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废旧材料在区角活动中的有效利用
2022-05-30贤琪
【摘 要】区角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材料来实现的。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今天,好多幼儿对各类精美的玩具已经不感兴趣,反而对一些自制的玩具、低结构的材料感兴趣,并乐此不疲地操作、摆弄、玩耍。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那么教师如何充分利用废旧材料这一资源丰富幼儿的区域活动呢?怎样让幼儿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展开探索,促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呢?笔者从三个游戏案例出发,谈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幼儿园;区角活动;废旧材料;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24-0233-03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重要内容,对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着积极作用。而幼儿园区角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都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对幼儿的区角活动有着关键的作用。利用废旧材料有目的地开展各类游戏,将节约的意识渗透于幼儿每天的生活之中,可以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节约的意识[1]。
一、按区角的特点投放废旧材料
【案例】
场景1——建构区:小A、小B几个幼儿一起用清水积木围了一个大大的圈,然后用大小不一的纸箱、纸盒在圈里盖楼房,并把纸箱的一个面打开,在里面放上积木搭的桌椅等,在房子周围用牙膏盒、易拉罐等充当树、路灯……
场景2——小吃店:小C、小D在小吃店的制作部“做点心”,两人在用过的纸板上扎几个眼,做成莲藕的样子,然后再把废纸剪碎塞到莲藕的肚子里当作馅料制作成藕盒,做了10个左右以后,又根据“客人”的要求开始做小笼包,她们用圆形废布片放上碎海绵纸当馅……
场景3——娃娃家:小E、小F扮演爸爸妈妈,妈妈边抱婴儿边指示爸爸用废纸箱做家具并指定摆放在哪个位置,安顿好之后,又指示爸爸去小吃店买点吃的……妈妈用碗(小蛋糕盒子)喂婴儿吃东西,爸爸用纸箱做床……
【案例分析】
三个场景中都用到了各种废旧材料,不难看出,这些废旧材料在每个区角的利用价值都是不尽相同的。这些丰富的材料既让幼儿提高了自主操作水平,又让幼儿体验到了游戏带来的快乐,更能让幼儿形成环保意识。纸箱、盒子、瓶瓶罐罐等低结构材料,不用加工就可以用于游戏过程中,根据建构区搭建的特点,投放在建构区作基础材料是非常适合的。而在小吃店里投放了许多细小的废旧材料,不管是放食物的器皿,还是用来制作食物的废旧材料,都要经过精加工后才能拿出来使用,这样不仅提升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又能以點带面,促进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2]。
【思考】
在区角活动中,对于废旧材料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很多操作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幼儿在特殊的发展时期,需要通过与材料的交互作用来获得发展,面对不同的材料,幼儿产生的游戏兴趣和游戏行为也会不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把材料作为桥梁,将自己的教育理念通过丰富有趣的活动传达给幼儿,让幼儿接受并参与其中。
一般来说,幼儿的游戏材料可以分为高结构游戏材料和低结构游戏材料。高结构材料精巧、规范、针对性强,便于幼儿在操作中应用并检验自己的游戏结果,但操作流程相对固定,容易限制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般用于特定环境和特定任务。因而笔者认为,应该选择简单易操作的材料满足幼儿的学习发展需求,而低结构材料就能达成上述目标。教师、家长、幼儿应该一起从生活中收集材料,有些废旧材料看似没有价值,其实通过改造,可以重新成为幼儿的玩具,如鞋盒、牛奶盒、牙膏盒等变成了城堡、高楼;用完的奶粉罐经过加工后也可以变出新产品——垒高模型;过期的报纸、碎布料、纽扣、废旧笔等,都能成为幼儿的游戏素材[3]。通过利用这些低结构的材料,幼儿不仅感受到了各种材料的特性,理解了各种材料的功能,而且萌发了探索的欲望。
二、动态地在区角里投放废旧材料
【案例】
笔者所在园区开展了“城市畅想曲”的主题活动,其中融入了一些关于安全教育和环保教育的内容,于是笔者在美工区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废旧材料,幼儿可以利用这些材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动手做一做,感受旧物重新利用的快乐。刚投放的几天,笔者发现去玩的幼儿很少,有很多幼儿只是在区角逗留了一会就离开了。于是,笔者又在美工区投放了几个幼儿已经做好的“瓶子宝宝”,这些成品活泼又生动,小A看到后,开心地拿着小剪刀、漂亮的彩纸、废弃瓶子、水彩笔等材料坐了下来,看样子想自己动手操作了,可是这个时候他却犹豫了一下,可能是不知该从哪儿开始做起,不一会儿他走到笔者的身边说:“老师,我想做‘瓶子宝宝,可是我不会,你来帮帮我吧!”当笔者正想回答他的时候,小B跑过来对他说:“这个很简单的,只要把这些彩色的纸剪成宝宝的眼睛、鼻子、头发,再贴上去就可以了。”小A还是很迷茫,说道:“怎么剪啊,我不会。”小B说道:“那你去问小C吧,昨天也是她教我的。”小B说完就走了,留下小A无助地看着笔者,不知道是该去找小C还是想别的办法。于是,笔者和小A一起制作起“瓶子宝宝”,小A很开心也很投入,很快就学会了。
【案例分析】
游戏活动虽然结束了,但作为教师应该要学会反思。笔者认为,当幼儿园在开设某些对幼儿来说操作起来具有一定难度的游戏时,教师需要提前做一些准备和动作要领的示范,让幼儿看教师是如何操作的,而不是直接让幼儿开始做。在日常的教学中不难发现,教师在台上进行示范,台下有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幼儿学习得会比较快,完全能够根据教师的动作进行操作,但学习能力稍微差一点的幼儿可能做得就没有那么好,模仿得不是很到位。其实,教师只是站在了大人的角度去教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能力和发挥的空间。对此笔者开始思考,如果没有教师的操作示范,那么幼儿怎么完成那些具有一定难度系数的游戏呢?谁来引导他们呢?带着这些疑问,笔者继续观察,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笔者发现,幼儿的游戏操作不仅仅局限于跟着教师学,更多是跟着同伴学,幼儿之间的学习更多。笔者茅塞顿开,明白了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才是最关键的。要让同伴成为幼儿的合作者、引导者,让周围环境成为幼儿的“隐形老师”,给幼儿提供指引和启示,让幼儿自己学会判断、选择和学习,这样才能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而如何有目的地搜集和合理分配环境材料就在于教师,如在游戏活动中可以投放一些图片、成品、半成品让幼儿观察,让幼儿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进行操作。在这个活动中,笔者让幼儿先认真观察半成品,然后开始制作,并在幼儿制作过程中,笔者适时地给予一些指导,从而让幼儿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动手与思考能力。同时,教师要引导幼儿之间相互进行学习。如在游戏活动中,可以请小A和小C一起做“瓶子宝宝”,在他们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再给予一些指导[4]。笔者发现,只有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活动主体,区角活动才会更有价值。
【思考】
材料本身是静态的,如何使静态的材料呈现出动态性,这需要教师用心地考虑材料的呈现方式,这不仅能发展幼儿的建构能力,同时能优化材料,体现材料的高效性,还可以有效减轻教师在材料投放中的工作量。在一段时间后,当投放材料的目标基本达成后,可以添加一些新的材料,拓展游戏的内容和目标。以上文的“瓶子宝宝”为例,原先是将一个瓶子装饰成宝宝,以后可以投放鸡蛋壳、苹果网罩等,给宝宝制作帽子、裙子等;或者用纸盒、纸箱给瓶子宝宝制作家具、房子等,以拓展、丰富游戏内容。
三、赋予废旧材料以“生命”
【案例】
又到了區角活动时间,小A、小B、小C几个幼儿一起来到建构区,商量好要建构“小区公园”,他们分工合作用清水积木围了一个大大的圈,小A和小B用大大小小的积木搭起了公园里的各种设施,同时还不停地发出积木倒塌的声响,引起了其他幼儿的不满。小C提议用堆放在一旁的废旧材料建构公园内部设施,得到了其他同伴的积极响应。在小C的分工下,大家用大小不一的纸箱、纸盒在圈里做楼房,在房子周围用蛋糕盒子组成滑梯。顿时,废旧材料成了有生命的教学辅助工具。
【案例分析】
建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在建构游戏中,一堆不起眼的积木、盒子通过垒高、架空、拼接、封顶、围合等方式,能搭出各种各样的建筑设施。在每天的建构游戏中,笔者发现个别活泼好动的男孩子尤其喜欢用堆放在活动室角落里的盒子、易拉罐来搭建,并且一改往日淘气的行为,蹲在地上认真地搭建。这些被故意堆放在角落里的废旧材料吸引着幼儿去搭一搭、拼一拼、接一接等,让幼儿逐渐发现牙膏盒一层一层往上垒高就成了一幢幢彩色的楼房,饮料罐和盒子组合在一起也就变成了高楼大厦。幼儿对建构活动的兴趣越来越浓,更多的幼儿参与其中,慢慢地,纸盒汽车、箱子别墅也逐渐出现在幼儿的建构游戏中。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儿童本来就有一种创造欲,我们只要善为诱导,善为启发,可以事半而功倍。”那如何使这些废旧材料变得更为美观且更富有生命力呢?教师可以围绕主题,和幼儿讨论建构小区所需要的辅助装饰材料,如路灯、树、汽车、喷泉、运动器械、草坪等。在美工区内,幼儿将一个个牙膏盒挖空,粘上瓶盖作为车轮,就成了一辆辆汽车;在一次性盆子上面用蜡笔涂上绿色,再粘上各色小纸团;把饮料瓶子剪成一块一块的长条形,在两侧剪开,一片一片插进塑料筒里,就成了树……废旧物品经过幼儿的小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让幼儿自己制作游戏材料,既能满足游戏的材料需求,也能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可谓一举多得[5]。
【思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倡导以幼儿的积极情绪去推动认知学习,这是因为快乐的情绪和记忆对幼儿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自身的情感、需要的制约对儿童个体的建构都有影响,而快乐的情绪是幼儿建构过程中的重要元素。因此,在为幼儿创设活动环境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把幼儿熟悉的生活素材融入其中,尽可能地将材料设置在背景之中,使材料具备情感内涵。从游戏中可以看出,幼儿会从生活中截取一些看似平常却有意义的片段,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开展游戏,使游戏与生活紧密相连。游戏活动的材料具有关键性作用,不但可以激发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同时也丰富了幼儿的情感体验,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教师在选取游戏材料时,不仅要选取具备方便、安全、环保等基本特征的材料,还要选取生活化材料,这样才能增强区角活动的趣味性,使区角游戏活动更有意义[6]。
区角材料作为幼儿游戏活动的操作对象,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更是幼儿体验、建构和发展的媒介。教育家苏塔玛指出:“游戏材料只是游戏的一个必要条件,在没有与游戏有关的直接和间接指导的情况下,游戏材料本身不会有教育意义和可解释性。”作为幼教工作者,要带着思考和疑问,不断探索废旧材料的应用策略,为幼儿打开新的世界的大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国明洁.大班幼儿合作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版),2005(3).
[4]赵凤娟.我的区角我做主[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0(2).
[5]宋显凤.创设多元化教育环境,让区角活动成为孩子游戏的乐园[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
[6]张正波.教师如何挖掘废旧材料中的教育元素——废旧材料利用的优势视角[J].当代学前教育,2010(4).
【作者简介】
贤琪(1979~),女,汉族,江苏宿迁人,大专,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