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2022-05-30姜曙

知识窗·教师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道德与法治小学

姜曙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责任担当意识包括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家乡责任意识、网络责任意识、校园责任意识、集体责任意识等。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父母、民俗、信息技术等教育资源,多渠道、深层次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关键词:小学  道德与法治  责任意识

在小学阶段,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订客观的道德评判标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逐渐形成自我约束和自我管控的能力,并产生家庭责任意识、家乡责任意识、学校责任意识、集体责任意识。

一、通过父母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

学生有了感恩意识,就会进一步产生责任意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融入一些生活中的小事,重视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拥有很好的生活环境,得到了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如每天都有丰盛的饭菜等着他们,上学和放学的时候都有父母接送,天冷了爸爸妈妈会给他们添加衣服,生病了爸爸妈妈会细心地照顾他们。看到孩子快乐成长,父母也会感到非常欣慰,而有了父母的辛苦付出,才有孩子的安稳生活。因此,对父母的辛苦付出,孩子要心怀感恩。

然而,很多学生虽然心里对父母有着深深的爱,但是不懂得如何表达,所以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对父母的感情。

如在讲授“为父母分担”时,教师可以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体谅父母的辛苦,告诉学生把自己管理好,让父母少操心,就是用实际行动体贴父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这节课,让学生回忆一日三餐是谁给自己准备的,并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层层引入父母的辛苦。教師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讨论,回忆父母早出晚归的辛苦工作。当学生对家长有了感恩意识,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就会有所增强。

二、通过民俗的画面,培养学生的家乡责任意识

小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比较少,每天的生活都有很高的相似度,无外乎学习、娱乐、吃饭、睡觉,对家乡的认识比较模糊。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说一说家乡的发展变化、家乡的文化变迁等,实现对学生家乡责任意识的有效培养。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全国范围内的各个地区都会过这些传统节日,但是各个地区过节日的具体形式有所不同。在讲授“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家乡的民宿文化,从而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如江苏省宜兴市的民俗有“赶集”、庙会,还有祭祀活动,这些丰富多样的民风民俗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是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讲授“民间艺术”时,当学生了解到我国的一些民间艺术濒临失传,即将消失时,他们的内心会感到无比惋惜,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便会油然而生。

在讲授“家乡的喜与优”时,学生对家乡会产生浓浓的眷恋之情,这种眷恋之情会伴随他们的一生,并让他们产生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讨论着家乡的变化、家乡如今的发展,都希望自己的家乡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越来越幸福。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受到感染,增强教学效果。

三、通过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网络责任意识

学生生活在现代社会,与网络同行,与信息技术共舞。但是,一些新问题也随之产生。如很多学生缺少网络责任意识,具体表现为:有的学生在网上随意发表不合时宜的议言论;有的学生对网络的复杂性认识不清,思考不够深刻;有的学生通过QQ、微信和陌生人交友,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愿意学习。

种种迹象表明,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技术。

如通过学习“信息万花筒”,学生会重新认识电视、互联网和广告,认识到信息世界的真真假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教学案例,让学生通过了解这些案例,大致认识网络世界的真面目。之后,教师可以提出更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很多人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原因是什么?”面对这个问题,学生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有的学生说:“网络游戏非常有趣。”有的学生说:“沉迷者的自制力不够强。”还有的学生说:“网络游戏能放松身心。”教师可以继续追问:“网络游戏对人们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后,得出一致的结论:“虽然网络游戏可以放松身心,但毕竟是虚拟的,长时间沉溺其中,会耽误正常的工作和学习。”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有了一双认识网络技术的“慧眼”,对网络技术也有了辨别力。

每个人虽然在网络上都有言论自由,但也应该遵守网络规则,具备网络道德,真正做到文明上网、安全上网。

在讲授“网络新世界”时,教师可以通过讨论法让学生认识网络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讨论话题:“你是否在互联网上泄露过隐私?这里所说的隐私可以是自己的隐私,也可以是他人的隐私。”通过探讨这一话题,学生知道了泄露自己的隐私是自我保护意识不够的表现,而泄露他人的隐私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这样一来,学生会产生较强的网络责任意识,时刻注意自己在网络上的行为。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一些行为在现实世界可能是不合理的,但是在网络世界就会变得看似合理,但其实并不合理。因此,教师要增强学生的网络责任意识,避免学生在网络上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

四、通过行为规则,培养学生的校园责任意识

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相应的规则,在家里要遵守家里的规则,在社会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公共道德,在学校学习和生活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当一个人具有规则意识,就会发自内心地遵守相应的规则,并真正将某一种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然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让学生真正内化行为规则,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效果,否则行为规则就是一张白纸。

在讲授《我们的学校》时,教师要强调学生是学校和班级的“主人”,学校是“我”的,班级也是“我”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寻找学校和班级中的不安全因素,共同讨论采取哪些手段应对这些不安全因素,防止发生危险事件。当学生有了主人翁意识之后,在交流和讨论活动中会积极思考校园一系列不安全问题,进而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久而久之,学生会更加遵守学校制订的各项安全规则,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学生认可学校的各项规则,就容易形成校园责任意识。与此同时,在培养学生规则行为时,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并注重“身教重于言教”,促进学生不断纠正在学校的不当行为,有效规范自身行为。

校园文化会让学生对学校产生亲切感,并受到积极的人生启迪,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适当把校园文化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学校,了解学校的历史,畅想学校的未来,产生校园责任意识。

五、通过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意识

学生的责任意识来源于生活实践,也作用于生活实践,所以在培养学生集体责任意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利用现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抽象的集体责任意识。

在培养学生集体责任意识时,教师可以制作与“维护集体荣誉感”相关的主题视频,视频内容展示了学生在学校的日常活动,包括学生做课间操的情况,有的学生动作比较舒展,有的学生非常懒散,动作也不规范。视频中还有其他班级的课间操情况,动作非常整齐,整体精神面貌也非常好。在对比之后,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懒散对集体的不利影响。此时,教师可以趁机说明集体荣誉感不仅在课间操中有所体现,在其他方面也都有体现。

“我们班他们班”这课的教学目标是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学生具备在集体中与他人良好相处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对班级合作有正确的认识,能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班级之间的竞争,也能为他班喝彩。

在讲授“与班级共成长”时,教师可以指出每个班都有班规,有了班规,学生应共同遵守规则,在班规的约束下,班级活动才能有序进行,这是师生一起愉快相处的保障。为了保证班规的良好执行,教师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并安排班干部检查,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教师还可以开展遵守班规之星的评选活动,促使每个学生都能严格遵守班规,形成强烈的集体责任意识。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对班级的喜爱之情,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班级的温暖,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分享体验活动,让学生共同交流与班级有关的一些故事。比如,在学校运动会上,学生积极参加,为集体争得荣誉,并分享自己在运动会中的经历,以及自己看到的场景和感受。通过共同分享交流,学生的集体责任意识得到了增强。

综上所述,教师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要从多个角度入手,除了家庭责任意识、家乡责任意识、网络责任意识、校园責任意识、集体责任意识之外,还需要关注学生对国家和社会方面的责任心。美好的世界需要人类共同创造,学生必须有责任心、有担当,才能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佘绍扬.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担当意识的探讨[J].知识文库,2021(7).

[2]吴厚梅.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程渗透责任担当素养的途径研究[J].小学时代,2020(17).

[3]陈彦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恩与责任意识的策略[J].新课程,2020(40).

[4]吴锐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恩与责任意识的路径研究[J].新课程,2020(9).

[5]张青.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措施[J].家长,2019(9).

[6]彭宇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如何培养学生责任意识[J].家长,2021(27).

[7]陈彦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恩与责任意识的策略[J].新课程,2020(40).

[8]张青.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措施[J].家长,2019(9).

※本文系2021年宜兴市学科微课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乡村儿童责任担当素养培育的校本化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代码:YW-j/2021/006。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新芳小学)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道德与法治小学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