅是为智障儿童将来能更好地适应于社会,更好地自立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智障儿童更好、更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朱婷婷.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探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5):168.

[2]王晓英,张念杰.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法[J].黑河教育,2011(2):23.

[3]陈艳秋.幼儿语言环境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J].学周刊,2016(3):78.

猜你喜欢

语言训练智障儿童数学教学
社区融合教育点亮智障儿童的生活
为低年级学生搭建学习数学语言的平台
浅谈智障儿童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谈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问题
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对智障儿童的有效教育的策略
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疗效观察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