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内蒙古视阈下乡村文化建设研究
2022-05-30梁妍
梁妍
摘要:“农,天下之大业也。”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所以在中国,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在发展乡村经济、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更要关注其文化建设和农民群体的文化需求,塑造文化乡村之魂,推进双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文章以内蒙古通辽市城边村为例,在全面建设文明内蒙古的大环境下,深入调研乡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现状,深入分析乡村文化建设存在主要问题,剖析症结所在,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建设性意见,以破解农村基层文化工作开展的难题,望抛砖引玉,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为全面小康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文明内蒙古;乡村文化建设;社会治理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2月4日,党中央国务院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又再次强调,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至此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通辽市政府按照十九大报告总体部署,在2020年政府工作的民生实事清单上,明确指出新的一年里要继续完成脱贫攻坚工作,继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直面目标,就是要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巩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抓实成果,关键在推动农村基层经济建设,基础在筑牢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一、通辽市城边村文化建设工作现状调查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庞大的社会工程,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要点,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一)发展多产型乡村,引领产业升级着力双赢格局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对其进行进一步部署和规划,乡村振兴依靠经济发展,也离不开文化的引领和开发。无论是发达城市周边的农家乐、特色小镇,还是在欠发达地区开展的特色种养殖产业转型,以及美好乡村建设都受到了具体的基层文化引领,各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探索符合其具体发展的产业方向。在走访的8个通辽市城边村中,每一个村都有针对实际情况发展的产业升级,其中科尔沁区新农村和西花灯村较为典型。这两个村一个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一个发展特色养殖业,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减负增产成果。新农村将所有农田建设为节水高产高效农田,旱涝保收;推广绿色瓜果蔬菜立体套种和反季种植300多亩。2018年,规划建设集采摘、观光、教育为一体的现代生态观光旅游园,建蔬菜大棚12栋,配建花草文化园、五谷赏析园、水果认知园,每年具备十万人的接待能力,拉动就业100人,人均可增收4000元。西花灯村有一鸵鸟养殖基地,养殖场地面积4000平米。截至2019年6月存栏73只,现已成立通辽市鸣扬鸵鸟养殖有限公司。这两个村从传统种养殖产业到特色种植养殖发展,思路清晰、效果显著,增强了农民致富动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在全市范围具有代表性。
(二)发展文明型乡村,助推乡风文明,着眼乡村振兴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乡风文明重点要看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开展情况,既为文明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明确指出乡风文明既包含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风气,也包含了农民的精神风貌。乡村发展离不开乡风好,文明乡风的培育要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充分发挥基层文化中以人育人、人文育人、以理服人的作用,大力推进文化建设,从而全面提升乡村的文明程度,为乡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保障。通辽市自2017年获得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稱号以来,城市发展更加注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百姓素质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通辽文明小城在逐步形成。例如,通辽市科尔沁区薛家街村近年来不断明确文明乡村要求,村委会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倡导文明新风,定期开展“传承好家风、争当文明户”评选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切实做到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
(三)发展文化型村庄,整合多元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国已经步入新时代,在经济条件、文化程度不断提升的农村,农民对文化的需求也更加强烈,文化活动中心、农村文化站、农家书屋等配套的硬件设施也相应齐全,各村干部按照本村实际情况和需求也在不断探索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努力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同时也给新时代农民打开了丰富的精神世界。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辽市城边村也正在极力打造一些文化型村庄,每村都有党建园地和村民公共学习娱乐场所,一些城边村按照本村的实际情况,拓宽文化领域,扩建村民文化活动空间,不断挖掘和宣传文化广度和深度。其中以通辽市科左中旗扎如德仓嘎查较为典型。扎如德仓嘎查党支部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以“党旗领航聚合力·助力脱贫促增收”为主线,逐步构筑了“党组织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富民党建活动。扎如德仓嘎查着力打造了集“开展党建宣传、展示党建成果、便民学习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党建长廊”、创建了“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组建了“农村基层党建办”、成立了“区域嘎查村党校”“新时代讲习所”,探索出了一条新时代党性教育的有效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农牧民群众、农牧民党员“一心向党、却没有方向”的问题,有效激发了农民的干事创业热情,丰富基层农民文化生活。
二、通辽市城边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从全国层面上看,内蒙古通辽市乡村建设和发达地区周边农村发展还存在着一定差距,要缩短这种差距,就应该找问题、看原因,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措施建设等方面向典型村学习。
(一)经费限制,部分村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设施破旧损坏等问题
通辽市有5个旗、1个县、1个县级市、1个行政区域,以行政区域周边村——科尔沁区周边村为例,科尔沁区有10个镇、325个村,其中蒙古族村共有79个,贫困户7206户、27627人。①这些村受到了地理、环境、民族等因素的影响,信息交通相对不便利,导致经济类型比较单一、生产生活比较落后、自我发展意识较差,这些都是导致基层文化建设缺失的主要原因。还有部分村干部重经济、轻文化,错误认定经济建设一方独大,只抓经济不看其他,认为发展经济是基层工作的全部内容;甚至一些村干部认为基层文化建设就是学习上层文件和会议精神、应该把文化投入资金转向到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上;甚至误解文化管理员职能,基层文化活动室和文化活动中心常年紧闭,没能真正做到引领改善农民生活的作用,这些都是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不足的客观现实。
(二)人才缺乏,缺乏专业人员对基层文化建设进行总体设计统筹建设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村青年涌入发达城市已经是不可逆的现象,其现象背后主要有这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用知识改变命运,近年来城市劳动力紧张,劳动力不断升值,更多的农村青年选择去城市“掘金”。另一方面,农村环境虽然逐年改善,但是和城市相比较,生活配套、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差距很大,所以出现了一些城边村农民工作在城市生活在农村的现象。在这两点基础上,出现了农村文化人才短缺,很多村的文化专员并不是专职的,绝大部分文化站工作人员还在兼职其他工作,这也就预示着农村文化专员这一群体并不能全身心投入文化工作,甚至一些村的文化工作因为缺乏专业的人才很难开展,久而久之,村民也就不再愿意参与文化活动,这也是农村基层文化工作开展的困难之一。
(三)狭隘民族主义、地方主义仍然冲击农村基层文化阵地
通辽市是蒙古族聚集地,2019年官方数据统计,通辽市的蒙古族人口是1476700人,占人口总数的46.7%。这样的前提下,民族文化之花盛开、民族文化硕果累累。例如,在一些非典型蒙古族村落,在推广民族活动的时候会产生抗拒心理。蒙古族传统舞蹈申遗成功掀起了一片安代热,一个村干部为了丰富本村的文化活动,请来了跳安代舞的行家,但是该村村民参与热情并不高,他们认为安代舞是蒙古族舞蹈,他们更喜欢参与传统广场舞,这样积极、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不但没能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反而引起反感。这主要是由于农民群体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生活习惯等造成的,这样的保守、排外的思想也给农村基层文化活动工作形成了阻碍。
三、推进通辽市城边村基层文化建设全面发展的探索
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中国农村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农村,城市文化、消费文化都在影响着农村的发展。一些农民群体,虽未真正走出农村,但是随着视频时代的到来,从电视、互联网等渠道吸收的信息直接影响其文化需求,如果农村基层主流文化工作开展不到位,就会产生对主流文化认知打折扣、对文化需求不满足、被消极文化思潮影响。
(一)社会各界加大支持力度,健全农村基层文化硬件条件,增强农村基层文化工作供给
按照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要求和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条件。农村基层文化工作应该立足实际、结合城乡,确保以村为重点、以农民为对象,不断加大文化投入比重,确定文化建设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在有条件的村庄,可以扩充文化设施和文化场地的建設工作,增加书屋、活动室、活动器材,及时完善文化措施,继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活动氛围,提高人们的参与热情;没有条件的村庄,可以结合本村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活动场馆和设施,在自建的同时向相关部门申请“文化下乡”活动,让基层农民真正享受到“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三下乡活动,也可与友邻村庄联合开展文化活动项目,共享文化设施,在拉近村落之间联系沟通的同时,营造积极的乡村文化氛围。
(二)建立完善的基层管理机制和参与机制,切实做到以基层农民文化需求为导向
在各级组织的配合和要求下,农村对文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已经很高,但是从农民参与的角度看,一些村在文化工作开展上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原因是开展的文化活动没有建立在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角度,农民应该是文化活动的主角,也是文化工作开展最大的受益者,农民不接受、不参与,那农村基层文化工作就不好开展。如何解决?首先,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农民文化喜好,按照农民需求组织引导文化活动,提供相对应的文化活动设施;其次,基层组织应更好履行文化建设的管理机制,引导农民由传统的文化认知到现代的文化认知,继而真正做到用“文化改变生活,文化引导生活”;最后,要不断完善鼓励全民参与机制,抓特色、兴文化、改生活,通过全民参与,改变农民的生活陋习,让农闲时农民的“赌博成风、喝酒成风”转变为“读书成风、文艺成风、健身成风”。
(三)从实际出发培育本土文化队伍,探索文化形式创新有效方法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有效发展,需要有一支稳定的文化工作队伍作为支撑和保证,而文化工作队伍也应该是有高素质、高觉悟的农民组合而成,既要真正了解农民文化需求也要把握主流文化导向,只有建立这样一支主流化、本土化、农民化的队伍,才能真正找到农村基层文化的切入点。各级组织在开展农村基层文化工作中,应该注重文化活动的质量,实施精品文化队伍和精品文化相结合,重点抓人才队伍建设和精品文化建设,宣传以主流思想拓展出来的高标准、高质量的文化精品,从而实现“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型,继而打开“文化共育、文化共享、文化共建”的良好局面。
(作者单位:中共通辽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